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芬兰平等教育真正成就每一个孩子

2014-03-11陈瑞莲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3期
关键词:芬兰

摘要:芬兰的教育领先全球,其原因在平等教育的基础理念,首先政府从政策上给予最有力的保障,良好的师资为基础,另外芬兰传承的“以孩子为本”理念深入人心,并通过“差点理论”给孩子更多的成功机会,耐心等待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真正成就每一个孩子,形成世代良善的文化循环,最终成就国与民的共同繁盛。而对比与当前的升学压力不断向下伸手,整个教学的导向仍然脱离不了考试、排名和互相较劲的教育现实,其中意味发人深省。

关键词:芬兰;平等教育;以孩子文本;差点理论

中图分类号:G53/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134-02

任何有生命的个体,都应该有属于自己奔驰的场所,以及自然正常成长的时光,这是尊重任何形式生命体的基本观念。在芬兰的基本观念里,再小的孩童也理当享有和大人相等的基本看待与对待的权利[1]。芬兰中学生被“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连续三年评价为整体表现全球第一,那么是什么原因保证了芬兰教育领先全球,又是如何实现每一个孩子不掉队,而成功走向人生的彼岸,基于我们目前不但没有更活泼、更有效率、更多元、更基于人性学校教育,反而难度更往低年级延展,升学压力也不断向下伸手;整个教学的导向,仍然是以考试、排名和互相较劲来主导的现实,这其中对比着实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一、政府对教育的重视永远是重要保障

芬兰总统哈洛宁多次说过:“我们认为,具备世界最强竞争力的秘诀,是教育。”《2004年芬兰教育部发展计划》中提到:“每一个人都拥有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殊需要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而不管他们的经济情况如何。公共当局有责任确保每一个人拥有接受高标准的教育和培训的机会,不管他们的年龄、居住地、语言和经济状况如何。”“重视教育,百年如一日。”这是芬兰人由来已久的优良传统。多年来,政府的保障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法律层面的保障。宪法保障了国民受教育的权利。芬兰基础教育法规定7~16周岁的孩子必须接受义务教育,每年上学190天,假期不给学生留作业。二是经费层面的保障。芬兰的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都在6%以上,教育开支在政府预算中位列第二,仅次于社会福利的支出。中央政府对各类教育的投资比例为:基础教育占40%[2]。中小学都是免费的,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国家和政府都一视同仁,按在校生数量给予相应的经费补助。政府还为那些偏僻学校免费提供计程车接送学生上下学,从而为偏僻学校的生源提供了保障。因为各地方投注的教育资源相当,而可以放心地在一般学校和外语、双语学校之间进行理性的平实的选择[3]。

二、“以孩子为本”深入人心

说起“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在芬兰,孩子上完体育课就要去洗澡。所以体育课那天,孩子会带好浴巾和换洗衣物到学校,老师会提供充裕的时间让孩子在运动后沐浴、更衣,不会让他们持续穿着又湿又有汗酸味的体育服过完一天,真正体现“以孩子为本”的理念[1]。或许我们周围有人会问:“为什么孩子需要洗澡?我们小时候又没有这样。这是不是太宠学生了?”我们是否曾经换个角度或是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他们的感受?所有我们小时候经历过的,也不必然是你我的孩子就必须再走一遭。因为时代的步伐,正是不停地向前迈进,而人们的生活,也应该是更趋于人性化的美好。保证“以孩子为本”观念的落地,需要政府真正从制度层面进行设计,需要形成社会性的文化环境,每个成员都能对孩子的成长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需要学校进一步审视自己的办学行为,给学生创设安全无忧的教育环境和奋发向上的教育引导。

三、耐心等待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芬兰的教育中,老师有很好的宽和和耐心。老师不会板起面孔训诫孩子,而是从心里面尊重孩子的逐渐成长过程,并且将这些成长时期的身心转变现象,视为孩子的基本人权与成长期应享用的权利。相比较我们,对自己的学生,对自己的孩子,在很多时候并没有真正了解孩子内心的真正的想法就会对孩子大声训斥。或者在需要孩子静下心来思考以后就自己能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没有给学生和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自己解决问题,而是越俎代庖,自以为是地帮孩子解决了问题。慢慢地抹杀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慢下来,学会等待,给学生最大的自由的空间去发挥想象力。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收获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精彩的瞬间。

四、“差点理论”给孩子更多的成功机会

芬兰基础教育的理念是为最广大的人民提供平等而优质的教育资源。从政府的“不让一个人落后”到教师的“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不仅全力关注所有儿童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而且要保证所有学生学习成功的教育策略、结构和具体措施。“差点理论”是芬兰的教育工作者普遍认可并在实践中加以落实的教育观念。每个学生都能够实现人生理想,但因为禀赋、个性等的差异,他们会选择不同的路径、不同的速度迈向这个目标。教育的目的是要认可这种发展阶段上存在的差异,为孩子量身定做适合他们的教学模式。不是要让孩子受到挫折后知难而退,而是协助、鼓励他们找出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让他们知道自己可以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走向成功。他们面对学习速度、发展潜质存在差异的学生,芬兰的教育工作者在为他们出考题的时候,会给学生准备三份考题,让每个孩子都可以依照自己现阶段的学习程度,去评估学习的结果,而且不让学生知道考题是有差别的。这样一系列细致入微的措施,使得孩子更加关注自己的发展和成长,且越来越有自信心。

五、完善的师资是强大的支撑

在芬兰,教师拥有崇高的地位,是芬兰最受欢迎和最受尊重的职业,每年只有13%左右的申请者才被允许加入教师队伍。近年来,芬兰在400多个行业的社会评估中,教师一直高居最受人尊敬的前5个职业之列[4]。教师是芬兰教育成功的重要保障,不管是政府对教师的重视,还是教师自身对教育的忠诚,都体现着芬兰特色。芬兰师资培训最基本的改革思维是“高品质的教育训练,才能吸引到更多合适的教师人才”,注重“适任教师”的能力培养是其关键。芬兰基础教育的教材实行“一纲多本”。全国教育委员会编写制订的全国核心课程大纲,各家出版商再依据大纲里所规定的各科目内容,委由各领域的教师、专家与特殊教育人才,共同编著完成教科书。各教育机构可自由选择他们认为合适的教材。

立足长远,而不是眼前的竞争和比拼,芬兰教育为孩子们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空间。科学的产生需要具备三个条件:闲暇、自由、好奇心。对比之下,我们所欠缺的,可能正是这些。今天我们怎样教育学生,明天他们就会以几乎相同的方式教育下一代,这种传承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

参考文献:

[1]陈之华.成就每一个孩子:陈之华解码芬兰教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2]赵广俊,冯少杰.当今芬兰教育概览[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14.

[3]陈之华.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178.

[4]宁波考察团成员.让教育点燃未来[J].宁波通讯,2011,(12):26-28.

作者简介:陈瑞莲(1978-),女,山东青岛人,青岛市崂山区第七中学,中级教师,学士学位。endprint

猜你喜欢

芬兰
“芬兰冰球战略2018~2022”解读与启示
芬兰国家博物馆扩建项目
芬兰Syvälahti教育中心
芬兰年轻女总理的“开挂”人生
芬兰学校能治愈“厌学症”
芬兰Lehtikangas校园综合体
在芬兰坐火车
Herrmans对芬兰工厂进行扩建
“芬兰木·秀于林”春季广东行
在芬兰遭遇遛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