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力彰显学校文化气质

2014-03-19曹国庆

江苏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校友校区师生

曹国庆

张家港市崇真中学位处张家港市西部保税区(金港镇)辖地,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老校。前身为教会学校,曾先后更名为张家港市后塍中学、张家港市后塍高级中学。2007年合并了港区高中。2011年易地新建,投资2.3亿元,历时一年多。2013年3月正式搬迁,恢复旧校名“崇真中学”。新校区占地面积160亩,规模为12轨,36个班,师生1300多名。新校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布局合理,设施设备现代,景观凸现文化个性,显大气而不见阔气,有张力而不显张扬。

一、传承:新校区中的怀旧元素

自1911年崇真学堂开办,到1938年设立中学,学校一直在原地没有搬迁过。作为一所百年老校,诸多建筑设施在历届校友心目中烙下了深刻的记忆。学校易地新建令师生欢欣鼓舞,但我们也担忧,学校易地新建后,崭新的现代建筑,陌生的校园环境,容易导致一所老学校历史厚重感的遗失,让师生和校友产生心理的失落感。周边一些新建学校因为没有解决好这个难题,出现了新、老发展进程中的文化断裂——在新校区里,老校厚重的文化痕迹荡然无存。

新校建造自然不可能完全复制老校的建筑,特别是现代教育的功能性需求对教学设施设备有了更高的标准。为此,我们提出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仿建老校区内具有代表性的个别建筑,既满足功能性,又可以作为学校的文化景观。在设计院开始设计方案时,校方第一时间介入,派专人与设计师进行沟通,在整体布局上巧妙融入老校建筑的元素,同时,搬迁老校区内具有崇真历史印记的纪念物。

学校前身是教会学校,第一、第二任校长均为神甫,董事会主席是辅仁大学创办人于斌。钟楼,是老校的主要建筑标志,在三四十年代的校友心目中留有深刻的印象。为此,学校根据老照片,临湖仿建一座钟楼,钟楼高约38米,以纪念崇真中学立校年份1938年,钟楼也命名为“崇真”。钟楼兼具功能价值与景观效果,楼内陈列历届校友捐赠的纪念品,布置知名校友照片;作为校区内的最高建筑物,钟楼自然也成了新学校的标志性建筑——钟楼临湖而立,又是学校的景观之一。

其他如老校门,为学校由私立转为公办时所留的年代印记;崇真宣言碑、双亭记石刻、校训石等为老校区原有景点,这些都直接搬迁安置。老校训石为88届校友所赠,上刻崇真中学的老校训“诚智仁勇”,搬迁后置于西校门入口处。学校还取校训命名教学楼(尚诚、尚智、尚仁)和体育馆(尚勇),并以此形成鲜明的崇真楼名系列:“崇文”(图书馆)、“尚德”(报告厅)、“尚俭”(食堂)等。又如悠远亭、博厚亭,并称“双亭”,仿老校区亭子所建。“博厚亭”亭柱上挂对联一副:“学而习之,己千己百进吾往;校者教也,语大语小用其中。”为复旦公学创办人马襄伯先生在崇真学堂开学时为师生讲演后所题。

这些景点点缀在新校区的绿化区域,让师生处处感受到学校悠久的历史文化气息,增添自豪感、归属感和责任感。

二、建构:理念统摄下的文化表述

校园环境的美,不能只是满足于一种外在的形式美。学校建设如果只是停留在物质的层面,它也许可以做到是美的,但可能是千人一面的美,或者是复制他人或可以被他人复制的美。因为树木都可以种,景观石都可以放,池塘都可以开,但有些美的堆砌还不一定是美,没有理念的引领,缺乏整体的规划,这些美只能给人凌乱无章之感。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组成的一个部分,学校文化的灵魂是办学的理念。理念是一树之根本,物质的呈现只是枝条和绿叶。物质环境除了审美功能外,还需要有学校个性的凸显,学校文化内涵的呈现。

因校制宜的美化。崇真中学致力于美丽校园环境的建设,因校制宜,精心设计,呈现校本的特色。一是建筑彰显地域特色。作为苏南地区的一所老学校,新校区建筑在现代风格中融入了江南水乡传统的建筑元素,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白墙灰瓦,简洁明快,清新秀美。楼牌设计借鉴了中国篆刻艺术手法,在白墙上点缀朱红印章,体现“白墙灰瓦一点红”的传统审美意趣,与整体建筑风格相得益彰。二是景观与功能合二为一。新校区由东西两大功能区域组成,东区为教学生活区,西区为体育运动区。东西之间由南北水脉自然分隔,既可以做到区域活动互不影响,又增添校园灵动之美。南北水流在图书馆前相汇,形成一湖。湖名取朱熹《读书有感》中“半亩方塘一鉴开”之诗句,命名“鉴湖”,寓劝勉师生读书之意。湖畔有钟楼、亭阁相对,置一石,石刻校友书写的朱熹诗句。三是绿化体现个性特色。绿化不仅要体现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也要有学校自己的个性特色。为此,学校提出“整体布局,适度集中,层次兼顾,花果搭配”的原则。部分花木集中成片或成林形成主题区域,与大片果园构成了搭配合理、错落有致的花木园区与景观道路。

景观的人文化。崇真中学依托省规划课题《SIS学校文化的整合研究》,从2004年开始着手学校文化的梳理与整合,引入企业文化建设中的CIS形象识别理念,从整体上建构崇真文化系统,包括理念文化、视听觉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因为学校更名,在新校区建设中,我们对学校的视觉文化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整体设计的学校形象识别系统规范了橱窗、展板、办公用品系列等各类对外展示的视觉标准,较好地展示了学校形象。在景观建设过程中,学校始终以崇真文化理念为引领,让物质景观成为崇真文化的载体,成为他人无法复制的“唯我”景点。我们在学校主干道设计一座文化墙,兼有屏风功能,文化墙正面为校标。新校标以“崇真”二字的小篆体合一构成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字,传达学校的育人目标“培养顶天立地有本事的崇真人”;“真”字中有象形的崇真铃形状,凸显学校的崇真文化;构图采用传统篆刻艺术手法,朱红色作底,白字灰边,传达一种古典的意蕴和学校历史的厚重感,基本色红、灰、白,与学校建筑色彩和谐一致。文化墙的背面为“敬爱”书法作品,“敬爱”二字,为晚清状元、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在1925年为崇真学堂题写。以“敬爱”为主题的“敬师爱生”活动已成为校本德育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其他如校训石、主题雕塑、人物塑像等都致力呈现学校的文化追求,体现学校的文化精神。

三、创生:主体参与的多元性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引领者、决策者、指挥者,校长的办学智慧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但文化作为组织共同认同的一种价值取向,不可能只是个人的意愿、意志和行为,组织成员及与之产生联系的社区、相关群体都是学校文化形成的因素和力量。学校文化的传承历史,创生于当下,参与的主体应是多元的,校长应成为诸多文化资源的开发者、整合者。

政府社区支撑。崇真中学地处张家港保税区,区域内有香山风景区、东山村遗址、双山度假区,既有历史名胜古迹,又有山水自然风光,学校专门开设了“我们的母土——保税区(金港镇)”摄影作品展的主题专区,专区展示主题可灵活更换。地域文化进校园,得到了地方政府、社区的肯定,政府为校史馆的建设提供了财力保障。

历届校友资助。校友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校史馆内陈放着历届校友捐赠的纪念物品,校区内,随处可见校友赠送的纪念石、栽种的纪念树,它们已成为崇真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校友们的群策群力,大大丰富了学校的文化景观,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

师生全员参与。师生是学校的主人,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只有对办学理念的理解与认同、师生行为的规范与优化、物质文化建设的全员参与,才能真正形成学校的文化力。在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办公室到教室,从专用功能室到寝室、食堂,都有教职工参与的身影。墙面上有师生的书画、剪纸,板报上有学生的文字、贴画,教室里有学生自建的“图书专柜”。

有了全体崇真人的同心协力,崇真中学才能成为师生心目中的美丽学校。走进崇真,你会发现,校园虽不算大,但建筑景观精美得宜;校区虽然很新,却流淌着浓厚的历史气韵。这正是崇真人所致力追求的——建办一所具有崇真文化个性的有气质的学校。

(作者系江苏省张家港市崇真中学校长)

猜你喜欢

校友校区师生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香港服装学院专场发布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A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s
An Analysis on a Piece of BBC News through the Reference of Cohesion
TheStudyofGenre
校友资源开发管理智慧系统初探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互联网+”校友资源开发探索思考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