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技术专业实训全真化实践与应用*

2014-03-12聂静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实训职业高职

聂静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辽宁沈阳110122)

网络技术专业实训全真化实践与应用*

聂静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辽宁沈阳110122)

随着社会信息化,对网络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职院校培养了大批网络专业毕业生,然而毕业时多半不能适应企业岗位需求,造成企业招人难,学生就业难的矛盾局面,本文从实训全真化入手,改善网络专业教学现状,解决上述问题。

全真化;网络技术;专业实训

网络专业人才在如今的信息化社会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局域网的组建,企业网站的维护和升级,网站的开发,网络安全管理等均是网络专业学生对口的就业岗位。在这种背景下,各高职院校也竞相开设网络专业。然而,目前还在相当程度上存在学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人才的矛盾,原因就是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要求脱钩,毕业无法达到用人单位要求。本文将从几个方面阐述如何将全真化实践引入网络专业教学来改善上述问题。

1 网络专业需求与存在的问题

1.1 需求量大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加快了网络的普及和应用,各行各业都与网络技术相关联,使得网络技术人员需求量不断加大,岗位包括企事业单位网络组建,网站开发与维护,网络安全管理与部署等,对网络专业的发展是绝好的机遇。在各高职院校也都争相开设网络专业的大潮中,培养出一批专科层次的网络专业学生,然而这些学生毕业后往往确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导致就业难或就业做些非专业性工作。1.2存在问题

高职院校教学目标不够明确。高职院校相对于本科类院校,应该更注重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毕业就上岗,然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虽注重实践课,实践课比例达50%以上,但到底要将学生培养成什么样并不十分明确,开设课程多而杂,使学生样样懂点却样样不精。

学生学习主动性差。高职学生高考入学分数都不高,可以说,他们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主动性差,更有为数不少的学生是服从调剂到这个专业,本身对这个专业的认识没有那么深,更没想过将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结果被调剂到网络专业,使得学生对学习和将来的职业定位更加迷茫,成了“及格万岁”混日子,将来不知道能干啥的一种低糜状态。

实训设备不足,课程缺乏连续性。虽然学校建有相应的网络实验室,但在上课过程中,学生多,设备少,使实训效果大打折扣,以致有的学生甚至摸不到设备,变成了看老师、看同学做。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学校资源有限,使得不能一个班课时连续,而网络服务又不方便保存,造成下次上课要对服务进行重新配置[1]。

实习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在最后半年的岗位实习及毕业实习中,由于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用人单位一般不允许学生擅自修改公司的服务器及网络设备,使得多数学生在实习时只能做些维护工作,而没有真正组网建网。

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缺乏。网络技术专业都安排在最后一学期进行毕业实习,虽然学校联系了几家用人单位,但用人数量有限,大多数学生是自己联系实习单位的。另外,网络专业涉及面较广,实习的企业可能只涉及了部分内容,使学生的实习有一定的局限。

2 全真化实训的基本思路

修改教学计划。针对网络行业岗位需求,大力度调整教学计划,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体系以就业为导向,不再开设数据结构,组成原理等理论性强更适合本科院校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学网、用网、组网、管网四大专业能力,确定三大职业方向,“网络安全与部署”、“网络组建和管理”、“网站建设与维护”。在制定和实施专业教学计划时,处理好前导课程与后续课程的顺序关系,提高实训课比例,给学生充分动手实践的机会。

申请网络实训基地。去年下半年,我校已经成功申请国家级网络实训基地一个。有国家资金投入,使得实训效果的提高有了有力保障。网络专业的实验往往比别的专业更耗费资源,比如“双绞线制作”、“综合布线”。在网络技术发展快,设备不断更新换代的今天,国家投入资金,在校建设一个主流的网络设备实训基地,给本专业的实训实践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与网络公司合作。要建设模拟大型城域网组建的实验环境,需要上千万的投入,一般学校是难以承担的。高端的骨干路由器、核心交换机等昂贵的网络设备,只有大的网络运营商才有,学校可以和思科、神州数码、锐捷等网络公司合作[2],经一段时间的探索,留取一两家确定长期合作。鼓励学生考取网络管理员、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DCNA等相关网络专业认证,为将来就业增加筹码。

教师与企业指导教师共同考核。在实践课及顶岗实习、毕业实习过程中,聘请有从业经验的企业人员进行指导,充分发挥外聘教师的作用。去年一年中,与十余名企业人员签订外聘协议,他们都有一线工作经验。实习成绩评定和考核依据职业技能,并根据学生的实习手册,实习周记,及最后的顶岗实习报告,分阶段考核。制定详细的评分细则和考核标准,该部分有课题组成员完成的论文《“公司化”运营的实训课考核方案的研究》。

推出“导师制”,导师对学生实践能力负责。以13网管班为例,将40人划分为6个小组,每小组配一名导师,由网络专业教师及网络中心的实验员兼任,导师负责课堂以外的全面指导,并对本组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负责。分组过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指导老师,偏重组网,还是建站完全尊重学生的选择,通过“导师制”促进学生对课上所学的组网、安全、建站等实训和实践内容的消化,提高了学生未来的岗位竞争能力。

成立校内公司及工作室。依托学校实训室和国家级实训基地的有利资源,成立校内公司及工作室。公司负责人由有经验教师担任,并聘请企业人员指导。招聘有能力的学生为公司员工,从事组网及网络维护,网站建设等工作,自去年成立以来,公司完成项目有5号学生宿舍网络布线,某私人淘宝网站建设,校园网改版等。另外成立电脑组装与维修工作室,帮助校内老师、学生进行电脑组装及故障维修。在公司运营过程中,有一定收益,学生挣到了第一笔工资,也更有了干劲。当然,盈利不是唯一目的,学生得到了锻炼,真正掌握了一门技能,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派教师到企业挂职,建立高素质的“双师”队伍。高职院校侧重培养技能型人才,而教师虽学历高,但大部分由校门毕业直接走上讲台,这种欠缺成为了阻碍高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派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形成企业、学校、教师三者共赢、互惠互利,建立一支真正拥有“双师”素质和能力的教师队伍。教师所去的企业,可以由学校出面,商谈校企合作,也可以由教师自己应聘,或通过同学、朋友关系介绍进入企业。由于时间过短的话,不能实践企业中完整的项目,所以尽量学校要安排挂职教师半年或一年没有教学任务。

3 全真化实训的成效

3.1 构建了完整的实训教学体系

基本技能及课程实训。依据新修订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突出实训课地位,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围绕网络组建、网络安全、网站建设与维护等核心课程,遵照够用、实用的培养原则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

每学期的实习周进行综合实训。学校安排每学期的第十九周为专业实习周,本周实习内容根据一学期所开设课程来决定。大一时主要是一些基础专业课,安排在学校实训室进行综合练习,大二安排到企业进行为期一周的实习。与学校合作的企业有沈阳时信达科技公司、北京立华科技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等。该部分实习完成了从单项演练到综合训练的过程,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紧跟行业发展,符合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范围和知识结构,学生可以自己确定选题,由指导教师确认批准,由于学生能力有限,该部分也可以由教师指定若干题目,有所带学生在该范围内选择。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是学生毕业工作前一次综合性实践,通过全真化实践体系的推出,使该项内容真正得到高度重视,不再流于形式。

3.2 建立了校企合作的开放式实训基地

校企合作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是大中专院校谋求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提高人才质量的重要举措。骨干路由器,核心交换机,动辄需要上千万经费,只有与企业合作,才能让学生真正接触高端的、前沿的网络设备。合作是互惠互利、实现共赢的过程。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场所和设备援助,在人力、物力,甚至财力上给予支持,学校负责教育教学过程,为企业培养员工,输送人才[3]。通过开放型实训基地建设,使学生实践内容与生产现场接轨,教学过程更贴近岗位工作过程。并由企业资深员工与经验教师组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专业建设。

3.3 实习不再流于形式,使学生真正得到提高和锻炼

通过全真化实践,使学生的顶岗实习、毕业实习能真正涵盖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与企业订单培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完全融入企业项目,企业不必再顾虑泄露相关核心技术和机密,让未来员工尽早上手[4]。学生指导教师分别由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一线工程师担任,对实习成绩的评定也包括项目实施过程的评价和结果的评价两方面。

3.4 使学生有了明确的职业目标

高职学生往往高考分数不高,被录取走入大学,脱离家长的管束,常常更放松学习,在专业学生上时常迷茫,不知道所学的各课程能做什么,对应什么职业。通过教学改革和专业课设置的调整,将课堂从繁重的理论讲授中解脱出来,走进实训室,学什么练什么,实习也对应相应岗位。这一实践取得明显效果,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学习能力,基本从三大方向(网站建设、网络搭建、网络安全与维护)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为职业目标学好一系列课程,平稳走向相应岗位。

3.5 对口就业率提高

通过网络全真化实践教学,使本专业学生对口就业率有了大幅提高。之前,虽然就业率达90%以上,但专业对口不足30%,很多学生从事一些销售、前台接待、公司文员等工作,与所学专业打擦边球或根本不相关。通过全真化实践教学改革,使学生不再泛泛学习,让学生毕业时都能够有所专长,走向自己向往的工作岗位。上一届学生正在校外进行毕业实习,对口工作岗位粗略统计达58%,虽然这个数据还不是很高,但与往届相比已有较大进步。我们会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发现不足,进一步改进,也促进与更多企业合作,对口就业率会逐年提高。

[1]赵栋鑫.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2).

[2]陈良生,王洋.试论完善高职计算机实践教学体系[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3).

[3]张龙.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8(9):149-151.

[4]汪中才.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训教学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7).

(责任编辑 孙胜文)

G710

A

1673-5382(2014)01-0042-03

2014-02-11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课题(编号:246123).

聂静(1980-),女,辽宁铁岭人,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实训职业高职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我爱的职业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