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建议与对策
——河南省原阳县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情况调研

2014-03-28蔺瑞玲刘沙

财政监督 2014年19期
关键词:原阳县乡镇财政乡镇

●蔺瑞玲 刘沙

强化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建议与对策
——河南省原阳县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情况调研

●蔺瑞玲 刘沙

为切实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2013年以来,河南省原阳县相继出台了《原阳县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原阳县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信息通达工作办法》、《原阳县乡镇财政资金公示公开办法》、《原阳县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信息通达工作流程》和《原阳县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抽查巡查工作办法》等制度措施,成立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督导小组,专门督导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开展情况。各乡镇财税所积极开展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在组织领导、信息通达、公开公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建立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制度,明确了专门的财政资金监管工作负责人和财政资金监管信息员,明确了各自分工和职责,以确保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信息通达和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抽查巡查工作的有效开展。截至2013年11月份,14个乡镇已确定财政资金监管工作负责人14人,监管信息员14人,每所公示公开各项财政性资金项目达21项,每所巡查工作3次。

一、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落实监管制度,夯实监管基础

健全乡镇所属单位及农户基础信息数据库:一是建立乡镇预算单位基础信息数据库。认真核实掌握乡镇财政供养人数、办公用房面积、车辆等情况,为预算编制及执行提供依据;二是健全乡镇农户基础信息数据库。以村为单位,将农户的各种信息资料包括户数、人口、承包土地面积等信息全面纳入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确保补贴资金能够准确、及时发放到位。从各乡镇农户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立情况看,最大的乡镇数据库包含五万个农户的基础信息,最小的乡镇信息库也要有两万个农户的基础信息。根据监管工作的需要,又设置了《乡镇涉农补贴基本信息表》,建立了乡镇项目资金监管台账,制定了乡镇财政资金抽查巡查监管业务流程,构建了资金监管新局面。

(二)把握重点环节,力求监管实效

1、加强预算管理,规范乡村两级资金和财务监管。一方面加强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按照《2013年原阳县县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实施方案》的要求,将乡镇政府的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及上年结余资金等都全部纳入乡镇预算管理,实行综合预算。另一方面不断深化“乡财县管乡用”改革,推行“村财乡管村用”,对村级举债由乡政府审批后报县财政局审批、备案,建立乡镇债务动态监管机制。此外,在资产管理方面建立健全乡、村资产购建、验收、保管、使用、处置等管理制度,加强资产管理。

2、畅通乡镇资金监管信息渠道。为保证县局与乡所的涉农资金信息及时传递,县局与乡镇资金信息的交流,以局内部财政信息网为主渠道,县局每天都将各级财政部门的指标文件、信息、交流经验等在财政内网上发布,要求乡镇及时查看,随时掌握资金动向。乡所也要通过内网及时上报资金监管工作进展情况。

3、深化项目资金监管。对项目资金实行“项目库”和“项目台账”信息化流程管理。财税所全程参与项目建设,确保“资金跟着项目走、拨款跟着进度走、监管跟着效益走”。一是根据项目建设程序,主动参与和协助项目单位做好项目前期实施工作;二是建立健全项目管理档案和项目台账,对各乡镇监管项目的资料进行整理归档;三是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实地查看,严格按工程进度和资金使用规定拨付资金,对项目资金实行专账核算,确保专款专用;四是做好项目的验收和绩效评价工作,对完工项目评估运行效果,出具项目检查报告,对项目情况进行公开公示。

4、做好抽查巡查工作。各乡镇财税所对辖区内的补助资金发放、项目建设等根据资金监管的要求,在资金发放和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行抽查巡查,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并上报资金监管报告,及时反馈资金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好的意见和建议。

(三)多措并举,提升乡财干部素质

第一,根据《原阳县县乡镇财政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财税所进一步将任务量化分解,落实到每一个人,实行“季考年评”制度,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考评的依据,进一步调动了乡镇财政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第二,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人员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乡财政干部的业务素质。

第三,完善电子网络平台,利用财政内网为资金的监管、信息通达、情况反馈提供了快捷、便利的电子网络办公平台,提高了工作效能。

二、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体制存在弊端

一是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缺乏执行的刚性保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协同支持。上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行文、下文涉及乡镇的资金指标,未明确规定乡镇财政监管要求,使乡镇财政在资金监管中处于被动地位。二是太过突出强调“项目上级发包”和“资金县级报账”,掏空了乡镇财政管理基础,削弱了乡镇财政监管职能。如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贫资金、土地整理项目资金,由于项目发包和报账制度的制约,乡镇政府只有协调矛盾纠纷的义务,没有项目管理和资金监管的权力。三是乡镇预算体制不合理和预算资金不足。一直以来把乡镇政府视同县直预算单位对待,导致乡镇财力相对不足,乡镇政府必然通过套取专项资金弥补财力缺口。

(二)监管难度较大

涉农资金涉及的部门多、范围广、政策性强、资金量大,信息掌握比较困难,监管难度较大,需自上而下进一步从源头规范。一些资金就是通过部门开设账户和新开存折,然后交由乡镇对口站所单位管理,不同程度地规避了乡镇财政监管,如民政部门管理的农村低保资金、人社部门管理的养老保险资金等。

(三)乡镇财政干部工作人员少、任务重

财政所人员配备相对缺乏,截至目前原阳县14个乡镇财税所人员编制98人,实际乡所工作人员75人,缺编13人,除去年龄较大的离岗人员以外,有效工作人员更少,偏远的乡所工作人员仅有2人。当前,乡镇发放强农惠农资金,每项都涉及到千家万户,从数据录入、登记核实到落实发放,工作量大,时间紧,人员缺乏,大量工作难以有效完成,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职能也难以充分发挥。

(四)乡镇干部队伍业务能力亟待提高

乡镇财政人员由于年龄偏大,知识结构偏低,难以适应新的形势、新的情况和新的任务,迫切需要加强培训,更新知识,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平和政策理论水平。原阳县75名乡所人员中,40岁以上34人,占在职人数的53%;第一学历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人,占总人数的2.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74人,占总人数的77.5%。人员年龄结构老化,专业化程度低,是迫切需要改变的状况。

三、强化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建议与对策

(一)创新涉农资金公开方式,增加乡镇财政资金公开透明度

创新电子网络公开形式,即通过县政府网站、财政部门网页等,把乡镇涉农财政资金的资金流程、分配过程和发放过程全面公开,把资金的安排、项目规划审批、政策规定等内容向社会公布,使乡镇涉农财政资金更加透明阳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另外还要缩短资金到位的时间,提高县乡财政部门的工作效率,加快资金拨付进度,把资金的下拨与资金信息公开结合起来,减少政策落实到位的时间差,最大限度地消除群众对党对政府的误解。

(二)夯实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基础

一是加强专项资金的会计核算。项目资金和补助资金,必须做到专户管理和专账核算,做到专款专用,严防将项目资金和补助资金拨入到乡镇政府机关经费账户。对项目资金必须做到主体明确,必须具备完善的项目实施资料及财务支出凭证,否则,不予拨付和清算。二是加强支出审核。各乡镇的各项支出,必须符合财务制度的要求,做到有合法的原始凭证,有合规的支出用途、有具体经办人、有单位负责人和审批人签字。三是搞好村级财务的管理,实行村财乡管,村级收支实行乡镇代理记账中心统一记账报账制度。四是积极推行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坚持“不改变乡镇财政的预算执行主体地位,不改变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权,不改变乡镇财政的财务管理权和会计核算权”的基础上,统一设置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统一资金收付范围,以进一步规范和强化乡镇财政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加大对乡镇财政建设投入力度

随着公共财政逐步覆盖农村,农村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财政业务量逐年增加,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大。乡镇财政既要落实好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又要做好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农村综合改革等各项工作,目前大部分财政所办公设备老化,迫切需要加大财政的自身建设投入。

(四)加强乡镇财政干部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培训制度,突出抓好岗位培训,形成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做法,多与兄弟单位联系,多向先进单位学习。学习先进经验,引进先进做法,创新工作机制,深化监管措施,不断提高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水平。

(五)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责任落实,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权责统一”的原则,落实乡镇各项资金监管目标责任制,确保各项资金、各个环节在资金监管上不留死角,没有空白。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纳入对乡镇财政年度绩效考核的范围,对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做到奖罚分明。■

河南省原阳县财政局)

(本栏目责任编辑:尹情)

猜你喜欢

原阳县乡镇财政乡镇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原阳县
加强乡镇财政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思考
提高乡镇财政所会计精细化管理水平的研究探讨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原阳县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
原阳县融元农牧专业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