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语言经济学研究的现状分析
——商务英语语言学研究之二

2014-03-13王立非李琳

山东外语教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语言学商务商务英语

王立非 李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英语学院,北京 100029)

国外语言经济学研究的现状分析
——商务英语语言学研究之二

王立非 李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英语学院,北京 100029)

本研究以2003-2012年SSCI期刊发表的语言经济学论文为语料,采用文献定量分析方法,考察国外语言经济学研究的现状。研究发现,国外语言经济学的研究热点包括语言作为人力资本、语言与经贸的关系、移民及相关语言政策;研究方法以话语分析和引力建模等实证方法为主;语言经济学具有跨学科属性,受到经济学和语言学的共同关注;对比显示,国内外在研究话题、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存在差异。本研究对国内语言经济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

语言经济学;商务英语;商务英语语言学

1.0 引言

语言经济学作为商务英语的重要领域,探讨语言的经济价值、语言与经济的关系,在国内取得了少量研究成果(如,黄少安、张卫国、苏剑,2012;张卫国,2011;苏剑、黄少安、张卫国,2012)。因此,国外语言经济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对我国商务英语学术界了解国际动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文献可视化分析方法,对2003-2012间国外SSCI期刊发表的语言经济学论文进行分析,绘制出国外语言经济学研究热点和趋势图,考察10年来国外语言经济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差异,以期对国内语言经济学研究提供启示。

2.0 商务英语研究的语言经济学基础

商务英语的理论体系是商务语言学,商务语言学从不同理论视角对商务英语进行描写、理论构建、实际应用,可以分为三个分支学科 (Doyle,2012): 1)商务描写语言学(Descriptive Business Linguistics),商务理论语言学(Theoretical Business Linguistics)和商务应用语言学(App lied Business Linguistics)。三个分支学科具体由13个部分构成(王立非、陈香兰、葛海玲,2013):其中,商务描写语言学包括:商务话语分析、商务对比语言学、商务语料库语言学;商务理论语言学包括:商务英语词汇学、商务认知语言学、语言经济学、商务英语研究方法论;商务应用语言学包括:商务功能语言学、商务语用学、商务翻译学、跨文化商务交际学、商务社会语言学、商务英语教育学。由此可见,语言经济学是商务理论语言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它把语言作为一种变量,引入经济活动中,采用经济学和语言学的跨学科方法,探究语言与经济的关系,具体研究语言资源的经济特性,包括价值、效用、成本和收益四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Grin,1996),具有五个重点领域(黄少安、张卫国、苏剑,2012):1)人力资本理论框架下的语言与经济关系研究,如语言与收入、语言动态发展、语言政策的经济学分析等传统语言经济学研究;2)用经济学方法来分析语言的结构、现象及相关语言问题,如Rubinstein(2000)所进行的语言结构、语义及语用的博弈分析等;3)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不同语言本身的产生、演化;4)经济学语言的修辞,对经济学语篇和经济学家的话语特点开展研究;5)研究语言服务产业、语言经济战略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3.0 研究问题与方法

按照以上语言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我们对国外语言经济学的研究现状进行定量考察,重点回答三个问题:1)近10年国外语言经济学研究成果的总体趋势是什么?分布在哪些领域?2)近10年国外语言经济学研究的热点话题是什么?哪些期刊的文章或作者对语言经济学影响力较大?3)国外语言经济学研究热点与国内相比是否存在差异?

本研究采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Ⅱ,主要运用主题词聚类和期刊共被引这一功能,分析研究热点、趋势与代表性成果。国外的语言经济学研究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SSCI)期刊为数据源,对论文的英文主题词①进行检索,期刊时间跨度为2003-2012年,共10年。数据经过清洗处理,共得到语言经济学论文142篇和5,416条有效被引文献。来源文献包括作者、标题、来源出版物、摘要、参考文献字段。

4.0 结果与讨论

4.1 国外语言经济学论文的总体趋势

本文将国际SSCI期刊刊登的语言经济学论文按现有的理论框架归类并加以统计,结果显示,10年来,语言经济学论文总数不多,年平均发表论文数为14.2篇(见表1):

表1 国外SSCI期刊语言经济学论文发表的分布领域与特点(2003-2012)

将142篇论文归类后发现,五类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分布不平衡,其中,探讨语言作为人力资本这个专题的成果最多,说明该领域是语言经济学关注的一个热点,论文共有70篇,占发表论文总数的49.4%。对经济学语言的修辞的研究是另一个热点,位居第二,论文共30篇,占论文总数的21.1%。有关语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论文有28篇,占19.7%,前三类研究领域的论文占绝对优势,达128篇,占90.2%,其它两类的论文数量较少,只占9.8%。此外,统计结果显示,语言经济学对语言的共时关系的研究明显要多于对语言演化历史研究,说明学者更关注当下语言因素的影响作用,力求解决目前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些重要现实问题。从分析也看出,语言经济学对语言结构、语言现象的经济学分析很少,尽管这些问题Rubinstein等语言经济学家认为十分重要,而且对经济学研究也有意义,但毕竟语言学家比经济学家更关心语言结构和语言现象。

4.2 语言经济学的热点话题统计

我们将论文数据导入Citespace II,时间切分参数(Time Slicing)设置为“2003-2012”,时间分区为“1”年一个分区。语词来源(Term Source)选中“Title”、“Abstract”、“Author Keywords”和“Keywords Plus”。主题词类型(Term Type)选中“Noun Phrases”,在节点类型(Node Types)选中“Terms”,三个阈值引文数量(C)、共被引频次(CC)、共被引系数(CCV)分别都设定为(2.1.15),提取主题词被引词频≥5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生成主题词的网络图谱(图1)。

图1 国外语言经济学研究热点话题的网络图谱(2003-2012)

提取结果显示,主题词被引词频≥5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共27条,从高到低排序后显示,过去10年来,国外语言经济学研究的热点话题可以归为五类: 1)研究主题,如收入、语言技能、语言水平、英语、经济学、国际贸易、人力资本、劳动力市场、网络、贸易、双边贸易、流利度、文化、语言障碍、沟通、外语、全球化、非洲语言、语言政策;2)研究人群,如移民;3)研究区域,如美国、南非、加拿大、欧盟;4)研究方法,如话语分析、引力模型(见表2)。

表2 国外语言经济学研究的热点话题分布(2003-2012)

对论文主题分析归纳可以发现,过去十年,国外语言经济学研究反映出四个热点:

1)热点一:关注语言对人力资本的价值

统计结果显示,earnings、language skills、proficiency、economics、human capital都是高频主题词,排列在最前面,表明语言与经济收入的关系是一个热点话题,最受语言经济学研究关注。研究语言与经济收入的关系主要是把语言作为一个影响变量,考察在某一经济体(如欧盟)中或者在经济变革过程中,某一群体(如移民或者少数种族)因语言使用差异而造成的收入差异(Leping&Toomet,2008;Pope,2008)。经济收入是人力资本的组成部分,人力资本理论是语言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在人力资本理论框架下,探讨语言提升人力资本的价值以及所得到的回报(Anderson,2008;W illiams,2011;Bleakley&Chin,2008),考察收入、移民、人力资本、劳动力市场与语言技能、语言水平、语言流利度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在影响语言效果的诸多因素中,语言水平影响因子最受关注,尤其是移民和外国人的语言程度对其收入的影响,语言水平所带来的经济回报,以及语言熟练度对其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是语言经济学关注的热点领域(Aldashev,Gernandt&Thomsen,2009;Bleak ley&Chin,2010;Ku& Zussman,2010)。

2)热点二:探讨语言与经贸增长的关系

统计分析显示,international trade、trade、bilateral trade、language barriers、communication等是高频主题词或词组,表明语言经济学关注的另一个热点领域是经济学、国际贸易、双边贸易、海外投资等与语言之间的关系。经济增长的幅度和经贸往来的活跃度促进语言的发展、传播和强大;反过来,语言的强势发展和扩张会拉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腾飞。部分学者(Selmier&Oh,2012)探讨语言对贸易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采用经济引力模型考察语言相似性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有些语言与其他语言使用的词汇、语法结构、字母或书面中所采用的音节很相似。这种相似性可以促进跨文化沟通,从而促成贸易和投资。在典型的国际贸易中,买方(进口商)和卖方(出口商)之间进行谈判,在许多情况下,只有一个买方和一个卖方,使用双方都掌握的语言进行交易。语言成本包括谈判步骤及完成交易所需的耗费,使用商务英语可以直接保持双方沟通顺利和高效,减少沟通和谈判的时间,从而直接导致贸易成本的降低。因此,语言已经成为影响国际贸易和投资的重要因素和经济指标。在国际贸易中,语言就变成影响贸易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3)热点三:移民相关语言政策受关注

统计显示,immigrants、imm igration、African language、language policy、United States以及South Africa、Canada、European Union等主题词在论文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移民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对一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过去十年,国外的语言经济学研究探讨美国移民、加拿大、欧盟、南非移民的语言障碍和沟通问题以及语言政策的制定等。不同背景不同年龄的移民语言运用能力差异较大。移民使用当地语言的准确度和流利度对其在当地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有较大影响。语言经济学关注移民这一群体因语言差异而造成经济收入的差异(Bleakley&Chin,2004,2008;de Coulon&Wolff,2007;Chiswick,Lee&Miller,2005)。

此外,大量研究都是以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英语国家为对象展开研究的,还有的讨论非洲语言。非洲大陆包含不同语言类型的国家,本土部族较多,语言不统一。且非洲国家过去多为殖民地国家,西方殖民政策影响深远。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语言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后殖民时代非洲本土语言的发展与保护,是语言经济学关注的热点(Kamwangamalu,2010;Morgan& Ramanathan,2009; Hill,2009)。

4)热点四:实证研究方法为主导

从分析可以看出,discourse analysis和 Gravity model是语言经济学最常用的研究方法(Tinbergen,1962)。实证研究是语言经济学的主导研究范式,贸易引力模型方法考察语言与贸易等诸多变量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与影响,用以解释人类在地理空间的经济、社会及政治相互影响与作用的方式,该方法也是考察国际贸易流量的主要实证研究工具。话语分析方法用来分析经济话语,包括语法、结构、修辞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不同话语结构和片段如何反映经济思想和观点。

4.3 语言经济学论文发表期刊的聚类分析

依照被引期刊统计做法,在节点类型“Node Types”中选择“cited journal”,三个阈值引文数量(C)、共被引频次(CC)、共被引系数(CCV)分别设定为(2.1.15)。运行CitespaceⅡ,绘制出国外SSCI期刊论文的聚类图谱(图2),提取中心度较高的SSCI期刊共11种(见表3)。

图2 发表语言经济学论文的SSCI期刊聚类图谱(2003-2012)

统计显示,国外语言经济学论文发表期刊可以归为经济学和语言学两类:1)经济学类期刊,如《政治经济学刊》、《人口经济学刊》、《经济学快报》等; 2)语言学类期刊,如《专门用途英语》、《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刊》等。期刊分布呈现出二个特点:1)语言经济学具有跨学科属性,经济学和语言学都关注语言经济学研究,虽然从排名前20的期刊看,语言类和经济类期刊数量的大体平衡,但经济学期刊的影响力明显较强,影响力排前五位的期刊中有四本是经济学期刊,只有一本是语言学期刊;2)语言经济学论文刊登在影响力较高的SSCI经济学期刊上,其中,以《政治经济学报》(中心度=0.26)、《人口经济学刊》(中心度=0.26)、《经济学快报》(中心度0.20)、《经济文献学刊》(中心度=0.19)在语言经济学研究中影响力最大。《专门用途英语》(中心度0.24)、《应用语言学》(中心度0.15)在语言经济学研究中影响力最大。

表3 刊登语言经济学论文的SSCI期刊影响力分析(2003-2012)

4.4 国内外语言经济学研究热点话题的异同

我们统计国内CSSCI期刊2003-2012年发表的语言经济学论文的热点话题发现,国外和国内的语言经济学研究热点话题既有相同也有差异。国内语言经济学热点话题从高频到低频依次排序为:语言产业、语言服务、翻译产业、人力资本、经济学修辞(话语)、语言资源、语言产品、语言红利、语言规划、需求分析、语言选择、语言政策(表4)。

表4 国内语言经济学研究热点话题统计(2003-2012)

对比表2和表4可以看出,国内外语言经济学研究异同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1)就研究话题而言,国内外学界都关注人力资本、经济学修辞、语言规划、语言政策等,进一步证实在语言经济学的重点研究领域国内外有某种共识,但关注度有差异,国外明显比国内更加关注人力资本的语言价值;2)就研究内容而言,国外语言经济学研究较具体的问题,如语言与收入关系、语言水平对移民的经济地位的影响。而国内语言经济学更为关注语言产业,语言服务、翻译产业、语言资源等较宏观的问题;3)就研究方法而言,国外主要是实证研究,包括话语分析和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等,而国内的多以需求分析和论述为主,更多是关于语言经济学的学科定位、现状评述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展望,定性或定量研究数量较少,非实证研究方法占主要地位。二者的差异表明,国内的语言经济学还是一个年轻的学科,需要不断完善学科理论,开展高水平的科研,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语言问题。

5.0 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考察发现:就研究热点而言,语言作为人力资本成为研究热点,语言与经贸的关系受关注,移民和相关的语言政策受关注,话语分析和引力建模等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使用广泛。就期刊影响力而言,语言经济学具有跨学科属性,经济学和语言学都关注语言经济学研究,经济学期刊的影响力明显较强。国内外对比显示,国内外学界都关注人力资本,但国外比国内更加关注,国外语言经济学研究内容较具体。本研究发现对国内语言经济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

笔者建议,今后的语言经济学研究可以集中围绕以下八个方面展开:1)语言的经济价值与效用分析;2)语言的经济成本与收益;3)语言服务业的经济价值分析;4)语言教育产业的经济价值分析;5)语言与经济的关系及相互影响分析;6)经济学语言的修辞分析;7)语言规划及语言政策研究;8)语言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及评价研究。

注释:

①本研究检索的英文主题词为“language of econom ics”、“economics of language”、“language and econom ics”、“language industry”、“translation industry”、“interpretation industry”、“econom ic discourse”、“econom ic rhetoric”、“language management”、“econom ic value of language”、“language and human capital”、“language and income”、“language and earning”、“language and trade”、“language service”、“translation service”、“interpretation service”等。

[1]Aldashev,A.,J.Gernandt&SL.Thomsen.Language usage,participation,employment and earnings:Evidence for foreigners in West Germany with multiple sources of selection[J].Labour Econom ics,2009,16(3):330-341.

[2]Anderson,J.B.Social capital and student learning:Empirical results from Latin American primary schools[J].Econom ics of Education Review,2008,27(4):439-449.

[3]Bleak ley,H.&A.Chin.Language skills and earnings:Evidence from childhood imm igrants[J].Review of Econom ics and Statistics,2004,86(2):481-496.

[4]Bleakley,H&A.Chin.What holds back the second generation?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language human capital among immigrants[J].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2008,43(2):267-298.

[5]Bleak ley,H&A.Chin.Age at arrival,English proficiency,and social assimilation among US imm igrants[J].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Applied Econom ics,2010,2(1):165-192.

[6]Chiswick,B.R.,Y.L.Lee&P.W.Miller.Fam ily matters:the role of the fam ily in immigrants'destination language acquisition[J].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2005,18(4): 631-647.

[7]de Coulon,A.&F.C.Wolff.Language proficiency of immigrants and misclassification[J].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2007,14(12):857-861.

[8]Doyle,M.S.Business Language Studies in the United States:On Nomenclature,Context,Theory,and Method[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12,96(2):105-121.

[9]Grin,F.Economic approaches to language and language plann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Language,1996,121(1):1-16.

[10]Hill,L.B.The decline of academ ic bilingualism in South Africa:A case study[J].Language Policy,2009,8(4):327-349.

[11]Kamwangamalu,N.M.Vernacularization,globalization,and language economics in non-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in Africa[J].Language Problems&Language Planning,2010,34(1):1-23.

[12]Ku,H.J.&A.Zussman.Lingua franca:The role of English in international trade[J].Journal of Econom ic Behavior&Organization,2010,75(2):250-260.

[13]Leping,K.O.&O.Toomet.Emerging ethnic wage gap:Estonia during political and econom ic transition[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8,36(4):599-619.

[14]Morgan,B.&V.Ramanathan.Outsourcing,globalizing econom ics,and shifting language policies:Issues in managing Indian call centres[J].Language Policy,2009,8(1):69-80.

[15]Pope,D.G.Benefits of bilingualism:Evidence from Mormon missionaries[J].Econom ics of Education Review,2008,27(2):234-242.

[16]Rubinstein,A.Econom ics and Language:Five Essay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17]Selm ier,W.T.&C.H.Oh.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p lexity an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languages[J].Business Horizons,2012,55 (2):189-200.

[18]Tinbergen,J.Shaping theWorld Economy:Suggestions for anInternational Econom ic Policy[M].New York:Twentieth Century Fund,1962.

[19]W illiams,D.R.Multip le language usage and earnings in Western Europ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2011,32(4):372-393.

[20]黄少安,张卫国,苏剑.语言经济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经济学动态,2012,(3):41-46.

[21]苏剑,黄少安,张卫国.语言经济学及其学科定位[J].江汉论坛,2012,(6):1-25.

[22]王立非,陈香兰,葛海玲.论商务英语语言学的理论体系[J].当代外语研究,2013,(5): 25-31.

[23]张卫国.语言的经济学分析:一个综述[J].经济评论,2011,(4):140-149.

International Research Developments in Econom ics of Language: Studies on Business English Linguistics

WANG Li-fei,LI lin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Beijing 100029,China)

This paper makes a survey of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developments in the Economics of language based on the SSCI journal database from 2003 to 2012.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hot research topics include language as human capital,relationships between language and economics,immigrants and language policies.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discourse analysis and gravity model are dominant.The Economics of Language is interdisciplinary and receives the concern of both Economics and Linguistics.Comparison also shows that international and Chinese studies of Economics of Language are different in terms of topics,content and method.The study has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future directions of research on Economics of Language in China.

Economics of Language;Business English;Business English Linguistics

H0-05

A

1002-2643(2014)03-0008-06

2014-01-15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商务话语名物化的语料库考察及研究”(项目编号:10BYY087)的部分成果。

王立非,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语言学、商务英语。

李琳,女,博士生,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商务英语。

猜你喜欢

语言学商务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
社会语言学名词
商务休闲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