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芪注射液对大鼠早期压疮炎性因子和氧自由基的影响

2014-03-05范丽红何英张平孙艳杰罗欣

军事护理 2014年15期
关键词:压疮粒细胞自由基

范丽红,何英,张平,孙艳杰,罗欣

(1.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护理系,湖南 长沙410004;2.南华大学 护理学院,湖南 衡阳421001;3.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护理部,湖南 衡阳421001)

目前,压疮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炎症反应与氧自由基在压疮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有重要影响已成为共识。因此,抑制炎性因子与氧自由基的释放,已成为防治压疮的重要策略之一。许多研究[1-2]证明,在黄芪注射液(astragalus injection,AI)的干预下,一些重要器官,如肾、脑、肠、脊髓等的损伤明显减轻。但AI对减轻或避免压疮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有效还有待于研究。血清髓过氧化酶(myeloperoxidase,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抑制炎性因子与氧自由基的特征性指标。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制造早期压疮模型,检测模型的MPO、SOD水平的变化,探讨AI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药物与试剂:AI(批号:Z51021776,10ml/支,等量于原生药20g,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生产),MPO、SOD试剂盒(上海沪宇生物有限公司生产)。(2)动物:健康成年雄性远交群(sprague dawley,SD)大鼠,体质量200~250g,由南华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CXK湘)。

1.2 方法

1.2.1 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动物模型制备参考文献[3],使用10%水合氯醛(300mg/kg)对SD大鼠进行腹腔注射麻醉,在262.86mmHg(1mmHg=0.133kPa)的压强下,将大鼠仰卧于设计好的简易加压装置上。用胶布将大鼠的四肢固定在底盘上,再固定1个倒立的铁钉于装置上,钉尖连接1块木板,木板上可放置一定重量的物体,钉底放于大鼠大腿近膝关节骨隆突处,钉身用2个小半圆形扣子固定在直立的木板上,使铁钉垂直作用于皮肤。

1.2.2 分组及给药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与AI干预组(模型组与AI干预组均采用制备好的动物模型),每组各8只。AI干预组在造模前给予AI 10ml/kg腹腔注射1周,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1周。大鼠缺血再灌注后4h处死3组大鼠,用不加抗凝剂的试管心脏取血2ml,以3600转/min在4℃下离心10min,用温度为-20℃的冰箱保存上层血清,用于检测血清MPO、SOD的变化。

1.2.3 检测方法(1)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取大鼠受压中心部位肌肉组织置于4%多聚甲醛中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进行H-E染色。(2)大鼠血清MPO、SOD的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中MPO及SOD的变化,严格依照试剂盒中的说明书进行检测操作。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q检验进行两两比较,以P<0.05或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I对压疮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病理改变的影响 肉眼观察正常对照组大鼠皮肤组织结构未发生变化,模型组和AI干预组大鼠皮肤出现持续性紫红现象但无明显差别。H-E染色光镜观察,正常对照组大鼠复层鳞状上皮结构清晰且完整,可发现较多清晰的毛囊等附属器,肌纤维紧密排列,可见清晰的横纹,炎症细胞浸润不明显;AI干预组复层鳞状上皮结构不清,部分上皮结构出现断裂,附属器等结构减少且见到较多的炎细胞浸润,肌纤维断裂明显,有蜡样变性,炎症细胞浸润比较明显;模型组出现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与AI干预组相似,但模型组的病理损伤更加严重。

2.2 AI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SOD与MPO活性的影响 模型组较对照组血清MPO水平明显升高(P<0.01),SOD水平明显降低(P<0.01)。AI干预组血清MPO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SOD水平明显升高(P<0.01)。见表1。

表1 三组大鼠动脉血SOD、MPO比较(¯x±s)

3 讨论

压疮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4]。压疮不仅增加医疗费用,住院时间和增加患者痛苦,若继发感染还可能产生全身症状而危及生命。相对而言,预防压疮费用要低得多,降低压疮发生率重在预防,而预防压疮的关键是要对压疮的本质有个清楚的认识。

3.1 早期压疮动物模型的制作 大部分压疮在临床上都是由于反复较低的压力间歇性的作用于组织而产生的。因此根据王艳艳等[5]的研究,本研究采用262.86mmHg压强、在3个循环的I/R(I=2.0 h缺血,R=0.5h再灌注)的作用下建成大鼠早期压疮模型,观察AI对大鼠血清中炎性因子和自由基的影响。

3.2 炎性因子和氧自由基可能是导致早期压疮组织损伤的重要因素 研究[6]表明,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机制在压疮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炎性因子和氧自由在其中的作用已得到了人们的共识。在压疮发生过程中,组织I/R后,会导致细胞膜脂质微环境平衡遭到破坏,产生大量的自由基,促使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加强。而SOD是一种氧自由基清除剂,是目前公认的能较好反映体内氧自由基水平的指标。中性粒细胞可以激活及释放一系列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过度激发炎症反应的启动细胞。MPO是中性粒细胞的标志酶,其活性高低反映组织中炎性细胞的浸润程度。

3.3 AI干预早期压疮的疗效评价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鼠血清中反映炎症反应的MPO升高,且结合光镜下观察到中性粒细胞浸润的表现可推知由于受压组织反复经历I/R的循环过程,局部组织呈现出炎症过程。反映抗氧自由基损伤作用的指标SOD活性降低,表明氧自由基和炎症反应参与了压疮的发生发展,与文献一致[7-9],说明炎性反应与氧自由基相互作用,共同促使早期压疮形成。这可能因为组织缺血时,体内的补体系统被激活,活化中性粒细胞。I/R时O2重新供应组织的需求,显著增加了激活的中性粒细胞的耗氧量,生成的氧自由基迅速增加,导致细胞损伤。因此,阻断中性粒细胞大量聚集、跨膜迁徙、活化及进一步的氧自由基等损伤是目前药物早期干预、阻断、治疗压疮的一个研究热点。本实验旨在探讨AI能否有效抑制中性粒细胞与继发的自由基损害,从而对压疮的防治发挥确切有效的保护作用。已有研究[9]证明,AI具有抗炎、清除氧自由基,发挥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本研究用黄芪注射液干预后,SOD活性增加、MPO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AI有较强的抗炎与抗氧化功能,有利于保护皮肤组织。

综上所述,炎性反应和氧自由基参与了压疮IR/I的发生发展过程。AI对其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这一途径减轻组织损伤,延缓压疮损伤的进行性剧变。但其抑制炎性反应和氧自由基中谁占主体地位还不清楚。此外,在临床上对于一些高危人群的血清学指标,护理人员应该有意识的进行关注,发现异常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达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1]屈强,尚荣安,王小兵,等.黄芪注射液预处理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ICAM-1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7(6):10-12.

[2]赵燕,何婧,管弦,等.黄芪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小鼠钠通道表达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11):1603-1605.

[3]蔡福满,姜丽萍,杨晔琴,等.压疮不完全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简易模型的建立[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9,25(4):830-832.

[4]张燕,彭文.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研究现状[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2):304-305.

[5]王艳艳,孙海琴,张纯瑜,等.压疮早期的动物模型的制备及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0,25(14):1-5.

[6]Tsuji S,Ichioka S,Sekiya N,et al.Analysis of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a microcirculatory model of pressure ulcers[J].Wound Repair Regen,2005,13(2):209-215.

[7]Bronneberg D,Spiekstra S W,Cornelissen L H,et al.Cytokine and chemokine release upon prolonged mechanical loading of the epidermis[J].Exp Dermatol,2007,16(7):567-573.

[8]蔡福满,姜丽萍,杨晔琴,等.氧自由基损伤在压疮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实验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8,23(14):12-14.

[9]杨富国,董果雄,张社华.黄芪注射液对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的 保 护 作 用[J].中 国 微 循 环,2004,8(3):136-139.

猜你喜欢

压疮粒细胞自由基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经方治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引起发热案1则
自由基损伤与鱼类普发性肝病
自由基损伤与巴沙鱼黄肉症
陆克定:掌控污染物寿命的自由基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檞皮苷及其苷元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七味白榆散治疗压疮1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