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6例胃肠道类癌的临床治疗及预后分析

2014-03-27孙稳莲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7期
关键词:外科治疗诊断

孙稳莲

[摘要] 目的 对胃肠道类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及预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回顾2005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56例胃肠道类癌患者的病历,对肿瘤直径大于和小于2cm患者的5年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 肿瘤直径大于和小于2cm患者的5年生存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伴有淋巴癌的患者和无淋巴癌的患者的5年生存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胃肠道类癌临床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病灶肿瘤及淋巴结性质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非常关键。

[关键词] 胃肠道类癌;诊断;外科治疗;预后

[中图分类号] R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7-0148-03

胃肠道类癌在临床上属于恶性肿瘤,且在临床上并不多见。胃肠道类癌在临床上是由肠嗜银细胞病变诱发的,临床发病率在胃肠道恶性肿瘤中仅占0.4%~1.8%,在所有肿瘤中仅占0.05%~0.2%[1]。胃肠道类癌的发病部位遍布患者胃肠道的全部,其中以阑尾部位最多,其次是小肠、直肠以及胃等[2,3]。胃肠道类癌在发病前期没有明显的症状以及体征,因此在术前很难对其进行诊断,为其诊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回顾2005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56例胃肠道类癌患者的病历,对肿瘤直径大于和小于2cm患者的5年生存率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2005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56例胃肠道类癌患者的病历。其中男25 例,女31例;患者年龄25~68岁,平均46.4岁;患者病史在1周~3年,中位病程4个月;患者的临床症状:腹痛39例;排便变化29例;消瘦14例;黏液脓血便8例;不完全性肠梗阻4例;腹部包块2例等。经诊断患者肿瘤的病灶部位如下:胃类癌患者8例(14.3%);胃低分化腺癌伴不典型类癌患者2 例(3.6%);阑尾类癌患者20例(35.7%);直肠类癌患者6例(10.7%);直肠腺癌伴不典型类癌患者5例(8.9%);降结肠类癌患者4例(7.1%);升结肠类癌患者7例(12.5%);小肠类癌患者4例(7.1%)。

1.2 治疗方法

临床治疗依据患者类癌病灶性质包括部位、尺寸和转移状况来确定手术方式。本组胃癌患者行远端胃切除术者7例,行近端胃切术者3例;直肠类癌患者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者8例,经直肠前切除术者2例,行Mile's 术者1例;结肠癌患者行右半结肠切除术者7例,行左半结肠切除术者3 例,并发急性肠梗阻行横结肠造瘘术者1例;小肠癌患者行部分切除术者4 例;阑尾类癌行单纯阑尾切除术18例,2例患者因阑尾类癌肿块超过2 cm,行右半结肠切除术。

1.3 观察指标

对肿瘤直径大于和小于2 cm患者的5年生存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患者的生存时间以手术结束为起始时间,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入选的56例患者术后50例患者得到了随访,失访患者为6例,随访时间为6~84个月。本组患者5 年的生存率为65.7%,详细结果见表1。其中肿瘤直径低于2cm、无肌层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其1、3、5 年的累计生存率为100%、100%、85.0%;肿瘤直径超过2cm、有侵犯肌层或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其1、3、5 年的累计生存率80.0%、66.7%、56.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病灶小于2cm的患者,其5 年生存率为86.4%,而肿瘤病灶大于2cm的患者,其5 年生存率是50.0%,两组生存率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其5 年生存率为80.9%和51.7%,两组比较具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胃肠道类癌在临床上常被称作胃肠道类的癌瘤,其病理上能够诱发并刺激病灶,进而制造小分子的多肽类等能够刺激基体神经内分泌的恶性肿瘤[4]。其主要是肠胃apud 细胞体系中的肠嗜铬细胞的病变造成[5]。胃肠道类癌在早期临床上没有明显的体征和特点,并常发病在类癌前,在诊断中常被误诊为胃肠道系统的疾病[6]。当前胃肠道类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通过切除术能有效对其进行根治,但要注意的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一定要依据患者类癌性质包括肿瘤的大小、浸润以及转移等状况来确定手术的方式和切除的范围。对于肿瘤<2 cm且没有出现淋巴转移、未侵入肌层的患者,在临床上通常采用局部的切除术就能很好地对其进行根治,而且预后效果良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手术方式能有效治疗局部胃肠道类癌[7]。对于肿瘤直径>2 cm且出现淋巴转移或侵入肌层的患者,其手术治疗后的预后效果不理想,这就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将区域淋巴进行彻底清除并使用血清素抑制剂进行治疗。

在临床上,胃肠道类癌的有效治疗方式是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和方法则是由患者肿瘤的病灶特点决定的,包括体积大小、位置、浸润的程度、淋巴结的损害程度及患者是否存在肝脏疾病等转移[8]。通常情况下,直径<1cm的类癌以局部切除术治疗;直径1~2cm的类癌以局部扩大的切除术治疗;直径大于2cm且临床出现肌层侵犯或淋巴结转移的类癌以局部或扩大的切除术进行治疗[9]。本研究结果提示:临床类癌且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效果较差,临床应进行彻底的区域淋巴结的清除。胃和结直肠类癌的患者,当肿瘤直径<1cm时,应采用胃镜下的肿瘤局部切除术进行治疗;中下段的类癌患者,当肿瘤直径≤2cm时,临床没有出现肌层和淋巴结的转移,临床行经肛门的直肠肿瘤病灶局部切除术;患者发生直肠上段的类癌以及结肠和胃的类癌时,当肿瘤的直径超过1cm,临床上应采用根治术进行治疗,这样能有效避免再次进行手术;患者发生小肠类癌时,由于临床症状和其他的恶性肿瘤很难进行辨别,患者常出现淋巴的转移,所以,临床切除治疗中,应将肠系膜和淋巴结等进行切除。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和手术的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检查,确保病灶部位被全部切除。endprint

研究资料表明,患者术后的恢复在很大程度上和患者肿瘤病灶的大小、位置、浸润度以及转移性等有着密切的关系[10]。研究表明:肿瘤直径<1cm 的类癌患者,其5年的生存率达到了100%,而肿瘤直径在1~2cm的,生存率为82%,一旦患者的肿瘤直径大于2 cm,其5年的生存率仅39%[11]。对于肿瘤直径低于1 cm的类癌患者,临床采用局部的切除术就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一旦患者的瘤径超过2 cm,临床出现转移的几率非常大,手术后的恢复也较差。由此可见,一旦患者的肿瘤直径超过了2 cm,临床手术后的复发率较高[12]。

本文回顾了56例胃肠道类癌患者的资料,对其肿瘤的形态和预后的生存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患者肿瘤直径低于2cm、无肌层侵犯和淋巴结转移,1、3、5 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是100%、100%、85.0%;患者肿瘤直径超过2cm、有侵犯肌层或淋巴结转移,其1、3、5 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是80.0%、66.7%、56.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病灶小于2cm的患者,其5 年生存率为86.4%,而肿瘤病灶大于2cm的患者,其5 年生存率是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其5 年生存率为80.9%和51.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综上所述,虽然胃肠道类癌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低,且生长较慢,但其在临床发病中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在诊断中容易出现误诊,而且临床治疗中的转移以及复发率高。所以,应本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态度来提升患者预后生存率。

[参考文献]

[1] 刘明宗. 98 例胃肠道类癌的临床治疗及预后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 2011,18(17): 133-134.

[2] 方军. 小肠类癌的诊断与治疗[J]. 大家健康,2013,7(4): 152-153.

[3] Avenel P, McKendrick A, Silapaswan S, et al. Gastrointestinal carcinoids: an increasing incidence of rectal distribution[J]. Am Surg, 2010, 76(7): 759-763.

[4] 张新宪, 汪枝梅. 胃肠道类癌内镜下诊治与预后分析[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3, 22(6): 578-579.

[5] 卢水蓉, 穆金玲, 叶静, 等. 电子线阵探头联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诊治胃肠道类癌的疗效观察[J]. 临床荟萃, 2013, 28(4): 388-390.

[6] 周洋, 王要军. 内镜诊断与治疗19 例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瘤分析[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3,15(4):320-322.

[7] 贾国法,单红,吴丽颖,等.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J]. 中华消化杂志,2012,32(6): 409-411.

[8] 肖毅. 31 例胃肠道类癌的诊治及预后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0,35(12):158-159.

[9] 程天明,郭文,陈雅华. 胃肠道类癌的内镜下诊断与治疗[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0,27(3):138-141.

[10] 李治荣,张才全.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瘤的治疗现状及预后[J]. 医学综述,2012,18(12):1841-1851.

[11] Scherubl H, Jensen RT, Cadiot G, et al. Management of early gastrointestinal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J]. World J Gastrointest Endosc, 2011, 3(7): 133-139.

[12] 聂燕,杨竞,温静,等. 79例经内镜检出的胃肠道类癌的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J].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2, 37(4):340-342.

(收稿日期:2013-11-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外科治疗诊断
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诊治进展
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的价值及合理选择
腰椎滑脱症的治疗进展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直肠脱垂的外科治疗及进展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11例肺隔离症手术治疗分析
146例婴幼儿法洛四联症外科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