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题研究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2014-03-14姚淑卿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电子白板青年教师课题

姚淑卿

近年来,我校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青年教师越来越多,约占青年教师的50%。这些教师一方面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高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在教育教学工作上中遇到许多困难。有的教师虽然参与教育科研的热情高,但他们没有实践研究的基础和经验,无法自己申请到规划课题,只能参与其他教师申请的课题中,而这些课题研究虽然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但远离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难以将教学和科研合二为一。这种现象敦促学校转换视角,追求一种侧重于教育教学细节的、微观层次的、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基于此,微课题研究在我校正式开始并被青年教师接受。

微课题研究具有范围微观、内容具体、切口小、周期短等特点,便于灵活、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具体的小问题。为此,学校在2012年11月开始动员高学历(硕士及以上)青年教师开展微课题研究,也想借此机会让这部分教师带动更多的教师认识课题研究、参与课题研究。我校希望通过微课题研究,解决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连串有关问题,以达到对教育问题的追问,促使教师有意识、有计划地去解决问题,以此提高青年教师的研究能力,逐渐走上自主发展的道路。

微课题研究的实施保障

1.“专业导师”,为“微课题研究”保驾护航

我校微课题负责人虽然学历高、研究能力强,但是在中学里面开展的教育教学研究与研究生期间的课题研究还不完全相同,如果不对他们进行及时的指导,在选题和研究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因此,为了保证微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效率,我校专门为每位课题负责人配备了专门的导师,通过导师的专业指导为微课题研究保驾护航。

2.专家引领,为“微课题研究”指点迷津

我校非常看重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专家引领作用,因此在微课题研究的不同阶段,多次通过专家引领,有效解决课题研究中的问题。如在选题阶段,要求我们具有整合“小问题”的意识,微课题研究并非“头疼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讲究“小问题”之间的整合。通过专家的指导,微课题研究教师知道这种整合可以沿着两个方向:一是整合形成更大的研究课题,推动课题的“滚雪球”式发展;二是连接产生更多的“小问题”,让课题“顺藤摸瓜”式发展。在课题研究深入阶段,对问题解决设计的要求比较高,要做到精、巧、细。“精”指问题解决讲究简明精练,“巧”体现在问题解决要巧妙和有新意,“细”要求问题解决要细致深入,所以“小问题”的解决设计要把“精、巧、细”有机结合起来。

3.课题管理,从“放任”走向“规范”

微课题研究虽然时间短,但还要遵循常规课题管理的基本思路。为了加强微型课题的管理,突出微型课题研究的规范性、实效性,我校出台了《北京五中微型课题研究制度》,对微型课题的申报立项、过程管理、结题鉴定、成果推广等方面都作了详尽的规定。

课题申报必须经过导师、学校科研处的审批方可立项。课题研究的过程,以关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小问题”为出发点,本着“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原则,按照“发现问题,确立课题→分析问题,寻找策略→解决问题,开展研究→总结经验,交流成果”的思路,积极进行微型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方法:行动研究——在做中思,在思中做。通过定期召开微课题推进会来促进微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微课题的研究过程

在开展微课题研究的起始阶段,通过校本培训让教师了解了什么是微课题研究,怎么开展微课题研究,微课题研究对自己专业成长有什么意义等方面的问题。我校青年教师通过发现问题,梳理问题,聚焦问题,然后提出课题申请。学校从教师上交的20多份申请表中,经过教科研室的严格审查,最后立项的有13项,参与人员达40多人,涉及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心理、教学辅助等方面。学校行政干部主动担当课题指导教师,每位干部负责一项课题,为课题负责人的研究进行专业指导。

为了提高微课题研究的规范性,加强微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学校精心挑选了四个课题进行示范开题论证会,这四个课题包括:《优化生物作业设计,减轻学生生物学科作业负担措施初探》《高中生语文阅读规律探究及对策设计》《学生作弊行为与心理的案例研究》和《交互式电子白板功能开发应用研究》。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为了加强对微课题研究的管理,突出微课题研究的规范性、实效性,除了课题指导教师的日常监督、指导之外,我校还定期召开微课题研究工作会,围绕“前一阶段完成了哪些研究任务”“遇到哪些困难”“下一步的研究计划是什么?”等方面进行深度交流和探讨。会后,学校教科研负责人把会上没有解决的、各课题组研究过程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整理。针对教师们在微课题研究中的困惑,我校多次邀请专家对“如何深化课题研究”进行专门指导,通过“再解读课题,审视研究内容的合理性”“开展调查研究采集必要的数据”“深入学习微课题研究寻找理论依据”“注意总结经验和积累研究成果”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培训。专家的引领赋予了教师们科学的研究方法,使各课题下一阶段的研究更有针对性。

微课题研究成效

1.促进教师“问题聚焦”能力提升

通过微课题研究,教师们由原先面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和“困难”束手无策,到目前能够将它们变成“问题”,然后经过科学分析,将“问题”变成“课题”。如杨帆老师面对“教学中如何减负增效”的问题,从“作业布置”的角度确定了“优化生物作业设计,减轻学生生物学科作业负担措施”的研究课题。礼东老师作为班主任,从一个“问题学生”入手,与心理教师联手,探讨如何对待学生青春期逆反心理。通过微课题研究,教师可以从日常的矛盾冲突、教学情境、教学反思、理论学习、生活细节中挖掘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并分析日常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归纳梳理,将最突出的问题或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为微课题。在确定课题的过程中,教师的问题发现能力、问题聚焦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2.促进教师能力结构发生变化

通过微课题研究,教师们的能力结构发生了以下变化:由于做课题研究,教师需要经常查阅资料、文献,至此提高了理论和知识水平;为了解决课题研究的问题,需要在教育教学中分析问题、寻找策略,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前,需要制定研究方案,并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步调整研究方案,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3.突出个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微课题研究内容开放,选题自由,表达多样,以个人立项研究为主,能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适应教师的需要。相对于规划课题而言,微课题提倡研究自己该研究的问题,研究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研究对自己有实效的问题,这更符合教师个性化发展需求。

微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

为了及时总结微课题研究经验、展示成果、查找不足,使微课题研究工作向更深的层次发展,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学校采取丰富多样的展示微课题研究成果的平台。

1.微课题结题及经验交流会

微课题研究是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积累经验、提高业务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给青年教师们创造一个交流、合作、探索的平台,我校在2013年7月份举办了微课题结题及经验交流会。通过交流会,为青年教师今后如何更好地开展微课题研究提供了思路,使教师们研究的目标更务实、方法更科学、思路更清晰,让教师们在理论、实践的层面都得到了提升,也促进了教师们对教育教学研究的深入思考。

2.微课题研究课堂展示

为了提高微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为了展示我校“交互式电子白板功能开发应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2013年5月-6月,我校开展了主题为“新技术促进专业发展,新方式创建高效课堂”的青年教师公开课展示活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美术等学科的12位教师分别在高一、高二年级中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多种功能应用于课堂教学中。12位教师结合各自学科特点,为全校教师展示了电子白板使用高级技巧。通过公开课展示活动,教师们发现使用电子白板教学,学生注意力更集中了。由于交互式电子白版继承和发展了黑板的书写功能,同时又克服了多媒体投影幕只能用于展示的缺点,在以互动方式展示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够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用电子白板还可以整合课程资源,方便教师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变化及时调整课件内容或整合学生学习中生成的资源。这样的课堂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会的,教师少教或不教;学生不会的,教师多教;让少教多学实现,从而创建高效课堂。教师们纷纷表示今后还要加强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的学习,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编辑 王宇华

猜你喜欢

电子白板青年教师课题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巧用电子白板 激活英语课堂
电子白板助力初中化学教学改革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初中美术课堂教学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