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课堂视野下物理课堂教学的理性反思*

2014-03-21邢耀刚

物理通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物理目标课堂教学

邢耀刚

(白银市白银区武川新村学校 甘肃 白银 730900)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近几年,我区教育局多次派一线骨干教学去山东杜郎口中学、青岛市即墨二十八中、山西太谷中学学习他们的先进教学模式与教学经验,回来后再次培训、研讨形成了自己独有风格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随着高效课堂的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出现了各种误区,本文针对课堂教学中的出现的各种误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高效课堂实施的同仁们提供一些参考.

1 高效课堂教学实施中出现的某些误区

高效课堂在我区已全面推进,其中高效课堂的模式五花八门,以我校的“335”教学模式为例,整个课堂教学表面现象,学生参与状态热烈,教师精神饱满,教学课件花里胡哨,最终结果教学成绩下滑,教学效果事倍功半,笔者通过课堂实践与体会,认为造成“课堂低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是课堂实施者在课堂具体操作中出现了多种误区.

1.1 合作探究流于形式 教学过程过于做做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但在许多教师眼里把它作为新课改的重要标志,课堂教学非常重视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于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开始盛行.课堂上“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喜欢说哪个就说哪个”等形式充斥着整个课堂,贯穿始终,教师忙于一个个活动的组织、展开,一堂课能进行5,6次小组讨论,而教师忙于在各个小组间转悠,课堂出现一片“生机勃勃”、“热闹繁荣”的景象.试想,这样的讨论能是有效的吗?这种教学,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片面夸大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控力,片面夸大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低估甚至排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即失去了教师的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等神圣职责,教学处于放任自由的状态,学生不仅不能有效地接受信息、掌握知识,也难以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发展,这必然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

1.2 教学目标制定过高 课堂教学过于低效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方向,是学生学习的核心,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标准.在教学目标设定时,需要教师认真领会和把握新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弄清本章、本节或本单元、本课课程新标准的要求是什么,在整个目标体系中处在什么位置,应强化和落实哪些知识点,其中的难点是什么,重点是什么等等.只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弄明白,才有可能设定一个比较科学、合理、适合学生需求的学习目标,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方向正确,才有可能有效、高效.在调研听课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教师教学目标设计空泛,不切实际,定得过高,甚至超出课程标准的要求,脱离学生学习实际,结果适得其反,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和无效.

1.3 教学进度没有计划 教学方法简单粗糙

教学进度就是教学进展速度,其快慢不应由教师主观决定,不能凭教师的感觉随意设置,应取决教学内容的难易和教学目标是否能很好落实,而且还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际要求,是有内在的科学规律的.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学校和教师认为有效、高效就是单位时间内接受的东西多、接受得快,于是就在课堂教学中抢时间、赶速度,上课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该学的知识没学会,该有的过程没体验,该做的练习没有做,以讲代听,以教代学,以演示实验代学生实验,以校内活动代生活实践等等,结果是做了一锅夹生饭.即使到后来腾出了大量时间来学习课外的东西,或搞几轮综合复习,效果仍然不会好.这样的教学怎么可能高效呢?

1.4 课堂气氛热闹非凡 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鼓励在物理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课堂是学堂,是学生启迪智慧,培养能力,深入思考,开展活动的场所.如果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压抑、毫无生机,学生只是坐好干听教师讲解或干脆趴下睡觉,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好.但如果课堂始终热热闹闹、你争我抢、形式多样,是否就一定高效呢?其实也不尽然.课堂气氛活不活跃,不全在热闹不热闹,关键是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是否调动起来,是否在热闹中、活动中受到启迪、引发思考,更要看这些思维、活动是不是紧扣新课标要求,有助于达成设定的学习目标.我们经常看到有的教师上课一味图热闹,既是登台表演,又是互动讨论,一会儿调动多媒体手段,一会儿开展竞答竞猜,课堂上热热闹闹,实际效果却并不好,好看,好听,但不实用,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2 克服高效课堂出现的多种误区及相应的对策

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高效课堂也是一种教学理想,其意义是为现实教学产生一种动力、牵引、导向作用.因此,高效课堂应是一个动态的转化过程,即从追求高效的教学理想转化成实现教师高效地教和学生高效地学的教学状态.也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5min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2.1 教学设计要体现出三维目标 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课堂要讲目标,因为课堂上任何一种有效的教学行为,都离不开明确的教学目标.目标是教学任务的导向,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基础.人们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活动,包括相互交流与沟通、相互启发与补充,即合作探究学习是课堂中的有效学习方式.教学过程突出重点、难点,是课堂教学实现高效的关键.

2.2 教学环节的设计能更好地体现高效性

备课不是单纯地编写导学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过去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新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导”,就是通过课前精心设计导学案,善于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点燃其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科学探究的思想与行为,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体现课堂的高效性.

2.3 重视集体备课 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备课,首先要明确备什么,特别要明确课标理念指导下应着重备什么.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法、备拓展、备练习是基本要求,其中解读教材是第一要务,教师不能丢了个性化解读文本的深思,而盲从于“教参”.在备课中对教材研究越深刻,教学设计越有自己的独到之外,对教学过程的驾驭才越能游刃有余.那些精彩的课堂教学,教师都能功在课前,对文本的解读都达到融会贯通、炉火纯青的程度.备课是讲课的起始环节,“备课”意义非比寻常,它是教师围绕教学所进行的一系列准备性活动,是教师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设计的再创造.特别是集体备课能更好地发挥教研组的群体力量,互取所长,使组内教师资源共享,能取得较好成效的一种备课方式,只有精心备课、扎实上课,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

2.4 妙用多媒体技术 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教学往往是物理课堂教学的重点和关键,并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课堂上能合理地将大量的图片、动画、录像等材料整合到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或再现不同的物理过程,化理性教学为感性教学,能够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打破时空的限制,增加课堂的信息容量,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中对于有些实验效果不够理想,学生难以产生丰富的联想,难以完成从实验现象到物理规律的转化,甚至有些实验根本无法实现(如分子的运动).如果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物理实验教学,就能起到直观形象、化小为大、化远为近、动静变化、快慢可调、重复再现等作用,如果妙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5 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 发展学生学习的空间

有些物理知识比较抽象、深刻,由于学生个人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单靠某个学生独立思考会出现困难或回答不全面.这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在小组活动中提出个人的困惑,让小组成员充分发表意见,在切磋争辩中过滤问题,去伪存真,从别人的意见中受到启发,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点拨,从而使学生对物理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扩展思维空间.当自己的意见被大家认可时,及时给予鼓励,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3 结束语

随着课改的纵深发展,“有效”和“高效”已经成为物理课堂的孜孜追求.让我们抛开形式化和功利化,真正为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物理上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而努力,作为一线教师应该扎扎实实上好每一堂课.“高效课堂”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是一个理想的课堂,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更是一个真实的课题,它需要我们教师终身去追求,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理念和深入的实践来推进高效课堂,努力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摇篮,成为学生学习的超市,体验生命的乐园,让物理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1 邢耀刚.新课改下物理课堂教学的误区及解决对策.教育革新,2010(6):37~38

2 许方文.高效课堂教学误区及对策的理性思考.文教资料,2010(3):162~163

3 邢耀刚,高青玲,等.基于多媒体技术的中小学优质高效课堂研究.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4):160~161

4 张维善.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物理目标课堂教学
只因是物理
处处留心皆物理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我不是教物理的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