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2014-03-05辽宁省绥中县水利技术推广站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4年2期
关键词:病险灌溉面积除险

□孙 凯(辽宁省绥中县水利技术推广站)

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孙 凯(辽宁省绥中县水利技术推广站)

文章从水利行业实际出发,分析了我国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变化态势,结合辽西北地区农业水利基础建设,在加快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快小型农业水利建设以及加快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几点措施。

农业水利;基础建设;可持续发展;检疫措施

1 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变化态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灌溉用水总量趋于平稳,农业有效灌溉面积呈持续增长态势。截至2009年底,全国农业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到5926.15万km2,比1980年增长21.2%。农业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为48.70%,比1949年提高32.40%。农业节水灌溉面积稳步增加,到2009年达到2575.51万km2,比1998年增长69.10%(见图1)。节水灌溉覆盖率从2000年的27.62%增加到2009年的39.50%,年节水能力310多亿m3。

图1 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变化态势图

2009年全国灌溉机电井数量增加到493.82万眼,比1980年增长83.50%。机电排灌面积达到4001.63万km2,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重为67.50%,比1980年上升13.4个百分点。万亩以上灌区数量由1980年的5289处增加到2009年的5844处,增加了555处。万亩以上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956.20万km2,比1980年增长44.30%,如表1所示。万亩以上灌区有效灌溉面积占总有效灌溉面积的一半,且万亩以上灌区有效灌溉面积增速高于全国灌区平均水平。见表1。以我国辽西北地区5市2县为例,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826.10亿元,占全省的15.1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573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42.90%,相当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地方财政预算收入46.31亿元,占全省的11.6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除锦州、葫芦岛市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外,其它3市均在4600~4800元之间;农民人均纯收入,锦州、铁岭市和法库县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它3市1县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业水利基础设施陈旧,建设、运营与维修速度跟不上日益发展的农业建设需求,严重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文章从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快小型农业水利建设以及加快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重点阐述了辽西北地区农业水利基础建设的几点建议和措施。

表1 全国灌溉机电井数量分析表

2 加快重点水源工程建设

加快推进引白济阜一期工程、阎王鼻子水库引水工程、闹德海水库供水改建工程、引白入北(北票)工程、清河水库供水工程,适时建设引白济阜二期工程,进一步搞好朝阳上窝铺水库项目论证工作,优化配置辽西北地区水资源。

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措施,综合考虑水库、引调水、水系连通、打井等工程措施,统筹考虑大中小型水利工程,以解决水源工程能力不足的问题。一方面要做好中型水库等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和已有大型水库的引、调、提等配套工程建设;另一方面要做好小(1)型水库建设工程,同时考虑连通工程和打井工程。要深入调研,实事求是,摸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详细方案。通过规划实施,建好水源工程,完善供水体系,力争及早解决西南地区缺水问题。

3 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辽西北地区现有病险水库152座,其中大中型5座、小型147座,辽西北地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项目建设进度严重滞后,除险加固任务较重。据统计,截至2008年8月31日,辽西北地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为2.60亿元,占下达投资计划23.30亿元的11%,仅占今年计划完成投资14.76亿元的17.60%。在今年前3个季度仅完成年度计划的1/4的严峻形势下,为加强管理,加快建设进度,实现完成120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完成投资14.76亿元及开工建设298项的年度工作任务。

按照轻重缓急、突出重点的原则,进一步加快前期工作,抓住国家增加投入的机遇,加快施工进度,保证质量,争取早日完成任务,确保水库发挥效益。在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尝试采用超薄振动沉模混凝土板墙施工技术,并结合采用劈裂灌浆、高压喷射灌浆等新技术对大坝进行除险加固综合处理,有针对性地实施处理措施;在土石坝除险加固工程中,广泛推广应用刚柔相结合的新型防渗技术,即采用单管高压旋喷防渗墙(或射水法防渗墙)和铺土工膜防渗相结合的新型防渗技术。

4 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积极推进“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切实解决因旱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问题,提高供水保证率,争取早日让群众喝上放心卫生水。

一是取消国家贫困县县级以下配套资金;二是中央资金和省配套资金按一定的比例提取独立费用;三是提高山区县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人均补助金额;四是鼓励社会投资参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根据绥中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目前还有20.68万人的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含农村中小学校)待解决。为了工程有计划顺利完工运行,要加大对工程的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力度,为工程更好地发挥效益奠定基础。要保障工程勘测设计、项目申报资料、评审等前期工作、项目建设管理、工程施工监理等建中工作、工程资料建档和建后运行管理等建后工作经费,使工程建管有序。

5 加快小型农业水利建设

围绕设施农业建设,搞好农业配水工程建设。加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加强低洼易涝耕地治理,搞好排灌设施更新改造,建设旱涝保收农业。加快防洪工程建设,重点加强中小河流治理。

可以尝试成立村级水业合作社,实行自主管理的模式。村民通过民主方式组建互助合作的用水组织——村水业合作社。主要职责是全面负责合作社辖区内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和供水调度,同时负责向用水户供水并按时收取水费和提供咨询服务。村民是小型水源工程的直接受益者,也是小型水源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主体,建立水业合作社,以股份制形式投资建设小型水源工程,并对其进行建后管理,从中收益,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有利于工程的维护及可持续发展。

6 加快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加快重点河流河道生态工程建设,以辽河干流、柳河、绕阳河、大凌河、小凌河等5条河流为重点,通过采用科学的河道生态治理措施,恢复和维护河道生态。以小流域为单元,坚持综合治理,通过加强大凌河流域重点治理区、白石水库上游和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工作,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改善生态环境。

加强保持水土的植被种植,要有效保持水土,除了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外,还应加强保持水土植被的种植。在水利工程建设阶段,多种植一些根系发达,并与工程当地环境相适应的树木,如意杨、雪松、迎春等,对于水利工程中的稳固水土、坡面防护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除了种植树木外,还可以种植一些再生性强,并耐旱、耐涝的草种,比如可以在弃土区顶面及坡面等地种植三叶草或是狗牙根草等,以增加土壤表层的植被覆盖,降低发生水土流失的概率。

工程中的管理要有效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保持水土,严格有效的管理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在水利工程开展的期间,施工单位应建立全面完善的监督控制措施,并制定齐全的水土保持方案。同时,工程的管理层要多层次全方位并因地制宜地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约束违规行为,从而有效保证工程当地水土的稳固性,避免可能发生的水土流失问题。

7 结语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要牢牢把握目前农业水利建设的这一重大战略机遇,不断丰富完善并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建设思路,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水利基础,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王永莲.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融资问题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5(04).

[2]刘珺,李建军.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共产品属性及其发展对策[J].南方农村,2005(06).

[3]陈海宽,孙荪,陈龙.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对农村水利建设的投入[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5(06).收稿日期:2013-12-20

TV61

A

1673-8853(2014)02-0043-02

孙 凯(1976-),男,中级职称,主要从事农业水利工程工作。

刘 青)

猜你喜欢

病险灌溉面积除险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中的问题探究
2016年河南省已建成灌溉面积和新增耕地灌溉面积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节水灌溉面积
灌溉面积
基于二维稳定渗流有限元的病险大坝渗流分析
河南省2014年已建成灌溉面积和新增耕地灌溉面积
太浦闸除险加固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小型病险水库输水设施加固措施浅析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之防渗方式探讨
嵊州市水库除险加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