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枪速射运动员4 s射击节奏研究

2014-03-08陈玉霞

军事体育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手枪子弹间隔

陈玉霞

(河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44)

男子手枪速射项目是严格限制时间的快速射击项目,它的主要特点是 “快”和 “准”的结合,所以对运动员控制枪的能力和射击的时间节奏有很高的要求[1]。在4 s组的技术动作中,时间分配尤为重要。射击节奏反应了运动员不同技术风格和动作类型的外部特征,是衡量运动员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利用高速摄像对速射4 s组动作过程进行拍摄,用每发之间的时间间隔来表示节奏,用秒表记录训练现场的实弹射击节奏来进行分析研究。从速射的时间节奏入手,对运动员的技术动作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诊断,为其日常训练提供科学依据,为教练员指导运动员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实验对象

河南省射击中心男子手枪速射运动员4人,平均年龄27.1±2.8岁,平均身高180.1±3.6 cm,平均体重74.5±9.8 kg,运动年限12.2±3.2年;成绩均在全国比赛前五名;其中王夏艹凡、原林为国家级健将;席威、王亮为一级运动员。

1.2 实验仪器

采用瑞士产的XPRI F2型号AOS高速摄像机,拍摄4名速射运动员4 s射击动作。拍摄频率63帧/s.

1.3 实验步骤

对4名手枪速射队员4 s组每一发的射击时间进行记录分析,研究各个运动员4 s射击的节奏特点。本次试验对4 s组射击的动作阶段划分如下:举枪至第1靶击发、第1靶至第2靶、第2靶至第3靶、第3靶至第4靶、第4靶至第5靶[1,2]。

测试前先让队员准备3 min,再连续进行连续5组4 s射击;秒表记录每一发子弹击发时间,算出时间间隔。

2 研究结果

2.1 高速录像拍摄结果分析

利用AOS高速摄像机对动作拍摄结果进行分析,对各动作时相所用帧数进行比较。具体数据见表1、表2。

表1 每发子弹击发完成帧数比较 (帧)

表2 各动作时相时间间隔帧数比较 (帧)

2.2 秒表记录各发时间间隔分析

表3 每次击发用时秒表记录结果(s)

4 s成绩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运动员的决赛成绩。4 s的动作节奏好坏,对比赛成绩的影响作用至关重要。

2.3 射击动作时间间隔与命中率结果分析

影响射击结果的因素除了技术因素外,射击命中率还受射击时运动员的心理及场地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男子手枪速射4 s组动作节奏来进行速射项目的射击动作技术分析,在记录4 s节奏的同时,记录下每组的射击命中结果。

表4 4名运动员的4 s射击成绩 ,环)

表4 4名运动员的4 s射击成绩 ,环)

?

根据这样的实验结果,我们可进行大胆地推测,两发子弹的射击间隔一致性高的情况下,命中10环的可能性也越高。但由于射击命中率受多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故这个推测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验证研究。

3 分析讨论

男子手枪速射4 s组的技术动作需要一气呵成。实弹射击时,没有时间进行动作的变动或调整,虽然看上去因技术动作求快而显得匆忙,但是对于运动员来说,要求动作要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准确性和稳定性,难度较大。4 s组时间分配不仅决定着技术动作的质量,还与比赛心理和整体技术水平紧密相连,4 s组时间分配时要充分利用时间,慢了会脱靶,快了即浪费时间又增加了技术动作发挥的难度[3]。

利用高速摄像拍摄结果对速射节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子弹击发的动作完成帧数相差不大,五发子弹击发所用帧数为5~6帧,差1~2帧。发与发之间间隔帧数间隔帧数在26~38帧,大多数在28~34帧之间,最小相差1帧,最大差12帧。有研究对德国运动员R·舒曼——手枪速射项目世界纪录保持者的4 s节奏进行分析,提出4 s时间合理分配是:一靶1.45~1.55 s,五靶时间为3.70~3.80 s[3]。盛浩明对举枪到第1发子弹击发的肌电研究发现,举枪要求在1.8~2.4 s比较合理[1]。本研究中4名运动员4 s组的时间分配比较合理。他们举枪到第一枪响,都控制在1.4~1.7 s之间,枪与枪之间的时间把握间隔在0.4~0.6 s范围内。

射击项目要求在准确重复中求一致,射击的准确性,要求运动员每发子弹的发射都必须做到高度一致。高度一致不仅指运动员技术动作及其各个环节均保持高度一致,还要求运动员所射的每一发子弹的动作程序及其各个环节每次均保持高度一致,以及运动员每发射击的时间节奏每次均保持高度一致,每次完成每发子弹射击的动作、每次肌肉用力、每次扣扳机的感觉、每个动作环节所需时间都必须保持高度的准确、一致[4]。从某种意义上说,“一致性”是射击技术的核心。对男子手枪速射项目运动员来说,射击每发之间的时间间隔,应形成个人的规律特点,从而形成个人速射动作节奏的一致性。

[1]盛浩明.我国优秀男子手枪速射运动员射击技术的肌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8):1067-1072.

[2]陈伟,卢德明,黄宗成.中国优秀手枪速射运动员的技术研究[J].体育科学,1992,5(12):75-79.

[3]骆彬.男子自选手枪速射项目中4秒时间的分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2,12(16):25-27.

[4]陈玉霞.射击致胜规律的哲学认识[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2,31(1):11-14.

[5]郭蓓.射箭项目制胜规律探讨 [J].体育科研,2012,27(4):64-70.

[6]周至所.手枪速射 “4 s” 快速转动挺枪的打法 [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5,19(12):85-86.

[7]毛松华,李若鹏,武文强,等.国家射击队男子手枪速射激光测试研究 [C]//李若鹏.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 (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07:372-373.

[8]丁立鹏.国家队女子气手枪运动员瞄扣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手枪子弹间隔
第九页 知识点 QSZ92式半自动手枪
TT-33手枪
间隔问题
三颗子弹
QSS05式4.5mm水下手枪
间隔之谜
Karma:让子弹飞一会儿
子弹
上楼梯的学问
我不是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