APP下载

中医中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2014-03-29胡晓伟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8期
关键词:中医中药顽固性方剂

胡晓伟

(新疆新源县库勒赛社区卫生服务站,新疆 新源 835800)

中医中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胡晓伟

(新疆新源县库勒赛社区卫生服务站,新疆 新源 835800)

目的 对中医中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纯组患者100例,针对患者情况均单纯进行西药口服治疗;联合组患者100例,在单纯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患者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越于单纯组患者,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因口服用药导致严重过敏情况发生。结论 针对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应用中西药联合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血压恢复正常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安全性较高,为临床上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理想用药方法。

顽固性高血压;西药治疗;中医中药;安全性;过敏;满意度

高血压是临床最为常见的血管性疾病,高发于老年患者,伴随病 程时间的增加,对于较容易导致耐药性发生,导致顽固性高血压发生。本文中对我院收治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200例,分别进行单纯西药治疗和联合中医中药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纯组患者100例,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49例,年龄56~81岁,平均年龄(63.50±4.50)岁,病程时间1~9年,平均病程时间(2.50±1.00)年;联合组患者100例,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48例,年龄57~81岁,平均年龄(63.50±4.00)岁,病程时间1~9年,平均病程时间(2.00±1.50)年,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时间等无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排除重症昏迷患者、严重药物过敏、重症肝脏、肾脏功能障碍等情况。

1.2 治疗方法

单纯组患者100例,针对患者情况均单纯进行西药口服治疗,主要为利尿剂、降脂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等,同时对患者的血压情况进行剂量的增减或是联合用药。

联合组患者100例,在单纯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口服治疗,西药治疗方法同单纯组患者,同时联合中医自拟方剂口服治疗,方剂主要组成为:钩藤15~30 g,夏枯草25~30 g,石决明30 g,赤芍15~20 g,丹皮10~15 g,川芎12 g,山楂30 g,地龙15 g,川牛膝15~30 g,泽泻30 g,茯苓30 g,生大黄(后下)9 g,枳实l0 g,川厚朴10 g[1]。水煎服,每次取汁150~200 mL口服,每天2次。同时对患者血压进行监测,依据患者的血压和个体性差异情况进行中药的加减治疗。存在肝肾两虚患者、肝阳上亢,可适宜加入圣地30 g;脾肾阳虚患者,撤出方剂中生大黄,同时加9 g制附子,10 g白僵蚕;心脾两虚患者撤出方剂中丹皮、赤芍;加用12 g太子参,15 g白术;存在气血瘀阻患者加用30 g葛根,10~30 g丹参[2]。同时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饮食干预,严格控制每天盐摄入量、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宜进行体育锻炼,戒除不良生活习惯。

1.3 临床疗效评估标准

显效:头痛、眩晕、心悸、胸闷、心前区疼痛、失眠、烦躁、腰腿酸软等症状全部消失;有效:上述症状减轻;无效:上述症状无变化。同时结合《常见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及人群防治工作1979年~1985年规划》高血压治疗标准。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 Hg(1 mm Hg=0.133 kPa),并达正常范围;或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 mm Hg。有效:舒张压下降<10 mm 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7 mm 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或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 mm Hg;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3]。

1.4 统计方法

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11.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士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 果

联合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越于单纯组患者,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2。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因口服用药导致严重过敏情况发生。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n=100,%)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和临床不良反应(n=100,%)

3 讨 论

顽固性高血压的致病因素较为复杂,可由多种原因导致,大部分患者对西药治疗耐药性较高、临床疗效较差,给患者的血压控制造成严重影响[4]。常用方法为联合多种西药口服治疗,但长时间、多种西药口服治疗可引起西药体内蓄积量增加,显著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5]。

伴随近些年来祖国中医的发展,中医中药在临床治疗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和开展。中药方剂口服治疗一个方剂中可兼顾多种临床疗效,例如利尿、降脂、镇静等,同时为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方剂中中药种类的加减,因此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更加具有个性化和针对性治疗,临床疗效更佳,同时还可有效的降低西药口服剂量,明显减少临床不良反应发生[6]。

依据中医辨证理论高血压疾病属于肝脏、肾脏、脾脏阴阳平衡受损导致,大部分患者为肝肾两虚或是脾脏、肾脏阴亏及阳,部分患者实则肝阳上亢、痰湿瘀阻、气血不畅所致。尤其是老年顽固高血压患者肝肾阴亏,至阳盛上亢;所以中药方剂中加用钩藤、天麻抑阳补阴;决明子、珍珠母明目养肝清肺;白蒺藜、杭白芍补肝益肾助阴;川牛活血通络;珍珠、夜交藤镇静、安神、补心;甘草平温调理等疗效。联合诸药协同作用调理肝、肾、脾,降压、理气、安神,针对顽固性高血压疗效更佳[7]。

笔者对我院收治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200例,分别进行单纯西药和联合中药口服治疗,治疗结果显示针对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应用中西药联合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血压恢复正常时间,增加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高,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为临床上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理想用药方法[8-9]。

[1] 闻锐.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病36例[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6-59.

[2] 杨进刚,杨跃进.美国心脏协会顽固性高血压专家共识解读[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8,29(3):355.

[3] 张莹雯.顽固性高血压40例中医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1,19(11):22-24.

[4] Chen Y,Wang WJ.Relationships between insulin resistant and hypertension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rvention[J]. Zhong Xi Yi Jie He Xue Bao,2010,8(12):1114-1118.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国药科技出版社,2002:74-77.

[6] 王平江,张晓宇.顽固性高血压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1):176-177.

[7] 顾小鸣.平肝潜阳法治疗顽固性老年性高血压34例效果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2):223-225.

[8] 董国菊,李立志,史大卓.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现状与思考[J].环球中医药,2011,4(1):521-522.

[9] Xiong X,Yang X,Liu Y,et al.Chinese herbal formulas for treating hypertens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erspective of modern science[J].Hypertens Res,2013,36(7):570-579.

R544.1

:B

:1671-8194(2014)08-0179-02

猜你喜欢

中医中药顽固性方剂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中医医案方剂多维相似度算法设计与探索
《金匮要略》黄芪类方剂探析
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柴胡汤类方剂用于肝恶性肿瘤治疗进展
踝套牵引加夹板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胫腓骨骨折效果观察
舒缓疗护中医药疗法的研究进展和思考
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胁痛施治体会
化痰活血平肝方联合西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36例
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6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