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插水稻恶苗病发生的原因及控制方法初探

2014-03-10梁迎暖孙永泉顾幸福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暗室药剂水稻

梁迎暖,孙永泉,谢 勇,顾幸福

(1.江苏省昆山市淀山湖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昆山 215345;2.苏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江苏苏州 215000)

机插水稻恶苗病发生的原因及控制方法初探

梁迎暖1,孙永泉2,谢 勇1,顾幸福1

(1.江苏省昆山市淀山湖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昆山 215345;2.苏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江苏苏州 215000)

为控制机插水稻恶苗病的发生,本试验以早熟晚粳南粳46为供试品种,以浸种药剂浓度、浸种时间及暗室处理时间为试验因素,研究机插水稻恶苗病发生的原因和控制恶苗病发生的方法。最终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浸种浓度高、浸种时间长的恶苗病发生几率低;本试验最适宜的浸种浓度是1∶200,最适宜的浸种时间是75 h,最适宜的暗化处理时间0 d。

水稻机插秧;恶苗病;浸种浓度;浸种时间;暗化时间

近年昆山在发展机插水稻的过程中发现,南粳46品种恶苗病发生普遍甚至严重,成为该品种一种主要病害。周建传等[1-3]分析恶苗病发生原因认为,这与品种因素、种子未经消毒处理和栽培管理不适有关。朱贤东[4]认为水稻恶苗病发生因素主要有二:一是菌源因素。种子带菌率越高,发病越重。二是环境因素。温度是影响恶苗病发生的最主要外因。恶苗病菌侵害寄主以35℃最适宜,诱导徒长以31℃最为显著,在25℃以下病苗大为减少。低温可阻止病害的发生,而较高温度则有利于病害症状的出现。韦鸿若等[5-6]采用不同药剂进行水稻恶苗病防治,取得明显效果。为了研究水稻机插秧恶苗病发生的原因,探索控制恶苗病发生的方法,进行了以下相关试验。

l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在昆山市淀山湖镇种子基地进行。试验品种为早熟晚粳水稻南粳46,浸种药剂为17%杀螟·乙蒜素。以0.5 cm过筛细泥(塘埂菜地泥)拌专用壮秧剂为营养土,育秧硬盘规格为56 cm×28 cm。

1.2 方法

大田小区对比试验,设3因素3水平,采用正交设计,3个重复,小区面积为24 m2。3因素分别为浸种药剂浓度(A)、浸种时间(B)及暗室处理时间(C)。其中浸种药剂浓度的3水平为1∶200(A1),1∶350(A2),1∶500(A3);浸种时间3水平为45 h(B1),60 h(B2),75 h(B3);暗室处理时间的3水平为:0 d(C1),2 d(C2),4 d(C3)。

2013年5月20日统一将种子用相应浓度药剂浸泡,硬盘装土深2 cm,种子浸泡相应时间段后捞出进行常温催芽,露白后人工播种于硬盘,每盘播量均为130 g,并覆盖细土,按相应的暗室处理时间分批集中摆放于秧田中,秧田按照常规栽培方式统一管理,于6月9日将秧苗人工移栽于对应的大田小区内(移栽棵数相同),大田仍采取常规方法进行管理,并于8月5日统计各小区病棵数。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见,恶苗病株数最多的处理是A2B2C3,平均值为14.67株;最少的是A1B1C1,平均值为1.13株。通过极差分析可知,因素间极差R最大的是浸种浓度为6.213株,最小的是浸种时间5.077株,因此可判断各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大小顺序为A>C>B,且从单因素各水平的平均值来判断,在设定的数据范围内,最适宜的浸种浓度是1∶200,最适宜的浸种时间是75 h,最适宜的暗室处理时间是0 d。通过做0.05水平的方差分析可知,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仅A2B2C3与A1B1C1、A1B2C2、A1B3C3、A2B1C2,A2B3C1、A3B3C2间差异显著;A3B1C3与A1B1C1,A1B3C3间差异显著。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表1 不同处理间恶苗病发生及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本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浓度越高出现恶苗病的几率越小,浸种时间越长出现恶苗病的几率越小,暗室处理时间越短出现恶苗病的几率越小。这是因为一是出现恶苗病的内因是种子带菌,而消灭病菌主要依靠前两个因素,二是恶苗病后期传染的主要外因是温度,而在暗室处理阶段、室内通风情况以及硬盘叠加的高度均会影响到室内环境温度,从而产生高温导致恶苗病的后期传染。对于适宜的药剂浓度范围以及适宜的浸种时间还需进一步试验,且较高的药剂浓度及较长的浸种时间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也需进一步试验。另外相对于大规模种植来讲,24 m2的试验小区规模较小,还需进一步扩大试验规模,探索杜绝恶苗病发生的方法。

[1] 龚志宏,覃瑞德.水稻恶苗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0(9):162-163.

[2] 周建传,黄开忠,赵加生.水稻恶苗病发生的原因与防治对策[J].作物杂志,1999(4):20-21.

[3] 赵阳.水稻恶苗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7):143-144.

[4] 朱贤东.水稻恶苗病发生因素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1(14):161-162.

[5] 韦鸿若,丁月连,郭爱华,等.咪鲜胺与三氯异氰尿酸对水稻恶苗病防治效果比较试验[J].广西农学报,2009(6):21-23.

[6] 王立柱,赵文清,史磊,等.10%咪鲜胺微乳剂防治水稻恶苗病试验效果初报[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2):70-71

(责任编辑:张瑞麟)

S 435.121

B

0528-9017(2014)03-0381-02

文献著录格式:梁迎暖,孙永泉,谢勇,等.机插水稻恶苗病发生的原因及控制方法初探[J].浙江农业科学,2014(3):381-382.

2013-11-13

梁迎暖(1980-),女,河北衡水人,农艺师,硕士,主要从事水稻、小麦栽培研究工作。E-mail:11433543@qq.com。

猜你喜欢

暗室药剂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小麦拌种防效好 药剂选择要当心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北斗导航接收机综合测试微波暗室结构设计分析
超高耐受功率暗室性能分析与设计
一季水稻
水稻花
芦笋田棉铃虫药剂筛选试验探究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油田污水处理药剂的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