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戊酸钠缓释片与碳酸锂治疗双相障碍Ⅰ型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2014-03-26张轶聪

医学综述 2014年23期
关键词:碳酸锂双相缓释片

张轶聪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上海 201108)

双相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该病的发病机制复杂,有研究认为与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的水平有关,5-羟色胺功能低下的同时有去甲肾上腺素能亢进就会表现出躁狂的状态,多巴胺的功能增高同样与双相障碍躁狂表现有关[1-2]。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服用心境稳定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有碳酸锂和丙戊酸钠。本研究对比分析了两种药物治疗双相障碍Ⅰ型躁狂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分部治疗的双相障碍Ⅰ型躁狂发作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精神疾病诊断中关于双相障碍急性躁狂发作的诊断标准,入院时Bech- Rafaelsen躁狂量表(Bech-Rafaelsdn Mania Rating Scale,BRMS)评分超过20分[3]。丙戊酸钠组中,男26例、女17例,年龄27~56(34.3±4.2)岁, BMRS评分为(34.2±4.5)分;碳酸锂组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22~57(34.9±4.2)岁,BMRS评分为(35.9±4.7)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RM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碳酸锂组:给予患者口服碳酸锂治疗,首次剂量为0.5 g/d,治疗剂量1.0~1.5 g/d,平均剂量为(1.36±0.14) g/d。丙戊酸钠组:给予患者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首次剂量为0.5 g/d,治疗剂量为0.5~1.25 g/d,平均剂量为(1.12±0.19)g/d。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4周BRMS评分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嗜睡、便秘、困倦、体质量增加、转氨酶升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疗效判断标准 采用BRMS评定患者躁狂改善情况,量表共11个条目,采用0~4分5级评分方法,其中0分代表无该项症状或者同患者正常时候水平相同;1分代表症状轻微;2分代表中度症状;3分代表症状显著;4分代表严重症状,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症状越严重[4]。治疗疗效采用BRMS减分率评定[5],计算方法为(基线BRMS总分-治疗后BRMS总分)/基线BRMS总分×100%,其中减分率>75%评定为显效,50%≤减分率≤75%评定为有效,25%≤减分率≤49%评定为好转,减分率<25%评定为无效[6-7]。总有效率=(显效+有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丙戊酸钠组的总有效率为83.72%,碳酸锂组为86.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30,P>0.05)(表1)。

2.2两组患者不同时点间BRMS评分比较 丙戊酸钠组和碳酸锂组基线BRMS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周、2周、4周的BRMS总分呈下降趋势,但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和不同时点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2)。

表1 两组双相障碍Ⅰ型躁狂发作 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例(%)]

表2 两组双相障碍Ⅰ型躁狂发作患者 不同时点BRMS评分的比较 分)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均出现恶心呕吐、嗜睡、便秘、困倦、体质量增加及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多发于用药初期,经对症治疗均消失或减轻,未出现脱落病例。但丙戊酸钠组中恶心呕吐、嗜睡、便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碳酸锂组(P<0.05)(表3)。

表3 两组双相障碍Ⅰ型躁狂发作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 论

双相情感障碍属于临床上常见的心境障碍,其病因不明且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具有患病率高、误诊率高、治疗效果一般、复发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生活负担[8]。有报道称,双相情感障碍的患病率在4%左右,而在我国尚缺乏大规模的调查分析[9]。既往研究认为,情感障碍会给患者带来认知功能的受损,预后较差,特别是急性期患者普遍存在认知受损,部分患者可能会持续到缓解期,给患者的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损害[10]。临床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主要采用抗精神药物联合心境稳定剂,随着治疗的逐渐规范化,临床上越来越重视心境稳定剂的应用,目前常用的有锂盐、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盐,以往在临床常使用碳酸锂作为双相情感障碍的急性治疗,同时也可以作为预防性的药物,已经被证实可以大大降低本病发病率和病死率,但是长期应用容易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肾功能不全或者锂中毒,给患者带来不利的影响[11]。

本研究对比分析了丙戊酸钠缓释片和碳酸锂的临床治疗效果,丙戊酸钠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抗癫痫药物,1966年被报道成功应用于双相情感障碍急性躁狂发作的治疗,1995年由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随后广泛使用[12]。研究发现,丙戊酸钠和碳酸锂具有类似的作用机制,碳酸锂是糖原合成激酶3的非竞争性抑制药物,可在体外直接抑制糖原合成激酶3,在体内同样有相似作用,这就是碳酸锂作用的位点,而在对丙戊酸钠的研究中也发现了同样的机制,其也可以对糖原合成激酶3进行抑制,治疗双相情感障碍[13-14]。本研究使用的丙戊酸钠缓释片,服用方法更为简便,每日1~2次,减少了血药浓度过高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可以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国内的其他研究还发现,丙戊酸盐的血清最低有效治疗浓度应为45 mg/L,其血清谷浓度应>45 mg/L,因此患者在服用1周后症状会出现显著改善[15]。本研究显示,采用丙戊酸钠与碳酸锂治疗的效果无明显不同,且两组患者不同时点间的BRM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于不良反应而言,丙戊酸钠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碳酸锂组(P<0.05)。

综上所述,采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双相障碍Ⅰ型躁狂发作患者疗效和服用碳酸锂治疗相当,服药期间不良反应显著减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刘玉平,刘恩益,蓝晓嫦,等.喹硫平与奥氮平合并丙戊酸钠治疗女性急性躁狂发作的对照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123-125.

[2] 杨健,宋义波,于家成,等.阿立哌唑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40例[J].中国药业,2012,21(15):87-88.

[3] 李华芳,马崔,王刚,等.喹硫平与锂盐治疗双相障碍急性躁狂的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8,41(2):85-88.

[4] 付慧鹏,李猛,朱俊敬,等.心境障碍首次躁狂发作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3,23(3):191-193.

[5] 朱永坚,徐昌武,郑朝盾,等.奥氮平连用丙戊酸钠治疗男性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对照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7):1463-1465.

[6] Keck PE,Orsulak PJ,Cutler AJ,etal.Aripiprazole mon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bipolar I mania:a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 and lithium-controlled study[J].J Affect Disord,2009,112(1/3):36-49.

[7] 宋新虹,李光哲,郑泰吉,等.喹硫平合并碳酸锂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1):162-163.

[8] Bodén R,Lundgren M,Brandt L,etal.Risks of pregnancy and birth outcomes in women treated or not treated with mood stabilizers for bipolar disorder :population based cohort study[J].BMJ,2012,345:e7085.

[9] 卞清涛,李钦云,吕建宝,等.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认知功能的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0,43(2):122-123.

[10] 朱俊玲,蒋大宗.迷走神经刺激治疗癫痫的演技与应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1,23(1):48-50.

[11] 李烈权.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血药浓度检测与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8):631-632.

[12] 骆建忠,孙再丽,陈军良.齐拉西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5):668-669.

[13] 杨健,宋义波,邓荣.奎硫平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对照研究[J].中国药业,2011,20(19):72-73.

[14] 骆建忠,陈军良.阿立哌唑和丙戊酸钠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7):74-76.

[15] 廖春平,杨传青,郭金宏.丙戊酸钠缓释片与碳酸锂治疗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的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0):1161-1162.

猜你喜欢

碳酸锂双相缓释片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磷酸铁锂电池回收碳酸锂的提纯装置
7月我国碳酸锂进口量同比涨108%,均价同比大涨878%
一类具有奇异位势函数的双相问题
热轧双相钢HR450/780DP的开发与生产
初始能量双相电复律转复房颤进展
新型双相酶水解体系制备宝藿苷I
三七总皂苷缓释片处方的优化
碳酸锂应用于131I治疗Graves病的研究进展
氢溴酸高乌甲素纳米粒缓释片的制备
碳酸锂对欧盟电动汽车行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