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学术期刊编辑与作者的有效沟通

2014-03-20付友华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5期
关键词:学报学术期刊稿件

付友华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湖北黄冈 438000)

【图书情报与编辑学研究】

浅析学术期刊编辑与作者的有效沟通

付友华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湖北黄冈 438000)

编辑与作者的关系是期刊工作中最重要的关系,学术期刊编辑与作者之间能否实现有效沟通,是做好编辑工作非常关键的一步.通过对期刊编辑实践的真实案例的分析,指出期刊编辑只有树立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学习意识,才能实现与作者的有效沟通.

期刊编辑;作者;沟通

沟通是人与人或人与群体之间通过一定的渠道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情感,并获得理解的过程.沟通是期刊编辑工作的基础,它贯穿于编辑流程的各个环节.编辑既要与编辑部内部人员交流,也要与作者、审稿专家等外部人员沟通.其中编辑与作者的沟通尤为关键,两者关系是否和谐,会影响到整个出版活动的进程和质量,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以编辑与作者的有效沟通十分重要.

1 编辑沟通不力案例与现象分析

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案例:作者A是某高校学报一位年长的作者,连续两年都在该学报的特色栏目上发表过文章,作者B不赞同作者A的观点,写文章反驳,并发表在该学报上.由于作者B的文章中个别地方言辞过于尖刻,作者A要求再次刊文予以反驳,于是找到该栏目编辑.该编辑觉得,两位作者一个公说公有理,一个婆说婆有理,很难判断谁对谁错,学报版面紧张,没有那么多的版面供两位作者争来争去,于是拒绝了作者A的要求.应该来说,该编辑的想法站得住脚.但是,由于该编辑在与作者A沟通时,出言不逊,激怒了作者A.作者A马上找到该学报的主办单位负责人,要求刊发他的文章,否则就会将此事公布于网络.为了避免事态扩大,该学报最后刊发了作者A的文章.认真分析本案例,不难发现案例中的责任编辑由主动变被动,从表面上看是由于说话过于偏激,不善沟通,但进一步分析,是否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此案例绝非个例.在期刊办刊实践中,编辑沟通不力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一是审稿因人而异.有的编辑利用手中掌握的“生杀大权”,处理稿件因人取舍,重权威专家,轻一般作者.对待名人的稿子,盲目崇拜,不经必要的沟通就来稿照登;而对待一般普通作者的来稿,则不做认真研读,不进行充分沟通,就草草决定取舍.二是编辑加工随意,缺乏与作者必要的沟通.有的编辑过于自信,不经作者同意,对稿件进行内容性修改,造成误改或修改不当,侵犯了作者的权益.三是不注意沟通技巧.在与作者沟通的过程中,语言生硬,态度盛气凌人,尤其是与硕士生的沟通更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用导师的口吻加以训导.这种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期刊编辑责任意识不强、服务意识薄弱、对自身角色定位出现偏差造成的.

2 学术期刊编辑如何实现与作者的有效沟通

2.1 学术期刊编辑的责任意识是实现与作者有效沟通的基础

学术期刊是传播文化的载体,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学术期刊编辑承载着传承文化、传播知识、发展先进科学文化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任,其首要任务就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使所编辑的稿件真正能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因此,学术期刊编辑必须要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具体来讲,就是要把编辑工作当成事业来经营,而不是把它当作谋生的手段,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兢兢业业,严格遵循办刊宗旨.重视编辑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在审稿环节,坚持论文录用的学术标准,对文不对人,“一碗水端平”,质量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对于自由投稿,还是特约而来的稿件,以稿件质量为唯一标准统一对待,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篇来稿;在编辑加工时,严格按照《著作权法》规定,尊重原稿,尊重作者的权益,设身处地替作者着想,抱着对作者负责的态度,涉及到内容方面的修改会主动与作者沟通,征得作者同意,不强加于人,滥用刀斧,肆加砍伐.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加工之事,良非易为,必反复讽诵,熟谙作者之思路,深味作者之意旨.”上述案例中的责任编辑,之所以出言不逊,激怒作者,将作者拒之门外,责任意识不强不能不算一个重要的原因.有责任意识的学术期刊编辑,就会充分认识作者在期刊编辑工作中的重要性,充分认识与作者沟通的必要性.因此,学术期刊编辑只有强化责任意识,才能实现与作者的有效沟通.

2.2 学术期刊编辑的服务意识是实现与作者有效沟通的关键

作者对于期刊来说是宝贵的财富.学术期刊编辑树立服务意识,有利于促进期刊作者队伍建设,是实现与作者有效沟通的关键.期刊编辑的服务意识,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与作者关系的处理.学术期刊编辑树立服务意识,就会调整心态,正确定位,就会以朋友的身份、平等的地位与作者沟通,就会换位思考,能够站在作者的角度看待稿件及存在的问题.学术期刊编辑树立服务意识,就会把握好与作者相处的尺度,尊重和感谢作者对期刊的信赖与支持,用自己的真心来维护作者,爱护作者,积极主动地与作者沟通,热情耐心地回答作者有关刊物用稿要求及审稿等方面的咨询.其二,做好退稿工作.退稿是编辑工作中每天都会做的事情,学术期刊编辑树立服务意识,就会把握好退稿的宗旨,即“退稿不退人”,综合审稿专家的意见,将文章的闪光点、未被录用的原因、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修改建议一并告诉作者,而不是简单告之“不能采用”.面对不同的作者,采取不同的退稿策略.比如像省属高校学报这样的期刊,作者队伍中绝大多数是在读研究生和高校青年教师,文章不被录用的占大多数,在跟他们沟通时应做到褒贬并举:首先肯定其科研的热情和投稿的积极性,在指出其稿件存在的不足时尽可能给予安慰和鼓励,同时明确告知刊物的刊用要求,真诚希望今后继续关注本刊,给本刊投稿.对于选题能力较强、有培养前途的作者,在退稿时更是要耐心、细致地从选题到材料运用及行文规范等方面予以具体指导,尽可能激发出他们的写作潜能,帮助他们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如果是因为版面有限怕耽误作者发表的,一则感谢作者对本刊的认可,二则向作者解释清楚,必要时还可帮作者向其他刊物推荐,即使作者不需要推荐,也能感受到编辑的诚挚心意.而对于退稿是约来稿件的情况下,能够在不伤作者面子的情况下向作者解释清楚,思考话应怎样说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使对方既能接受退稿,又能一如既往地支持刊物的发展.[2]其三,沟通前的准备.学术期刊编辑树立服务意识,就会在与作者沟通前做文章.比如,在沟通之前查找相关文献,了解文章所述问题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相关的专业知识.这样就可以使编辑与作者沟通时能够把握沟通的重点,能够对一些专业问题进行有效沟通,同时也可避免编辑就文章内容提出的疑问“不专业”使得编辑面临尴尬,或者作者提出种种专业上的理由来搪塞编辑.[3]其四,给予人文关怀.学术期刊编辑树立服务意识,还体现在人文关怀,为作者提供更多的便利上.美国兰登书屋著名编辑萨克斯·康明斯堪称楷模,他恪尽职守,竭尽所能.他帮作者租过打字机、预订礼服,帮作者与地产商洽商,当作者病重住院时,能24小时熬夜守护等等.作为期刊编辑,我们无需为作者提供生活方面的服务,但在编辑工作中应做到两个“及时”——及时审稿、及时回复,提高工作效率.任何一位作者投稿后,都希望尽快得到结果,如果编辑部长时间(半个月)未将审稿意见反馈给作者,作者有可能主动要求撤稿,并将文章另投他刊.目前同类期刊越来越多,各家期刊都在争夺稿源,编辑部处理稿件太慢,就会失去优秀稿源,特别是像省属高校学报,优质稿源稀缺.只有加快审稿速度,及时反馈审稿意见,才能留住优质稿源,争取到更多作者的信任,留住作者.[4]如果稿件必须作退稿处理,那就要退得快、退得利索,尽快通知作者,为作者尽快改投他刊或修改后另作安排赢得时间.这种高效率的处理方式同样能赢得作者对编辑的称赞、对期刊的热爱.[5]

2.3 学术期刊编辑的学习意识是实现与作者有效沟通的保障

编辑素养的提高是期刊质量提升的重要前提因素.作为学术期刊编辑,首先必须要有较强的政治理论素养,政治理论素养是做好学术编辑工作的基础.学术期刊编辑要有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仰,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认真贯彻国家出版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出版纪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使所编辑的稿件真正能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学术期刊编辑唯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把自我品格锤炼贯穿于职业生涯的始终,正确抵制各种利益的诱惑,不为金钱所动,不为人情所变,恪守职业道德.同时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具有宽广的知识结构,具有开阔的视野.既要具备出版法规知识、编辑业务知识、语法修辞知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素养,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知识等.[3]这些知识是学术期刊编辑人员做好编辑工作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与作者有效沟通的基础.期刊编辑的学习意识是实现与作者有效沟通的保障.当前学术研究发展很快,不仅分科越来越细,而且出现了很多跨学科的研究成果,仅靠本专业的一点学术功底是不够的,因此,期刊编辑必须树立学习意识,积极参加相关的业务培训,向实践学习,向书本学习,向作者学习,不断提高职业素养.

学术期刊是学术交流的平台,尊重科学,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是品牌期刊必不可少的文化要素;以人为本,尊重作者,善待作者,壮大作者队伍,提高作者水平,建立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合作的良好关系,是编辑应具有的职业素质.目前期刊编辑队伍职业素养状况并不十分理想,与作者沟通不力事件的发生多数因期刊编辑职业素质较低有关.学术期刊编辑要提高职业素养:首先在知识层面上,学术期刊编辑要对自己负责栏目所涉及到的学科有较全面的了解,从而获得与作者沟通的话语权.这些都需要学习才得以实现.期刊编辑只有坚持不断学习,才能做到“广”而“博”,在与作者沟通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在综合性期刊中,一名编辑负责几个栏目、几个学科的稿件,经常要面对相对陌生的论题.因此,期刊编辑在请教相关专家的同时,自己更要“勤”字当头,主动去搜寻相关的学术资料,补充专业知识.[2]其次,期刊编辑还要经常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尤其是《著作权法》,在编辑加工时,把握以下原则:一是尊重原稿.尊重作者的思想及意图,保持原稿的风格特色.二是改必有据.面对性质各异的稿件,编辑加工时要谨慎从事,对稿件的修改必须有充分的依据和理由,凡是有疑问或没有把握的地方,一定要查阅工具书或请教其他专家得到确切结论才能动手.[6]

总之,一篇优秀论文的出版凝结着作者和编辑的汗水和智慧,是二者创造性劳动的完美结合.学术期刊编辑与作者的有效沟通,能提高学术期刊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期刊健康发展.

[1]姜红.试论期刊编辑的责任意识及其培育[J].出版广角,2011,(10):60-61.

[2]宋媛.论学术编辑与作者的有效交流[J].大学出版,2008,(6):55-59.

[3]陆宜新.科技期刊编辑与作者沟通前的准备[J].编辑学报,2012,24(4):348-349.

[4]王子斌,张立元,刘明寿.科技期刊责任编辑处理稿件欠妥行为探析[J].编辑学报,2009,21(1):81-83.

[5]颜廷梅,任延刚.以退稿为例谈编辑如何更好地服务作者[J].编辑学报,2013,25(4):359-361.

[6]伏春兰.期刊责任编辑的责任与权力[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3,23(5):62-65.

【责任编辑 曹 静】

An Analysis of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between Academic Journal Editors and Authors

FU You-hua
(Editorial Office of Journal,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Huanggang 438000,Chin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itors and authors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lationship in periodical work.In order to do a good editorial job,it is crucial for academic journal editors to achiev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with authors.On the basis of real case analysis of journal editing practices,it is concluded that only with the senses of responsibility,service and learning,can journal editors achiev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with the authors.

journal editor;author;communication

G23

A

1009-5128(2014)15-0058-03

2014-06-15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基于定量分析的高校学报质量评价指标研究(2012D090);黄冈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期刊的不确定综合评价(2013018803)

付友华(1964—),女,湖北黄冈人,黄冈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副编审,主要从事高校学报评价研究.

猜你喜欢

学报学术期刊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致敬学报40年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