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30届伦敦奥运会我国男篮快攻战术研究①

2014-03-27周萍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12期
关键词:长传快攻后场

周萍

(大连甘井子区青少年体育学校 辽宁大连 116021)

在第30届伦敦奥运会篮球比赛上,我国男子篮球队(以下简称我国队)共征战5场,小组赛先后负于西班牙队、俄罗斯队、澳大利亚队、巴西队和英国队,以5战全败、排名倒数第一,场均得分62.6分,场均输25.5分的成绩结束征程。本届奥运会我国男篮暴露出进攻速度慢、战术变化少、球员对抗能力差等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我国队与对手在比赛中有效快攻的次数和得分进行对比研究,剖析我国男篮目前快攻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第30届伦敦奥运会我国男篮快攻战术,以我国队与西班牙队、俄罗斯队、澳大利亚队、巴西队和英国队5场比赛录像为统计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篮球快攻有关的论文和书籍等资料,深入了解我国传统快攻的技战术打法。

1.2.2 录像观察法

反复观看了第30届奥运会我国男篮参加的5场比赛录像,将我国队和对手的每一次有效快攻(快攻取得有效进球或获得罚球且罚中得分)进行详细记录,经过三次观察测量,对我国队和对手的快攻次数和得分进行分析,计算其可靠性系数分别为0.98和0.94;反复观看比赛录像,寻找我国队快攻的优势和不足。

1.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 S16.0数据统计软件包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男篮与对手快攻发动时机的比较

依据现代篮球比赛规则的变化,发动快攻的时机主要有:抢后场篮板球、对方命中后掷界外球、抢断球。[1]

表1 我国男篮与对手身高、体重和年龄统计

表2 我国男篮与对手快攻发动统计

表3 我国男篮与对手快攻战术形式统计

表4 我国男篮与对手不同快攻形式运用统计

由表1可见,我国男篮平均身高均高于对手,平均年龄除俄罗斯外小于其余四个对手,平均克托莱指数均低于对手,说明我国男篮虽然身高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是体型偏瘦,这容易导致对抗中处于劣势,不论是抢篮板球中对抗还是防守对抗。表2结果显示,我国队抢获后场篮板球发动快攻的次数比对手少24次,得分比对手少8分,说明我国男篮抢到后场篮板球后的快速攻击意识与对手存在较大差距;抢断球发动快攻的次数比对手少19次,得分比对手少13分,说明我国男篮防守的攻击性和侵略性与对手存在差距,不能造成对手更多失误,从录像观察可以看出,本届奥运会我国男篮暴露出对抗能力不足的弱点,经常出现在对手贴身紧逼下,仓促出手的局面,更多的失误给对手更多快攻反击的机会;对手投中后的掷界外球发动快攻比对手少4次,得分比对手少5分,现代篮球的发展要求追着对手进行攻击,从比赛录像看,对手投篮命中后,快速掷球入界发动快攻的意识均比较强,但是由于中外双方均具有积极退防的意识,所以双方在这一点上差距不明显。但是从快攻的总次数上看我国男篮比对手少47次,得分比对手少27分,充分暴露出本届奥运会我国男篮快攻发动意识不足,这可能与教练员的执教理念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更多反映出我国男篮缺乏快攻的意识。

我国男篮自20世纪50、60年代形成了快攻、紧逼和跳投的技战术风格,快攻成为当时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之一[2],然而对近几届世界大赛统计结果看,快攻风格没有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快攻得分较少[4-5]。在本届伦敦奥运会篮球比赛中,由于姚明退役,我国男篮缺乏真正的核心领袖,在对手的紧逼防守下,阵地进攻的流畅性受阻,即使获得快攻的机会也经常因为个人能力的差距,不敢与对手强力对抗,主动的转为阵地进攻,大大降低了快攻效果。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男篮5场比赛中抢获篮板球159个,其中117个后场篮板球,场均25.4个(对手抢获篮板球234个,场均46.8个),5场比赛抢断17次(对手抢断31次),篮板球和抢断的巨大差距说明我国男篮在抢获篮板球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减少了快攻的机会,所以如果我国男篮要树立坚决打快的篮球理念,未来在抢获篮板球发动快攻上将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一点值得我国队总结和反思。

20世纪70、80年代,我国男篮在钱澄海指导的带领下,继续贯彻“以快为主”的篮球理念,形成了“撵着打”的快攻新思路:对方投篮命中,我方在其退守过程中追身快打,趁对手立足未稳之机攻击得手。在本届伦敦奥运会男篮比赛中,我国男篮显然没有继承这种风格,后场篮板球、抢断球和掷界外球快攻均与对手存在显著差异。现代篮球比赛的速度越来越快,我国男篮应该继续发挥“小、快、灵”的传统,只有具备比对手更快的移动、更强的传接球意识,主动攻击,继承和发扬传统快攻风格才能打出更多的快攻。

2.2 我我国男篮与对手快攻战术形式的比较

快攻战术形式包括:长传快攻(通常由抢到篮板球的高大队员直接传球给快下队员攻击)、运球与传球结合的快攻(通常由推进和快下队员通过传球和运球创造快攻机会)、个人运球突破快攻(通常由快下或推进队员依靠个人娴熟的运球技术创造快攻机会)。[1]

由表2可见,我国男篮长传快攻的次数比对手少20次,得分比对手少25分,说明我国男篮在对手投篮命中后缺乏快速抢发界外球发动快攻的意识,从比赛录像看,我国男篮在对手投篮命中后分工不够明确,抢发界外球安排不明确,造成对手命中全场紧逼时成功率较高;运球与传球结合快攻的次数比对手少17次,得分比对手低5分,西班牙(纳瓦罗)、俄罗斯(施维德)等球队均具有优秀的控球后卫和前锋,比赛中往往通过个人突破或与同伴的传球配合创造快攻机会进行进攻;这一点从个人突破快攻情况可以进一步论证,对手比我国男篮多10次,得分高6分,从三种快攻形式可以看出,通过个人突破和同伴之间传球配合快攻是目前主要的快攻形式。对三种快攻得分构成比进行卡方检验,x2=7.46,P<0.05,说明我国男篮快攻的三种形式均与对手存在差距。

长传快攻、运传结合快攻要求队员之间要具有较强的整体配合意识,我国男篮这两种快攻得分之和比对手低21分,尤其长传快攻,这曾经是我国男篮擅长的快攻形式,现在已经丧失殆尽,从比赛录像看,高大队员长传球的技术需要提高,快下队员的意识和技术更需要加强。个人突破快攻得分比对手低6分,说明我国男篮个人快攻意识和快速灵活的运球突破能力有待提高。虽然三种形式的快攻次数均比对手少,但是三种形式的快攻成功率均高于对手,在访谈参赛队员得知,由于意识到我国队员个人能力的差距,教练员贯彻意图快攻,但是见机行事,从录像可以看出,刘炜等人的突破快攻强力突破也会造成对手的防守不及。

根据录像观察,我国男篮长传快攻、运传球结合快攻和个人突破快攻得分不及国外对手的原因在于抢获后场篮板球、一传与接应、推进三个方面与对手存在差距。我国男篮后场篮板球不能有效保证,促使快攻不能及时发动,一传出球慢,传球距离近,接应时过多依赖于后卫,大多情况下,后卫队员回撤接应一传,这种固定后卫的接应延长了球的传递速度。快攻推进忽视了我国的传统,多数采用运球推进,而不是传球推进,个人能力的差距,造成快攻无法形成。正是由于我国男篮在篮板球保障差、一传与接应不及时、推进耗时多,在当今篮球队员普遍移动速度大幅提高的前提下,打不出流畅的快攻。

走访我国篮坛专家,他们认为我国男篮的传统快攻的特点需要继续传承和发扬,其特点与现代篮球运动快攻发展趋势相同,主要表现为:传统快攻的分散迅速,队员之间保持合理的梯次和纵深、相互联系;一传速度快,接应属于机动接应,接应队员横向移动跑弧线接纵向传球,一传尽可能传到中线附近;推进要求传球推进,尽可能少运球。本届伦敦奥运会上我国男篮在外教邓华德的带领下,也体现出了力求打快的战术主导思想,但是由于我国男篮能力不足及战术实战运用等方面的差距,快攻战术效果并不理想,未来我国男篮需要总结不足,继续继承传统快攻中的先进成分,不断提高在长传快攻、传运球结合快攻和个人运球突破快攻的得分能力。

2.3 我国男子篮球队与对手快攻战术形式的比较

根据快攻的发动时机的三种情况和快攻战术形式的三种形式,将快攻分成9种类型,(1)后场篮板球、个人突破;(2)后场篮板球、传运球结合;(3)后场篮板球、长传快攻;(4)抢断球、个人突破;(5)抢断球、传运球结合;(6)抢断球、长传快攻;(7)掷界外球、个人突破;(8)掷界外球、传运球结合;(9)掷界外球、长传快攻。

由表4可见,对这9种快攻得分构成比进行卡方检验,x2=19.155,P=0.008<0.01,与对手差异异常显著。抢获后场篮板球、传运球相结合的快攻战术形式出现的次数的最多,5场比赛对手共发动35次,占据快攻总次数的23.8%,得分占到总快攻得分的16.1%;其次为抢断球后运传结合快攻和抢获后场篮板球长传快攻,分别占到快攻总次数的17.1%,得分占到快攻总得分的17.7%,再次为抢断球后的个人运球突破快攻,占到总快攻次数的12.5%,得分占到快攻总得分的12.9%。这三种快攻形式在本届伦敦奥运会男篮比赛中出现的频数最高,反映了当前世界篮球快攻的基本趋势,这三种快攻的攻防应该引起我国队的重视,尤其是抢到后场篮板球长传快攻需要加强,发动次数比对手少11次,得分少7分,同样存在差距的是抢断球快攻,对手抢断球后不管采用运球突破还是运传结合快攻,均比我国男篮存在优势,因此我国男篮需要加强防守的攻击性,力争从对手手中抢断更多的球,创造快攻机会。

结合上述分析,我国男篮的快攻发动次数少,过多体现了运用运传结合和个人突破得分,缺乏快攻整体配合意识,这应该引起我国男篮的重视,在今后的训练比赛中加强整体快攻意识的培养,以缩小与世界强队的差距。

3 结论

(1)我国男篮在抢获后场篮板球、抢断球和对方投中后掷界外球发动快攻方面与对手存在显著差距,传统快攻风格已经完全丧失。

(2)我国男篮长传快攻、运传结合快攻和个人突破快攻虽然均与对手存在差距,但是快攻的成功率优于对手,说明我国男篮需要继续加强快攻意识和技术运用。

(3)当前世界男篮快攻仍然以后场篮板球发动为主,推进的形式主要采用运传结合的方式,抢断球是运传结合和个人突破方式综合运用,但是我国男篮需要继续发扬传统,提高长传快攻的意识和快攻的整体配合意识。

[1]李江英.试探篮球移动进攻战术的教学与运用[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12(3):11-18.

[2]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504.

[3]范民运,赵志强,赵强伟.第29届奥运会我国男篮进攻能力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1):1563-1565,1568.

[4]王武年,杨鹏飞,郭永波.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子篮球队进攻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9(6):30-33.

[5]宫士君,马进荣,刘文娟.第28、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场上队员情况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7):127-129.

猜你喜欢

长传快攻后场
近年内西班牙国家队防守战术分析
第31届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赛队快攻能力的对比分析
我国优秀男子单打运动员谌龙的后场技术分析
KEVIN LOVE'S OUTLET PASSES 凯文·勒夫 快攻发动机
我国优秀羽毛球女单选手李雪芮后场技术分析
羽毛球运动员MARIN后场技术分析
——以里约奥运会为例
2008年奥运会中国男篮与美国男篮快攻战术对比与分析
浅析快攻在篮球比赛中的重要性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