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理论ⅠⅠ》理论联系实际一体化教学模式下考核体系探索

2014-03-11张志刚石晓辉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8期
关键词:平时成绩期末考试任课教师

张志刚,石晓辉

(重庆理工大学 车辆工程学院,重庆 400054)

《汽车理论ⅠⅠ》理论联系实际一体化教学模式下考核体系探索

张志刚,石晓辉

(重庆理工大学 车辆工程学院,重庆 400054)

针对《汽车理论ⅠⅠ》理论联系实际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特点,提出“体验作业+教材作业+考勤+教学参与+课堂报告+期末考试”相结合的综合考核体系,以适应课程理论联系实际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

汽车理论Ⅰ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模式;考核体系;探索

一、引言

《汽车理论II》课程是汽车专业的核心必修课,主要介绍汽车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及通过性的相关理论知识,为后续《汽车设计》课程提供理论基础。该课程以力学为基础,集成了汽车构造、机械振动学、汽车试验学等多门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内容复杂、综合性强、理论抽象等特点[1]。国内从事《汽车理论》教学的教师普遍反映该课程教学难度大,学生理解困难等。

为了保证《汽车理论II》课程的教学质量和适应学校培养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需求,作者在文献[2]中初步探索了理论联系实际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汽车理论II》教学中的运用。为了适应教学模式的改革,本文进一步研究了《汽车理论II》理论联系实际一体化教学模式下考核体系的改革措施。

二、传统考核体系及改革

(一)传统考核体系

《汽车理论II》课程的传统考核体系[3]是以“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构成,作为专业必修课,一般平时成绩不得超过20%,期末考试成绩不得低于80%。其中平时成绩主要包括作业和考勤;期末考试成绩主要取决于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这种考核模式具有诸多弊端,一是学生临时突击,平时学习时呈现出放松的状态;二是难以考核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性思维,因此,传统考核体系无法全面准确反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深度和实际运用能力。此外,由于期末试卷往往由某一位任课教师出题,导致期末试卷试题存在复现性,如果有些考生通过各种渠道得到往年试题,则其在考试中往往可以取得较好成绩,而这些考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运用能力并未得到真正培养。因此,《汽车理论II》传统考核体系存在考核不全面、不客观、成绩可信度不高等问题,难以适应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需求。

(二)新教学模式下考核体系的探索

为了解决“重期末,轻过程”的传统考核方法在课程考核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适应课程新教学模式的需求,确保考试成绩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必须改革这种“重期末,轻过程”的考核体系,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从“期末考试”转移至课程教学,使课程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为此,本文分别对“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内容进行了改革。

1.平时成绩改革的探索。为了解决传统考核体系“重期末,轻平时”的不足,结合笔者长期以来对《汽车理论II》课程考核体系的探索,提出提高平时成绩占分比至50%,即平时成绩占50分。同时,为了适应平时成绩占分比提高带来的考核需求,必须对传统考核体系中平时成绩考核指标“作业”和“考勤”进行改革,笔者提出将平时成绩50分划分为“体验作业”、“教材作业”、“考勤”、“教学参与”、“课堂报告”等五部分,每一部分成绩占10分。

“体验作业”部分由任课教师依据课程理论在现实乘车过程中的感受设置作业内容,例如布置学生感受自行车后座载人与否对自行车操纵稳定性影响规律,并运用操纵稳定性理论分析该现象;布置学生乘坐拥挤道路段公交车,感受车辆反复起停引起的纵向振动,并应用平顺性理论分析乘车感受;布置学生感受或观察轿车高速通过碎石路面和大起伏路面时座椅与车轮振动情况,运用平顺性理论分析振动情况等,任课教师将学生划分为几组,并为每小组布置不同内容的“体验作业”,以小组完成情况综合评定小组成员的“体验作业”成绩。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材作业”部分主要依据教材的课后习题布置,任课教师通过分析课后习题,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习题作为“教材作业”,这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学生对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为“期末考试”奠定理论基础,为了避免这部分内容出现相互抄袭现象,任课教师在对作业批改过程中如果发现雷同作业,则上课时将雷同作业学生请到讲台上为全班讲解作业,以判断学生是否存在抄袭,如果发现抄袭,则本次作业成绩为零,连续两次抄袭则“教材作业”部分成绩为零。

“考勤”部分采用课堂点名方式评定,具体评定原则可以采用迟到早退1次扣2分,旷课1次扣4分,旷课2次则“考勤”部分成绩置零,旷课3次及以上则课程最终成绩不及格,课堂点名可以采用不定时交叉方式点名,重点对有过记录的学生进行考勤,同时可以杜绝考勤后学生出现早退现象。

“教学参与”部分成绩主要取决于学生课堂讨论表现与问题回答的积极性和正确性,任课教师针对该部分考核应该在PPT课件上设置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讨论主题案例,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释和讨论案例背后隐藏的理论,为了确保该部分内容学生参与机会的均等性,任课教师可以规定按学号依此回答问题,当回答不正确时,则扣2分,并将问题抛出供全班抢答,抢答正确奖1分;扣完10分或得满10分为止,同时鼓励学生不以得分为目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课堂报告”部分仍以“体验作业”小组为单位,以团体成绩评定小组成员成绩,该部分内容由任课教师精心设置每组报告主题,包括主题知识基础、主题理论依据、主题工程应用及主题发展趋势等内容。例如,将EPS工作原理作为报告主题,通过学生对EPS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制作出EPS工作原理汇报PPT,包括EPS工作原理涉及的知识基础、与操纵稳定性理论相关结合点、在什么车型上的应用及国内外发展趋势;通过整个过程不仅可以锻炼学生查阅资料、整理总结的能力,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同时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通过平时成绩考核体系的改革,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实现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期末考试改革的探索。为了解决传统期末考试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将期末考试成绩占分比降至50%,以减少学生为应试而复习带来的问题;同时,为了避免期末试题复现性,期末试题应由所有任课教师轮流分工协作完成,具体过程:每位任课教师分别负责出不同类型试题,如第一年教师A出客观题,教师B出主观题,则第二年教师A出主观题,教师B出客观题,并且试题尽可能偏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实际应用。

三、结语

通过对理论联系实际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汽车理论II》新考核体系的探索,丰富了新教学模式的考核体系,确保新考核体系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地考核学生对《汽车理论II》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我们认识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将不断完善和改进。

[1]余志生.汽车理论[M].第5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张志刚,石晓辉,黄泽好.《汽车理论ⅠⅠ》课程的理论联系实际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2,(5):203.

[3]李进,陈杰平,易克传,等.《汽车理论》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2,26(6):80-82.

G642.0

A

1674-9324(2014)28-0254-02

张志刚(1979-),男,河北邢台人,副教授,工学博士,研究方向:车辆传动系统理论与检测控制技术。

猜你喜欢

平时成绩期末考试任课教师
期末考试
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平时成绩评定方法的探究
期末考试
让平时成绩回归本真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十年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平时成绩评定与构成——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