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种方法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2014-03-20王泉刘斌尚红涛王立涛刘玉民董桂贤孙建华

实用骨科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固定架远端胫骨

王泉,刘斌,尚红涛,王立涛,刘玉民,董桂贤,孙建华

(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骨一科,河北 衡水 053000)

胫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骨折往往造成小腿远端软组织条件较差,常用手术方法有采用微创经皮钢板置入(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技术联合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外固定架、切开复位普通钢板内固定。3种手术方法各有优缺点。笔者对2006年6月至2012年4月90 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随访比较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0 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3组。A组患者45 例采用MIPPO技术联合LCP,男28 例,女17 例;年龄21~70 岁,平均45.3 岁;AO分型,A1型11 例,A2型7 例,A3型9 例,B1型9 例,B2型6 例,C1型3 例。B组患者22 例采用外固定架,男14 例,女8 例;年龄25~65 岁,平均44.2 岁;AO分型:A3型8 例,B1型3 例,B2型1 例,B3型4 例,C1型3 例,C2型1 例,C3型2 例。C组患者23 例采用切开复位普通钢板内固定,男12 例,女11 例;年龄24~63 岁,平均44.6 岁;AO分型,A1型9 例,A2型7 例,A3型2 例,B1型3 例,B2型1 例,C1型1 例。3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分型及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手术方法

1.2.1 A组 采用闭合复位的方法,术前牵引有助于形成并维持小腿的力线及正常的长度,使骨折达到早期的“预复位”[1],术中复位钳复位、C型臂X线机引导下的手法牵引、顶挤等手法间接复位[2],不强求解剖复位。根据患者小腿皮肤情况决定LCP放置位置。自内踝处或小腿远端前侧切口,用骨膜剥离器在骨膜与深筋膜之间作钝性剥离,选用长度适合的LCP,钢板置骨膜外,远近端分别用3~4枚锁定螺钉与钢板固定,中央骨折段钉孔旷置。

1.2.2 B组 胫骨远端骨折首先于内踝与跟骨结节连线中点处及第1跖骨处打入2枚固定螺钉采用超关节单臂外固定架,或于骨折远断端打入2枚克氏针采用半环形外固定架,整复骨折,必要时可行切开复位,C型臂X线机透视骨折对位对线满意后,克氏针临时固定,调整单臂或环形外固定架位置,安装外固定架。

1.2.3 C组 以骨折线为中心行手术切口,剥离骨膜后,显露骨折断端,直视下复位骨折,以钢板螺钉固定后,关闭伤口。

1.3 疗效评定指标 术后随访时观察患肢外观,测量踝关节活动。拍摄X线片观察骨折复位、再移位及愈合情况。根据Johner-Wruch标准[3]评定,优:无神经血管障碍、无畸形疼痛,关节活动正常;良:无骨不连,无神经血管障碍,无畸形,偶有疼痛,步态正常;可:无骨不连,轻微神经血管障碍,轻度内外翻畸形,偶尔疼痛、步态正常;差:有骨不连、重度神经障碍、明显畸形、重度疼痛、明显跛行。优为3分,良为2分,中为1分,差为0分。

基金项目:2012年衡水市科学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12013A)

2 结 果

2.1 3组患者疗效评定 对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采用MIPPO技术联合LCP组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高于另外2组,MIPPO技术联合LCP组与外固定架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PO技术联合LCP组与切开复位普通钢板内固定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经1~2年随访,各组患者疗效见表1。

表1 3组患者疗效评定

2.2 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采用MIPPO技术联合LCP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另外2组,MIPPO技术联合LCP组与外固定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PPO技术联合LCP组与切开复位普通钢板内固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见表2。

表2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2.3 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采用MIPPO技术联合LCP组术后并发症低于另外2组,MIPPO技术联合LCP组与外固定架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PO技术联合LCP组与切开复位普通钢板内固定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见表3。

表3 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3 讨 论

胫腓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3.7%[4],干骺端骨折又是临床上常见的胫腓骨骨折部位。牵引或石膏固定等保守治疗方法治疗时间较长,骨折复位差,对关节功能影响较大,目前临床上对能够耐受手术的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干骺端骨折临近关节,常合并关节内骨折,限制了髓内固定系统的应用[5],因此临床上常面临无法坚强固定,术后固定失效、骨折移位等问题。临床上采用MIPPO技术联合LCP、外固定架、切开复位普通钢板内固定3种手术方法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术后疗效:对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采用MIPPO技术联合LCP组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要高于另外2组,外固定架组关节功能恢复最差,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切开复位普通钢板内固定组因内固定强度有限,术后往往辅助石膏托外固定,限制了早期的关节功能锻炼;外固定架影响关节功能活动,造成关节僵硬。LCP对骨折固定牢靠,术后不需石膏制动,可以早期进行踝关节功能锻练,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关节功能。

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采用MIPPO技术联合LCP组在3组中手术时间最短,术中出血量最少,与外固定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切开复位普通钢板内固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切开复位普通钢板内固定组手术切口大,术中剥离范围广,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MIPPO技术创伤小,LCP钢板不需塑形,操作简单,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骨折愈合时间:采用MIPPO技术联合LCP组在3组中骨折愈合时间最短,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切开复位普通钢板内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最长。外固定架因固定强度差,骨折断端不稳定,影响骨折愈合时间。切开复位普通钢板内固定组对骨膜及软组织剥离过多,影响骨折愈合。MIPPO技术联合LCP采用皮下隧道,不剥离骨膜,切口小,对软组织破坏少,有利于骨折愈合。

术后并发症:采用MIPPO技术联合LCP组在3组中术后并发症最少,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固定架术后护理周期长,易出现钉道感染,固定针的松动[6];切开复位普通钢板内固定组对软组织破坏较多,术后易出现皮肤坏死,需二期手术治疗,钢板固定强度有限,易出现钢板断裂。MIPPO技术联合LCP创伤小,保护了局部软组织,且固定强度大,大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综上所述,MIPPO技术联合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有利于骨折愈合等优点,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理想方法。

参考文献:

[1]侯金永,于东升,杨茂清.间接复位微创锁定接骨板固定治疗胫腓骨下段螺旋形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6(4):381-382.

[2]吴健强,王炳庚,徐兴明,等.胫骨远端内侧型锁定加压钢板微创治疗胫骨远端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1,14(2):219-220.

[3]Weigel DP.Marsh JL.High-energy fractures of the tibial plateau knee function after longer follow-up[J].J Bone Joint Surg(Am),2002,84(9):1541-1551.

[4]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等.实用骨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731-739.

[5]胡茂忠,范猛,井万里,等.经皮LCP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16(2):135-137.

[6]李玉茂,谢晓勇,蔡奋忠,等.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三种固定方法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23(10):942-943.

猜你喜欢

固定架远端胫骨
内侧楔骨远端倾斜与拇外翻关系的相关性
无天于上2035(一)
KD407:悬挂器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远端蒂足内侧皮瓣修复(足母)趾皮肤软组织缺损
胃小弯全切术治疗远端胃癌的随机对照研究
一期复合植骨外固定架固定、VSD引流治疗Gustilo-Anderson Ⅲ型骨折的临床观察(附8例报告)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