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ing”结构特征及意义分析

2014-03-12李步军郑佳佳

语文学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魔方汉语

○ 李步军 郑佳佳

(1.昆明理工大学 国际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3;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2.昆明理工大学 国际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3)

一、引 言

如今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高速运转的信息流通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以它特殊的形式冲击着人们的思考方式与行为方式。在语言方面,表现为大量新词新语通过网络及报纸杂志等媒介,席卷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表达习惯,给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注入新鲜血液。外来词的借入已屡见不鲜,时下,一种“H+ing”的新型汉外组合形式在网络、娱乐报纸、文体杂志中悄然孕育,并有蔓延趋势。与其他外来借词不同的是:它由汉语不同性质的词、短语、乃至句子(标记为“H”)加上英语中表示现在进行时态的语法标记“-ing”组合而成。

“-ing”在英语中通常与V(动词)结合在一起构成“V+ing”形式【主要分为三种:现在分词(the present participle)、动名词(the gerund)和名词化的动名词(the verbal noun)】充当各种句子成分,句法功能较为复杂。针对“V+ing”结构,我们可达成以下三点共识:

第一,英语中,“-ing”必须与V相结合,独立或非独立地充当句子成分;

第二,“V+ing”充当部分谓语,表示动作的进行是其最为基本、简单的用法。

第三,如单独看到“-ing”,一致观点有二:一,“-ing”不成词;二,“-ing”为“英语中表示动作行为进行时态的语法标记”。

二、“H+ing”结构特征及意义分析

“H+ing”结构在继承了英语“-ing”语法意义的同时,在汉语环境中出现了不同于英语的新的结构形式和意义。

1.V单+ing:

(1)《“播ing”网络广播开播》。

(《扬子晚报》2007年8月11日)

(2)《〈读ing〉为世界读书日展示全球读者百态》。

(《中华读书报》,2010年4月23日)

2.V双+ing:

(3)《HIT-5成长ing》。

(《北京青年周刊》,2009年1月22日)

(4)《在日本想家ing》。

(《北京青年报》,2011年12月22日)

3.VP +ing:

(5)《终极评审ing,获奖名单今日揭晓》。

(《华西都市报》2011年3月31日)

(6)《冬季爱家保暖ing》。

(《三秦都市报》2011年11月18日)

(7)《嬉皮笑脸ing》。

(百度贴吧“浙江吧”栏回帖内容,2007年10月24日)

从上可见,单音节动词、双音节动词、多种动词短语,以及动词性成语都可进入“H+ing”结构,表示“H”所代表的动作行为的进行状态。此时,“-ing”可用“在”、“正在”、“呢”、“在……呢”、“正在……呢”替换。

魔方,玩儿ing——正在玩儿魔方

冬补ing——正在冬补

土豆创业ing——土豆(人名)正在创业

嬉皮笑脸ing——正在嬉皮笑脸(地做……)

汉语中,“正在做什么”常表示某个具体动作行为的进行状态,对上边几个例子原文完整阅读可知,由动词性成分构成的“H+ing”结构所要表达的意义更为宽泛抽象。

《魔方,玩儿ing》:讨论魔方各种玩法及心得的一个论坛标题,意为:魔方的玩法及心得正在讨论中。

《冬补ing》:介绍冬天婴儿进补的食品与方法的文章标题,意为:冬天是为婴儿提供适当营养的大好时机,应选择科学的方法和营养的食品为婴儿进补,到了进补的最好时间了。

《土豆创业ing》:介绍邹朝新(绰号:土豆先生)从最初到现在的创业史的文章标题,意为:土豆先生的创业经历,他的创业事业仍在进行中。

4.N+ing:

(8)《华尔街恩怨ING——花旗曾是摩根大通CEO心中永远的痛》。

(《英才》2006年04期 )

(9)《国际品牌践行“绿色ing”启示录》。

(《中国品牌》2010年Z1期)

5.NP+ing:

(10)《流行沉淀下的经典金秋4大主流外套ing》。

(《时尚北京》2010年10期)

(11)《中国式慈善ing》。(《中国西部》2010年Z7期)

6.A+ing:

(12)《乱ing——I’m Jaycee房祖名》。

(《宠物世界(狗迷)》2010年10期)

(13)《时尚ing——“低碳旅游”正流行》。

(《节能与环保》2011年05期)

对“N∕NP∕A+ing”结构进行分析,可将其分为两大类,如(8)、(11)、(12)等标题传递的意思是该标题所涉及的行为动作正处于进行或持续状态,(9)、(10)、(13)等标题传递的意思是该标题所涉及的行为动作正处于流行状态中,为时下的一种潮流走势。

7.Num.+ing:

(14)《2008ing》。(《广告人》2005年12期)

(15)《5ing贴吧》。(百度贴吧名称)

汉语中“Num.+ing”形式相比“V∕VP∕N∕NP∕A+ing”数量不多,但其以独特的结合方式表达出说话人想要强调的重点。

“……是的,(耐克JDI——篮球篇)这个广告就是冲着2008奥运会去的……轻松的广告片,却发生在千钧一发的 ‘备战进行时’忘了大街上那些倒计时的牌子吧,2008,已经来了。”

(《2008ing》,《广告人》2005年第12期)

《耐克JDI——篮球篇》广告告诉我们,2008奥运会马上就要到了,但是为了迎接2008奥运会做好准备,每个老百姓的心理都要把2008奥运会看做已经到来。作者用“Num.+ing”的形式,客观上表示将要发生的事件:“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要来了。”,主观上强调“从心理上,把2008奥运会看作已经正在进行中。”作者并未将2008奥运会看作是处于客观场景区域的某一个实体,而是将包括自己在内的老百姓和2008奥运会看作客观场景区域中的一个整体,这样则能更好地激发群众为奥运会服务的热情。 “5ing贴吧”名称的由来:哭的声音为“呜呜”,“呜呜”与数字“55”的汉语发音相近,则用“55”代替“呜呜”,“5-”再与“-ing”结合,构成“5ing”形式,表示“正在哭”。可见,该标题借助谐音仿词的造词方式生成新词,我们可将该贴吧理解为“发牢骚、诉委屈的贴吧”。

8.“-ing”独立使用:

(16)《3G直播车助推广播进入ING时代》。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年12期)

(17)《<…ing>:当爱已成为往事》。

(时光网电影影评标题,2008年9月25日)

(18)《ing韩国料理》。

(丁丁网“上海美食”栏标题,2010年11月25日 )

(19)《Mr.ing》。

(淘宝网高仿网购鞋店名称)

“-ing”作为英语语法标记本不能独立使用,而随着“H+ing”结构在汉语人群中的发展,一些使用者将“-ing”赋予了独立具有“行为动作的进行状态”(如例16、17、18)或者“潮流、时尚、流行中”(如例18、19)等义项的类似于汉语中具有词的功能的句法成分,从而直接使用在句子或标题中。例(17)为韩国电影《恋爱进行时》的外文名,“当爱不能在现实生活中继续,恋爱时的幸福温馨与失去后的回忆,‘…ing’这一题目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幸福感和继续活下去的力量感,而不是深深的痛楚。”(该电影的影评)例(18)直接将饭店的名字定名为“ing”,标示着正在营业中的商店引领着时尚潮流。例(19)中,“Mr.ing”为高仿网购鞋店名字,“Mr.”意为“先生”,“-ing”的读音和“Mr.ing”的创始人尹志强的姓相近,所以Mr.ing的原意是尹先生的意思。同时,因“-ing”在汉语交际中已具有“进行”或“流行”之意,到此,该网店名称也有了如下含义:想到就立刻行动的先生们,特别是初入社会的时尚、年轻的先生们。利用谐音仿词创造出的网店名称透露出时尚潮流的气息。

三、结 语

综上,“-ing”最初进入汉语系统时,更多的是与“V∕VP”结合,表示动作行为的进行,之后与“N∕NP∕A”结合,表示进行或事物的流行状态,当与“Num.”结合时,则出现了用现在时态表示将来时态,或借助仿音造出新词,而“-ing”的单独使用,则表达出更多、更丰富、更为抽象的意义,而这些意义浓缩在“-ing”这三个英文字母的组合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ing”简单的形式下蕴含的无限引申义给人提供了一个无限遐想的空间。

“-ing”在汉语中的发展走势,一方面是符合当下“浅阅读”时代的要求,“快速、快感、快扔”的文化消费特点使得媒体杂志必须从标题形式上吸引住读者的眼球。另一方面,“-ing”的高频使用折射出中国社会形态的变化与社会人群的心理需求,其表意的简约性及新颖性赢得了中国年轻人的喜爱,彰显出汉语开放性与包容性的语言特质,同时也使得汉语表达符合经济性原则。

“-ing”从“依附”,到“独立”,在汉语中“茁壮成长”。但是“-ing”终归是英语中的一个语法标记,不符合汉语中外来词的借入习惯,存在搭配的随意性、无汉语对应发音、时有表意过于抽象等问题,多在网络对话、网络标题、文体杂志标题中出现,并未成为日常口语交流的常用语言组成成分,且无统一标准,使用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因此,“-ing”的“成长”还需要汉语使用人群的“呵护”与“监督”。

【参考文献】

[1]白冰.从汉语流行语中的“ing”看语码转换的一种新现象[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6).

[2]陈松岑.语言变异研究[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3]陈硒,孙傲飚.“中文+ing”语言现象的探讨[J].语文学刊,2008(4).

[4]陈章太. 语言变异与社会及社会心理[C]//语言·社会·文化.语文出版社,1991.

[5]杨文全.当代汉语词汇衍生变异研究[M].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

猜你喜欢

魔方汉语
学汉语
魔方廖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轻松松聊汉语 洞庭湖
《汉语新韵》简介
成语魔方
楼房魔方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小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