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社会主义”辨析

2014-03-25卢文忠

关键词:手稿异化本质

卢文忠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早期思想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是马克思关于古典经济学、共产主义和黑格尔哲学著作的经济学哲学笔记”。其中,马克思在《手稿》的[笔记本Ⅲ]中在相同意义上使用了“社会主义”一词,但在马克思《手稿》文本结构中的这一范畴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完全相异,“社会主义”成为一个亟待厘定和破解的复杂范畴和理论之谜。对此,马克思是在什么意义上使用这一范畴?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在这一文本结构中的特定内涵?这是深入探寻马克思早期思想、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重要议题和重要内容。

一、《手稿》中的文本结构

《手稿》作为马克思早期的重要著作,是一个基于特定结构的历史文本。从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的维度来看,文本结构就是《手稿》全部内容的历史语境、思想基础、理论逻辑的总体性构成。换句话说,《手稿》的文本结构就是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和思想基础上,以特定的理论逻辑所建构的基本内容和话语体系。

第一,历史语境就是这一文本所处的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具体时期以及马克思思想表达的理论场景。《手稿》是马克思处于即将从旧世界观向新世界观转变的重要时期的著作。对此,按照阿尔都塞的观点,《手稿》是马克思思想即将发生“断裂”前的思想结点,尽管断裂论不足以充分说明《手稿》的实质,但无疑强调了马克思的《手稿》折射出这一思想发展的具体时期的重大的内在矛盾和强烈的历史演变:瓦解中的旧世界观与形成中的新世界观并存、新世界观不断超越旧世界观而走向成熟,这构成了马克思文本结构的理论场景。第二,这一历史语境由文本结构的思想基础所决定。通观《手稿》全文,其文本结构的思想基础主要是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哲学(和马克思哲学)。严格来说,马克思运用费尔巴哈哲学批判黑格尔哲学的同时,又对费尔巴哈哲学加以改造和对黑格尔哲学“暂时的形式上的假借”,进而建构了马克思哲学。第三,文本结构通过理论逻辑在历史语境中对思想基础进行运演得以形成。马克思在《手稿》中的理论逻辑就是人道主义批判的异化理论,综合了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人本唯物主义来批判国民经济学、资本主义工人生存现实和黑格尔哲学,建构了《手稿》的基本内容和话语体系。

总之,《手稿》是马克思在新世界观超越旧世界观的思想发展进程中运用和改造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通过人道主义批判的异化理论来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和哲学批判为文本结构的历史文本。因此,脱离这一文本结构将无法重现本真的马克思甚至歪曲马克思思想,从这一文本结构出发是研究《手稿》任何范畴和问题的基本立足点。

二、《手稿》中的“社会”概念

马克思在《手稿》中多次使用了“社会主义”一词,而且全部集中在[笔记本Ⅲ]相近的篇幅,却从未对这一范畴加以说明和阐释。尽管如此,正是在这些篇幅中可以发现,与“社会主义”一同出现(即在[笔记本Ⅲ]以及在对相同问题的论述中)、极为相似的概念,就是“社会”。可以说,“社会”与“社会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一致性关系。因此,要理解社会主义的内涵,首先就要理解“社会”概念。“社会”概念成为研究和厘定“社会主义”一词最为直接的理论入口和关键要点。

基于《手稿》[笔记本Ⅲ]的文本结构,从“人”的内在规定以及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维度来看,马克思基本上是在同一意义上使用了“社会”概念,它主要包涵了认识论、本体论和价值论三个方面。在认识论方面,“社会”是指从社会的视域来观察人的本真态和异化态,即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分析人的存在。在本体论方面,“社会”是指人的存在的本质,即人就是一种社会化的生命个体。“个体是社会存在物。”在价值论方面,“社会”是指对于人而言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概括地说,无论是哪种意义,“社会”概念就是马克思对人的现实本质的规定和存在方式的确证,“马克思经常将这一规定直接等同于 ‘人的’(不是外化和异化了的 ‘工人的’)社会的存在。”人与社会是相互印证的,社会产生于人的活动,人在社会中实现自身。马克思由此建构了一个对人的社会性的研究视域来论证人的社会性的类本质。“社会的概念在马克思那里与类的概念具有同质性”。

三、“社会主义”的特定内涵

根据文本考究,“社会主义”在马克思《手稿》[笔记本Ⅲ]中共有六处,这六个的意思是基本一致的,只是对不同的问题稍有侧重地把这一范畴融于具体的话语体系中而呈现出理论上的表面差异。而唯一能够确定的是,这里的“社会主义”绝非科学社会主义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阶段或社会主义形态。对此,有观点认为:“不同于历史唯物主义创立之后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提出的科学的共产主义思想,由于受限于异化劳动的理论逻辑,他还是把社会主义作为比共产主义更高阶段来认识的。”《手稿》中的“社会主义”不应视为“共产主义”之后的高级阶段或终极归属,也不应该把现实已确立的形态关系搬回原始文本中作为理所当然的理解,这是一种以没有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的向度所独断的非文本诠释,是脱离文本、远离马克思而直接指向阶段论、形态论的直观化简单化理解。

对此,应该回到马克思,或者说让马克思重新出场。广松涉认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前提就是要“回到马克思”,恢复马克思主义的初始理论地平线。对于“社会主义”一词的辨析,就要回到《手稿》的文本结构的马克思之中。这里的“社会主义”尚未具备社会形态的身份资格,其真正的透视是“社会”的“主义”,“社会主义”是“社会的”思考和理解个人,即人的类存在——作为社会的存在,“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就是以这样的思考来提出共产主义对社会的看法,是指人的感性的社会活动以及人的本真的社会存在,内在于劳动基础上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社会化过程。“因为对社会主义的人来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根据文本考究,“社会主义”就是直接对“社会”这一范畴的最高理论抽象,即提升和凝练为一种实现“社会”概念的认识论、本体论、价值论相统一于(Ⅰ)对人的异化的批判和(Ⅱ)对人的本质的规定。对于(Ⅰ),马克思以“社会主义”来揭示和指认异化的社会性质,“不仅人的富有,而且人的贫困(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同样具有人的因而是社会的意义。”他也以“社会主义”作为对工人异化的人道主义批判,“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已经不再需要这样的中介;它是从把人和自然界看作本质这种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感性意识开始的。社会主义是人的不再以宗教的扬弃为中介的积极的自我意识。”对于(Ⅱ),马克思用“社会”表征人的类本质的生成以及预设合乎人性的复归。“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某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某种新的生产对象,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综合Ⅰ和Ⅱ,“社会主义”的特定内涵就是对异化的批判和否定以及对人的本质的全面占有,从哲学上演绎了一个人的本真(“社会”)态→异化态→复归(“社会”)态的人本主义异化史观的总体进路。

当然,对“社会主义”一词的辨析并非是完全重现马克思思想的一种诠释,毕竟文本结构与后人解读之间有着无以弥合的“历史和理论的距离”,对这一范畴的研究只是回到马克思的一种当代解读,所产生的“距离”不免会引起不尽的思考和争论,然而正是这些思考和争论构成了马克思与当代人的思想对话和视界交融,实现马克思走到现在和我们回到马克思的统一,在文本结构中让马克思不断重现。

[1]王代月.原典中的马克思主义[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李鹏程.马克思早期思想探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5]张一兵.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黄学胜.共产主义与私有财产的本质关联[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猜你喜欢

手稿异化本质
作家手稿
作家手稿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丢失的手稿
回归本质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童年的本质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