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顺尔宁治疗非急性发作期哮喘的临床观察

2014-03-21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年23期
关键词:白三烯拮抗剂控制率

郑 丹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龙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0032)

顺尔宁治疗非急性发作期哮喘的临床观察

郑 丹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龙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0032)

目的 探讨顺尔宁(孟鲁司特钠)联合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非急性发作期哮喘的疗效。方法 60例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舒利迭组)和观察组(顺尔宁联合舒利迭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舒利迭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舒利迭治疗基础上加用顺尔宁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哮喘控制18例、部分控制10例、未控制2例,控制率93.3%;对照组患者哮喘控制10例、部分控制11例、未控制9例,控制率70.0%。两组哮喘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较轻微,仅有2例出现与药物相关的腹痛和头痛。结论 顺尔宁与少量激素联合使用,能够更好地控制哮喘,不良反应轻微,为哮喘患者的治疗新选择。

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治疗;顺尔宁

哮喘是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全球共有约3亿哮喘患者,各国哮喘的患病率从1%~30%不等,我国约0.5%~5%,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哮喘的病死率约(1.6~36.7)/10万,多与哮喘长期控制不佳、最后一次发作时治疗不及时有关[1]。哮喘是一种复杂的、具有多基因遗传倾向的疾病。炎症介质白三烯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2],因此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顺尔宁防治哮喘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该药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3]。笔者应用顺尔宁(孟鲁司特钠)联合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非急性发作期哮喘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科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60例,经对症治疗后病情缓解转为非急性发作期后,随机分为对照组(舒利迭组)和观察组(顺尔宁联合舒利迭组)各30例。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内科学》第8版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的诊断标准,排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急性发作期均按需对症治疗,包括补液、解痉、抗炎、吸氧等综合治疗。病情稳定后对照组患者给予舒利迭50 mg吸入,1吸/次,2次/d;观察组患者在舒利迭治疗基础上,每晚服顺尔宁10 mg。随访3个月,评价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控制情况,再根据病情调整上述用药,不在本研究范围内。

1.3 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表2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校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控制情况 观察组控制18例、部分控制10例、未控制2例,控制率为93.3%(28/30);对照组控制10例、部分控制11例、未控制9例,控制率为70.0%(21/30)。两组哮喘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P<0.05)。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例)

表2 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控制水平判定标准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较轻微,仅有2例出现与药物相关的腹痛和头痛,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逐渐耐受。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临床发作时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胸闷、气促或咳嗽。该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与免疫、神经、内分泌、精神和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现在认为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变应原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炎症是哮喘发生的基本机制。该病治疗上无特效的方案,规律应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维持治疗和控制病情的基本方法。低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无法达到哮喘控制的目的,大剂量又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联合用药以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减轻其不良反应成为目前哮喘治疗的主要方案之一[4]。

顺尔宁是一种选择性和竞争性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该药具有如下特点:对轻中度哮喘患者可有效控制症状,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减少β2受体激动剂用量;对高剂量吸入或口服激素患者,能够减少激素用量;用药方便,不良反应轻微,长期使用不容易产生耐药。目前,以顺尔宁为代表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许多地区已经被推荐为儿童与成人轻中度哮喘缓解期维持治疗的一线药物。研究显示,顺尔宁治疗轻中度哮喘疗效显著,虽然顺尔宁可以引起口干、口苦、头痛和胃肠道反应,但发生率较低,患者症状轻微,不影响治疗,无需停药,用于哮喘缓解期的长期治疗具有极高的安全性。

综上,本研究显示,加用顺尔宁的观察组患者,哮喘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仅有2例患者出现与药物相关的腹痛和头痛。因此,笔者认为,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者在应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的基础上,应加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进一步强化对病情的控制,以便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葛均波, 徐永健. 内科学[M]. 8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28-36.

[2] 张素颖. 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联合顺尔宁口服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研究[J].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0, 8(4): 269-270.

[3] 鲁慧敏, 杨玲, 施萍. 长期口服孟鲁司特对轻、中度持续哮喘患者肺功能及过敏反应指标的影响[J]. 上海医学, 2007, 30(9): 669-671.

[4] 罗厚江, 潘家华. 支气管哮喘联合用药研究进展[J]. 安徽医药, 2010, 14(4): 473-474.

1672-7185(2014)23-0045-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23.027

2014-07-16)

R56

A

猜你喜欢

白三烯拮抗剂控制率
无锡茶园不同修剪模式对茶小绿叶蝉发生量的影响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
治疗心力衰竭新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及脑啡肽酶双重抑制剂LCZ696
白三烯对患儿发生迁延性肺炎的影响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原发性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白三烯水平的影响
郑州市某三甲医院职工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急性并发症调查
东北农村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重症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
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高血压的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