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滨海新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式创新研究①

2014-03-27侯迎锋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12期
关键词:滨海新区天津供给

侯迎锋

(天津科技大学体育部 天津 300222)

根据《滨海新区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滨海新区建立起适应滨海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达到45%以上,体育健身将成为天津滨海新区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1]。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将立足于天津滨海地区,探讨有关滨海新区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及方式改革的问题。

1 研究方法

1.1 问卷调查法

本文以天津滨海新区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各种社会公共组织为调查对象,对塘沽、汉沽、大港、开发区、保税区五个管委会、群众体育组织、体育俱乐部、体育学校、行业及企事业单位体协等公共体育服务的主体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发放前提请专家进行了效度检验,95%以上的专家认为问卷的内容和结构比较合理。共发放调查问卷20份,回收2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19份,“政府失灵”的公共体育服务。有效率95%。为了确保问卷的信度,问卷只对各熟知天津滨海新区体育发展情况的相关政府官员和体育俱乐部(场馆)经营管理者发放。

图1 滨海新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图

1.2 文献资料法

课题组系统查阅近年出版的《中国体育年鉴》、《天津年鉴(体育事业卷)》等文献资料。除此外,还通过中国期刊网(http://cnki.net)检索查阅了数10篇有关的科研论文。

2 结果与分析

2.1 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含义

公共体育服务是公共组织为满足公共体育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混合物品[2]。公共体育组织向全体公民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过程中,采用不同途径和方法即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式的不同,将对公共体育服务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公共体育资源的配置方式是联系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桥梁。

2.2 天津滨海新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的再认识

公共组织是公共体育服务的主要供给主体。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主体实际上包括三类组织。(如图1)

一是政府及体育行政部门。这一系统主要是指天津滨海新区现有塘沽、汉沽、大港、开发区、保税区五个管委会,管委会设有各种专门和非专门的体育组织机构,它们具有体育管理职能是滨海新区公共体育服务的决策领导机构。公共体育场馆、科研所、学校等各类事业单位在“市场失灵”时也向社会提供部分公共体育服务,它们是公共体育服务的执行机构。

二是非营利组织。体育事业单位、体育社团、体育基金会、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等体育组织志愿开展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各种公益性体育活动[3]。这类体育组织根据政府相关体育政策提供各类

三是经营性体育组织或企业。这类从事体育经营活动的体育组织以营利为目的,自负盈亏,向社会提供各种体育服务。

2.3 天津滨海新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现状

天津滨海新区现有塘沽、汉沽、大港、开发区、保税区五个管委会具有体育管理职能,合计拥有群众体育组织42个;体育俱乐部15个;各级各类体育学校4个,在校学生627人;行业及企事业单位体协30个。注册运动员516人。在体育设施方面,现有万人规模运动场馆1座;群众健身场馆103座;健身路径491个。

“十一五”期间天津滨海新区以国务院正式颁布《全民健身条例》为契机,全面落实“学校阳光体育运动”,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得到增强,近年来全民素质检测水平逐年提升;共计开展各类群体活动600项,形成太极拳、健身操舞、健身气功等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的群体运动项目,体育产业化意识不断增强。

2.4 天津滨海新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困境

天津滨海新区公共体育服务还存在一些不适应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问题。一是体育设施落后,不能满足高水平体育竞赛和群众的健身需求,有待进一步改善。二是群众体育健身意识不强,体育人口构成比例不尽合理,存在着青少年和老年人多,成年人少,健身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三是体育教练员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不能满足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需要进一步提高。四是体育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例还不够大,需要进一步整合提升。这些问题的解决已成为新区开发开放的迫切要求和新区人民的强烈期盼。

2.4.1 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单一

体育行政部门和基层政府组织是目前滨海新区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最大主体,其他社会团体和体育组织的力量还很弱小,基本上还属于“一元”的公共体育服务体制。由于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上的财力支持有限,导致体育设施比较落后,不能满足群众的健身需求和举办高水平体育竞赛的需要。

2.4.2 公共体育服务有效供给不足

由于提供体育服务的主体单一,同时缺乏竞争,政府在提供公共体育服务项目时,容易受领导“偏好”的影响,造成部分竞技体育产品过分供给,资源配置不够合理。

2.4.3 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

市体育局对滨海新区各体育行政部门的体育工作制定了详细的评估标准和办法。绩效考核的方式采取多种方式,但都属于行政机构内部的自我评议,不能真正反应广大群众的需求。

3 天津滨海新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式改革的途径

公共体育服务应当由政府来提供,但并不意味着公共体育服务就应当唯一地由政府提供。借鉴国外发展公共服务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在根据公共体育服务的不同性质,采用不同的供给方式,实现公共体育服务提供和生产主体的多元化。可以采取这样几种方式。

3.1 公共体育服务供给途径之一:政府采购

在传统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中,政府既是公共体育服务的购买者同时又是生产者,这种双重角色让政府处于尴尬的境地:作为购买者要反映消费者的要求;作为生产者又要维护自身的利益。政府采购公共体育服务的运作,将公共体育服务的购买者和生产者分离,解决了政府“双重主体”的问题。

3.2 公共体育服务供给途径之二:特许经营

政府通过合同协议或其他方式明确政府与获得特许权的企业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企业通常要向政府支付租金或承包费。运用特许经营模式,一可以补政府公共财政之不足,二可以改政府部门之低效。特许经营将社会资金引入到公共体育服务领域,不仅使社会闲置资金得到有效配置,而且可以使公共体育服务得到有效供给。

3.3 公共体育服务供给途径之三:使用者付费

公共体育服务引入使用者付费机制可以最大程度地消解“公地悲剧”的出现,排除“搭便车”行为,同样可以在收费的基础上,提高公共体育服务的质量。但是实际操作中,应该慎重实行,因为对一些设施的运行边际成本非常低或接近于零的各种开放式的公共体育健身场所,收费会降低设备的使用率,危及公共体育服务的公益性。

3.4 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引入市场机制的方式之四:内部市场

公共体育服务的内部市场是在由公共部门提供和生产的公共体育领域,建立模拟市场,用明确的委托代理关系,消除垄断,以促使其提高效率,应对市场的竞争性。

[1]陶冶.体育强国进程中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式创新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4).

[2]肖林鹏,李宗浩,杨晓晨.公共体育服务概念及其理论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2):97-101.

[3]肖林鹏.现代体育管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60.

猜你喜欢

滨海新区天津供给
如果天津有“画”说
天津滨海新区 率先建立防返贫资金池
天津卷
《天津之眼》
《天津之眼》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字经
天津滨海新区蓝白领公寓盘活与统筹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