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分析

2014-03-29郭晓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8期
关键词:生化准确性红细胞

郭晓红

(河南省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 安阳 455000)

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分析

郭晓红

(河南省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 安阳 455000)

目的 探讨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50例溶血标本和50例非溶血标本,并对所有标本进行生化检验,使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主要检查标本的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肌酸肌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白蛋白(ALB)、总蛋白(TP)、糖(GLU)、总胆红素(TBL)、直接胆红素(DBL)、总胆固醇(TCH)、肌醇(Cr)、三酰甘油(TG)、r-谷氨酰转肽酶(r-GT)和钾(K+)等指标,用配对资料t来检验。结果 LDH、AST、CK、a-HBDH、ALB、TP、GLU、TBL、DBL、Cr的值在溶血标本和非溶血标准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CH和TG值在溶血标本和非溶血标本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GT值在溶血标本和非溶血标本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血对部分生化检验值的准确性有显著影响。

溶血;生化检验;影响

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注重对检验结果的关注,检验 结果的准确性关系到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病情诊断,意义重大[1]。溶血是指红细胞破裂,即血红蛋白逸出,被称作红细胞溶解也就是溶血[2]。在生化检验中溶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次选取了溶血标本50例和非溶血标本50例,对两组标本都进行常规的生化检验,根据检测指标来分析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作用,通过分析发现,溶血对大部分生化检验项目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常规门诊体检人员50名,于空腹下抽取静脉血5 mL,立即注入一次性塑料管内,待处理。体检人员有男26名,女24名,年龄在20~60岁之间。所有标本均在室温中放置30 min,然后用3000 r/min的离心5 min内抽取上清0.8 mL待检,其中,血清无可见性溶血、乳糜和黄疸;回折试管上部1/4处,医用胶布捆紧后将试管下端的标本剧烈震荡40下后用3000 r/min的离心5 min取出标本上层血清0.8 mL待检;其中,待检标本的测定血红蛋白>1.5 g/L为溶血标本。

1.2 方法

使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50例溶血标本和50例非溶血标本分别进行检验。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根据检验结果发现LDH、AST、CK、a-HBDH、ALB、TP、GLU、TBL、DBL、Cr的值在溶血标本和非溶血标准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CH和TG值在溶血标本和非溶血标本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GT值在溶血标本和非溶血标本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6项结果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标本的6项生化检验结果比较

3 讨 论

溶血在临床上是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引起溶血的原因主要有:①在用注射器来对患者进行抽血时的负压太大,导致针头在穿刺血管时不够顺利,在注射器内就会出现一定的泡沫,这很有可能会引起溶血,而在注入试管的过程中若不取下针头而是直接注入,导致血液在注入试管过程中的压力太大也会出现溶血;②很多医院会采用留置针来对患者抽血,留置针内的血液会引起溶血,应将留置针内血液及时放掉再进行血液抽取;③很多医院也会采用真空采血管来避免溶血问题的出现,如果真空采血管的质量出现了问题也同样会导致溶血,另外真空采血管的负压吸取注射器血液过程中出现溶血;④血液标本运输过程中的振动或长距离运输时的温度过高、保温措施不力、冰袋保温时标本与保温袋有直接接触而引发溶血;⑤在实际的标本离心分离过程中因操作失误或不当等也容易引起溶血。可见溶血的诱发因素比较复杂,对生物检测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在实际的抽象和检测过程中要注意加强标本的管理的血液的抽取工作的规范和正确性[3]。溶血有体内溶血和体外溶血两种,体内溶血主要是由于生物因素、物理因素或药物毒性作用引起,而体外溶血则是由化学因素、物理因素、代谢因素等引起。体外溶血和体内溶血会在血浆和血清Hb和LDH及钾等方面出现差异。而且生化检验过程中的仪器清洁、压脉带、抽血及注血速度等都会影响到溶血发生[4]。

由于生化检验结果是真实反映患者血清实际情况的关键,因此对生物检测结果有重大影响的溶血就成为临床上重要的研究课题。根据本次探究结果发现LDH、AST、CK、a-HBDH、ALB、TP、GLU、TBL、DBL这几项有着明显的升高,升高的原因首先是血液中的红细胞的内外液浓度不同,出现差值,而在红细胞内部的浓度中明显高于血浆内部浓度的几项为LDH、AST、CK、K+等;其次是红细胞在遭到大量破坏时会将血红蛋白中的球蛋白大量释放出来,而这会导致ALB和TP的值出现增高的情况;再次,血液标本本身出现溶血,从而影响到生化检验结果和相应检测值的升高[5]。检测结果发现TCH和TG这两个项目的值是有一些升高,主要原因与红细胞内的低浓度的胆固醇和脂蛋白有关。而溶血结果中的Cr和GLU两项的值则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下降的原因是由于红细胞中存在一些浓度非常低的物质以及红细胞内部的液体会因为出现了溶血而慢慢的进入到血清中,增加了血清的体积,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血清的浓度,也就引起了血清中本来具有的一些成分浓度的相对下降,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红细胞中的某些成分会在血清中逐渐溶解,从而影响到试验的反应效果[6]。而根据检测结果发现r-GT并未出现明显的差别和变化,这是因为红细胞内外的GT、GGT等物质并未出现较大改变;其次是因为溶血后,出现的稀释现象这种负面干扰将血红蛋白的增加吸光度的正面影响抵消掉了;再次是因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双波长运用会对抑制溶血的生活检测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导致r-GT没有出现变化[7]。通过对以上检测结果的分析可知,溶血会对生化检验结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这会在临床上导致医师对患者的误诊等现象。

通过对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不同程度影响以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今后在临床上建议保持采血仪器和注射器针头的清洁和卫生,抽象过程要注意力度和速度,血液存放冰箱内时不要冻结,以15~25 ℃为宜,而下离心分离时不要太快[8]。临床上应该重点对以上项目进行检验和综合分析,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并依此对患者做出准确诊断。

[1] 阴斌霞,王香玲,赵丽华,等.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8,11(15):178-179.

[2] 张洁.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9(25):437-438.

[3] 赵东.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及校正方法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8(28):96-97.

[4] 徐建新.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探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3(30):114-115.

[5] 梁志敏.标本溶血后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1(13):144-145.

[6] 李佳.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24(10):114-115.

[7] 王廷刚,纪伟.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0,8(1):562-563.

[8] 苗青兰.标本溶血对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5(2):1129-1130.

R446.11

:B

:1671-8194(2014)08-0145-02

猜你喜欢

生化准确性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理解语境与名句的关系,提高默写的准确性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
为桥梁领域的示值准确性护航
影响紫外在线监测系统准确性因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