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藏区藏族的国家认同的实证研究*
——基于云南藏区的问卷调查

2014-03-27周俊华纳夏闫苗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迪庆藏区藏族

周俊华,纳夏,闫苗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091;云南财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云南昆明650221)

云南藏区藏族的国家认同的实证研究*
——基于云南藏区的问卷调查

周俊华,纳夏,闫苗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091;云南财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云南昆明650221)

对于当今世界的多民族国家而言,如何处理好民族国家建构进程中的国家认同问题,始终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我国藏区藏族的国家认同问题是当前具有一定敏感性的现实政治问题。云南藏区是我国的四大藏区之一,是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的示范区。云南藏区藏族的国家认同状况影响着整个藏区的国家认同状况,其稳定和发展对整个藏区有推动和促进作用。本文依据实证调查,对云南藏区藏族的国家认同现状进行实证描述。

云南藏区;藏族;国家认同;现状描述

一、问题与方法

自20世纪50年代国家认同概念在美国提出之后,日益得到学者们的关注。近年来国家认同研究成为国内政治学、民族学、社会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国内外学界在国家认同问题上取得的诸多研究成果,对我们研究国内各民族的国家认同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分析框架。本文以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藏族群体的国家认同为研究对象,依据课题组在迪庆藏族自治州所做的调查问卷和访谈资料,进行科学的统计和分析,来考察和描述云南藏区藏族群体国家认同的现状。

云南藏区即指藏族聚居的迪庆藏族自治州,总面积达23870平方千米。全州辖香格里拉县、德钦县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州府所在地为香格里拉县建塘镇。[1]P(1)迪庆藏族自治州共居住有25个民族,主要是藏、傈僳、汉、纳西、白、彝、回、布依、苗、怒、独龙族等,其中藏族是迪庆州的主体民族,全州藏族人口共计129496人,所占比例最大,占州总人口的32.36%。[2]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滇、藏、川三省区交汇地带,地处边疆与内地的重要地理连接处,是进入藏核心区的咽喉,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是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各种宗教意识相互争锋、对立、统一的重要地域。从政治地理学的角度看,迪庆是西南边疆多民族地区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的敏感区域。2008年拉萨发生由达赖集团以及“藏独”分裂势力策动的“3·14”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并在其他部分藏区迅速蔓延的过程中,云南藏区抵住了各种煽动与引诱,保持了政治稳定的大局。云南藏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长期呈现出社会和谐、民族团结、政治稳定的良好局面。中央经考察研究决定将迪庆建设成为“全国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3]P(35)对云南藏区藏族的国家认同问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创新性。

课题调查组4名成员于2012年10月下旬,由当地会藏汉双语的群众作为向导和翻译,分别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的建塘镇、五境乡、尼西乡,德钦县的升平镇、奔子栏镇、托顶乡这六个乡镇进行了入户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点包括迪庆州的农牧区、商业区、旅游区、学校、寺院、政府部门等,问卷和访谈对象包括迪庆州地方政府公务员、宗教人士、中学教师、农民、商人和一部分在昆明就读的迪庆藏族大学生等,均为藏族。对国家认同的研究主要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来考察,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信息和国家认同的具体表现两个部分,共设计了28个相关问题。调查组在各调查点随机发放问卷共450份,回收问卷446份,在藏族受访者的选择上,注意兼顾了性别、年龄、职业、学历、城乡等要素。其中,有效问卷为446份,回收率达99.11%。访谈了100多人次,受访者选择了不同藏族不同群体成员,访谈的问题依据受访对象各有侧重。调查问卷显示,从性别分布看,男性样本占48.88%,女性样本占51.12%;从年龄分布看,18岁以下的样本占4.04%,18岁—35岁的样本占62.56%,36岁—60岁的样本占27.13%,60岁以上的样本占6.28%;从城乡分布来看,城镇人口样本占49.78%;农村人口样本有占样50.22%;从学历层次分布看,小学及以下学历样本占26.95%,初中学历样本占30%,高中学历样本占12.56%,大中专及以上学历样本占30.49%;从职业分布看,学生样本占14.35%,宗教人士样本占2.69%,农民样本占27.8%,工人样本有占14.35%,教师样本8.5%,公务员样本占17%,商人样本占总8.7%,待业或无工作样本占1.35%,其他样本占样本的5.16%。

二、云南藏区藏族的国家认同的现状描述

(一)云南藏区藏族群众国家认同的总况描述

周平教授指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其本质是少数民族成员对自己与国家共同体同一性关系的确认。”[4]P(12)一个公民如果其在认知上有中国的归属感,即“我是中国人”的意识和认知,具有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爱国情感和自豪感,行为上能自觉维护和捍卫国家的统一和利益,那么就可以评定其认同中国。基于这三个维度的考量,依据我们调查获得的数据和资料,我们对云南藏区藏族的国家认同现状进行以下实证描述。

1.迪庆藏族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为了解本项情况,调查组在问卷中设计了“您对以下问题的同意程度:中国是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各民族相处应以和为贵;中国拥有灿烂的文化和秀美的山河,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我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的表现很高兴;作为一名中国人,我认为对中国历史、地理、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了解很重要。”在446份受访者中,选A、非常满意的360人,占80.7%;选B、同意的219人,占49.1%;选C、一般的101人,占22.6%;选D、不同意的9人,占2%;选E、非常不同意的2人,占0.4%。当问及“您会汉语和汉文吗?”,446位受访者中,会的71人,占15%,熟练的373人,占83.6%,不会的2人,占0.5%。我们还调查了迪庆藏族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认同度,数据见下表。

表1 关于迪庆藏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欢情况统计表

表1显示,不喜欢上述中华文化表现和载体的受访者只占了12%,绝大多数藏族群众都认同并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前五位的顺序依次为:茶、书法和绘画、中药、瓷器、古代诗词。

电视是迪庆藏区最普及的重要传媒工具,对藏族群众接受主流政治文化、培养爱国情感、构建中国认同起着重要作用。大家通过收看中央电视台、省地台等电视节目了解国家时政方针政策,培养主流政治价值观,增强了中华民族自豪感。诸多的爱国影视作品和文体节目更是从文化和情感的角度,唤醒并激发藏族同胞们内心强烈的爱国情感,通过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以及共同文化心理的塑造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446位受访者中,有294人经常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占比65.9%,偶尔收看的147人,占33%,从不收看的5人,占1.1%。当问及“您是否看过并且喜欢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时,446位受访者中,选择“看过、喜欢”的402人,占90.1%,选择“看过、没感觉”的27人,占6.1%,选择“看过、不喜欢”的7人,占1.6%,选择“没看过”的10人,占2.2%。可见,迪庆藏族受访者对国内外时事政策的关注度较高,大部分对于爱国题材的影视剧持喜欢的态度。

2.迪庆藏族对中国国际地位的认同以及对未来中国发展的看法表

当问及“您对当今中国的国际地位怎么看?”,446位受访者中,选择“非常高”的60人,占13.5%,选择“比较高”的220人,占49.3%,选择“居中”的122人,占27.4%,选择“比较低”的14人,占3.1%,选择“非常低”的6人,占1.3%。问及“您对中国将来的发展有信心吗?”,选择“很有信心”的358人,占80.2%,选择“担忧,不好说”的,62人,占14%,选择“没信心”的4人,占0.9%,选择“不清楚”的22人,占4.9%。从数据可见,云南藏区大多数藏族群众认识到当今中国有较高的国际地位,认可中国社会取得的巨大发展和进步。80.2%的受访者对未来中国的发展抱有较大的信心,对中国的未来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这两项数据说明迪庆藏族群众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形成了较为统一和稳定的认识,从认知维度上分析,表明迪庆藏族群众的国家认同比较高。

3.对国家政治符号的认知、对国家主权和疆域的认同感以及保家卫国的态度

(1)对中国国家政治符号的认知度

调查显示,在446迪庆位藏族受访者中,知道我们中国的国旗、国徽、国歌、国家主席的407人,占91.2%,不知道的6人,占1.4%,知道一些的33人,占7.4%。表明迪庆藏族群众对中国国家政治符号的认知度较高。

(2)对中国主权和疆域的认同感和保家卫国的态度

在祖国遭受外国侵略者侵略时,有鲜明的政治认知和强烈的爱国情感,并愿意加入保卫祖国的行动,自觉捍卫国家利益,这是检验一个公民国家认同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对446份调查问卷显示,迪庆藏族群众对日本购买钓鱼岛的行为,80.3%的受访者选择了“坚决捍卫国家主权”,表现出坚定的爱国情感;34.5%的受访者选择了“对祖国的安危感到担心”;而48.4%的受访者选择了“气愤”。当问及“如果中国遭到外国的侵犯,需要保家卫国,您是否愿意为祖国出钱出力?”,选“十分愿意”的藏族受访者达90.1%,只有6.3%的受访者选择了“视情况而定”,有10.3%的受访者选择了“不清楚”,这主要是由于部分受访者不了解日本购买钓鱼岛的事件。上述两项问卷统计数据表明,迪庆藏族受访者的绝大多数都有着鲜明的爱憎,强烈的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感,并愿意有保家卫国的行动。

4、云南藏区藏族群众对国家公共政策的认同和评价

(1)迪庆藏族对当前国家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的看法和评价

我们所作的受访者对国家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的认同度调查显示,446位藏族受访者中认为“很好”的占49.3%,持肯定态度的累计达91.5,认为“不好,效果不明显的”只占1.8%。表明迪庆藏族群众对国家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的认可度较高。446名受访者中信仰藏传佛教者达91%,有8%的受访者没有宗教信仰,有1%的受访者信仰其他宗教。在云南藏区,历史上藏民几乎全民信奉藏传佛教,产生过政教统一的政治组织形式,呈现出宗教信仰与民俗相统一、融合的社会文化现象。然而,近些年来在云南藏区,基督教的传播已经突破傈僳族群体,已有藏族、纳西族的部分成员信奉基督教。我们走访的藏民家中大多设有经堂、佛龛,吟诵佛经、转山转经筒、煨桑等是藏民世俗生活的一部分。在德钦县奔子栏镇的下社村,看见不少藏民正忙于营建村的活动中心,这个活动中心是村民们开会、议事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公共场所,是由政府出资、藏民共同出力来修建的。藏民们从中具体感受到了国家优厚宽松的宗教政策。不少学者认为,云南藏区民族宗教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与藏区的稳定发展存在良性互动,如郭家骥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这是云南藏区稳定发展的基本前提。”[5]P(36)

(2)迪庆藏族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政策和教育优惠政策的评价和认同

调查中我们关注了各级政府对迪庆州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医疗等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情况。藏族村寨的小学实行寄宿制,学校负责接送孩子、吃住统一管理、免费发放统一的校服。采访到的藏族家长对学校教育很满意。我们先后访问了位于香格里拉县城近郊的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和迪庆藏族自治州藏文中学,两校的基础设施、教学条件都非常好,在两所学校里都修建有“腾讯楼”,这是中国乡村公益项目之一,是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于2009年6月发起的“腾讯新乡村行动”。[6]P(96)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说明近些年来,各级地方政府在迪庆藏族自治州教育方面的投资是较大的,是藏族群众有目共睹的。在访谈中,受访的学生对学校条件都较为满意,学校里学习氛围很好,很和谐。

我们查阅了全国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对相关数据进行了比较。[7]

表2 2000年和2010年迪庆州受教育人口比较表

表3 迪庆藏族自治州“十五”与“十一五”时期受教育程度情况比较表

表4 迪庆藏族自治州“十五”与“十一五”时期文盲人数与文盲率情况比较表

从上面图表可见,迪庆州在这10来年间,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大发展,迪庆州总人口受教育程度已有显著提高。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曾对几十名来自于云南藏区在昆就读的藏族大中专学生进行过访谈,他们都与我们谈及他们如何享受了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这项优惠政策,他们中的不少同学中学就读民族中学,考大学享受了高考加分,就读于云南民族大学和民族中专,这些藏族大中专学生是亲身感受和体验了国家民族政策的优越性,对此有较高的满意感。

5.迪庆州近来的经济建设成就以及藏族群众对迪庆经济建设成就的认同

(1)“十一五”期间国家对迪庆州经济建设方面的投入及迪庆州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十一五”期间,国家加大了对云南藏区经济建设的投入力度,推动了云南藏区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十五”期间,上级财政对迪庆州的扶持额度为39.61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84.5亿元。“十一五”期间,上级财政对迪庆州的扶持额度上升为110.9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上升为390.99亿元。[8]

表5 迪庆藏族自治州“十五”与“十一五”期间人均GDP增长情况比较表

从上述数据可见,迪庆藏族自治州十一五期间经济建设成就显著,全州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2)迪庆藏族群众对当地经济建设成就的认同度

为了解迪庆藏族群众对建国以来国家帮扶当地建设的认可度,我们在问卷第15题的设问中有:“建国以后,藏族在方方面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受访者选择非常同意的占比为86.33%。“云南藏族的发展与党和国家的帮扶密不可分”,受访者选择非常同意的占比为82.57。根据我们的调查,迪庆藏族受访者“对迪庆藏区经济发展的满意程度”略低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满意程度”。但总体而言,云南藏区藏族对当地经济建设成就的认同比较高。

调查组对藏族个人经济收入情况所作调查显示,446位受访者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者占22.7%,月收入在1000—3000元者占46.4%,月收入在3000—5000元者占25.6%,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者占5.4%。446位受访者中,对目前生活质量评价“非常高”的占8.1%,评价“比较高”的占20%,评价“居中”的占63%,评价“比较低”的占8.5%,评价“非常低”的占0.5%,对目前生活质量持肯定评价的累计达91.1%。

我们调研小组调查了德钦县巨水村,村子紧邻飞来寺,处于梅里雪山风景区内,受惠于迪庆快速发展的旅游业。我们采访了住在214国道边上的一户藏民。见到60多岁的一对老人。他们家另有一院房子租给了外地人开宾馆,一年有十几万元的房租,还有一些其他收入。藏族奶奶告诉我们,她觉得生活越过越好。他们经常收看新闻联播,对国家政策和时政大事较为关注。奶奶的老伴是位藏族民间艺人,喜爱绘画,他们家墙上的都是他的作品,有各种题材。二位老人比较热情开朗随和,我们采访的一个小时里就先后有四批人来访,他们用藏语交谈,关系和谐快乐。我们走访过程中了解到政府为村民们发放了太阳能。为保护生态环境,政府限制放牧,同时也给了农牧民发放了补助。

我们调查的香格里拉县五境乡泽通村,访问的其中一户藏民,他们家主要是依靠加工木材为主要经济来源,70多岁的藏族奶奶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为我们做了粑粑和酥油茶。藏族老奶奶和我们聊了她家过去的生活和当下的生活,讲述了她年轻时的贫苦,旧中国的物质匮乏和社会混乱。藏族老奶奶说现在生活太好了,秩序也好,逢年过节还收到不少亲戚或晚辈们送的礼物,老奶奶感到现在生活很幸福。

我们在德钦县奔子栏镇看到,在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确推动了村级经济、文化建设以及公共基础设施的改造等。调查中我们看到田间整齐的葡萄架、带有藏族文化风格的路灯、铺上柏油的崭新的乡村公路等。采访中,藏民告诉我们,种植葡萄是他们村的特色农业,给他们增加了不少收入。我们在迪庆州政府调查时了解到,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人民政府与法国酩悦轩尼诗公司及华泽集团在香格里拉县城签署了葡萄中国佳酒招商网产业发展合作协议,标志着德钦县将成为国际品质高端红葡萄中国佳酒招商网生产区。葡萄酒业也正逐渐成为迪庆州的特色工业,为迪庆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在各级地方政府主导下,云南藏区藏族群众亲身感受、体会并肯定迪庆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提高,也是其国家认同的一个方面,因为在民众眼里,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实质上就代表着国家。

我们调查了迪庆州香格里拉县的尼史村,采访了一户做民族工艺品的藏民家庭。这户藏民有生产车间,在独克宗古城街上有商铺,他家用树根和木材加工余下的边角料制作带有藏文化特征的小件工艺品。这样做既能保护和传承藏族民间工艺,又能变废为宝,创造经济价值。旅游业的发展带给藏民较多的传承与保护藏族民间工艺文化和增加经济收入的机会。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藏民们较深地认识和感受到,旅游业的发展依靠的是政府战略,旅游业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如机场、公路、酒店以及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等都需要政府充分发挥作用,需要国家大笔的经济投入,在这些宏观条件改善下,个体及家庭才能在其中分享旅游业发展的成果。只有依靠国家和政府才可能获得个体和家庭发展的利益。这一朴素的道理,迪庆藏族群众是通过具体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而认识到的。

云南民族大学在迪庆进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民族关系和谐的实证调查研究也表明,以藏族受访者(590名)对“国家在本地实施重大建设项目的满意度”和“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及“一组概念的重要性排序”分别作交叉分析得出:随着受访者对国家在本地实施重大建设项目满意度的提高,其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随之提高;与此相应,在“个人、家庭、自己的家乡、民族、国家”按重要性排序中,将国家排在第一的比例随之提升。表明随着受访者对国家扶持当地经济建设满意度的提高,国家认同随之增强。[9]P(29)

6.迪庆藏族群众的民族认同及其与国家认同的关系

表6 关于迪庆藏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统计表(%)

从表6的数据显示,迪庆藏族受访者的民族认同很高,民族自豪感很强。82.57%的受访者都认可:藏族的发展是与党和国家的帮扶密不可分的;88.4%的受访者都希望在藏文化的保护上得到国家的帮助;83.1%的受访者对党和国家的政策下藏族今后的生活充满信心。这项问卷统计数据还表明:云南藏区藏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并不相互消解。

(二)云南藏区藏族不同群体的国家认同的层次分析

如同政治文化具有可分性和层次性一样,国家认同也存在着认同的层次性。对云南藏区藏族群众的446份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显示,受访者的年龄、性别、家庭、教育背景、所从事的职业等因素会影响其国家认同的程度,藏族的不同社会阶层或职业群体也体现出其国家认同的一定的层次性。

1.迪庆藏族男女性别群体的国家认同的程度略有不同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但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教育中,戍守边疆,保家卫国是男儿当然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在国家认同行为维度的选项上,迪庆藏族男性群体的国家认同程度略高于女性群体,在保家卫国和自觉捍卫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选项上,迪庆藏族男性群体的占比略高于女性群体。这与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教育对男女不同的性别文化建构有关,保家卫国自古以来在各民族中都是男儿的责任,藏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也不例外。

2.迪庆藏族老年群体与青年藏族群体的国家认同存在一定的差异

通过对调查资料的分析,迪庆藏族老年群体对国家的认同程度较高,迪庆藏族青年群体对国家的认同度略低于老年群体。这是因为老年群体亲身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社会变迁,深刻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迪庆方方面面的巨大变化。访者年龄越大,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整个国家和迪庆的进步与发展认识更深刻更清晰,问卷的各项得分也越高,表明其对国家的认同程度较年轻人更高,而青年群体对迪庆的发展缺乏历史比较。

3.迪庆藏族不同社会阶层的国家认同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

通过对调查问卷受访者的背景分析,可以得出:迪庆藏族不同社会群体的国家认同程度呈现出从高至低的状态,排列顺序为:公务员群体居于首位,教师群体居于第二位,大学生群体居第三位,商人群体居第四位,农民群体居第五位。

三、研究结论

基于通过本课题小组的田野调查和研究,并参考吸纳学界其他研究成果,关于云南藏区藏族的国家认同,可归纳出以下基本研究结论:

1.云南藏区藏族的国家认同程度总体较高,并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

迪庆藏族不同个体由于其性别、年龄、文化背景、家庭教育、社会交往、经济能力、所从事职业等因素的不同,其国家认同的具体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

2.云南藏区藏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并不相悖

迪庆藏族成员热爱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有较高的民族自识性并不消解其国家认同。调查研究表明,云南藏区藏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对在这一政治共同体中自己民族获得的发展是十分肯定的。也就是说新中国带给云南藏区藏族的是经济文化的发展,这是各民族生存延续的最大前提,发展才可能有能力将民族文化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下去。民族发展促进民族认同,民族发展也是增强一个民族共同体的国家认同的最根本动因。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云南藏区的全面贯彻落实,增强了云南藏区藏族群众的国家认同

迪庆藏族自治州全面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着力发展和保护藏族传统文化、贯彻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和教育优惠政策等,不断加大对迪庆基础实施、工农业生产、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医疗卫生等各项事业的经济投入和扶持力度,这些都极大地增强了迪庆藏族群众的国家认同,促进和巩固了各民族之间的和睦关系。这一研究结论与云南民族大学的王德强、史冰清老师的研究结论一致:“云南藏区藏族在当地社会经济的快速和持续发展之中,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持续增强,藏族群众的爱国情感升华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又加强了云南藏区藏族对国家的热爱和信心,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相统一,地区发展与国家发展相统一。”[9]P(29)

4.云南迪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迪庆藏族群众的国家认同呈正相关增长

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是构筑国家认同的物质根基,经济发展的力度对地处边疆或边境、有着复杂国际形势的少数民族地区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地区之间经济上的联系和依赖正不断打破了族际间的封闭,实现着民族的融合,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不断得到增强。国家对社会和经济利益的分配,要确保社会正义的实现,国家的公共政策要兼顾最少受惠者,各级政府应大力扶持地处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各民族在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增强对共同依附的国家共同体的认同。改革开放以来,云南藏区所获得的快速发展,使藏族群众能切身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公共政策的可及性,各级政府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各项建设上的巨大投入和努力,使迪庆藏族群体对国家的满意度上升,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随之增强。但也要充分认识到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与利益分配不均,对迪庆这样的经济落后地区各族群众的国家认同建设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今后尚须更加切实保证云南藏区藏族与其他民族一道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大力扶持云南藏区的各项建设。

[1]迪庆藏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迪庆藏族自治州志》(上)[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

[1]迪庆藏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迪庆藏族自治州志(上)[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

[2]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

[3]郭家骥.云南藏区稳定发展的基本经验[J].学术探索.2010,(4).

[4]周平.边疆治理视野中的认同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9,(1).

[5]郭家骥.云南藏区稳定发展的基本经验[J].学术探索.2010,(4).

[6]封新城.中国的乡村公益[J].新周刊.2012,(383).

[7]云南省迪庆州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告,以上各种文化程度的统计包括在校生、肄业生、毕业生。

[8]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统计局.迪庆州统计年鉴[M].2005.

[9]王德强,史冰清.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民族关系和谐的实证研究——基于云南藏区的问卷调查[J].民族研究.2012,(2).

(责任编辑 刘强)

D633.1

A

1671-0681(2014)04-0024-05

周俊华,女,汉族,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民族政治。纳夏,回族,硕士,云南财经大学讲师。闫苗,汉族,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

2014-03-21

*本论文为2012年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藏区群众的国家认同研究(YB20120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迪庆藏区藏族
迪庆州喜迎党的二十大 优秀美术作品选登(一)
占豫虹
The Light Inside
云南迪庆 留住美丽乡愁,绘就雪域高原的“诗和远方”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云南迪庆铜铅锌硫化矿浮选分离研究
多康藏区藏族源流考释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打造人民调解升级版 维护藏区和谐稳定
藏区包虫病防治缺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