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5°的角可以这样得到!

2014-03-19凌和进

江苏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三角板等腰三角直觉

凌和进

课堂是学生的舞台,没有学生的精彩就没有课堂的精彩。

在教学苏教版四上“画角”的内容时,我设计了一个用三角板画15°的角的问题。当时我的预设是: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会用60°减去45°得到15°,或者用45°减去30°得到15°。有一个学生还想到了用90°减去30°再减去45°的方法。接着,我问:“还有其他方法吗?”这时,一个平时不起眼的小男生走上前来,在黑板上画了一个30°的角,我当时想:他是不是要再画一个45°的角减去这个30°的角呢?可是事情没有按照我的设想来发展,这个学生接着把30°的角的两条边量得一样长,并连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紧接着,他量了底边的长度,取到中点,把中点跟30°的角的顶点连了起来,把顶角(他还不知道这是顶角呢!)平均分成了两个角。然后他说:“每个角都是15°。”

我愣住了,被震撼了。缓过神来,我对这个学生独创性的思维报以热烈的掌声。我问他:“你是怎么想的?”他把自己的操作过程说了一遍。但他并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就可以把30°的角平均分成两份。紧接着,我追问道:“你怎样想到这样做的?”他到自己的课桌上拿来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角板跟我说:“如果把这个三角形画在纸上,我可以把这个三角形对折,形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直角就分成了两个角,每个角都是45°。所以,我想到了用这种方法得到15°。”我恍然大悟:三年级时学过轴对称图形的知识,他利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了画角的问题。

课后,我对此回味良久。我无比欣赏这个学生对数学的直觉。其实这个学生比较特别,他语文和英语的学习成绩都不太理想,原因是他比较懒,不喜欢做作业,可唯独对数学特别感兴趣。为什么他对数学情有独钟?我认为,兴趣更多地来自数学本身,来自他对数学的直觉。成功可以培养一个人的自信,直觉发现伴随着很强的“自信心”。相比其他的物质奖励和情感激励,这种自信更稳定、更持久。画15°的角的问题是通过他自己的直觉获得的,不用通过逻辑证明的形式,因为他还是个四年级的学生,并不懂得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理论。那么,此次成功带给他的震撼是巨大的,他的内心将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学习钻研动力,使他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正如高斯在小学时就能解决“1+2+……+99+100=?”的问题,这是基于他对数的敏感性的超常把握,这就是直觉思维的力量。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呢?营造鼓励直觉思维产生的氛围很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对于学生的大胆设想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其合理成分及时给予鼓励,爱护、扶植学生的自发性直觉思维。教师应及时因势利导,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使学生对自己的直觉产生成功的喜悦感。如上面的教学,我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用三角板画15°的角。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不是唯一的,是多样性的,所以学生有可能想出不同的方法,甚至是独创性的方法。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没有因为这个学生想出的方法与我的预设不一致而打断他,而是耐心地让他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我还与全班学生一起鼓励他、表扬他,让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学生的思维真的不可捉摸。所以,永远不要低估学生!中央电视台《自然传奇》栏目里有这样一句话: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学生的生命更是五彩缤纷、无限精彩的。我们只有用心走近学生,与生命对话,才能理解生命、成就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小学)

课堂是学生的舞台,没有学生的精彩就没有课堂的精彩。

在教学苏教版四上“画角”的内容时,我设计了一个用三角板画15°的角的问题。当时我的预设是: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会用60°减去45°得到15°,或者用45°减去30°得到15°。有一个学生还想到了用90°减去30°再减去45°的方法。接着,我问:“还有其他方法吗?”这时,一个平时不起眼的小男生走上前来,在黑板上画了一个30°的角,我当时想:他是不是要再画一个45°的角减去这个30°的角呢?可是事情没有按照我的设想来发展,这个学生接着把30°的角的两条边量得一样长,并连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紧接着,他量了底边的长度,取到中点,把中点跟30°的角的顶点连了起来,把顶角(他还不知道这是顶角呢!)平均分成了两个角。然后他说:“每个角都是15°。”

我愣住了,被震撼了。缓过神来,我对这个学生独创性的思维报以热烈的掌声。我问他:“你是怎么想的?”他把自己的操作过程说了一遍。但他并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就可以把30°的角平均分成两份。紧接着,我追问道:“你怎样想到这样做的?”他到自己的课桌上拿来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角板跟我说:“如果把这个三角形画在纸上,我可以把这个三角形对折,形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直角就分成了两个角,每个角都是45°。所以,我想到了用这种方法得到15°。”我恍然大悟:三年级时学过轴对称图形的知识,他利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了画角的问题。

课后,我对此回味良久。我无比欣赏这个学生对数学的直觉。其实这个学生比较特别,他语文和英语的学习成绩都不太理想,原因是他比较懒,不喜欢做作业,可唯独对数学特别感兴趣。为什么他对数学情有独钟?我认为,兴趣更多地来自数学本身,来自他对数学的直觉。成功可以培养一个人的自信,直觉发现伴随着很强的“自信心”。相比其他的物质奖励和情感激励,这种自信更稳定、更持久。画15°的角的问题是通过他自己的直觉获得的,不用通过逻辑证明的形式,因为他还是个四年级的学生,并不懂得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理论。那么,此次成功带给他的震撼是巨大的,他的内心将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学习钻研动力,使他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正如高斯在小学时就能解决“1+2+……+99+100=?”的问题,这是基于他对数的敏感性的超常把握,这就是直觉思维的力量。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呢?营造鼓励直觉思维产生的氛围很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对于学生的大胆设想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其合理成分及时给予鼓励,爱护、扶植学生的自发性直觉思维。教师应及时因势利导,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使学生对自己的直觉产生成功的喜悦感。如上面的教学,我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用三角板画15°的角。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不是唯一的,是多样性的,所以学生有可能想出不同的方法,甚至是独创性的方法。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没有因为这个学生想出的方法与我的预设不一致而打断他,而是耐心地让他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我还与全班学生一起鼓励他、表扬他,让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学生的思维真的不可捉摸。所以,永远不要低估学生!中央电视台《自然传奇》栏目里有这样一句话: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学生的生命更是五彩缤纷、无限精彩的。我们只有用心走近学生,与生命对话,才能理解生命、成就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小学)

课堂是学生的舞台,没有学生的精彩就没有课堂的精彩。

在教学苏教版四上“画角”的内容时,我设计了一个用三角板画15°的角的问题。当时我的预设是: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会用60°减去45°得到15°,或者用45°减去30°得到15°。有一个学生还想到了用90°减去30°再减去45°的方法。接着,我问:“还有其他方法吗?”这时,一个平时不起眼的小男生走上前来,在黑板上画了一个30°的角,我当时想:他是不是要再画一个45°的角减去这个30°的角呢?可是事情没有按照我的设想来发展,这个学生接着把30°的角的两条边量得一样长,并连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紧接着,他量了底边的长度,取到中点,把中点跟30°的角的顶点连了起来,把顶角(他还不知道这是顶角呢!)平均分成了两个角。然后他说:“每个角都是15°。”

我愣住了,被震撼了。缓过神来,我对这个学生独创性的思维报以热烈的掌声。我问他:“你是怎么想的?”他把自己的操作过程说了一遍。但他并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就可以把30°的角平均分成两份。紧接着,我追问道:“你怎样想到这样做的?”他到自己的课桌上拿来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角板跟我说:“如果把这个三角形画在纸上,我可以把这个三角形对折,形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直角就分成了两个角,每个角都是45°。所以,我想到了用这种方法得到15°。”我恍然大悟:三年级时学过轴对称图形的知识,他利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了画角的问题。

课后,我对此回味良久。我无比欣赏这个学生对数学的直觉。其实这个学生比较特别,他语文和英语的学习成绩都不太理想,原因是他比较懒,不喜欢做作业,可唯独对数学特别感兴趣。为什么他对数学情有独钟?我认为,兴趣更多地来自数学本身,来自他对数学的直觉。成功可以培养一个人的自信,直觉发现伴随着很强的“自信心”。相比其他的物质奖励和情感激励,这种自信更稳定、更持久。画15°的角的问题是通过他自己的直觉获得的,不用通过逻辑证明的形式,因为他还是个四年级的学生,并不懂得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理论。那么,此次成功带给他的震撼是巨大的,他的内心将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学习钻研动力,使他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正如高斯在小学时就能解决“1+2+……+99+100=?”的问题,这是基于他对数的敏感性的超常把握,这就是直觉思维的力量。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呢?营造鼓励直觉思维产生的氛围很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对于学生的大胆设想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其合理成分及时给予鼓励,爱护、扶植学生的自发性直觉思维。教师应及时因势利导,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使学生对自己的直觉产生成功的喜悦感。如上面的教学,我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用三角板画15°的角。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不是唯一的,是多样性的,所以学生有可能想出不同的方法,甚至是独创性的方法。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没有因为这个学生想出的方法与我的预设不一致而打断他,而是耐心地让他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我还与全班学生一起鼓励他、表扬他,让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学生的思维真的不可捉摸。所以,永远不要低估学生!中央电视台《自然传奇》栏目里有这样一句话: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学生的生命更是五彩缤纷、无限精彩的。我们只有用心走近学生,与生命对话,才能理解生命、成就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小学)

猜你喜欢

三角板等腰三角直觉
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
巧用“直觉”解数学题
一副三角板的魔法
你的直觉靠谱么?
三角板“牵手”直尺
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联手解中考题
昆虫料理,你敢吃吗?
三角板的作用
一个基本模型的运用
剪裁三角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