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解剖学结合教学初探

2014-03-26赵家福德宏职业学院基础医学部云南芒市6784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21期
关键词:解剖学医学影像人体

赵家福 (德宏职业学院基础医学部,云南 芒市 67840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医学模式也逐渐发生了改变,传统的解剖学教学方法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医学影像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体解剖学有了新的研究方向与领域。我院根据《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要求,全面加强教学改革,尤其是针对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解剖学在教学中的有效结合进行了探讨与实践,初步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教学成果。

1 存在的问题分析

就目前来看,人体解剖学和医学影像解剖学在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些问题:第一,两门学科皆有自身的教学模式,但基本以教学、书本、课堂为中心,而教学方法大部分依旧传承灌输式。学生为了考试而学,老师为了课程而教,这就使得学生重课本、考试,而轻动手、能力,毕业后多为模式型、知识型人才,无法适应新时期的临床需求[1]。第二,部分解剖教师对影像技术不了解,教师队伍过于年轻、教学经验不足。第三,实验室在建设时的目标定位于系统解剖学,故而对于医学影像解剖学相关资料、图片比较欠缺。第四,受传统思想影响,以及解剖对象来源较少等因素导致二者有效结合难度大。

2 结合教学策略探讨

2.1 充分结合二者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纲要

严格意义来讲,医学影像解剖学属于人体解剖学一个比较重要的分支,两者都是研究与讨论正常人体形态结构与功能,但是前者所采取的手段不同,能在一定条件下对活体进行动态观察,而后者则很难达到这种效果。近几年,随着CR、DR、CT与MRI等技术的普遍应用,为此培养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扎实的影像技术人才就显得十分必要[2]。基于此,教学中应充分结合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解剖学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纲要。比如在教学纲要中应注意医学影像学专业的特殊性,可将大班教学转变为小班教学,实验课程中可让学生观察多种断层标本,同时指导他们借助超声、CT、MRI等影像技术进行观察,但是要确保解剖图或断层影像图的正常与准确[3]。与此同时,教学还应加强对临床的关注,针对临床解剖所需知识加强学习,促使学生学会选择对实践有重要价值的知识而重点学习并掌握。

2.2 充分结合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革新教学方式

医学影像解剖学则需要开设诸多骨干课程,包括超声解剖学、X线解剖学、CT解剖学、MRI解剖学等,严格意义上掌握这四门课程就能掌握大部分医学影像解剖学知识,但是全部开设这些课程难度较大。基于此,就应根据实际需求与本院相关情况合理整合这些课程,其中要重点阐明人体结构解剖学特点,课堂上先将理论知识讲授给学生,然后利用挂图、CT片、X线片及MRI片等方式结合讲解,并加强课堂气氛的营造,促使学生投入到课堂中,主动思考问题[4]。当然,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是主要的方式,但是不能忽略学生的思考,故而应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观察标本与解答疑难问题 (可学生之间讨论或询问老师)。此外,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忽视实例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联系临床实践,将一些案例融入其中,比如头部外伤后血肿、骨关节系统骨折、血气胸等疾病的解剖结构与影像学资料,以便促使学生将课堂知识迅速转化为临床应用,从而更加熟练地掌握相关知识。

2.3 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加强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的质量直接对教学质量好坏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要求教师除了要熟练掌握系统解剖学与局部解剖学、断层解剖学基础知识外,还要具有教学经验和一定的实践经验,我院不定期派遣优秀的教师或者年轻教师去医院影像科进行深造,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他们对医学影像技术的认识和技能,更好地应用于教学中,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书本知识与临床病例相结合,教室与实验室和临床科室相结合。

2.4 理论与实践必须紧密结合,强化理论与临床教学内容的应用

理论与实践不可分割,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解剖学在教学中,强化理论与临床教学内容的结合应用。医学理论教学主要是为了临床实践服务,为此必须将相关的理论知识掌握与熟练,以便为以后临床影像学诊断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几年,医学高等教育的趋势与目标已经转变为实践教学与临床实践的有效结合,这样就要求教学中必须充分结合书本理论知识与临床教学经验[5]。比如在医学影像解剖学课程中可以将某个部位断面与CT或MRI影像资料进行对比教学,以此加深学生的印象,并且促使他们更加真实地掌握断面与影像学资料之间的区别和关联。此外,临床教学课堂上必须加强案例讨论与分析,而在课外也应适当开展知识讲座,以此丰富课外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3 教学效果与思考

我院通过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解剖学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结合后,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教学成果。从近两年的教学成效来看,通过课堂提问、期中测试、期末考试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得以提高,尤其是促使他们对解剖学有了更高的求知欲,并且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从期末考试成绩来看,理论知识基本上都能达到 “良”以上,而临床操作也都能顺利通过。当然,我院采取的有效结合方式是否适用于其他高等医学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我院会坚持不懈探寻更好的教学有效结合方式,促使教学效果更好,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从而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

[1]方长民,杜忠良 .医学影像解剖学教学模式和方法探讨 [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5):57.

[2]陈巧格 .提高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解剖学教学效果探讨 [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2(6):717-719.

[3]周媛媛,李超彦,周佳佳,等 .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2):70-71.

[4]胡哲,李志军 .三维重建技术在医学影像专业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12):5514-5515.

[5]刘建,李寿田 .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解剖学在教学中如何有效结合的探讨 [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2,20(4):76-77

猜你喜欢

解剖学医学影像人体
结合多层特征及空间信息蒸馏的医学影像分割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人体“修补匠”
人体冷知识(一)
人体可笑堂
奇妙的人体止咳点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介入性超声医学影像在临床中的应用
解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