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技术在骨科创伤外科中的应用效果

2014-03-26

医学综述 2014年23期
关键词:外伤骨科外科

初 涛

(临朐县人民医院骨二科,山东 临朐 262600)

“微创外科”是指以最小的解剖及生理损伤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一种新型外科技术,这一概念是由英国泌尿外科医师于1985年提出[1]。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各种内镜、腔镜以及介入治疗等的出现,大大推动了微创外科的发展[2]。目前,该技术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选取骨科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微创技术在骨科创伤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2月临朐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骨科创伤患者112例,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①患者入院时均有明显的外伤史,其中交通事故82例、钝器击伤16例、挤压伤9例、高处坠落3例、跌倒2例;②患者入院时均进行CT和X线检查[3],部分患者存在多部位同时受累,其中累及肋骨者42例、股骨者38例、脊柱者22例、骨盆者12例、肩关节7例、其他部位6例。③患者不存在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传统手术组68例,男43例、女25例,年龄21~66(34.2±5.6)岁;微创手术组44例,男28例、女16例,年龄17~64(35.1±6.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手术方式均由患者及家属自行选择。

1.2治疗方法 传统手术组采用传统骨外科手术方式治疗,即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切开相应的组织,暴露损伤处,修补和固定断裂骨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根据损伤情况选择修补或假体置换;微创手术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根据患者损伤部位选择手术通路及微创技术,修补和固定损伤骨骼。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②比较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③比较两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以及恢复效果满意度,治疗效果满意度=(满意例数/总例数)×100%,恢复满意度=(满意例数/完成随访例数)×100%;④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4]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内的疼痛评分。

2 结 果

2.1两组骨科创伤患者术中及术后一般情况的比较 微创手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传统手术组(P<0.05)(表1)。

表1 两组骨科创伤患者术中及术后一般情况的比较

组别例数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h)切口愈合时间(d)住院时间(d)传统手术组68764.2±322.69.2±2.76.3±1.211.4±2.8微创手术组44280.4±46.57.6±1.43.4±0.87.8±1.5t43.672.983.565.12P<0.05<0.05<0.05<0.05

2.2两组骨科创伤患者的手术结果及患者满意度比较 11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传统手术组有14例(20.59%)、微创手术组有2例(4.55%)患者术后发生非感染性发热,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3,P<0.05)。传统手术组有55例(80.88%)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微创手术组有42例(95.45%),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P<0.05)。

2.3两组骨科创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比较 1年后随访发现,传统手术组失访3例,65例完成随访,其中60例(92.31%)患者对恢复效果较为满意;微创手术组失访1例,43例完成随访,42例(97.67%)对恢复效果满意,两组患者的恢复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P>0.05)。微创手术组患者术后VAS在组间、不同时点间,组间·不同时点间均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表2)。

表2 两组骨科创伤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的比较 分)

3 讨 论

随着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交通运输的发展,骨科外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变得极为常见,常见的引起外伤的原因包括车祸和工伤,而儿童和老年人易发生意外伤害[5]。骨科手术是治疗外伤的主要手段,同时其又可以导致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应激反应[6]。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微创外科”这一概念在临床上的到了广泛的应用[7]。

本研究比较了微创外科技术与传统手术在骨科外伤中的应用效果,术后所有患者的手术均成功,两种方法治疗骨科外伤的效果均较理想,这一结果与周志平等[8]的研究结果相符。与传统手术组患者相比,微创手术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短,患者非感染性发热的发生率低(P<0.05)。微创手术对患者的损伤较小,坏死组织与异物的吸收较少,机体产生的致热原也较少,因此发热发生率低[9]。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均明显缓解,且微创手术组患者术后VAS在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不同时点间均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微创手术术后瘢痕较轻,其更符合现代人对美观的要求,明显减轻患者尤其是年轻女性患者的心理负担[10-12]。

综上所述,微创手术治疗骨科外伤的临床疗效较理想,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较高,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但微创外科对医疗设施及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且治疗费用较高,全面推广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传统骨科手术仍是治疗骨科外伤的重要手段。

[1] 中国第二届数字骨科学术年会暨微创骨科新技术研讨会纪要[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2,14(10):后插3-4.

[2] 陈伟.微创钢板接骨术治疗肱骨干骨折进展[J].医学综述,2013,19(6):1066-1068.

[3] 徐林,柳根哲,陈江.成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诊断及治疗选择[J].中华创伤杂志,2012,28(9):769-771.

[4] 魏长娜,王琛,单海华,等.超声引导下髂筋膜腔隙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1,31(10):1175-1177.

[5] 周智勇,陈旭,蒋协远,等.临床病例讨论-Essex-Lopresti损伤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1,13(8):798-800.

[6] 汪飞,邱勇,钱邦平,等.后路全脊椎截骨治疗严重脊柱畸形内固定棒断裂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2012,32(10):946-950.

[7] 夏和桃,李刚.现代骨外固定概念的生物学基础及应用原则[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1,13(10):964-968.

[8] 周志平,田守进,倪善军,等.微创与传统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1,13(11):1008-1012.

[9] 李文刚,聂为民,范荣,等.368例发热原因待查患者诊断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1,91(9):604-607.

[10] 江泽宇,黄子团,凌幸发,等.可吸收钉在多发肋骨骨折治疗进展中的应用[J].医学综述,2013,19(12):2178-2180.

[11] Payne SR,Ford TF,Wickham JE.Endoscopic management of upper urinary tract stones[J]. Br J Surg,1985,72(10):822-824.

[12] Bogner R,Hübner C,Matis N,etal.Minimally-invasive treatment of three-and four-part fractures of the proximal humerus in elderly patients[J].J Bone Joint Surg Br,2008,90(12):1602-1607.

猜你喜欢

外伤骨科外科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我国院前急救中有关外伤若干问题商榷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