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

2014-03-28朱木林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资源库馆员学科

朱木林

(赤峰学院 图书馆,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试论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

朱木林

(赤峰学院 图书馆,内蒙古 赤峰 024000)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是图书馆为适应新的信息环境,以学科为基础,以用户为中心,针对用户的专业及学科,采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展开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是图书馆服务职能的延伸与发展.

现阶段;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网络化的日益普及和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引入,学科服务成为高校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与传统的按文献工作流程来组织信息服务工作相比,学科服务是一项具有开拓性和主动性的创新服务.它要求学科馆员深入到用户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去,为用户的教学和科研活动提供针对性很强的信息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创新精神和个性化服务的具体体现.在现阶段,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应对变革,加快学科化服务进程,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深层次服务.

本文将从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概念、架构、特点和(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现状等四个方面来探讨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

1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概念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发端于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级大学图书馆,是最近几年才提出的新的信息服务概念.所谓学科化服务,就是图书馆为适应新的信息环境,以学科为基础,以用户为中心,针对用户的专业及学科,采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展开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学科化服务能为高校图书馆用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深层次服务,能够适应科技创新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用户各种层次的信息需求.因此我们可以说学科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服务职能的延伸与发展.

2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架构

通常情况下,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由学科化服务用户、学科馆员、学科化智能服务平台、信息资源库和共享知识库等构成.

2.1 学科化服务用户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用户是指通过文献、网络等媒介获取知识、信息的人或组织.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用户以广大师生为主体.由于高校教师兼具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因此他们需要宽广的专业资料信息,而学生则只需要一些所学专业的学科信息.在学科化服务中,用户不仅是学科信息的需求者,他们还是学科信息的消费者,在未来还有可能成为学科知识的创造者和新学科产品的提供者.

2.2 学科馆员

学科馆员是指高校图书馆设专人与某一个院系或学科专业作为对口单位建立联系,在院系、学科专业与图书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相互沟通,为用户主动地有针对性地收集、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学科馆员是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科化服务的主导.在整个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架构中,学科馆员处于核心地位.学科化服务要求学科馆员参与学科知识服务的各个环节,既要具有专业的学科知识背景又要精通图书馆业务,通过学科化智能服务平台向广大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知识服务.

学科馆员一般能有针对性地为教学、科研提供有力地帮助.由于学科馆员是由具有一定外语水平的专业人才担任,因此他们能对图书馆的文献开发有针对性地提供给读者,使图书馆的资料得以充分利用,有助于提高文献的利用率.此外,学科馆员还可以根据对口院系学科设置和科研的需求,为图书馆采购图书期刊资料提出合理的建议,使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更为合理,使新的文献信息及时得到宣传、利用.

2.3 学科化智能服务平台

学科化智能服务平台是联系用户和学科馆员的媒介,它不仅是用户和学科馆员沟通交流的桥梁,也是一个以用户需求为驱动的平台,更是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系统的外在表现形式.广大的用户通过这个平台享受服务,而学科馆员则通过这个平台向广大的用户提供服务.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提供的学科服务内容均能在此平台上以有序、便捷的方式展现出来.

学科化智能服务平台可以帮助学科馆员顺利深入到科研一线,及时跟踪用户需求,并将与需求对应的个性化服务嵌入到用户信息环境中,全面落实学科化、知识化、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目标[1].

2.4 信息资源库

信息资源库是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库、网上信息资源库以及各种信息检索系统等.信息资源库含有海量的以显性知识为表现的信息,如参考资料、期刊杂志、专利文献、视听媒体、软件和数据库等,因此是学科馆员开展工作的物质基础.通常情况下,信息资源库以网络为依托并按着学科分类来组织和管理信息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信息资源库将向着包含隐性知识在内的现代信息资源库的方向转化.

2.5 共享知识库

共享知识库是指以特定学科或专题内的专家、纸质文献、数据库数据和网络信息资源为知识来源,以知识单元为基础存储对象,利用计算机来表达、存储和管理的关于特定领域的知识的集合,共享知识库是学科化服务模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2].共享知识库中既包括显性知识又包括隐性知识.共享知识库的内容是严格按照学科分类来进行组织的,这也是其与其他知识库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

3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特点

在现阶段,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3.1 学科化服务的主动性

在现阶段,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网络化的日益普及和学科化服务的深入开展,各高校的学科化服务不断随用户需要形成了较为规范和完善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馆员不但要树立超强的主动参与意识,而且要积极同各学科院系及其他学科馆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要处处体现为读者服务的意识和态度,要根据广大师生的需求,在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推送技术帮助用户进行信息需求设定,并定期将信息推送到用户终端.

同时,要适时地对学科主题的资源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要对电子资源进行导航,广泛收集有关该学科主题的数据库、电子期刊等网络资源.此外,还可以通过互发邮件、组织学科馆员论坛等方式进行广泛的沟通.

3.2 学科化服务的全面性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在做好传统文献借阅的同时,要紧密围绕学科建设将广泛存在的信息系统化,通过无处不在的服务与其他院系的学术交流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电子阅览室发布相关的学术信息,如课题策划、论文评估、知识产权保护等.积极拓展电子信息咨询服务,为广大的师生提供更大范围的专门服务,如跟踪其他院系的一些重大科研课题,为教师的各种具体研究项目提供深层次的咨询服务、数据库检索服务、专题资料汇编服务、专题情报服务等.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全面性特点,使高校图书馆真正成为高等院校教学科研活动的中心.

3.3 学科化服务的专业性

在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中,当某些具体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指向某一专业领域时,若干个用户相同的知识需求就构成了某项专业化知识,也就形成了某一专业化知识的特定用户群,这时就要求学科化服务不但要按照具体的专业来组织或实施服务,而且要面向教学和科研任务,面向用户的具体问题来开展专业化的服务.通过专业化来提高服务的质量,以达到更好的服务效果.

3.4 学科化服务的个性化

《公共图书馆宣言》明确提出“每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语言和社会地位的限制.”这一宣言正是“以人为本”理念在现阶段高校图书馆事业上的目标和要求,换句话说就是高校图书馆馆员要在图书馆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这里的“人”特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读者),主动深入到读者身边,及时发现读者需求,特别是读者的潜在需求,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尽量满足个体需要.此外,要在开展个性化服务的同时强调学科专业需求,积极利用各种形式为学科专业读者服务.对于学科馆员,则强调终身学习,不断学习该学科领域中的新知识,了解学科发展动态,提升自己的专业背景知识和综合能力[3].

4 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现状

与国外的一些高校图书馆相比,我国的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起步较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正是由于起步较晚,现阶段很多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还存在着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工作环节还存在着薄弱现象.综合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4.1 制度建设滞后

制度建设是抓好工作的根本.邓小平同志曾极其精辟地指出:“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在现阶段,一部分高校图书馆在开展学科化服务过程中,由于忽视了制度建设,致使学科化服务缺乏应有的针对性.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图书馆的个别领导未能充分认识到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认为制度建设是摆设,根本就没有建立有关制度,或者仅仅只是照抄照搬,没有考虑到忽视制度建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

4.2 缺乏高素质的学科馆员

许多高校图书馆虽然开展了学科化服务工作,但大多却流于形式,并没有取得太大的实效.除部分重点高校图书馆之外,很多的普通高校图书馆并没有专门的学科馆员,还有一部分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由普通的馆员兼职.由于缺乏专业的学科知识背景,再加上本职工作已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由普通馆员兼职的学科馆员往往显得力不从心,难以适应专业学科馆员的工作.

4.3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是以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为基础的,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必须要具备丰富的馆藏资源和现代化的电子阅览室.在现阶段,由于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除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少数重点大学的图书馆之外,其余的普通高校图书馆经费投入极其有限,馆藏资源特别是外文资源严重不足,不但满足不了广大用户的需要,而且很难满足学科馆员的需要.

4.4 缺乏信息技术的支撑与保障

在知识经济时代,面对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需求量的激增,高校图书馆需要利用信息共享这个强大的学科资源来共享馆际和网络信息资源.因此,需要强大的信息技术来支撑并保障之.而在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步伐相对缓慢,缺乏信息技术的支撑与保障.此外,很多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缺乏整体的规划,导致了这些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缺乏有效的保障.

5 结语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相对于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方式,更加系统化、专业化,是图书馆创新精神和个性化服务特征的具体体现.在现阶段,高校图书馆要立足本校校情,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本校特色的学科化服务模式,全面推进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

〔1〕徐恺英,刘佳,班孝林.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7(3).

〔2〕支蕾.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8).

〔3〕屈爱红.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及其实施[N].吉林日报, 2010-10.

G251

A

1673-260X(2014)03-0141-02

猜你喜欢

资源库馆员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贵州●石斛种质资源库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超学科”来啦
基于共享资源库的混合式教学考核模式研究
高中历史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