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泉州市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研究

2014-03-25王丽芳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存贷泉州市不良贷款

王丽芳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通常是指商业银行的清偿力,即银行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取存款等方面要求的能力,其重要性就像血液在人体中不断流动。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不能随时以合理成本筹集到所需数量的资金以履行自己的义务,满足顾客的需求风险。一般讲流动性风险大都指流动性不足,但流动性过剩也会形成流动性风险,过多的流动性说明商业银行没有做到以合理成本筹集到期限相同或相近的所需资金满足客户需求。本文将以福建泉州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流动性状况并探讨防范方法,具有积极地现实意义。

一、泉州经济及金融业情况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经济实力逐年上台阶,成为福建乃至全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第十个五年计划后,泉州着力推进产业升级,力促传统产业优化提升,大力拓展新兴产业,推动全市工业保持快速发展。5大新兴产业快速铺开,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修船造船和生物制药等新兴主导产业已具规模。全市GDP在2000年突破1 000亿元,2007年全市GDP达2 288.6亿,2009年GDP实现3 002.12亿元,GDP总量在全省的1/4以上,连续11年居全省首位。

泉州金融业经过30年的努力和发展,金融体系日趋完善,规模逐渐壮大。目前,泉州金融组织体系包括了全国性、区域性、地方性金融机构,呈现出银行、证券、保险、典当、信托等金融机构协同发展的格局。至2009年底,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达3 000亿元,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 718.37亿元和2 160.24亿元,保费收入54.57亿元。2010年初,泉州市共有金融机构18家,银行网点782家,保险公司72家,证券公司20家,期货公司9家。

二、泉州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分析

(一)不良贷款逐年减少,比重却仍高于全省、全国水平

不良贷款指借款人未能按贷款协议按时偿还贷款本息或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贷款协议按时偿还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按照五级分类口径计算泉州市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出现逐年减少情况:2006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0.30亿元,不良贷款率5.28%、2007年末泉州市场不良贷款为55.03亿元,不良贷款率3.88%、2008年末为41.43亿元,不良贷款率3.35%、2009年末为34.21亿元,不良贷款率1.83%,2010年10月为23.66亿元,不良贷款率1.16%。而福建省的2006年末不良贷款率4.05%,2007年末不良贷款率3.49%,2008年末不良贷款率2.11%①。显然,泉州市主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要高于福建省的不良贷款比率。如果单看地区商业银行的情况,泉州银行作为泉州市地方性股份制银行,其不良贷款率也逐年下降,具体数值如表1:

表1 2006-2009年泉州银行和全国城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

注:数据来源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发布的统计数据和泉州银行2006-2009年报

从表1可以看出泉州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逐年下降,不良贷款比率从7.09%下降到1.97%,但从全国范围来看,泉州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明显偏高,尤其是2006年不良贷款率高出人民银行监管要求的2.09%。可见,近年来泉州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不断减少,固然有银行信用审核及不良贷款治理的积极因素,但全国范围内的不良贷款减少是大趋势,而不良贷款比率高于福建省、高于全国比率的情况是不争的事实。

(二)资产期限结构中,短期比重较大和中长期增速过快,增加了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资产变现能力强弱很重要的一方面取决于其资产的形式与结构。从泉州1999—2009年的不同期限贷款额度看,短期、中长期贷款额均逐年增加,增长速度较快,但之间的比重却呈现出短期贷款比率从85%下降到57.5%,中长期贷款比率从10.2%增加到39.8%,其他贷款比重大体稳定的情况,见图1。与福建省比较,短期贷款比重过大的情况已经得到改善但仍然高于福建省水平,泉州的短期贷款比重均高出福建省10%左右,中长期贷款增速过快,速度翻了4倍,见表2。由于中长期贷款还款时间较长,问题暴露可能被推延,且造成商业银行大量资金回笼时间变长,限制了银行及时收回贷款解决流动性风险的能力,故中长期贷款增幅过快和短期贷款比重较高均增加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注:数据根据泉州统计局官网2000-2010年度统计报告计算图1 泉州市1999-2009年不同期限贷款额度和比重

表2 福建、泉州不同期限贷款比重

注:数据根据福建省统计局、泉州统计局官网年度报告计算

(三)资产类别结构中,引发流动性风险的因素正在增加

通过分析贷款类别结构,可以发现短期贷款中,工业贷款比重增速最快,从1999年25%增加到2007年49%,此后一直稳定在46%左右。商业贷款比重下降,从15%下降到5%;建筑业、农业、乡镇企业、三资企业贷款等均出现大幅减少,而私营企业、其他短期贷款增加幅度较大,其中私营企业从2%增加到9%,其他短期贷款从10%增加到18%。从1999-2009年中长期贷款结构看,基础建设贷款比重稳定中有所下降,从49%下降为36%,其他中长期贷款年均增速较快,其比重从22%增长到62%,而技术改造贷款比重逐年减少从27%降到0.5%②。由于短期贷款中的私营、其他短期贷款增幅翻倍增、其他中长期贷款中增幅较大、而象征技术提高的技术改造贷款比重大幅减少说明地区的技术进步缓慢,未来的生产能力可能落后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这些因素增加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四)存贷比偏高,已接近并超过央行监控标准

存贷比是指商业银行贷款总额与存款总额的比值。从银行盈利的角度讲,存贷比越高越好,如果一家银行的存款很多,贷款很少,就意味着它成本高,而收入少,银行盈利能力就较差。但存贷比过高,意味着银行信用扩张超出银行的承受能力,可能面临支付危机而倒闭风险。因此银行存贷比例应该有个度,央行为防止银行过度扩张,目前规定商业银行最高的存贷比例为75%[1]109-113。

从表3可以看出,全国存贷比水平却逐年下降,从78%下降到69%,但是,泉州市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值从2001年的61%上升到2009年的77%,2009年的存贷比水平已经超过央行所规定的最高存贷比水平。虽难,银监会为缓解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增长的影响,曾于2009年1月允许有条件的中小银行业适当突破存贷比,但从2010年以来,整个泉州市的金融业情况看存贷比已经远远超过监控标准。2010年泉州市商业银行月度存贷比数值一直维持在80%以上,最高达84%,这些数据进一步表明泉州市的商业银行流动性能力偏低。

(五)存贷差小幅波动增速减缓,流动性过剩的可能性很小

存贷差是指银行存款与贷款之间的差额,存贷差额过大被认为是流动性资产过剩的表现。图2是泉州商业银行在2008—2010年不同月份的存贷差额,可以看出,3年来泉州的存贷差额稳定在400亿~600亿元之间,并呈现出一定随时间变化的波动性。400亿~600亿元的存贷差意味着部分资金的闲置,但这并不能说这是流动性过剩。进一步分析存贷差额的增长速度,可以发现其增速走势两次处在下降通道中,这段时间存贷差规模虽然在小幅波动,但每月的增加幅度在减少,仅在2009年7—10月间出现存贷差增速增加的情况,但不足以说明存在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见图3[2]65-88。

表3 泉州、全国商业银行存贷比情况

注:数据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泉州市统计局官网公布数据计算

注:数据根据泉州市统计局官网公布阅读金融数据计算图2 2008年-2010年泉州市商业银行月度存贷款差额

注:数据根据泉州市统计局官网公布阅读金融数据计算图3 2008年-2010年泉州市商业银行月度存贷款差额增长速度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泉州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资产期限结构、资产类别结构、存贷比、存贷差额及增速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果:不良贷款额度和比率逐渐减小,但仍高于全省、全国水平;短期贷款比重较大,中长期贷款增速过快,私营企业等贷款比重增速较快;存贷比偏高达84%远超过央行监控标准;存贷差小幅波动增速减缓,这说明泉州市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正在积累。

(二)政策建议

1.着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

政府应积极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优化不同金融机构分布和协调均衡发展,着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为金融机构的健康良性发展创造可靠的政策、经济、法律和信用环境。规范发展信用中介服务,提高企业获取金融资源的能力,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增强其竞争力。打击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健康发展,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保持银行资产的有效流动,实现资本的合理流动,促进金融与经济协调、持续、双赢、和谐发展。

2.完善风险监控指标体系,加强流动性风险监控管理

竞争环境下,如何维持合理的流动性对于商业银行显得极为重要。商业银行只有维持合理的流动性,才会以较低的成本获取较高的收益,为其持续健康的经营提供保证,应该通过借鉴相关经验和参考我国国情,力求完善衡量流动性的指标体系来全面地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加强流动性风险监控管理,增强风险管理意识,严格金融机构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提高识别风险、测量风险、规避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应全面实施资产负债综合管理,解决银行的超负荷经营问题,通过补充银行资本金以提高资本充足率,强化金融系统调控功能,增加系统防范局部危机的能力[3]69-77。

3.构建从静态衡量到动态预警,建立流动性风险预警系统

通过采集金融系统内某时点的数据进行金融风险监管是静态衡量金融风险的方法,只能衡量某一个时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无法反映其日常的流动性管理水平,难以全面满足金融监管的需要。亟需探索更为有效的流动性度量方法,从动态和更深层因素揭示金融系统的流动性变化。流动性管理的关键就在于正确的预测在特定时段内的流动性需求,从而能使金融机构经营者较为精确的估算出银行的资金头寸。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的情况构建流动性风险检测和预警机制,测试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压力,帮助其提早发现没有主观意识到的潜在流动性问题,使之能及早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2]65-68。

四、结语

本文从不良贷款、存贷期限和类别结构、存贷比、存贷差额与增速等方面分析泉州市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情况并得出初步结论,但仅依此判定泉州市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或是过剩是不客观的。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能力还包括了通过借款或出售债券能迅速筹集资金获得流动性资产的能力,这部分能力取决于该商业银行的资信影响力、金融生态环境、政府支持力度等等,但是这些影响因素无法量化统计分析,此外,作为央行流动性风险的主要监控指标流动性比例、核心负债比例和流动性缺口率难以获得,也成为本文分析中的遗憾之处。

注释:

① 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等数据根据地区银监局统计资料、福建省银行协会公报和福建省银监会新闻公报等统计。

② 数据根据泉州统计局官网年度报告计算。

参考文献:

[1] 陆 文,宋瑞敏.广西地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及防范[J].商业研究,2008(06).

[2] 赵春萍,董宁译.流动性过的测度方法研究[J].统计研究,2007(09).

[3] 廖 岷,杨元元.全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与监管的发展状况及其启示[J].金融研究,2008(06).

猜你喜欢

存贷泉州市不良贷款
“十三五”期间泉州市主要河流水质变化趋势研究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幼儿园
泉州市妇联“336”助力脱贫有高招
“破”与“立”——福建省泉州市公路局依法护路新探索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用活“三字经”密织不良贷款防控网
地区存贷比偏高的分析与思考
——以宁夏为例
银行卸除存贷比枷锁 释放6.6万亿
不良率农行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