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儿童心理教育的发展方向

2014-03-14陈明晖

科学中国人 2014年2期
关键词:儿童心理个性化心理健康

陈明晖

(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北石家庄050228)

大多的文献均指出,儿童期属于人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此,应给予儿童必要的保护,并实施对应的教育,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尤其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要求学校和家长根据儿童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在注重儿童个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其身心的和谐发展。本文就新时期儿童的心理教育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一、将心理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健康发展观和儿童教育观中

在目前儿童教育中的,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渗透到的健康发展观和儿童教育观中,并将其作为评价教育价值的标准。在其教育中,应意识到心理教育为其他素质得以形成和完善的中介和基础,对其他素质教育成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心理教育本身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影响到人的活动,对人的抉择具有重要的作用,并能够对自身起到整合及调节的作用[1]。

正确的儿童心理教育理念为指导儿童心理教育的基础,可对健康教育方式、内容和手段的选择,以及在运用和评价准则方面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促进儿童的全面健康,应从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各方面努力。为此,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进行儿童的心理教育,注重儿童道德行为和个性品质的培养,抓住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关键时期。将儿童的心理教育融合到健康发展观和儿童的教育观中,促加强其实践性的应用,并保持科学性和新进行,将其渗透到儿童的全面教育中。

二、注重儿童社会性品性及个人品质的培养

在现代国际儿童的心理教育中,更加的注重儿童的个性品质和社会品性的发展。为此,我国在儿童心理教育目标的制定方面,应将心理教育与智力教育并重。注重儿童认知、做事和生存方面的教育和培养;注重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的选取,应让儿童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让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拥有敢说、敢做的信心,在培养其社会品性的同时,注重个性化的发展。

在具体的实施中,应为儿童创造自由表现的机会,并鼓励儿童进行理解、想象和情感表达,并且教师应表示出对儿童的接纳和肯定,正确的看待儿童的表现方式和审美感受,还要能够和儿童一同分享其快乐。此外,儿童教育目标的制定还应结合儿童人际关系等内容的培养,促进儿童智力、情感、社会性及体力等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同时注重儿童良好品质的培养,包括好奇、自主、自信、独立、合作、交往,以及关心他人和自我约束的培养。在个性的培养方面,可从儿童的兴趣爱好出发,并在其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其创造性的培养。

三、转变儿童教育模式为差异教育和个性化发展

儿童的心理教育与其他的教育一样,应注重因材施教,结合差异化教育,促进其个性化的发展。由于儿童的能力、经验和独立活动的能力较低,并且心理活动存在典型的稳定性和形象性。为此,在教育模式的确立方面,应基于儿童的实际心理状况,并将其教育融合到游戏中,尽量的将其具体化和形象化。同时还可结合儿童在初始状态的心理倾向,进而结合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儿童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并在社会背景、智力、情感和生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进而促进其创造性的发展。

在现代的人才需求中,更加注重人才个性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并且现代社会的突出特点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基于此,在儿童的教育中,应将儿童作为教育的中心,在个性化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促进儿童个性化的培养。注重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求知欲、好奇心,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促进儿童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培养,并给予儿童在个性方面的尊重。为其潜能和禀赋的开发和发展创造出宽松的环境。

四、转变补救性教育内容为发展性的预期教育

在儿童的心理教育中,应注重结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由于儿童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和经验不能够满足其心理需求。为此,在教育方式的选取方面,应注重教育内容的形象化和具体化,并尽量的应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同时应该变以往在出现问题后,才进行教育的教育模式,其教育内容的选取应具有前瞻性和预测性,结合儿童的心理倾向,实施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教育。

在具体内容的选取方面,可将儿童的普遍成长问题作为基础,并兼顾到少数儿童存在的不良心理倾向,或是心理障碍,对其行为进行矫正和治疗。可从心理卫生咨询的工作开始,注重儿童心理障碍的解决,进而避免后续成长中不必要困扰的出现[2]。

综上所述,在儿童教育中,心理教育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育目标、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理念的确定时,应基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并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特点,致力于儿童个性化品质和社会品质的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1]张先红.给点阳光让他灿烂——一个“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案例[J].青春岁月,2012,2(23):146-147.

[2]何芝暨.家庭心理教育探析——基于儿童心理健康成长视角[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2(20):159-160.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个性化心理健康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互联网+”背景下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疏导
基于IHSFCM的儿童心理健康分析研究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