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2013-2017国际泳联水球规则

2014-03-27张亮上海体育职业学院水球队副领队水球国际级裁判

游泳 2014年3期
关键词:水球持球游动

文|张亮(上海体育职业学院水球队副领队 水球国际级裁判)

在2013年巴塞罗那世界游泳锦标赛结束后,国际泳联(FINA)水球技术委员会(TWPC)举行全会,正式通过并开始实施新版本水球规则。

本次规则修改共涉及8个方面的18条具体条款。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本人对新规则有了一定的理解,现简单地进行一番梳理,供大家参考。

一、新规则实施的必要性

水球运动是一项高速度、高对抗的竞技项目,和其他集体对抗性球类项目一样,规则对项目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水球比赛规则经过数次大的修改,使得比赛越来越激烈,观赏性也越来越高。

随着水球运动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有了质的飞跃,对抗逐渐成为了比赛的主旋律。攻防双手将注意力集中在一对一的搏斗对抗之上,导致比赛场面变得单一,进攻的战术变化越来越少,通过对抗制造6打5来得分成为比赛获胜的主要手段,精彩的游动进攻、游动射门技术逐步减少,致使水球比赛的观赏性慢慢地减弱。

FINA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下定决心改变这一情况,因此通过TWPC委员们的讨论,制定并颁布了《2013-2017国际泳联水球规则》,希望以此加强水球比赛的精彩程度。

二、新规则修改的内容

下面结合新规则所做的一些修改进行简单地说明,了解规则修改的目的和理念才能更好地应用并掌握新规则。

1、为了保证比赛更为公平。新规则明确规定了上场比赛的人数要求,同时要求队伍必须有两名守门员参加比赛,比赛中守门员只能替换守门员,不能作为其他队员来使用。这样可以保证比赛双方在公平的条件下开始比赛。

相关规则修改内容:

WP5.1 每支球队由不超过13名队员组成,其中包括两名守门员和十一名其他队员。比赛开始时,每支球队有七名队员上场,其中一人为头戴守门员球帽的守门员。场下其余五名队员作为替补队员,另外一名队员只能作为替补守门员。如球队不足七名队员,则不要求该队设置守门员。

WP5.6 比赛过程中可随时替换队员,被替换的队员应从距离本方球门线最近的重新入场区离场,当其在重新入场区露出水面时替补队员可立即从本方的重新入场区入场。如根据本规则替换守门员时,替补上场的只能是替补守门员。如球队不足七名队员,则不要求该队设置守门员。在裁判员判罚五米罚球及执行五米罚球时,不可以替换队员,暂停期间除外。

注:在守门员及替补守门员均无法或不能参加的比赛中,有七名队员的球队可设置一名守门员,该队员要戴守门员球帽。

WP5.9 被替补队员换下的守门员不能替换其他位置的队员参与比赛,只能担任守门员。

WP5.10 如守门员因任何伤病离场不能继续比赛,裁判员可允许替补守门员立即替补上场。

2、给予教练员更多的指导、布置战术的机会。每队暂停的次数变为每节比赛可申请一次,但不能累积。这样就使教练员有了更多与队员交流的机会,从而帮助教练员更好地贯彻自己的战术意图,使比赛更具观赏性。

相关规则修改内容:

WP12.1 每支球队每节比赛可以请求一次暂停,暂停时间为一分钟。控球一方的教练可在任何时间请求暂停,包括进球之后;控球方教练可以大声叫“暂停”并用双手做“T”型示意记录台和裁判。如有球队请求暂停,记录台或裁判应鸣哨立即中止比赛,场上队员应立即回到本方半场。

3、明确了进攻有利原则的运用。新规则要求裁判员在任何时间都要维护进攻有利的原则,如果判罚会影响进攻队伍的优势时,则不能判罚一般犯规、出场犯规,裁判员只有在进攻的优势被犯规阻止时才进行判罚。

相关规则修改内容:

WP7.3 根据有利于进攻球队的原则,裁判可斟酌决定是否判罚一般、严重或五米球犯规。裁判执场要以有利进攻方为原则进行判罚,如果裁判认为他的决定会形成有利于防守球队的局面,则可以不作出判罚。

注:裁判员应最大程度上使用该原则。

4、对攻防双方在获得间接球判罚之后的行为有了清晰的要求。其实规则很早就规定了,攻防双方在获得间接球判罚之后该做些什么,但是由于比赛的激烈程度不断提高,这些规定逐渐被忽视了。此次新规则明确了进攻和防守该怎么去做。进攻方必须马上拿球来执行发球,否则视为犯规。防守方必须有明确离开进攻队员的动作,才能进行其他的防守动作,否则将被判罚出场犯规。

相关规则修改内容:

WP19.2 根据规则,获得间接球判罚的队员应通过传球或射门等规则允许的方式立即开球。如明显处于发出间接球位置的队员没有立即执行发球,则视作犯规。犯规的防守方队员应明显离开准备发间接球的进攻方队员后方可举手封挡传球或射门,否则,即可依照WP 21.5判罚该防守队员因“干扰”严重犯规。

5、提出了对于假动作的犯规判罚。假动作犯规是违背体育精神的犯规,目的就是为了骗取裁判来获得利益,足球和篮球已经开始实施对假动作犯规的严重惩罚。此次水球的新规则也提出了如何去处理假动作犯规的方法,关键就是是充分利用好红黄牌的警告作用来限制运动员,从而保证比赛的更为纯洁。

相关规则修改内容:

WP 20.17 假动作犯规。

注:假动作犯规即队员故意做出的行为,明显是要造成裁判错误地判罚对方队员犯规。裁判对有反复利用假动作的球队可出示黄牌, 甚至根据WP21.13(反复犯规)惩罚犯规的队员。

6、规定了浪费时间(拖延比赛)的判罚依据。新规则规定了当进攻队员全都过了半场后,不能将球再回传给本方守门员;在最后一分钟里,进攻队伍必须通过游动和传球来保证球向前运动,否则都将被判罚犯规。其目的在于要求进攻队伍必须有努力创造得分的欲望,使比赛始终能够有精彩的攻防对抗,不出现所谓的垃圾时间,降低比赛的可看性。

此次水球的新规则也提出了如何去处理假动作犯规的方法,关键就是是充分利用好红黄牌的警告作用来限制运动员,从而保证比赛的更为纯洁。

相关规则修改内容:

WP20.16 浪费时间。

注:在30秒计时走完之前,根据本条规则,裁判均可作出一般犯规的判罚。

如只有守门员在本方半场内,却接到其队友从对方半场传回给他/她的球,将被视为浪费时间而被判罚一般犯规。

在比赛最后一分钟,在应用本规则前,裁判必须要准确判断故意浪费时间的行为。

7、要保护进攻所有的游动和移动的行为。新规则强调了防守方对进攻方未持球的队员不能有任何阻碍其游动和移动的犯规动作,包括用双手抱持、在对方的肩,背和腿上游动、阻止对方的反击游动等等。一旦出现以上犯规动作,必须要判罚出场犯规。个人感觉,这个正是新规则修改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将比赛的速度进一步提高,速度一块攻防双方的战术变化也必然更加丰富,能够彻底改变过去相对停滞不动的比赛场面。

相关规则修改内容:

WP21.8 妨碍未持球队员的活动,包括在对方的肩,背和腿上游动。持球是指举球、带球或触球,但运球不算持球。

注:本条规则的使用也可给进攻方带来优势。在反击过程中, 如果犯规行为限制了进攻,则应判罚犯规队员出场。

裁判员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对方是否持球,如运动员是在持球,不能判妨碍犯规。显而易见,运动员举球是持球。运动员手拿球游动或保持球在水面并触球也是控球。但运球不算持球。

妨碍犯规的常见情况是在对方腿上游动,这样做的结果是减少了对方的活动空间并影响了对方腿部的活动。另外一种情况是在对方肩上游动。还必须注意,妨碍犯规的也可以是进攻队员。一手持球而另一手臂推开对方以得到更大的空间。控球运动员一手触球并用头向后顶挤对方。一个不持球或不触球队员也会发生妨碍犯规,运动员用身体和张开的双臂阻挡对手不让对手抢球,在球场靠近边线、端线处,这样的动作经常出现。

WP21.10 在比赛场地内任何地点用双手抱持对方队员。

WP21.11 攻防转换过程中,防守方队员在对方半场内对任何控球方队员作出的犯规行为。

注:当一方球队失去控球权后企图限制进攻,对进攻方任何队员进行犯规以阻止该队员游过中线时,应使用该条规则。

8、取消了加时赛及双方同时出场后计时器回表的规定。这两个变化属于比赛硬性规则的变化,对整体比赛的影响并不大,在此就简单列举一下。

相关规则修改内容:

WP11.3 如全场比赛结束后比分持平,而又要求必须分出胜负,则进行五米球互射来决出胜负。

WP21.15 双方队员在比赛中同时出现出场犯规,则将双方犯规队员同时判罚出场20秒。30秒表计时不回表,由原控球方发间接球继续比赛。如同时出场犯规发生时,双方均未控球,则30秒计时回表,发裁判球重新开始比赛。

三、对新规则运用的建议

国内实施新规则的时间比国外要晚,在理解和掌握新规则上已经处于比较落后的位置,因此怎么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新规则,是摆在国内水球教练员和裁判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对于教练员而言,规则是保护游动和移动的,就要求在训练之中加强游动能力和移动能力的训练,不能再一味依靠定位中锋来获得优势。同时,要规范队员的防守动作,减少不必要的严重犯规。通过训练和比赛的总结,尽快地去按照新规则的要求来指导训练。

对于裁判员而言,理解规则的理念更为重要,只有在正确的理解之后,才能真正地融入比赛而不是去干扰或者主导比赛的进程。目前国内多数裁判员不在一线运动队,除了正式比赛之外就没有更多的执裁机会,因此希望裁判员能够更主动地深入一线运动队参与实战训练,通过与教练员、运动的沟通交流去发现自身的问题,进而去总结提高,才能在比赛中体现出合格的执裁水平,否则永远都是纸上谈兵,必然会导致在比赛中犯下严重的错误。

猜你喜欢

水球持球游动
好玩儿的太空水球实验
把手放进袋子里
《浮浮沉沉的水球》
“严防死守”
联接中外 沟通世界水球大战
金枪鱼
如何快速学会篮球“三步上篮”
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案例分析
Just for Fun(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