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麦克白夫人
——他者形象的再现

2014-03-26万海艳

关键词:麦克白邓肯夫人

万海艳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外国语言文学系,广东 广州 510520)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尽管这是其中最短的一部剧,但莎士比亚依然成功地创造了麦克白这位引起我们同情与敬畏的悲剧英雄。论及“悲剧英雄”,人们不禁怀疑,这位弑君并且无情地杀害麦克德夫夫人及其孩子的麦克白能否被称为悲剧英雄?然而,若能将麦克白夫人视为麦克白的另一自我,便能了解麦克白复杂的心理,他在谋杀之前有过激烈的内心斗争,之后也承受着良心的谴责。麦克白夫人正是外化了麦克白“内在的精神状态”[1](P17)。因此,麦克白是一位悲剧英雄,而不是杀人恶魔。

对于麦克白夫人在该剧中扮演的角色,评论界有三种不同的看法。有些批评家持传统观点,如Dr.Johnson和Schlegel,他们认为麦克白夫人是“彻头彻尾的女王”[2](P243),冷酷、残忍。 然而,A.C.Bradley反驳道,如果麦克白夫人是“完全没人性,或者是恶魔般的女王”,那么,剧中麦克白夫人梦游的场景也就不会出现[3](P232~254);[4](P281)。而有些批评家倾向于认为麦克白夫人是悲剧女英雄,该剧同样也是她的悲剧。根据Emma Smith的发现,“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与标题同名的,也就是说,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以一个、偶尔两个主人公来命名的,如《罗密欧和朱丽叶》、《尤里乌斯·凯撒》、《奥赛罗》”[1](P14)。若该剧也是麦克白夫人的悲剧,那么,该剧的标题则应该是《麦克白和麦克白夫人》。现代批评家们则倾向于将麦克白夫人看作是对麦克白“形象和思想上的补充”[5](P10)。通过仔细分析,若将麦克白夫人视为麦克白的另一自我,而不是完全独立的存在,笔者认为会更合适与合理。麦克白夫人不仅作为他者存在,同时也承担起他者应当承担的角色,丰富和完善了他者——麦克白的形象。

一、作为他者,麦克白夫人所体现的依附性与相似性

麦克白夫人作为他者存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麦克白角色的依附性,二是与麦克白在性格、话语、思想上体现出来的相似性。

首先,麦克白夫人并无作为独立存在的身份认同,她的身份是依附于麦克白的。该剧中,她并没有自己的名与姓,人们是通过其丈夫的名字“麦克白”来认识她的,称其为“麦克白夫人”。剧中其他人物也是通过其丈夫的身份来称谓她“妻子,王后或女主人”。同时,我们在她身上也无法找到女性特有的特征,如温柔、怜悯或母爱。相反,她向我们展示的是巨大的勇气与坚强的意志力,就连麦克白都不禁感叹:“愿你所生育的全是男孩子,因为你的无畏的精神,只应该铸造一些刚强的男性”[6](P10)(第一幕第七场)*本文采用的剧本译文均来自朱生豪先生所译版本,其中包括剧中人物的译名。。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推断出麦克白夫人是没有主体性特征的,更确切地说,她仅仅是麦克白的影子,而不是独立存在的女人。

其次,麦克白夫人与麦克白不仅在性格特征上,而且在思维方式和话语表达上都体现出极大的相似性。对于二者在性格上的相似性,A.C.Bradley列出了一份详细的清单:“彼此的性格是高贵、傲慢、颐指气使的。他们生来就是管理者,即使不是统治者。他们飞扬跋扈,轻视比他们地位低下的人…… 在他们那里,我们看不到对国家的热爱,对他人生活的关心,他们只在乎自己。”[2](P243)麦克白在信中首次向我们介绍麦克白夫人时,称其为“我最亲爱的伟大的伙伴”,这也表明麦克白将她视为自己的同类。二者更为明显的相似性体现在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话语表达上,在许多场景中,二者都是按同样的步调说话与思考。在第一幕第四场中,当麦克白听说马尔康被宣布为肯勃兰亲王时,有这样一场旁白:

星星啊,收起你们的火焰!

不要让光亮照见我的黑暗幽深的欲望。

眼睛啊,别望这双手吧;

可我仍要下手,

不管干下的事会吓得眼睛不敢看。(第一幕第四场)

旁白中,麦克白暴露自己的狼子野心,并呼吁光亮的消失,以此来遮蔽他即将进行的见不得人的行动。麦克白夫人在之后的独白中对此进行了呼应:

来,阴沉的黑夜,

用最昏暗的地狱中的浓烟罩住你自己,

让我锐利的刀瞧不见它自己的伤口,

让青天不能从黑暗的重衾里探出头来,

高喊“住手,住手!” (第一幕第五场)

二者的语言如出一辙,麦克白的邪恶欲望在麦克白夫人的呼应下深入人心。在谋杀邓肯之后,麦克白感到懊悔、害怕,他认为自己的手沾满了永远拭不去的鲜血。麦克白夫人也表现出同样的隐忧,在梦游场景中不停地擦拭自己的手。在第二幕第二场中,二者也皆表现出了对于第一次谋杀的徒劳感与悔恨之情,以上证据显示,他们的思想与话语更像出自一个人,而不是两个独立的人。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麦克白夫人是作为麦克白另一自我的存在。她没有主体性身份认同,而她所有的角色可以说是服务于麦克白角色的刻画。该剧是麦克白的悲剧,而不是麦克白夫人的悲剧。

二、作为他者,麦克白夫人的功用性

作为他者,麦克白夫人实现了两个方面的功用,以此来丰富悲剧角色麦克白这个形象。第一,在麦克白最初的邪恶行径中,麦克白夫人充当了激励者与支持者的角色。第二,在麦克白开始掌握行动的主动权后,麦克白夫人充当了替代承受者的角色。

在麦克白夫人出场前,麦克白就已经暴露出弑君夺位的野心。与女巫们接触后,麦克白“黑暗的、深沉的欲望”开始浮现,女巫是莎士比亚用来激励麦克白实现野心的又一工具。“葛莱密斯,考特爵士,最大的尊荣还在后面”,这一旁白也显示了麦克白的巨大期望(第一幕第三场)。他在接下来的旁白中又说道:“我的思想中不过偶然浮起了杀人的妄念……”(第一幕第三场),此时,他已经有谋杀邓肯的想法了。之后,他甚至决定杀掉挡住他去路的国王的儿子,以绝后患。尽管麦克白野心勃勃,但他还没有恶毒、残忍到能够将想法付诸实践。他的性格“充满了太多的人情的乳臭,使[他]不敢采取最近的捷径”(第一幕第五场)。因此,麦克白开始在心里思索女巫们的预言,掂量谋杀邓肯的好处以及要承担的后果。他越是考虑,就越是懦弱、犹豫不决。尤其是当他想到老国王的美德以及他最近受封的荣誉时,他的意志力瘫痪了,他甚至要求妻子不要进行这场行动。在谋杀邓肯之后,麦克白就开始感到害怕,有着强烈的罪恶感。看着自己血迹斑斑的双手,他感叹“好惨”,他坦言无法说出“阿门”(第二幕第二场)。麦克白有着雄心勃勃的野心,但性格中也有懦弱的一面,忧虑而又害怕。要想从激烈的内心斗争中解脱出来,实现为王的野心,麦克白需要麦克白夫人即另一自我的帮助。

激励麦克白放下顾虑去谋杀君王,帮助其摆脱谋杀之后的罪恶感,麦克白夫人是实现这一任务的最合适人选。因为她有两个方面的优势,其一,她是麦克白的妻子;其二,她是一位女性。

首先,作为麦克白的妻子,麦克白夫人爱其丈夫,与其荣辱与共。她将丈夫欲将为王的野心视为自己的抱负,正如 Angela Pitt所说,“她想让其夫为王的野心超越一切欲望和责任”[7](P65)。所以麦克白夫人是可靠而忠实的伙伴。在戏剧文本中,二者在商议谋杀和谋杀之后的交谈中,多次以“我们 we/us”来称呼。作为妻子,麦克白夫人深知麦克白的性格,熟悉他的坚强与懦弱。她曾说:“你希望做一个伟大的人物,你不是没有野心,可是你却缺少和那种野心相联属的奸恶。”(第一幕第五场)因此,每当麦克白意志力松懈时,麦克白夫人就会变得异常残忍、坚定,以此来打消麦克白的顾虑。例如,在第一幕第五场中,麦克白夫人呼喊注视着人类恶念的魔鬼们来“解除”她作为女性的柔弱,用最凶恶的残忍自顶至踵贯穿她的全身。她丢掉了女性特征,变得坚定、充满勇气,俨然将自己武装成没人性的恶魔,这与麦克白表现出的软弱形成鲜明对比。而这些特征正是激励麦克白采取行动,并帮助其克服罪恶感所必需的。当麦克白天真地将谋杀的想法表现在脸上时,麦克白夫人叫他聪明地隐藏起来,让他安心地将所有事情交给她安排。当麦克白疑惑地问道:“假如我们失败了”,麦克白夫人通过步步紧逼的反问显示出自己计划的无懈可击,以此来打消麦克白的顾虑。她问道:“我们失败?……我们不就可以把那毫无防卫的邓肯随意摆布了吗?我们不是可以把这一件重大的谋杀罪案推在他的酒醉的侍卫身上吗?”(第一幕第七场)麦克白因此坚定下来,并决心“用全身的力量,去干这件惊人的举动去”(第一幕第七场)。麦克白夫人像是麦克白邪恶欲望的分身,战胜了麦克白的优柔寡断,从而推动了麦克白的谋杀行径。正是通过麦克白夫人,麦克白内心的斗争得以外化。

其次,作为女性,麦克白夫人能自由地使用“计策”,让麦克白坚定目标,该“计策”就是“用阴柔和怯弱的暗示来奚落他”[7](P66)。对于男人来说,这是鞭笞他最刺骨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在第一幕第七场中,麦克白夫人如此激怒麦克白:

难道你把自己沉浸在里面的那种希望,

只是醉后的妄想吗?

它现在从一场睡梦中醒来,

因为追悔自己的孟浪,

而吓得脸色这样苍白吗?

从这一刻起,

我要把你的爱情看作同样靠不住的东西。(第一幕第七场)

这种讽刺性的话语很奏效,它诱导麦克白表现出男子气概,“只要是男子汉做的事,我都敢做;没有人比我有更大的胆量。”(第一幕第七场)为了进一步激发他的男子气概,麦克白夫人继续说道:“要是男子汉就应当敢作敢为;要是你敢做一个比你更伟大的人物,那才更是一个男子汉。”(第一幕第七场)就这样一步一步地,麦克白变得坚定,毫不动摇。而当麦克白见到班柯的鬼魂无法自持时,麦克白夫人再一次讥讽他:“你是一个男子汉吗?”(第三幕第四场)这种“计策”的刺激效果由麦克白夫人自身的男性特征得以加强,因为正如Angela Pitt所说,“她能讥讽麦克白未能实现一个女人设定的目标”[7](P66)。

在妻子与女人外衣的掩盖下,麦克白夫人成功地唤起了麦克白内心的欲望,消除了他心头的疑虑与恐惧。在麦克白最初的恶行中,麦克白夫人尽其所能地帮助麦克白,很好地扮演了激励者与支持者的角色,麦克白在勇气与意志力方面甚至比她逊色。但这并不意味着麦克白夫人已经完成了她的使命,尽管在之后的剧情发展中,麦克白夫人不再担任积极角色,但麦克白依然非常需要她。因为麦克白夫人能替他承受痛苦,让他从良心的折磨中解脱出来。

谋杀邓肯之后,麦克白变得自信、果断且不受良心的侵扰。他开始控制局面,发号施令,谋划杀害班柯,他不再需要麦克白夫人的刺激来行动。他知道自己做了卑鄙可耻的事,但已经没有回头路了。尽管麦克白感到内疚,甚至在宴会那一场中见到班柯的幻影,但他很快就恢复过来,以无情冷酷示人。在他心里唯一重要的事就是巩固自己的地位,清除所有隐患。所以,麦克白胆敢逼迫女巫们向他预示更多,胆敢无情地杀掉无辜的麦克德夫夫人及其孩子。即使当“敌军”来攻城时,他依然奋力抵抗,不愿承认自己的失败。此刻的麦克白俨然一个恶棍,毫无人性可言。然而,若将麦克白夫人看作他的另一自我,我们就会感受到这些杀戮给麦克白带来的创伤和他分裂的自我所承受的苦痛。

随着恶行的累积,麦克白内心的罪恶感也随之增加,但他深知“我已经两足深陷于血泊之中,要是不再涉血前进,那么回头的路也是同样使人厌倦的”(第三幕第五场)。正因如此,他需要麦克白夫人替代承受内心的痛苦,自己能得以解脱,继续完成使命。Sarah Siddons的观察证实了二者之间相对应的心理状态:“[麦克白]不停地向其妻子倾倒自己的苦楚。通过时不时地卸载内心的愁苦,他变得坦然。然而,她怀揣着饱受创伤的灵魂,默默地忍受着极度的痛苦,毫不松懈。”[8](P236)

在之后的场景中,麦克白夫人充当了替代承受者的角色。当麦克白逐渐成为行动的主宰时,尽管麦克白夫人的出场次数不断减少,但她的痛苦却不断增加,并最终在罪恶感的重压下崩溃。

麦克白夫人的第一个折磨来自于意识到了他们第一次谋杀行为的徒劳、虚无。尽管邓肯已死,麦克白即将成为国王,但班柯和其子弗里恩斯依然活着,对麦克白形成了巨大威胁,因为巫女们预言接下来的国王们都将是班柯的子孙。虽然该预言并没有在麦克白给她的信中提及,也没有出现在他们的交谈中,但作为麦克白的另一自我,麦克白夫人肯定是清楚的。剧中多处暗示麦克白夫人一直对此预言了然于心。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麦克白夫人开始意识到邓肯的谋杀对他们来说显得徒劳无功。在独白中,麦克白夫人明确表达了这种想法。她说:“费尽了一切,结果还是一无所得,我们的目的虽然达到,却一点不感觉满足。”(第三幕第二场)麦克白本人也在接下来的话语中证实了这一想法,因为他表达了对入土安息的国王的羡慕。麦克白夫人替代其夫,表现出了对第一次谋杀的深深悔悟之情。

麦克白夫人的梦游症是替代麦克白受苦的另一表现。从第三幕第五场开始,麦克白夫人从台上缺席,她再次出现是在最后一幕的第一场时,她梦游着,病态怏怏。因为心里承受着巨大的罪恶感,麦克白夫人再也不能享受安稳的睡眠了。在她的梦境里,谋杀的整个过程一遍遍地重演,她会不停地擦拭双手,想要擦掉幻想中的血迹,她重复地上演读信以及听到敲门声的场景。尽管她睡了,但她依然醒着。这种睡眠的折磨与麦克白对睡眠的谋杀有关。在第二幕第二场中,麦克白精神错乱地说他听到“一个声音喊着‘不要再睡了!麦克白已经谋杀了睡眠’”。麦克白夫人注意到“一切有生之伦,都少不了睡眠的调剂,可是你还没有好好睡过”,实际上这也反映出他受着失眠的折磨。而现在,麦克白夫人将这种折磨接替过来,代为忍受。在她的梦游中,我们能体会到麦克白所承受的痛苦有多重。在无法忍受下去的时候,麦克白夫人选择了自杀。她的死同样也是麦克白的死。

麦克白在掌控自己的行动之后,固然变得残忍、冷酷、一意孤行,但通过分析麦克白夫人替代其受苦的过程,我们还是能在他身上看到一丝人性的光辉。

三、结论

在看待Iago和Othello的关系时,Emma Smith倾向认为Iago和Othello是戏剧性个体复杂心理的展示,而不是单独刻画的人物,因为这样能使我们明白该剧如何使用外化技巧来剖析内心的情感斗争[1](P17)。这一看法同样也适用于分析麦克白和麦克白夫人的关系。作为麦克白的另一自我,麦克白夫人在其最初的恶行中扮演着激励者和支持者的角色,而在麦克白回归自我,掌握行动的主动权后,替代他承受谋杀后良心的折磨。通过麦克白夫人这一角色,我们戏剧性地看到麦克白完整的心理状态。他冷酷、残忍,但人性并没有在他身上泯灭。他有软弱的一面,有冲突,有内心的挣扎,他的结束同样是崇高的,能让我们肃然起敬。因此,我们依然有理由认为麦克白是悲剧英雄,而不是单纯的恶棍。

参考文献:

[1]Smith,Emma.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Shakespear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8.

[2]Bradley,A.C.Shakespearean Tragedy:Lectures on Hamlet,Othello,King Lear,Macbeth[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7.

[3]Miola,Robert S.Macbeth [M].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 Ltd.,2004.

[4]Bradley,A.C.The Tragedy of Macbeth [A].Robert S.Macbeth [C].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 Ltd.,2004.

[5](英)莎士比亚.麦克白[M].朱生豪,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

[6]Muir,Kenneth,Philip Edwards.Aspects of Macbet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7]Pitt,Angela.Shakespeare’s Women[M].Totowa:Barnes & Noble Books,1981.

[8]Siddons,Sarah.On Playing Lady Macbeth[A].Robert S.Macbeth [C].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 Ltd.,2004.

猜你喜欢

麦克白邓肯夫人
夫人与婆子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二)“邓肯号”远航
论《麦克白》的悲剧艺术
“现代舞之母”邓肯的爱情传奇
谈麦克白“选择”的悲剧
蒂姆·邓肯里程碑
麦克白欲念产生因素的分析研究
潇水夫人
天命夫人
人文主义视角下对《麦克白》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