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2014-03-25

关键词:道德德育大学

刘 丽

“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1]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道德的学习和建设的重要性。面对大学生道德建设中出现的不良倾向,高校应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文化教育,使他们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进行道德学习、道德重构和道德建设,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文化强势回归的历史原因

(一)传统文化值得借鉴的优秀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曾对历代社会的思维方式、生活理念、行为习惯甚至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传统文化中,“重义轻利”观念遵守的是“义”重于“利”的道德伦理,“义”即道义、仁义,“利”指个人的私欲和私利。孔子曾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把对“义”“利”的取舍作为衡量一个人人品高低的标准。而在“义”与“利”相冲突的时候,常常弃“利”取“义”。“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中国文化除了“重义轻利”的倾向,还表现出以人为终极关怀的思想。在孔子思想的重要范畴中,“仁”居于核心的地位。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即“仁者”应该爱护人,尊重人,把人当做一个有尊严的生命体。此外,他还在他的“忠恕之道”中主张“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中的“仁”是和“礼”联系在一起的,孔子认为应该通过加强主体的道德修养来使自己达到符合社会性的道德规范的标准,即“克己复礼为仁。”因为人如果缺乏内在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仅靠外在社会规范的约束是不能达到强化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目的。

传统文化中不但重视 “义”“仁”“礼”等内在修为,也重视外在气质上的刚健有为。孟子就提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的人格标准,这和荀子的“德操”观念都表现出重骨气、重气节、重操守的价值取向。

此外,先秦倡导的“内圣外王”、“参赞化育”之道,主张从本体出发来提升个人道德水平,其后“立德立言立功”把道德品质的修为层次从个体提升到家庭、国家的高度。像《大学》篇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传统文化精神把个人素养辐射到治国方略、理性思想、价值定位和为人处世的原则层面。

(二)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缺陷

1.重“利”的消费主义倾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原有的价值观念体系受到质疑,新的价值观念体系还没有形成,目前,以消费为原则和享乐主义成为了主要的意识形态。“它裹挟着那弥漫周遭的虚无主义浸渍了人类精神领域……至此,人类对真理、善良、正义的追求不断被语言所消解,生命的价值和世界的意义消泯于众口一词的操作中。”[2]加上大学教育偏重于专业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提升,人们变得只注重短期效应,一切以“本我”满足为准,热衷于个人利益、物质享受,“信仰危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在当代大学中流行。最明显的是无原则的逐“利”行为,很多学生做义工、志愿者、甚至入党,都不是出于本心,而是把它当成毕业后容易找到工作的筹码。重“利”的思想还表现在行为失范上,比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逐渐“市侩化”,论文抄袭成风,考试蒙混过关,求职信息弄虚作假等等,一切以实现自身利益为前提。

2.责任感的淡化

被传统文化奉为圭臬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态度已经在当代大学中被稀释甚至被抛弃。激烈的社会竞争下,大学生面临着课业和未来就业的种种压力,很多学生只看重个人利益得失而缺乏集体主义的责任感。对国家命运、民族前途漠不关心,对父母缺少起码的责任心。不仅如此,很多大学生在家人的溺爱中成长,抗挫折能力差,轻则沮丧、散漫、抽烟酗酒等等,重则自杀,甚至杀人。马家爵、药家鑫的事件就是对高校德育时刻敲响的警钟。

3.社会公德的缺失

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人才,属于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体,本应成为遵守道德规范的模范力量,但是部分学生的道德水准却在下降,他们也希望能有规范的道德体系和公正的社会秩序,可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利益得失,总是无原则的放弃自己的道德标准并时常做出有损于大学生形象和社会公德的事件。最典型的就是举止粗俗、损坏公物、破坏环境,甚至公开争风吃醋、打架斗殴、面对他人的困境也总是选择明哲保身。这种道德行径有悖于大学生的学识水平和文化,同时也不利于大学的正常教学秩序的维持。

二、坚持传统文化的教化作用,提高大学生德育水平

针对我国大学中出现的道德滑坡现象,学校应加强对以道德修为为主的文化倡导、学习力度。

(一)坚持传统文化的教化功能

教育的核心是教会学生做人。施普朗格说“教育的本质作用有三个:发展的养护,文化的传递,心灵的唤醒。真的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活跃的、积极的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3]因此大学德育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努力解决大学生的世界观、成才观、道德观、价值观等深层次的心理问题。坚持用这种民族的传统精神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增强其民族的自尊、自信、自强精神,使大学中培养出来的不仅是“知识人”,更是“文化人”。

1.轻“利”

大学要搞好德育工作,首先要在传统文化的指导下进行道德建设。大学和教师按照轻“利”的道德原则保持大学的纯洁性,抵制非学术性和非正当性的物质、金钱诱惑。牛津大学曾对世界前 20强的企业集体免费给他们建一座最出色的工商管理学院说不,理由就是此举违背了牛津大学的高尚传统。这种轻“利”行为是大学的良心。教师是大学的主体之一,教师应扮演好“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把主要精力置于教书育人的职业伦理上,不为“利”所动,专注学术、敬岗爱生,维护师道尊严。

2.重“礼”

礼仪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进行德育教育、完善个体人格修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孔子的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思想认为真正有道德的人是能在修养上把日常的礼节仪表与内在的品格结合在一起的人。此外孟子的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荀子的“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也体现出对“礼”的重视。当代大学礼仪也是评价个人道德水平的重要指标,是一种道德要求的内化。比如谦虚的态度、礼貌的语言、优雅得体的举止、干净整洁的着装反映的是个人的内在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和思想境界,是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形式。大学生可以通过礼仪的学习和应用,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和道德自律,提高人格素养,陶冶情操。

3.“立德”

古人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直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三不朽”,可见德育的重要性。我国教育在古代十分注重道德修养的人文精神,目的是使人“立德”,培养君子或有着士的理想人格的学者。传统道德思想中“仁、义、礼、智、信”和孔子主张的“和为贵”、孟子阐述的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关系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推己及人”的待人之道,都是在人际关系中积极承担自己的道德责任,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把个人的内在修养提升到社会层面。“立德”在当代社会中更多表现为社会公德,它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体现。像公共场合下不放浪形骸,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闯红灯等等,这些“立德”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都具有指导作用。

4.爱国爱民

爱国主义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在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抉择上,传统文化更偏重集体利益,提倡“捐躯赴国难”的爱国精神和“治国平天下”的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人生理想。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也理应关心国家命运和民族安危,表现出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

5.“知自贵于物”

“知自贵于物”强调的是作为个体的人的自我认同感。传统文化除了强调个人对国家、家庭的责任感还对个体的自我责任加以关注。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明于天性,知自贵于物[4]。即人与万物相比,以人的生命、品性为贵。因此,人应该珍爱自身、自强不息,以道德的完善增加自我生命的附加值。

(二)知行合一

古人说“不行不为真知”。现行德育体制下,大学中仅靠思想道德课无法完成道德培育的责任。因为“‘教’侧重于精神传授,侧重于说理、训诲,解决道理是否明白的问题,而‘育’侧重于精神的实践,即侧重于具体的训练、行为的培养、矫正以及品质的养成。”[4]大学生要形成良好的道德,就需要对他们进行行为实践和矫正,在理论指导下身体力行,达到知、行一致的效果。如在德育教育中给学生更多的“支教”选择,做志愿者、做义工、参加社会福利事业等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修养和素养。

三、扬长避短,发挥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德育的建构作用

传统文化精神换成现代的词汇就是爱国爱民、宽以待人、孝敬父母、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等,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文化具有时代性,传统文化中某些思想归根到底是为封建统治阶层服务的,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大学德育应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理适度地学习和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达到扬长避短的学习效果。

大学德育是 “教育者按着一定社会和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5]针对目前大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高校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思想和教育资源,有选择、有侧重地吸收传统文化,不失为促进高校德育工作发展的途径之一。

[1]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R],1994.

[2]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2.

[3]钟启泉,黄志成.西方德育原理[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4]陈升.论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J].道德与文明,1999(5).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06.

猜你喜欢

道德德育大学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留白”是个大学问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