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信息化构建策略分析

2014-03-28邱泽国陈继红王溢涵马兴胜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管理

邱泽国,陈继红,王溢涵,马兴胜

(1.东北财经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5;2.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6)

企业信息化构建策略分析

邱泽国1,2,陈继红2,王溢涵1,马兴胜2

(1.东北财经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5;2.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6)

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快速发展,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企业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将企业内部管理与业务流程再造相结合,以流程为中心,驱动企业快速发展.本文从信息化建设角度,对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提供提一般策略及步骤.

信息技术;企业信息化;业务流程再造

1 前言

20世纪70~80年代,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经营环境和运营方式也随之改变,西方国家正处于经济长期的低增长时期,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统计的美国国民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增长率:1985年为3.4%,1986为2.8%,1987年为3.4%,1988年为3.9%,1989年为2.5%,1990年为1.0%,而1988统计的世界经济增长的速度为4.3%,发展中国家为4.5%,苏东也达到了4.5%,到1990年统计的世界增长速度更是降到了1.0%,是1983年来的最低水平,东欧国家更是平均降到5%以上.①从以上经济数据中不难看出这时期的西方经济增长放缓,市场竞争变得日趋激烈,企业正面临着严峻挑战,企业家看到经济形式的转变,都在为企业发展和壮大寻找最佳路径.[1]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指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将企业资源有效相合、企业管理实现信息化、智能化,企业通过构建信息化使管理模式由金字塔型向扁平化发展,在降低成生产成本,提高运行效率等方发挥巨大作用,以求解决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所带来的生存压力和运营成本上升等问题,长期使企业处于不败之地.[2]信息化带动企业优化信息流、资金流及物流等相关经营活动,改善和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扩展企业在营销途径,并且有利于快速收集信息,辅助企业管理层进行决策.

2 企业信息化构建内因分析

企业决策是企业应对竞争的重要手段和战略部署,决策需要企业大量的信息做为支撑,信息是战略决策的重要因素,信息质量的优劣对企业分析当前竞争、市场部署及战略决策至关重要.所以,企业采用什么方式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和提炼有效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与企业内部管理和生产运营过程息息相关,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信息化建设贯穿于整个企业,发挥着信息传递和日常运营管理的重要作用,所以企业纷纷决决定构建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信息系统.下面我们从影响企业内外两个因素发展的角度对企业信息化构建进行分析. 2.1信息化建设对企业内部管理影响

企业信息技术主要体现为企业信息化管理及应用,如建立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管理信息系统(MIS)、自动化控制等,企业各个层管理人员能充分利用这些技术使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协调同步,所有数据时时处理,是减化过程、提高速度的有效工具,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作用更为明显,企业获取相关信息更便捷、传递速度更快、更准.[3]大大降低了企业获得有形资源的信息成本,80年代中期日本加快发展信息技术,经济一举超过龙头地位的美国.90年代美国先后出台多如AMT计划、TEAM计划、国家关键技术计划及NGM项目等多个信息化战略,推动美国信息化建设,带动企业发展.我国也在2000年前后提出863、金字工程等多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推动了我国企业信息化.综合国内外,可见信息化建设对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性.

2.2 信息化建设对企业外部影响

企业网与互联网的紧密融合,使企业信息收集、传递、处理及存储形成新架构体系,以速度取胜的营销模式取代传统生产模式,柔性化生产(Flexibility Production)使企业富有更强的竞争实力,能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和客户需求,客户目标更准确,个性化服务更直接,整个生产过程有序,市场、客户和企业成为一个循环体系.信息化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制定完善的政策和规范来辅助信息化建设及应用,这也促使企业在更规范的行为标准下运营,有计划、有步骤的实现企业现代化,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在人才培养和教育方面更为突出,信息化建立促进了业务流程再造,为企业减少冗余,加快发展和建立长效机制方面奠定了扎实技术基础.可以说信息化改变了企业管理理念,让企业变的更直接、更有活力,并且为企业获取更多利润.

3 我国企业信息化过程研究

信息化在企业中应用非常广泛,应用效果明显,许多专家学者都热衷于对信息化应用方面研究,从多层次、多角度分析信息对企业建设的优缺点,[4]正确评估利用信息化的企业竞争能力,认为信息化是本世纪经济发展的最伟大功臣之一,所以,信息化建设从提出到现在一直是创建现代化企业的重要环节.

我国信息化研究相对较晚,80年代薛华成教授最早概括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含及定义,葛伟民(1989)、张守一(1991)、乌家培(1993)、李京文(1994)、高俊书(1998)、吕新奎(2002)等对信息技术应用进行了大量研究,推动了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根据国家经贸委综合司副司长邓志雄提出信息化经历五个层次,也就是经历了的发展的五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历史意义和时代特点,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面向事务信息化.20世纪80年代开始,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数值应用、会计电算化等,这是初始阶段,也是信息化应用的起点,利用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辅助和代替原工作流程的行为.

第二阶段面向职能或部门信息化.这一阶段信息化主要用于大型企业管理,进入管理层应用,开发研究了大量相关软件,如MPR(物料需求计划)、分销信息化管理、财务管理信息化、OA(办公)信息化等,虽然使用比较普遍但还没有形成集成化,还处于应用的初期阶段.

第三阶段为企业管理信息化.信息化已遍布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即企业管理人员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日常管理和运作,实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融合,企业有效配置生产资源,提高市场竞争力,现阶段信息化是企业必备的管理工具,支撑企业快速发展.

第四阶段为企业信息化,这一阶段是管理和控制集成,是企业生产自动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有效结合,软件集成使企业管理更趋于扁平化,信息流传递更快,企业竞争力更强.

第五个阶段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这是最后一个阶段,也是信息化发展的最高层次.可从三个方面划分,即:电子政府、电子社区、电子企业.政府信息化近年来发展良好,信息化有效应用于行政管理部门,建立了大量的“金”招牌工程,如金关工程、金税工程、金卡工程、金盾工程、政府网等.电子社区,是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把种信息化产品融入到社区,实现智能化,如电子门卫、电子科教、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电子企业,是企业全面信息化,同第四阶段.

企业实施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任何企业都需经历这五个阶段,但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可能存在某些阶段被企业快速适应或合并,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需要企业管理层的支持和参与,认真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把握重要环节,建立规范准则,才能更深、更彻底的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并且,信息化是企业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企业长远目标的手段和方法,将人员、资源以及企业业务融合为一体实现信息化管理举措,是衡量企业进步的重要指标之一.

4 企业信息化战略构建

企业信息经战略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将企业管理过程整合优化,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专业人才,通过系统开发等措施将企业内外部资源优化配置,以提高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决定采用外部购买、订制还是合作开发的形式.对于企业自身信息人才短缺,信息应用能力偏弱的企业多采用外部购买的形式实施信息系统;对信息应用能力强,资金雄厚的企业一般采用第二种实施战略;对企业相对较小,业务范围单一的企业且系统开发人员具有一定的开发能力的企业,倾向于实施自主开发策略.

对于信息化战略本文主要研究在信息化实施战略前期规化阶段对战略选择问题的研究,利用关键成功因素法提取制定战略的五个关键环节,并对其机理进行研究,为实施新战略的企业提供参考.根据William R.Synnott&William H.Gruber (1981)[5]对信息战略研究的基础上,对信息化战略制定提出以下五个关键因素.

4.1 参与和支持

在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企业管理层要参与到项目管理当中,尤其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成为项目实施小组中一员,负责整个项目的规划、分析和设计工作,高层管理者的持续支持和参与,会带动企业员工积极投身于项目实施过程当中,尤其受儒家学说中国企业,企业管理层在企业中的所处位置及发挥的作用,是不容代替的.实践证明,信息化项目成功实施的企业中,多数企业高层都参与到信息化建设项目当中,并且在信息化小组中担任重要角色.

4.2 技术支撑

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这些技术被应用于企业的各个层面,在信息化实施中还要考虑信息技术实施框架选择、技术应用角度及开发过程中所需要的软硬件设备等问题,信息化应用是一个系统过程,他需要企业持续维护和升级,所以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信息化后续支持环节,这也是保持长期发展的重要的手段.

4.3 流程优化

信息化构建不是简单的利用计算机替代手工操作,需要企业流程重新再造的过程,以信息化构建为契机,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优化企业流程,去除冗余环节,按企业新业务流程构建信息系统,所以流程优化也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目地.

4.4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融合,对于推对员工发展、提升员工业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应用过程中形成信息化价值理念、行业习惯及思维模式等,将积极的、向上的企业管理理念灌入到企业员工当中,形成以企业中心价值观,约束企业员工行为,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4.5 人才培养机制

企业信息化对于人才培养及提炼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信息项目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人才缺乏等问题,企业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有效提升信息化人才的地位及发展空间,对于快速挖掘人才、使用人才及发挥专业特长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6]可以说信息化人才建设关系到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的各个层面,也直接影响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成功与失败.

5 结论

企业在信息浪潮中,充分发挥核心能力,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地的一系列改革,才是不断推进发展的动力.信息化应用于企业的几十年里,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可观的,信息化战略模型构建是进一步促进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保障,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是衡量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可以说,企业信息化水平高低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注 释:

①M ain Econom ic I ndiicators(主要经济指标). 1991(1-4):32-37.

〔1〕邱泽国.我国IT项目管理研究及应用策略[J].哈尔滨商业大学(社科版),2013(1):55-60.

〔2〕李维安.网络组织:组织发展新趋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罗珉,王雎.“网络组织理论:基于不确定性与缓冲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5(11).

〔4〕约翰·C.奥瑞克,吉利斯·J.琼克,罗伯特·E.威伦.企业基因重组:释放公司的价值潜力[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5〕卢志平.基于五维度模型的企业信息化战略内涵及其决策过程[J].机械自动化,2010(32):21-25.

〔6〕龚丽敏,江诗松,魏江.试论商业模式构念的本质、研究方法及未来研究方向[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33(3):1-8.

F272

A

1673-260X(2014)03-0067-03

2013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基于业务流程重组的制造型企业信息化平台构建;201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CGL051)

猜你喜欢

信息化信息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订阅信息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展会信息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