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荣:用语文课塑造学生的人格

2014-03-14魏宁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香雪铅笔盒语文课

魏宁

柴荣,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第一批北京市中小学名师发展工程培养对象,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语文教师。曾被评为东城区教育新秀,东城区优秀青年教师,东城区教育系统师德标兵,北京市骨干教师,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等。著有《凝语思教辙迹深》,语文教学思想为外化学生读写思路,构建学生言语经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农历马年正月十五,我走进了修葺一新的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柴荣老师已经在办公室如约等候了。由于彼此早就认识,我们的谈话轻松且随意。鉴于记者是不折不扣的语文教学门外汉,柴荣上来就问:“你印象中的语文课是什么样子的?”记者在脑海里拼命回忆自己的中学时代:“老师讲呗,文章背景、作者介绍、主要内容、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布置作业啥的。”“没错,这样的老师算得上负责任了,但一节课下来,除了应付考试,学生学到什么了吗?”柴荣一上来就“咄咄逼人”,似乎预示着接下来的对话会精彩不断……

找到课堂上学生语文能力的增长点

柴荣的“咄咄逼人”来自多年前自己的亲身经历,这也是她教学改革的缘起,因为那时候柴荣就意识到,语文课不能再这样上下去了。

首先是学生完全不愿意思考。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作者对生死的参透堪称精彩,教师的讲述同样精彩,但学生眼睛盯着黑板,却眼光迷离,一脸茫然。

讲司马迁的《鸿门宴》,学生反应要好很多,毕竟文中有刘邦与项羽的几番大战,学生尚且听得过瘾。一旦教师开始深入分析项羽的性格,学生的姿势就开始变化,整个人伏在课桌上,虽是瞪着眼看书,脑子已不知想什么去了。

学生真的没有思考吗?未必,只不过他们的“思考”说出来恐怕吓你一跳。在现在的中学生眼里,语文课堂已经被他们彻底“解构”了。教师心目中神圣的课文,那些经典名篇,到了学生眼里,却变成了八卦的对象。学生永远都会以娱乐的心态去理解文本,真说得上是“学生一思考,老师就晕倒”。

鲁迅的《祝福》是经典作品,按照惯例,对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分析是重中之重,课堂的提问主要由此展开。但学生却一个个好似提线木偶,面无表情、哑口无言。教师只能自说自话,自己总结一番了事。课后,柴荣终于忍不住想知道学生们究竟在想什么,在教师的一再“逼问”下,学生总算说出了真实想法,答案却让柴荣哭笑不得:“祥林嫂确实值得同情,但老师您不觉得她挺烦人吗?一个阿毛的故事讲个没完,是不是精神有问题呀。”“老师,我觉得祥林嫂的婆婆才是高人呢,她卖了祥林嫂不但给二儿子娶了媳妇,还赚了1700,这才叫生财有道。”

是不是传统的讲授方法学生不喜欢呢?柴荣也尝试过新潮的教学方式,比如“合作学习”。课堂上学生分小组活动,从网上查找资料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然后每个小组制作PPT,推选一名代表在课堂上展示汇报,教师点评总结。看起来是用了学生喜爱的方式,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细看学生的展示内容,基本上是照搬网络上的原话,学习过程变成了“左手剪刀、右手胶水”,好端端的合作学习变成了一场“秀”,学生依然是一无所获。

怎么能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呢?在经典作品面前,如何能让学生的思考更深一步呢?柴荣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柴荣想到,每个学生的思考都是不同的,都是基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言语经验,要想让课堂上的每个学生都动脑思考,就必须了解、关注到每个学生,而不仅仅关注回答问题的学生。

怎么才能了解每个学生不同的经验呢?柴荣想出了一招儿:课前,让每个学生写初读感受,并就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样,教师就可以了解学生的现状和遇到的困难,而学生提出的问题,又成为教师设计教学的抓手。

学生的初读感受是用自己的语言写出的对课文的看法,学生的感受与作者想要表达的肯定会有差距,而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构成了课堂上师生对话的空间。仔细分析,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无外乎以下两个:一是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误,而理解有误又一定是学生阅读时有盲点;二是学生的理解是正确的,但无法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达出来,或者说学生自身的语言表达水平无法让他们清晰表述作者的真实意图。这不就是课堂上学生语文能力的增长点吗?

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言语经验

《哦,香雪》是当代著名女作家铁凝的代表作,作品以香雪为主要人物,以香雪生活的山村台儿沟为主要地点,以火车在台儿沟停留的一分钟展开描写,以清新隽永的笔调表现了一个在闭塞山村中生活的少女香雪对都市文明的向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课文重点描述了香雪登上火车用鸡蛋换自动铅笔盒的故事,但这也是现在都市中长大的学生们难于正确理解的地方。

果然,课前学生们交上来的“初读感受”让柴荣有些措手不及。对于用鸡蛋换自动铅笔盒的行为,学生的感受可谓五花八门:有的学生说“台儿沟的人确实挺纯朴善良的,但也太落后了。”有的学生则说“火车仅停留一分钟,连做买卖的时间都没有,还换啥铅笔盒啊。”更有的学生干脆说:“就一铅笔盒,至于吗?”有些学生试图从正面去理解香雪,认为她不必这么做:“她可以不考虑同学的看不起啊,努力学习将来考上好大学,走出大山。”“攀比也是让人奋斗的一种方法嘛。”

看了这些感受,柴荣才发觉,语文课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想法差异有多么大,为什么语文课会出现上述种种现象。这节课上,柴荣没有用华丽的技术,没有用新潮的教学模式,仅仅是教师的讲授加上学生大段时间的思考。至于问题,只有一个,香雪为什么要用鸡蛋换自动铅笔盒?让学生重点关注、思考的课文内容更是只有一个“才”字:“她第一次意识到这是不光彩的,因为贫穷,同学才敢一遍又一遍地盘问她。”

这节课的效果已不用多说,当教师了解了学生的真实想法,了解了他们目前的思考水平,并由此设计教学中的问题,结果必然是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获益。这堂课结束时,学生们都理解了香雪,理解了作者的真实意图。因为,由“才”字可以看出同学盘问香雪的唯一原因是贫穷,因为在学校里,自动铅笔盒成了香雪被人瞧不起的触发点,铅笔盒让香雪意识到“台儿沟是贫穷的”,而贫穷是不光彩的。为了不让人瞧不起,她也希望自己能有一个自动铅笔盒,这里有攀比的因素,但这是人的正常情感,这也是她人格意识的一次觉醒。

通过这节课,柴荣认识到,只要教师了解了学生的现状,就能在课堂上想办法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细读文本、品味语言的过程中给学生搭建思维的台阶,扫除学生阅读时的盲点,引导学生发现正确的阅读方法,在多次实践之后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阅读能力,并构建出自己的言语经验,提升他们的思考水平。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开始对课文有了自己的思考,也能慢慢学着从作者的角度去想,抛开自己的那些随意的奇思怪想,懂得去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这让柴荣开始进一步思考语文课的价值,在学生学会正确的思考以后,接下来要做什么呢?

首先,语文课当然是以课文作为学习载体的。不管什么版本的语文教材,大多数课文是彪柄千古的名家名篇。这些名篇都是作家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所以,学语文不仅是学习思考问题,学习语言文字的使用,更是学习名家对生活的态度。从这个角度看,学语文就是学着去生活。柴荣感觉到,教材因篇目的限制,文章中呈现的情感是有限的。但就是这些有限的情感,许多学生都未曾感受到,甚至根本不理解,更不要说把这些健康美好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以致造成情感的缺失和人格的不健全。

因此,学生学语文,最终要构建出属于自己的言语经验,在构建言语经验的过程中会把其认同的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完成对自己人格的塑造。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要寻找出符合每个学生语文能力发展规律的方法,创设出使用语言的环境,帮助学生构建出自己的言语经验,同时引导学生认同真善美。

通过语文课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当然,一切还要通过课堂来实现,《逍遥游》成了检验柴荣教学成果的一次好机会。

作为《庄子》和诸子百家的代表篇目,《逍遥游》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给了他们理解生活世界和人格精神的好机会。

为了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着重于内心的情感活动,找到自己认同的真善美,并最终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塑造自己的人格,柴荣在“初读感受”“提问题”的尝试取得成功后,又对课堂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首先是给学生相对整段的时间去思考,而不是把一节课撕扯成碎片。然后是充分利用网络环境,让学生在网上展开思想的交锋。她还专门为此设计了一个教学模式,其教学流程为“课前检测—外化学情—整体感知—攻克难点—评价展示—家庭作业”。其中,前五个环节是课堂行为。在实际操作中,因为是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把阅读、写作、感悟结合起来。每节课学生都有言语训练,都有所思所感。再加上所有阅读写作的学习活动都有学习的痕迹,都有教师或同学及时的反馈、评价,非常有利于柴荣教学思想的实现。

课堂的实践令柴荣欣慰,至今和记者说起这次课,柴荣都颇有感慨:“没有想到学生能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在语言表达上,在对问题的看法上,和以前都判若两人。”我们不妨看看学生说的:“我认为所谓的逍遥代表的就是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文中用鹏鸟来借指逍遥之人,他们不会在乎别人的看法,努力做到最好给他人看,从不改变自己的原则,永远乐观和积极向上。我在平时看一些书籍中,都会有一些与世无争但是技超群雄的人,我认为这类人便是逍遥之人,他们真正做到了积极、乐观、向上。”“我理解的逍遥就是忽略自己(忘我),不去刻意追求什么。只有真正和自然融为一体,才能真的算是逍遥。比如说,在外奔波,打工多年的人,也许只有当回到自己的家乡,才能真正做到不去想那些官场中的琐事,不去想要讨好谁以及自己要所追求的东西,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我认为现实生活中人可以做到逍遥,但这种逍遥是很短暂的,因为我们有太多的人和事要去考虑,容不得我们永远去逍遥。但是在这短暂的逍遥里,我们或许可以收获内心的平静,也或许能对自己的追求和生活有新的认识。”

当记者逐渐明白了柴荣的教学思想后,不无担心地问:“人格的塑造似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每节语文课都去过分追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呈现,是不是会给人作秀的感觉呢?”柴荣的回答斩钉截铁:“是的,我希望的是在每节课上让学生有一点点的改变!这个改变可能是学会了思考,可能是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可能是学会了一种写作手法,但所有这些的背后,都有着一个强大的人格力量。如此,三年下来,我期望通过语文课,能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从学会正确思考,构建言语经验,到塑造健全人格,柴荣的语文课在高中三年中就这样默默的行进着。也许你拿出某一节课,会觉得平淡无奇。但三年的潜移默化,最终的成果是那么的顺理成章——学生从茫然无知,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能够为他人着想,一个健全的人格悄然挺立。

每当这个时候,就是柴荣最欣慰的时刻,也是她收获的时刻,她这时的感觉,远比学生考了高分更为自豪。

编辑 江泓

猜你喜欢

香雪铅笔盒语文课
台儿沟的姑娘们——评女性视角在《哦,香雪》中的运用
青春的觉醒和生机——《哦,香雪》自主读写
便携彩铅笔盒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紧贴人物读小说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小袋鼠的新家
放弃后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