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6层螺旋CT平扫在门诊输尿管阴性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4-03-19覃智标黄瑞旭邓德茂黄增超

微创医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尿路泌尿外科B超

覃智标 雷 华 黄瑞旭 邓德茂 黄增超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南宁市 530023)

16层螺旋CT平扫在门诊输尿管阴性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覃智标 雷 华*黄瑞旭 邓德茂 黄增超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南宁市 530023)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平扫在门诊输尿管阴性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临床门诊高度怀疑输尿管结石而行泌尿系 B 超、尿路平片(KUB)检查,均未能明确发现结石的患者应用16层多层螺旋平扫,经后处理工作站进行MPR、MIP及三维重建等后处理获得成像观察。结果单侧输尿管结石40例,双侧输尿管结石16例,10例为输尿管上段结石,25例为中段结石,21例为下段结石,合并患侧输尿管积水24例,结石直径3~11 mm,2例患侧输尿管轻度迂曲畸形;可疑输尿管结石4例,后经CT尿路造影(CTU)证实为输尿管结石2例,未发现结石2例。结论16层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范围广、层厚薄和图像质量高等优点,能多平面、多方位三维立体显示泌尿系情况,对输尿管阴性结石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输尿管结石;阴性结石;计算机体层成像

2008年10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门诊共接诊60例高度怀疑输尿管结石而先后行泌尿系B超、KUB检查均未能明确诊断的患者,并行16层多层螺旋平扫,取得了满意的图像及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60例,男 33例,女27例,年龄19~72岁,平均42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侧腰胀痛或绞痛、腰部酸胀不适、下腹痛、肉眼或镜下血尿、尿频、尿痛等。所有患者均行泌尿系B超、KUB检查,21例B超提示疑输尿管扩张、输尿管远端梗阻,但均未能明确发现结石影像,60例行KUB检查均未见异常。

1.2 方法 检查设备采用GE LightSpeed 16层螺旋CT,检查前无需禁食及肠道准备,嘱患者适量饮水,憋尿。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120~250 mA,扫描层厚1.25 mm,螺距1.375,转速0.6 s/rot。体位为标准仰卧位,扫描范围从横膈至耻骨联合上缘,且在一次屏气下完成,平扫所获得的原始数据传至工作站后行多平面重建(MPR)、 最大密度投影(MIP)、三维重建等后期图像处理。

2 结 果

60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进行CT平扫,图像经多平面重建(MPR)、 最大密度投影(MIP)、三维重建等后期处理后均清晰地显示结石位置、大小、形态及结石梗阻以上部位集合系统、输尿管积水扩张情况,同时可显示患侧输尿管有无迂曲。结果显示,单侧输尿管结石40例,双侧输尿管结石16例,10例为输尿管上段结石,25例为中段结石,21例为下段结石;合并患侧输尿管积水24例,2例患侧输尿管轻度迂曲畸形;可疑输尿管结石4例,经CT尿路造影(CTU)证实输尿管结石2例,未发现结石2例,结石直径3~11 mm,诊断结果均经药物保守排石治疗或手术证实,结石诊断准确率高达96.66%。

3 讨 论

我国是世界上三大结石高发区之一[1],泌尿系结石在泌尿外科住院病人中占首位。而输尿管结石往往以肾绞痛急诊就诊,如果诊断不及时或疗效不明显易造成医患纠纷。如何快速的明确诊断及积极治疗至关重要。

在门诊,因B超及腹部平片(KUB)检查具有快捷、方便、经济等优点,被视为输尿管结石诊断中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然而受肠道气体、粪便、周围脂肪组织、结石与骨质重叠等干扰因素影响,KUB有时无法明确结石诊断,另外KUB检查也难以鉴别盆腔静脉石、腹膜后或淋巴结钙化点,尿酸结石、胱氨酸结石等因可透射线使得其结石成像模糊或不显像,常易造成漏诊、误诊。B超检查因其无辐射且经济、方便,为急诊肾绞痛检查首选,但B超对输尿管结石诊断的敏感性远低于肾集合系统结石。KUB、B超对尿路结石患者诊断的准确率仅为45%[2,3]。B超是受主观性影响较强的检查方法,操作医生的兴趣爱好和经验往往对结石的检出率产生较大的影响;另外受检结石需要有一个均质体(如肾集合系统内或膀胱内的尿液)作为衬托结石声像的背景,即所谓的“声窗”,如果结石没有导致输尿管梗阻扩张形成“水路”作为定位引导,结石较难检出,特别是输尿管中下段小结石。所以,不可单凭B超结果作为影像学确诊的唯一依据。IVU检查前需要空腹并行肠道准备,检查过程中需腹部加压,过程较繁琐,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另外肾绞痛发作时,由于急性尿路梗阻往往会导致尿路不显影或显影不良,因此对结石的诊断会带来困难。

CT在尿石症检查中的应用弥补了上述各种检查的不足。CT检查无需禁食及肠道准备,不受肠内气体、脂肪组织影响,更适合于肥胖和儿童、老年患者。同时,CT扫描速度快,在患者一次屏气期间即可完成输尿管全程扫描且无遗漏。CT扫描图像具有很好的空间分辨率,为断层扫描成像,可以显示输尿管与周边组织器官的关系,是目前鉴别静脉石、腹膜后或淋巴结钙化灶的最佳方法。即便是对KUB难以显像的尿酸或胱氨酸等成分结石,CT也可得到较高的确诊率。

CT不仅可以很好地显示结石形态、大小、位置,同时也可显示梗阻以上部位积水扩张情况及肾实质受压变薄的程度,为临床诊断及相关的治疗提供足够的信息。此外,梗阻性结石常易继发息肉包裹,CT成像可显示结石周围形成的软组织带,称为软组织边缘征,是输尿管结石的特异性表现[4]。原始图像信息经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三维重建等后期技术处理后更是可以直观、清楚地显示肾盏、肾盂及输尿管全程形态,进一步明确高密度影是否位于输尿管管腔内。另外,输尿管全程的显示也可反映结石形成的可能原因,如先天性输尿管狭窄、输尿管迂曲畸形等,为治疗输尿管结石时是否应该同时解决狭窄、迂曲畸形等病变提供临床依据。本组60例患者中有2例同时合并患侧输尿管迂曲畸形,因程度较轻,我们暂未予同时处理,嘱患者定期观察尿路积水情况。可疑输尿管结石4例中输尿管无扩张或扩张不明显时,MSCT对输尿管中下段的显示能力尚不足,往往难以鉴别小结石、盆腔静脉石或小钙化淋巴结,后经CT尿路造影(CTU)证实输尿管结石2例,另2例为盆腔静脉石及其他性质钙化灶,增强扫描时因造影剂密度与结石密度相当,有时会影响结石的显示[5]。因此,增强扫描时对结石的诊断主要是确认结石是否位于输尿管管腔内,输尿管结石表现为高密度影与造影剂充盈的输尿管重叠部“淹没征”,如在强化的输尿管影以外平面有高密度影显示,即“双影征”,则可排除输尿管结石。在泌尿系结石的各种检查设备中,CT不仅在解剖成像方面具有B超、KUB所难以比拟的优势,我们还可通过CT初步判断结石成分,从而更好地指导治疗。陈志强等[6]指出,螺旋CT可以在体外预测5种结石成分,根据结石CT值不同大小推测结石成分。

本组研究显示,CT对输尿管结石尤其是阴性结石具有极高的诊断率,鉴于CT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明显优势,当门诊高度怀疑输尿管结石诊断而B超、KUB等检查均未能明确发现结石影像时,应进一步完善CT检查,以免漏诊误诊。

[1] 那彦群,叶章群,孙 光.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09.

[2] Dalrymple NC,Verga M,Anderson KR,et al.The value of unenhanced helical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in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flank pain[J].J Urol,1998,159(3):735-740.

[3] 石 磊,胡永刚,朱丽芃,等.64层螺旋CT在输尿管阴性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甘肃医药,2012,31(12):920-921.

[4] 王建新,刘乃波,鲍镇美.螺旋CT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应用价值[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23(6):340-341.

[5] 徐宜艳,李文祝,张春光,等.CT尿路造影对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5):485-486.

[6] 陈志强,周 哲,叶章群,等.螺旋CT判定尿结石成分的体外研究[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5,20(10):614-616.

微创医学技术信息动态

国内首例肾交感神经消融法治疗顽固性高血压获成功

由上海瑞金医院高血压科高平进教授和心脏科张瑞岩教授领衔的团队,日前成功完成了对一例多种降压药物控制无效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肾交感神经消融治疗。

据悉,桡动脉入径行肾交感神经消融治疗在国内尚属首次,瑞金医院进行的该项研究填补了相应的空白,同时也为后续的治疗策略提供了良好的参考。

覃智标(1968~),男,研究生,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腔内技术在泌尿外科疾病的应用研究。

R 693.4

A

1673-6575(2014)05-0657-02

10.11864/j.issn.1673.2014.05.

2014-08-03

2014-09-28)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尿路泌尿外科B超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稿约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稿约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稿约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写字的尴尬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比较
FHIT和PC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