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房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分析

2014-03-17钟言华陈炳柳曹爱琴陈媛

现代实用医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房性回顾性心动过速

钟言华,陈炳柳,曹爱琴,陈媛

房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分析

钟言华,陈炳柳,曹爱琴,陈媛

目的探讨房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儿的临床特点,为其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房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房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治疗、疗效及预后等。结果回顾性纳入心肌病患儿251例,其中房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儿44例(17.53%),设为A组,扩张型心肌病患儿102例(40.64%)为B组。治疗前,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房前后径(L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治疗后,A组治愈率达93.18%,好转率为100%;B组疗效不佳,好转率22.55%。初次治疗后1年内,A组5例患儿出现病情复发,经调整治疗方案后均获得临床治愈。结论房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症状与扩张性心肌病相似,应注意鉴别诊断,但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经有效治疗后多可恢复功能和结构。

儿童;心肌病;快速性心律失常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是由快速心律失常持续发作导致的一种具有可逆性的、左心室明显扩大和射血分数显著降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肌病[1]。目前,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具体病理机制尚未阐明,临床以房性快速心律失常所致较为常见,但易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2]。本文回顾性分析浙江省遂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房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并与扩张型心肌病进行比较,以期为其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儿科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出院诊断为“房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和“扩张型心肌病”患儿资料。“房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纳入标准:(1)年龄<14岁;(2)明确诊断为“房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或“扩张型心肌病”的患儿;(3)均不合并有其他严重的急慢性疾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器质性瓣膜病变。将“房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患儿分别列入A、B组。

1.2 方法和观察指标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逐一阅读“房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患儿病历,提取研究相关信息。收集纳入病例的一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等,以及临床表现、体检结果、常规12导联心电图(ECG)、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治疗方法和疗效结果等资料,并随访患儿后续康复情况,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1.3 疗效标准以病案首页疗效结果统计临床疗效,参照齐建光等[3]的方法评价随访结果。

1.4 统计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2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心肌病”患儿共251例。A组“房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儿44例,构成比为17.53%,其中男36例(81.82%),女8例(18.18%),男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6.17,<0.01);年龄3个月至13岁,平均(7.3±3.0)岁;心动过速病程0.5~7年,平均(4.7±2.0)年;主要症状为心悸、气短,既往曾在外院被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9例、围产期心肌病伴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B组“扩张型心肌病”患儿102例,构成比为40.64%,A组患儿构成比低于B组(2=4.60,<0.05)。10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儿中男69例,女33例;年龄5个月至14岁,平均(7.8±2.6)岁。

2.2 心功能指标及治疗情况治疗前,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房前后径(L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05,均>0.05)。治疗后,A组LVDD、LVDS、LVEF均降低(≥3.26,均<0.05),LA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1,>0.05);B组LVDD、LVDS、LA、LVEF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7,均>0.05);A组LVDD、LVDS均小于B组(=3.52、4.05,均<0.05),LVEF大于B组(=4.67,<0.05),两组L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2,>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A组44例患儿中,经给予药物控制快速性心律失常或射频消融治疗,37例转复至窦性心律,另外7例患儿持续治疗后心室率得以控制,术后6个月随访,其中41例患儿恢复了正常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另外3例患儿心功能改善,临床症状缓解,随访疗效判定为好转,治愈率达93.18%,好转率为100%。B组经对症、支持治疗及改善心功能等治疗,但疗效不佳,仅23例患儿出院疗效判定为好转,好转率22.55%。A组好转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5.73,<0.01)。

2.3 复发患儿预后初次治疗后1年内,A组5例患儿出现病情复发,其中2例由此前单一抗心律失常药物改为普罗帕酮联合索他洛尔治疗后恢复正常,但恢复至正常的时间较第1次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恢复时间延长,2例经药物剂量调整后好转,1例经射频消融术后治愈。

3 讨论

近年来,在“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病理生理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4-5]:(1)血流动力学改变:持续心动过速能够引起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不全,表现为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动脉血压的下降,肺毛细血管楔压及肺动脉压等增加,心功能持续降低,持续状态可致左心室扩张和结构改变,最终发展成终末期心力衰竭。(2)神经激素活性改变:表现为血浆房钠肽(ANP)、内皮素(ET-1)、肾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醛固酮水平不同程度升高。(3)心脏结构改变:心脏超微结构改变表现为心内膜下细胞的线粒体结构受损和密度下降,心肌细胞减少、变长,肌原纤维排列紊乱,肌小节丢失;心脏大体形态学改变表现为心脏各腔扩大,左、右心室壁变薄,但心脏重量很少或没有变化。(4)恢复阶段改变:终止心动过速后心肌病具有可逆性,如左室短轴缩短率降低、射血分数增加,心功能指标恢复或接近正常,但可伴有左室肥厚和持续舒张功能不全。

上述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新进展也为房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提供了基础支持。本回顾性研究表明,房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儿具有如下的临床特征:(1)“房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是一种比较重要的心肌病类型,本文结果显示房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儿在收治心肌病患儿中的构成比为17.53%;(2)男性具有更高的发病率;(3)易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临床医师应具备诊断“房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意识,注意与其他心肌病的鉴别诊断;(4)临床主要表现为心功能降低,多伴有左心室扩张;(5)治疗后效果较好,病变具有可逆性:经给予药物控制快速性心律失常或射频消融治疗,多数患儿可达临床治愈,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6)复发患儿再次治疗预后良

好:复发患儿经调整治疗方案,多可获得较好的预后效果。这与文献[2-3,6]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但应注意的是,本研究仅限于短时限、小样本分析,因此存在一定的研究偏倚,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1]Ellis ER,Josephson ME.Heart failure and tachycardia-inducedcardiomyopathy[J]. Curr Heart Fail Rep,2013,10(4):296-306.

[2]钱海燕,黄觊,杨跃进,等.不纯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医药,2013,8(2):145-147.

[3]齐建光,邢长青,刘雪芹,等.儿童心动过速性心肌病12例临床分析及随访[J].中华儿科杂志,2011,49(12):933-938.

[4]夏炜,高魏.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17): 105-106.

[5]沈琴,陈红武,刘燕荣,等.急诊腔内程序刺激并心室起搏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3):305-307.

[6]路长鸿,常瑜,李俊芳,等.右心房典型心房扑动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一例[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3,17(3):232.

10.3969/j.issn.1671-0800.2014.11.006

R725.4

A

1671-0800(2014)11-1339-03

323300浙江省遂昌,遂昌县人民医院

钟言华,Email:sczhongyan33@163.com

猜你喜欢

房性回顾性心动过速
房性期前收缩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房性期前收缩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思考心电图之169》
《思考心电图之161》答案
《思考心电图之158》答案
动态心电图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512例老年结核病患者T-SPOT.TB结果回顾性分析
240例颅脑损伤死亡案例的回顾性研究
骆氏肾衰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