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经济发展的文明形态及其演进

2014-03-16王永昌

观察与思考 2014年10期
关键词:文明人类经济

□王永昌

人类的经济形态和文明进步,是千差万别、多样多元的,但也有着普遍的演进规律,展现出一些共同特性。这些普遍的、共同的东西,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和不同国度里,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内在的发展逻辑却是难以完全超越的。否则,必然会付出不必要的“历史进步的代价”。近二三十年来,尤其2008年发生世界性金融和经济危机以来,国际国内各界有识人士,无不关注和探讨当今人类以及未来人类占主导的经济形态、文明形态是什么?比如,“工业化中后期”、“后工业化”、“高收入(高消费)社会”、“现代化社会”,是说的较多但又较传统的说法(实际上是指工业文明)。近些年来,更多的新提法是“信息社会”、“知识文明”、“生态文明”等。我们着重从人类历史演进的视角,来简要分析依次进化的几大类型文明形态,并就此探求当今人类发展面临的文明课题。

一、人类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及文明形态

人类的经济活动从来就不是单一的物物活动,也不只是人体力支出的生理活动,事实上,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综合的运动过程。

一般地说,构成一个完整的经济活动的最基本要素和条件有:

一是作为经济活动生产者、组织者和消费者的人。也就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亦称劳动力或人力资本①。

二是作为经济活动的生产生活原料、材料、资源、产品、商品。我们简称为实体的“商品资本”。人们开采的自然界矿产资源、人们生产过程中的各类产品,以及进入流通、消费环节的各类商品,通常都以生产生活资料的产品、商品形态而存在的。

三是作为经济活动的生产工具、机器、设备。人类进入游牧文明时代后,从最早无意识、简单现成地利用自然界的树枝、石块到逐步自觉地改造加工后运用于自己的生产生活,就意味着人类开始进入到真正的文明时代,有了人类典型的经济活动。据此,曾有人概括为“工具文明”。人的智慧、人的能力和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在相当程度上是体现、凝结和依靠工具发展的。一部人类财富创造和经济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工具进化史。

四是作为经济活动的“血液”的货币、资金。人类有了货币性、商品性交换,也就有了“钱”、有了“资金”,我们统称为“金融资本”。货币是实体产品的“投影”、资金是实体经济的“再现”。人类经济活动从来是物的商品和钱的商品叠加交融的运动过程,尤其在出现纸币“资金”后,货币、资金规模可以几倍地大于实体商品,而且资金的地位、作用和优势更为明显。

五是作为经济活动的知识、人才、技术。人是一种有意识、有语言、有思想、有情感、有知识、有智慧的动物,人们经济活动的过程,是体力活动和智力活动的统一过程。经济活动中所有资源、要素的存在、变化、改进,就是劳动经验、社会知识的积累成果。经济活动中所有环节的展开,都无不处处包含和体现着人的智慧技能。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文明进步,科学技术、知识、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我们统称为“知识资本”。

六是作为经济活动中的制度、体制、机制。任何社会的任何经济活动,都不是孤零零一个人的行为,而是人与人之间以一定方式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性活动。这种“一定方式”小的可以是几个人、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制度,大的可以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习俗、法律法规、政策举措和社会制度,甚至国际性的法律规则。这里,我们概称为“制度资本”。

七是作为经济活动的自然生态环境。从具体直观或狭隘观念看,人们往往忽视经济活动与自界生态的内在联系,不把生态环境纳入为经济活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在要素。其实,人类的任何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都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都在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才能进行。经济活动总是这样那样地消耗、改变、影响着自然环境,况且我们人类自身就是自然生态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环境。对此,我们称之为“生态资本”。

八是作为经济活动的消费、生活。经济活动是由生产、流通、消费三大环节组成的统一过程。人们的生活消费需求是生产的目的,也是再生产的起点和动力。但是,由于在具体的经济活动中,生活、消费是作为生产经营的社会宏观依据(市场需求)而独立于外部的,因而人们通常不把它作为生产要素。其实,从社会和经济活动完整过程来说,生活消费是极为重要的基本环节,完全可以这样说,没有生活消费,就没有生产和经济活动。我们把生活消费称为“生活资本”,也可以叫“消费资本”。

只有以上八大要素(资本)的综合统一,才会发生现实的经济活动。也许这样的概括和分类不太科学,但经济活动的人力资本、商品资本、工具资本、金融资本、知识资本、制度资本、生态资本和生活资本,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和条件。当然,其具体表现形式在不同时期会有很大差别。比如,人类游牧文明时期,主要以物品、产品形态表现“商品资本”,以“物品互换”形态表现“货币资本(金融资本)”。我们认为,这样加以相对区分也是必要而有意义,因为,人们可以从中看到各个要素的各自作用,分析人类经济文明形态演进的一些规律性特点。在经济活动八大要素资本中,人力资本、商品资本、工具资本这三类是直观、实体、有形的,而资金资本、知识资本、制度资本、生态资本和生活资本这五类是相对虚化、无形的。这说明经济活动既是实物与虚拟、有形与无形、生产与生活、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等各种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运行过程。

我们从上述经济活动的八大要素资本中,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不同的社会形态里,这八大要素资本所具有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是不完全相同的,尽管在任何历史阶段的经济活动中都同时离不开这八大要素资本。人类经济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各国经济要想发展得更有成效,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的规则。而这种规律规则,最重要的也许就是这八大要素资本的演变和不同组合形成的。

这就是我们探讨人类经济文明形态的重大价值和意义所在。有史以来,人类经济文明形态大致经历了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商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等形态,这些经济文明形态在人类发展的相应历史阶段都占着主导地位,成为这些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生产方式和创造财富的主要特征。换句话说,判断一个社会占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文明形态,主要看推动这个社会经济发展、支撑这个社会运行、提高这个社会生活、增加这个社会财富的基本动力和基本方式是什么,人们主要是用什么手段、什么方式去创造财富和提升自己生活的。当然,迄今为止,经济物质财富和经济生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平台,因而一个社会经济进步的文明形态,通常就是这个社会的主导性的文明形态。

二、游牧文明是人类经济文明形态发展的摇篮

人类来自自然界和动物界,越在早期,其生存和活动越依赖于自然界。从一般动物进化为“猿人”、人类的“先民”,起初依靠自然资源而生存的。后来,进化到人类早期,就出现了群居又游动的生存方式。游牧经济是当时社会经济生活的主体。人们逐水草木而居,依赖自然界已有的动植物资源生存,以漂移、狩猎、采集、畜牧为主要生产和生活方式,生产手段相当简陋、粗放,生产力和人的实践能力十分有限,对自然和周围世界的改变不大。但是,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游牧文明却经历了亿万年的漫长岁月,为后来进化到农耕文明开启了连绵不绝的泉流,成为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

三、农耕文明是人类经济文明形态发展的基石

大约到了公元前3000年,人类开始发明和使用劳动工具,通过劳动创造去改变周围环境并积累财富,人类也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开启了不完全依赖自然并越来越依靠自己劳动的文明曙光,进入了农耕文明时代。这个时期,人类生产力有了质的提升。农业经济时代的核心资源是土地。农耕文明的重要表现是男耕女织,规模小,分工简单,早期以农牧产品的物物交换为主。但相对于游牧时期,人类的生产力有了较大提高,并在游牧时期既流动又相对固定住居的基础上,因稳定的农耕而定居下来。农耕时代,随着生产力水平和人类生产生活经验的逐步提高,自给自足之余的那些产品可以用来相互交换,一部分人也可以有闲暇时间去从事文化教育等活动。这样,农耕文明便成为迄今为止所有文明进步的基石。人来自于自然、属于自然,人的生存和发展永远离不开自然,因而农耕文明是我们人类进步的根基,它将永续发展下去。

四、商业文明是人类经济文明形态发展的“加速器”

随着人类住居的固定和农耕产品有了剩余,就慢慢出现了农产品的简单交换和农产品的简易集市。在农耕时代,人类在使用树枝树叶、棍棒石块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一些农耕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简单的手工业从农耕中逐步分离出来;从而产生了服务于农耕生产的新的劳动分工,反过来又极大地提升了劳动能力,可以生产出更多的剩余农产品和手工产品;这样,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和市场交换就随之产生并逐步繁荣起来。建立在农耕和手工业基础上的商业文明,是农耕与手工业这二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也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而商业文明又极大地促进了生产要素之间的流动,优化了资源和劳动力的配置,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生产、生活、交往空间的新集聚,形成了村落部落,进而逐步演化为集镇、城市,从而哺育出了光辉灿烂的城市文明。

当然,人类经济发展从来不是单一线性的。早期商业形态的出现要远远早于工业时代。因为,农耕者有了农产品的剩余,就有了农产品的商品交换及集贸市场,再后来才有了手工业生产及产品交换,再进而逐步孕育出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工业化进程。人类经济发展又在工业化进程中,使工业产品如泉水般涌流出来,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快速提升,并造就出人数越来越庞大的“中产阶层”,使社会购买力和消费力大为提高,进而商业、服务业迅猛扩张,商业文明之花灿烂绽放,一度被称为人类经济活动进入了“消费时代”,社会进入了“消费社会”。但其实,这不过是商业文明在不同时代的新发展。

五、工业文明是人类经济文明形态发展的“驱动机”

手工业和集市商贸使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又发生了新变革,不但经济活动门类分工细化、专业化,而且使人类摆脱了自给自足、物物互换的小农生产状态,开始进入了用人类自己制造的生产工具去改造世界、生产的直接目的也变为主要为了市场交换而生产的商品经济时代,适应这种需要又形成了商品市场机制。这就为工业革命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商业革命时期是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时期。这个时期大约发生在1500年至1750年间。在欧洲,由于地理大发现,极大地推动了商品贸易活跃、商业扩张、市场扩大、商品关系和商业组织的发展、重商主义思想的形成,即催生了商业革命。商业文明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是反过来推动农业、工业生产的较快发展;二是商品异地贩运贸易空前活跃,推动跨区域、跨国家商品市场的形成,国际贸易迅速扩展;三是推动一批商业城市兴起,城市化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四是企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商业手工业组织企业化,企业制度得到创新,如合伙制、股份制商业组织形式开始出现;五是适应商品交易和异地异国贸易的发展,金融工具(如汇票、支票等)、金融结算、货币形态、银行业等都有了空前发展。①参见宁振华、牛富荣:《金融内生功能演变路径分析》,《中国国情国力》,2013年第5期。

工业文明是对人类农耕和商业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大约到了15世纪之后,人类社会在手工业基础上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但真正的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棉纺织业发明并使用“珍妮纺纱机”,标志着从工具到机器的转变,揭开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序幕。到了19世纪上半期,发展到机器本身也用机器来生产时,则标志着工业革命业已完成。在工业革命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发明和创造,它们给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带来了不同的变化,但对人类贡献最大、最能代表这个时代特征的,却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蒸汽机的出现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力的一个巨大进步,它提供了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水力的依赖,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由手工工具到机器大工业再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时代,标志着人类生产方式和文明进步跃升到了划时代的新水平。工业革命使机器成为人类劳动和创造财富的主要工具;使自然界的各种自然力、能量和动能相互转换并广泛运用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使人类可以在离自己生活较近并固定的空间(如厂房)里大规模、大批量、复制性地组织生产;使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和专业化劳动分工达到新的高度;使科学知识、技术技能迅速提高并得到广泛运用;因而劳动产品得到充分涌流、日趋丰富和商品贸易越加兴旺;进而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各种交往活动大规模、高密度地集聚成为必要和可能,并使城乡格局随之发生历史性变革,新的城市迅速崛起。

由此看来,建立在游牧文明、农耕文明、手工业和商业文明基础上的工业文明,使人类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经济形态、社会结构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和进步。工业文明是人类发展迄今为止作用最强大、意义影响最广泛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运行方式,它创造出巨量物质财富,使人类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极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

然而,工业文明虽然在近现代人类经济活动甚至整个社会文明进步中占居主导性地位,起着基础性作用,但它的提升和发展,又离不开农业文明、商业文明、科技教育文明和社会制度文明。同时,工业化也对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不仅危及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人类经济文明形态并没有在工业文明阶段停滞不前,在工业化进入了中后期后,又开始进入到了以金融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新阶段。

六、金融文明是近现代人类经济文明形态发展的“调控器”

人类经济形态由工业文明演进到以金融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阶段,是人类工业化、城市化和生活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近现代经济的基本标志和特征。人类进入农耕文明时期,就逐步摆脱物物交换的原始经济形态,而进步到通过金钱货币媒介去交换各种物品的时代。货币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一场大变革。尽管在农耕时代的早期,人类的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种类、数量还十分有限,但是,建立在人类劳动产品日趋丰富和通过市场上的货币媒介而进行的商品交换,能极大地提高经济效率,节约交易成本,并使金钱货币成为社会财富的集中标志,从而使人类的财富创造、积累以及财富观念都发生巨大变化。至此,人类在劳动创造物质实体产品的同时,又创造着作为各种实体商品一般等价物的货币世界。

货币的诞生和发展,开创了人类经济活动货币化的新时代。货币世界是人类经济活动创造的一个意义广泛深远的文明成果。货币作为衡量经济和社会财富的基本尺度,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的便利工具,并使跨时空的、大规模的商品交换成为可能,进而又促进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货币的出现,使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运行得以货币化,也就是社会经济财富可以转化为货币形态;使其成为经济活动的最基本、最便利的生产资料;使得财富创造、贮藏、积累和传承更为高效方便,并进而使生产资料、财富流动和配置在时间空间上能更广泛地或分离或组合。

到了17世纪、尤其18世纪,随着生产力和经济活动货币化、商品化水平的提高,以及蒸汽机等机器的广泛使用,人类经济活动的集中度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经济活动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作为各种经济活动最基本、最便利、最具流动性的货币,其地位、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再加上出现了有人手上有结余的货币资金可以有偿出借,而有人则因经营需要借用人家结余的资金。这样,货币资金就需要相互调剂余缺,各得其利。再到后来,又诞生了专门从事资金存储和调剂的组织机构——银行。

银行的出现,意味着货币资金开始转化为货币资本了。这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又一次“惊人的一跳”:银行、信贷机构的诞生,使资金成为自我增值营利的资本;资金得以盘活并优化配置;原来民间借贷提升为第三方的、更有信用、更为专业的社会化融资行为;也为后来的金融业、银行业和资本市场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银行(中国通常用白银作为货币的主要材料,故称“银行”),就是从事存放金银的地方或行业。金融,就是资金(金银)的调剂融通。当然,资金货币的借贷融通的历史久远,似乎有了货币就可能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借贷行为。但作为银行组织机构的借贷融资行为,则是很晚的事。一般认为,最早的银行是1407年在意大利威尼斯成立的,而作为大众的银行是1609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成立的,作为近代银行诞生标志的英格兰银行,是1694年以股份制形式组建的,而且它主要服务于当时的英国政府,开创了银行大规模贷款给政府的先河,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演变为中央银行。直到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银行才有了普遍发展。而作为从一般工商业中分离出来并独立成为一个金融产业,从实业资本中生长出独立的金融资本,后来又发展出越来越庞大的金融资本市场,则是人类经济发展在二十世纪的产物。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商品化、货币化和科技进步,人类的财富日益增多,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类创造财富和经营财富的能力及其方式,也不断发生着重大变革。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发达国家实现了由传统社会向高收入的现代社会转型,人类经济形态结构、特性又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以金融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各类金融产品如雨后春笋地崛起,并广泛进入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经济领域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银行、股份、债券、保险等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并逐步形成了现代金融业。

尤其从18世纪7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到20世纪中后期以来,金融已经成为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原动力。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功能、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功能等作用越来越明显:第一,金融资产、资本财富、金融产业的规模已大大超过实业资产;第二,商业资本、产业资本、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深度融合,而且形成了以金融资本为主导的寡头垄断,极大地提升了金融对经济社会的主导和支配作用;第三,金融资本上升为主导性的战略资源,其主导配置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拥有更多的金融资源,就拥有更多的发展优势;第四,近现代经济的平衡发展、波动危机、宏观调节,越来越取决于金融的调控;第五,金融也越来越成为国际化战略资源,是各国平衡国际收支、争夺权益的重要资源。

由此可见,金融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主导性作用。资本市场和金融资本开始调控着整个经济运行,金融逐渐成为现代经济形态的重要战略资源,而且发挥着“血脉”、“中枢”的配置调节作用。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谁掌握了一个国家的货币和金融,谁就掌握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类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形态不可避免地发展到了以金融货币为主导的新阶段。以工商文明为基础的金融文明,无疑成了现代经济和现代社会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没有现代金融,就没有现代经济。不理解现代金融文明,就不可能理解现代经济和现代社会。

七、知识文明是当代人类经济文明形态发展的“领航员”

人类经济发展到今天,会不会出现更占主导地位的要素资本取代金融文明呢?这是越来越被人们关注的大课题。

从人类历史上经济文明形态演进规律来看,游牧文明、农耕文明时期,主要是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本起主导性作用,而辅之于其他。在商业文明时期,主要是以实体性商品的生产、流通为主导推动经济发展的。当然,对商品文明的区分,主要是就人们为追求市场交换而组织经济活动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机制(初级的商品市场)而言的。在工业文明时期,主要是大机器、规模化生产为主导推进经济发展的。而进入金融文明时期,则主要是以金融货币资本为主导调控并推动经济发展的。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金融文明的地位和作用达到了空前水平,而到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有人认为金融文明的地位开始走向衰退,将会有新的经济文明形态起而代之。

那么,当今人类会孕育出什么样的文明形态来主导经济社会发展呢?这是一个有待现时代人类实践创造和回答的大课题。目前,有不少学者作了研究探讨。有的概括为“后工业文明”时代,有的称之为“信息文明”时代,有的提炼为“知识文明”时代,还有不少专家学者认为,人类在工业文明基础上将迎来“生态文明”时代。这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们认为,在工业文明基础上,起主导性作用的是金融资本。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主引擎、主旋律,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后,就逐步由“实业资本为王”向“金融资本为王”演进,不但金融产业迅猛扩大,经济的货币化、金融化、虚拟化达到空前程度,而且金融货币资本,包括各类股票、证券、债券、保险、信托、汇率、期权、期货等等资本市场,一路高歌猛进,在经济活动中越来越起到“中枢调控”作用。

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总会前行的。那么,在金融文明基础上,人类又将迎来什么样的文明形态呢?答案仍然可以从构成人类经济活动的八大基本要素中寻找。在以往的人类经济文明形态进程中,人力资本、商品资本、工具资本和金融资本己经分别在相应时代扮演过“主角”,剩下的还有知识资本、制度资本、生态资本和生活资本尚未明显演过“主角”。当今时代和未来,也许这四个方面有可能成为主导性的经济文明形态。

如果从发达国家近20年经济发展轨迹来看,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主导因素,应该是科技创新,高新技术及其新兴产业的进步。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进入了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并催生了以计算机控制的全自动化集成制造系统为主要特性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如果说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动力的机器生产,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标志是电力机械化和半自动化生产的话,那么,目前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则是电子计算机控制的全自动化生产。科技越来越成为“第一生产力”,越来越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经济学家们已不再认为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外部因素,而是经济发展的内生的强有力杠杆,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第一生产力”,并逐渐成为普遍的共识,科技与经济的一体化正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基本趋势。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1995年这些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52%就来自于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在资本、劳动、科技等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科技达到了60%-80%。科技进步不仅推动经济增长,而且加速了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引起就业结构的变革,并促使企业性质及其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因此,伴随着机器工业文明、金融资本文明而来的,应该是科技知识文明。

美国可以说是当代世界财富创造的典型。美国从一个农业国家走向工业国家、走向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150年间,“经历了三次大的经济浪潮,产生了三波大的企业家群体。第一个是工业时代,基本时间点是从南北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从一个农业国变成工业国,从殖民地经济变成独立的经济体。这50年基本是工业主义时代,产生了钢铁大王、石油大王、汽车大王。第二个阶段是一战、二战后,随着中产阶级崛起,美国进入消费主义时代,凯恩斯主义催生了二战后的繁荣,产生了迪士尼、可口可乐、好莱坞等产业巨头。第三个阶段可以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算起,以计算机进入社会应用为标志,进入了互联网或者高科技时代,准确地讲应该是数据时代。美国的工业主义、消费主义和数据主义浪潮层层推进、叠加,最后诞生了比尔·盖茨、乔布斯,诞生了一大批电子商务巨无霸企业。”①陈东升:《消费时代将诞生伟大服务企业》,《人民政协报》2012年12月28日。这一描述是富有启发的。在当代,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的确跃入了现代科技文明(电子信息、互联网、物联网、数据化、智能化等)时代。在当代经济、财富世界里,真可谓是一个“资本为王”、“金融为王”并越来越“技术为王”的时代。

在美国工业化进程的各个发展阶段,企业家群体的形成和特性,也说明当今美国经济占主导的文明形态已逐步由金融文明向知识“信息”文明转化。“美国的第一代企业家是经验群创业者,大体产生于100多年前的世纪之交。当时的美国,经济总量刚跃居世界第一,是企业家的天堂,以老杜邦、老福特和老洛克菲勒为代表。”“美国的第二代企业家是技术类管理者,大体活跃于1920年代到1940年代,这时的美国经历了大起、大落、又大起的过程,经历了1920年代的创新热潮、1930年代的危机萧条和194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那一代企业家以GE创始人爱迪生、通用汽车变革者斯隆等为代表。特别是通用汽车的两代企业家之争,技术型的斯隆战胜了经验型的杜兰特,成了美国制造工厂向大公司事业部分层管理转换的重要标志。”“美国的第三代企业家是职业型扩张者,大体雄居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30年。那时的美国成为世界霸主,美国大公司在全球扩张,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内外收购兼并都在主导世界趋势。”“美国的第四代企业家是金融性整合者。大体活跃于1980年代和1990年代。……那一代企业家以GE的韦尔奇和金融大亨米尔肯等为代表。”“美国的第五代企业家是信息化的引领者。大体主宰于世纪之交以来的十几年间,这时的美国经济一方面引领世界信息化革命的潮流,另一方面开启风险投资与各种基金改变世界竞争格局的先河。这一代企业家以IBM的郭仕纳和微软的盖茨等为代表。”①李肃:《“问道”:美国五代企业家》,《中外管理》,2013年第5期。

那么,人类经济发展中的制度文明、生态文明和生活文明,是否会成为各占主导地位的文明形态呢?这种可能是存在的。但我们更希望看到当代世界和未来时代,是上述八大发展要素和谐统一的文明形态。这是我们人类所诉求和奋斗的理想。

八、当今中国正孕育着人类经济形态发展的新文明

从上述简单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经济发展的八大基本要素和条件,既是任何一个社会的现实经济活动必须同时要具备的,又在历史进程的不同阶段里有着各自不完全相同的地位和作用。人类经济文明形态的历史演进有着自己的客观规律。了解这些规律和特性,有助于我们更自觉、更科学地调控经济发展,更合理高效地配置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创新发展优势,提升发展的文明水平。这正是当代中国发展中所面临的时代性课题。

我们认为,就其总体而言,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目前主要是以工商文明为基本特点的时期。虽然今天中国的经济发展中,资本、金融文明和科技、知识文明也有了长足进步,但尚属起步、孕育时期。

中国作为赶超型的发展中大国,它首先具有后发优势,可以少走弯路。改革开放三四十年来,我们在农耕文明、初级工商文明的基础上,加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大胆借鉴和引进国外技术、资本和产业;充分发挥充裕而低廉的劳动力、巨大的市场需求,加速发展制造业;加快接轨国际市场,推动大量商品进出口,迅速提高经济全球化水平等等,使当今中国经济进入到中后期的工业文明水平。

中国作为独特的赶超型发展大国,又开创性地走出了自己的文明发展之路,创造着新的发展优势。比如,正在积极探索并力求综合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格局。又比如,正在积极探索并逐步形成执政党的坚强领导与社会民主法制化、市场机制发挥基础作用与强有力行政管控相结合的制度文明。再比如,正在积极探索并逐步形成公有制为主体与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少数人依靠自己聪明才智快富先富与全体公民逐步共富相结合的社会价值目标。还比如,正在积极探索并逐步推进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同步发展的道路。而且还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如此等等,都足以说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正带领中国各族人民进行着一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伟大创造。这一文明创造,既要学习、借鉴并超越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文明老路,又要开创更加“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新路。尽管当代中国经济的文明形态尚处于需要加快补上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知识)和金融化(资本市场化)的历史之课,但它已经破题并赋予了中国特色,而且正信心十足地向着创造更加统筹协调、更加全面发展、更加成熟高质的新型文明形态发展。

毫无疑问,在开创这一人类文明发展新路子、新境界的进程中,会经历曲折磨难,会碰到艰难险阻,但是,我们站立的根基已拓展,我们前行的道路己开辟,我们奋斗的目标已绘就。我们正在追求着、创造着、推进着伟大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文明人类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请文明演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人类第一杀手
漫说文明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