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应用物理专业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2014-03-28邢德胜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办学校企物理

邢德胜

(集宁师范学院 计算机系,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关于应用物理专业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邢德胜

(集宁师范学院 计算机系,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我国高校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模式已提出了很多年了,特别是在高职学校的相关专业上实践较多,它们在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于应用物理专业而言,校企合作办学应该具有其专业自身的优势,但是目前因为各种原因,应用物理专业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存在着很多难点.本文根据以往其它专业的办学实践,并结合国内外院校的合作办学经验,对应用物理专业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相关的建议.

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应用物理专业

应用物理专业是一个以物理学为主的专业,同时也是我国当前各专业当中布点最多,培养方向和计划最复杂的专业之一.从1987年开始,我国大学专业进行了三次比较大的调整,由1400多种调整为现在的249种,很多物理相关的专业比如电路、声学等很多专业都合并到应用物理这个大专业中来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育培养.理论上来讲应用物理专业是理科专业,基础知识比较强,对于高校来讲,大部分的老师都是综合性大学物理专业毕业的.在这么一个背景下,应用物理专业的教学方式也面临着很大的调整,对于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设计也必须改变以往的思维模式和理论框架.近年来我国高校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方式已提出了很多年了,特别是在高职学校的相关专业上实践较多,它们在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于应用物理专业而言,校企合作办学应该具有其专业自身的优势,但是目前因为各种原因,应用物理专业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存在着很多难点.本文根据以往其它专业的办学实践,并结合国内外合作办学的经验,对应用物理专业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相关的建议.

1 应用物理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背景

进行21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企业的需求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使得大学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以及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的要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此大背景下,如何改变应用物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使应用物理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符合企业工作岗位的需要,都是过去几年来困扰高校对于应用物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老师们的重大问题.

查阅数据所知,“十一五”期间,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生再加上各类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一共有2500多万,如何在这么多的毕业生当中,培养好本专业的学生,增强就业能力,是当前急需考虑的问题.当前我国高校教育课程的设置与企业的需求在很多方面存在着脱节问题,这主要是高校实训经费和设施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所以在新形式下,如何做好应用物理专业校企合作办学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加强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捷径.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出现到现今已经出现了各类各样的模式了,中外都有,还有很多的模式正在尝试当中.针对应用物理专业这么一个复杂的专业,做好校企合作办学,完成一个科学可行的、双赢式的合作模式是非常重要的,这对全国其它高校的应用物理专业的发展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2 国内外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从当前大学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来看,“校企合作办学,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当前很多专业,特别是高职院校很多实用性比较强的专业的主要模式.目前世界各国很多高职院校的很多应用性较强的专业都按专业的特点走上了不同的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由于多种不同的合作模式和多种不同的办学模式的存在,就组合成了多种多样的不同办学实践.

最近几年,高校教学机构为了迎合社会的需求,实现学生理论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也为了实现学校能够直接与社会、市场接轨,成为自主创办学校的实体,不少学校开始寻找企业进行合作,尤其是职业学校,并已经开始逐渐取得成效.但校企合作的新思路,由于起步比较晚,加之经济发展程度、人文环境、教育背景以及教育环境的不同,使校企合作没有一个成形的、完整的可操作体系,所以,整个体系还处于探索阶段.现如今,企业参与合作的形式可根据参与的深度以及方式的不同,大体上分为三种模式:第一种,以学校为主体的模式,在此模式中,对于学生的培养是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只是配合学校进行教学.第二种,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对学生进行培养,是共同的主体,实现理论与实践共同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第三种,企业与学校实体合作,企业以资金、设备、教师、技术、场地等形式进行入股经营,取得办学的实体资格.

3 应用物理专业创办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发展目标

3.1 培养拓展型、综合型人才

经过对我国人才的培养状况进行研究和分析,确定了我们的培养模式,以培养拓展型、综合技能型、理工兼备型,并且能够创造新价值的人才为指导思想.针对这一指导思想,我校也运用了理工科专业的特点,主要与青岛软件园进行合作,运用应用物理专业知识结合实践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设定的目标为:充分理解应用物理学科的基础理论、能够灵活的与实践相结合、对各项物理参数可以进行测量、对于数字信息的充分掌握等等,进而成为应用物理方面的科学研究人才、科学技术开发人才以及可以职教的教育人才.

3.2 应用物理专业创办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能力结构与知识结构

校企合作创办学校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知识结构的基本构成为:物理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物理材料的理论、检测技能与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应用、研究、开发、设计工程等相关技术的基础,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与培训,使得学生自身专业素质得到提高,能够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并具备对高新技术不断更新的适应能力和快速掌握能力.

经过在学校和企业学习的四年中,应用物理专业学生在毕业时应掌握以下知识及技能:系统的掌握数学、物理理论学、物理材料学、无损检测、数字信息等学科的基本理论;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能够将物理学科的理论知识灵活地、广泛地运用,能够熟练地掌握基本的物理实验方法;能够在相关专业的某一个领域内对技术进行研究、开发、职教以及进行技能管理;灵活掌握检索文献、查阅材料以及应用数字信息技术取得当前最新的相关知识和技术的方法.

4 应用物理专业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一些主要措施

4.1 建立强大的领导团队

校企双方确定合作创办学校后,应先组织一个实施培养人才的领导团队,领导人员由校方和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员共同组成,主要负责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协调工作与管理工作,对人才培养制定的计划、老师的教学大纲进行审定,筹办设立教育质量监督、控制、评价系统;设立下属管理团队,分别对实施的教学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控制,对于在校企双方合作中所发生的一些问题进行处理;校方的物理专业部门则负责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事情.制定一个系统的管理团队,是为合作教育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4.2 对人才培养制定可行方案

对人才培养制定可行性方案,是校企合作创办学校实施教学的第一步,有着指导性的意义.对于这个方案的制定,即要符合学校对于学生教育的基本原则,也要符合学校在工作安排上的逻辑性,同时,也要对企业的生产管理、经济问题以及其它相关方面加以考量;方案的制定也要充分考虑校企双方在合作办学中的出发点及立场,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安排专家或学者对方案进行论证,然后由校企的主要领导团队来审定.根据这些方方面面的考量,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可将教学课程进行分工,理论性的基础教学由校方来进行安排,比较专业性的、需实践来完成的课程就由企业来按照其岗位的胜任标准来进行教学.教学内容的制定,是以专业在市场上的需求以及岗位标准要求为出发点,综合地培养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运用、职业道德以及个人素养,并将企业所具备的生产模式、设备力量、管理形式、技术能力等因素与教学有效的结合,编制出同时符合校企双方的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案,并具有岗位适用性;对于专业的再分类,采取基础理论学习一年后,根据企业的要求开始向系统的专业方向发展,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学校对于专业设立的准确性,同时,也可以使所培养出的人才更具备适用性.

4.3 对于教学质量的监管和控制

校企双方都要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但是主要的教学管理工作还是由学校统一安排.实际教学中学校为学生提供实验场所,使学生有条件完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步,然后企业为学生提供一个施展的平台,一个真实的岗位操作场所,企业中的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做为特殊身份的教职人员进行实地教学,这样使得教学更具有可行性和机动性.对于在合作期间发生的重大问题,则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协商、讨论,做出决定,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和制定的相关管理条例来解决出现的问题.在教学管理中,采取对教学质量进行时时监控并与管理目标有效结合的方式,校企双方共同努力完成.学校要对教学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将管理目标的实施列入管理的范畴.在企业方面,对于教学质量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学生在企业中实地操作的教学部分,企业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岗位的要求以及学习的课程内容设立一个考评机制,在实地教学时及时地给予学生以评定.另外,企业还可以与校方举办竞技活动,利用资金奖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4 人才培训与技术合作

在校企合作期间,还可以采取双方的互学互助行为,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学习,企业中的工作人员也可以进行不定期的技能培训,这样,不仅能保证双方良好的合作,而且能够实现教学目的.校方的教师通过与企业的互利合作,直接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运用自身的技术理论为企业解答生产中发生的一些实际技术问题,为企业工作人员提供技术参考,参与技术培训的指导工作,这样不但为企业解决了难题,同时,还能够使技术理论不与实际脱节,提高教师的综合职教能力以及业务能力.校企合作期间对于企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针对企业在职人员进行岗位应用知识的指导和培训;二是对于企业员工的技能资质利用校方培训场所进行培训与评定;三是主要针对企业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性的培训和指导,使其更专业化.而企业方对于教师的培训,是利用企业的优势将国内、国外的行业最新科技与信息传递给教师,并根据需要对教师定期或不定期的实行进厂实践.

4.5 对于就业的管理

就业是合作办校成效的检验,招聘企业按照一定的技术标准对毕业生进行考核,合格者签订就业协议,为毕业生安排相应的工作岗位,确定上岗薪酬.校企双方对于学生的全部定向就业不做出承诺,也不实行全权代理,这方面还是由企业去处理,校方在就业时配合着做好毕业生的推荐和选拔事项;因为在人才市场的需求方面应用物理专业的技术人员相对不足,校方对于毕业生就业的要求不需要让企业做出承诺,但是毕业生的就业管理工作同样还是由学校具体来负责.

5 结语

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其在进行教学中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它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比如:学校的能力、水平,企业的投入、对于利益回报的要求、规模大小以及具备的实力等等都可能对教学模式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不论如何变化,适用何种模式,都需要对其进行设立和完善.目前我国高校对于应用物理专业创办校企合作型的教学方式还面临很多问题,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厚重基础、拓展型、综合技能的人才,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课题,还有待于实践中的总结.

〔1〕黄顺东,沈力.中药专业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08(19):5-6.

〔2〕黄明强.浅谈我校应用物理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J].中国电力教育,2005(S1):85-86.

〔3〕范恒君.高职院校烹饪工艺专业校企联合办学路子探讨[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1): 1-4.

〔4〕王建民.校企合作、因地制宜、优势互补——中西部地区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5):145.

〔5〕王忠国,贺琛琛.探索高校本科新闻专业校企联合办学模式[J].昌吉学院学报,2011(06):53-56.

〔6〕王心芬,张秀荣.应用物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97-100.

〔7〕骆雯琴,沈宗洋.应用物理专业实验教学研究与探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09):109+113.

〔8〕崔玉建,焦志伟,毛成,吴太权,葛洪良.应用物理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践[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2010(Z1):74-75.

G717

A

1673-260X(2014)03-0255-03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NGJGH 2013037)

猜你喜欢

办学校企物理
只因是物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处处留心皆物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