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渠灌区的应用探讨

2014-03-05詹喜峰张维中河南省陆浑灌区偃师市管理局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4年2期
关键词:支渠灌溉系统灌溉

□詹喜峰 □张维中(河南省陆浑灌区偃师市管理局)

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渠灌区的应用探讨

□詹喜峰 □张维中(河南省陆浑灌区偃师市管理局)

谈到灌溉技术,传统的地面渠道灌溉系统为大家所熟识,干、支、斗、农、毛各级渠道以及渡槽、隧洞、水闸、桥涵等渠系建筑物更是耳熟能详,而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渠灌区的应用较少,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文章从基层工程实践中大胆探索,提出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渠灌区应用的新概念,总结了三种管道输水灌溉模式,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增添了新的内涵。

管道输水灌溉;渠灌区;应用;探讨

0 引言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井灌区已成熟应用,并在快速推广发展之中,其节水、节地效果明显,投资效益比得到公认。近年来,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渠灌区也开始应用,但发展较慢,理论上讨论较多,实践应用较少。

1 管道输水灌溉

1.1 定义

管道输水灌溉是以地埋管道代替地面明渠进行输水的灌溉系统。系统主要由水源、输水管道、分水闸(阀)及终端田间农(毛)渠或移动灌溉软管组成,分类上仍属于地面灌溉范畴。

管道输水系统分为开敞式和封闭式两种。开敞式系统中依靠调压井(分水井)调整管道压力,可以设计成无压或低压管道,输水能力高于明渠但低于封闭式系统,系统相对比较简单;封闭式系统中则以水源水头控制管道压力,管道中压力一般较高,输水能力较强,但系统相对比较复杂。

1.2 水源

管道输水灌溉的水源理论上可以是水库、池塘、河流等。由于水库水水量充沛、泥沙含量少、具有一定的取水水头,因此更适宜管道输水灌溉。水源为河流时,应考虑对泥沙、漂浮物进行处理。

1.3 输水管道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适宜输水灌溉的管道也越来越多,有钢管、普通混凝土管、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PCCP管、PVC管和PE管等。尤其是PVC管,因其重量轻、强度高、韧性好、抗腐耐久、输水能力强及运输安装方便等优点,已越来越受欢迎,更多地应用于输水灌溉工程。

1.4 分水闸(阀)

分水闸采用平面铸铁闸门、轻型螺杆式启闭机,适用于开敞式管道输水系统。闸门安装在调压井(分水井)内,启闭机安装在地面以上合适高度,通过调节闸门开度,控制分水量和下游输水量。

分水阀采用铸铁闸阀,适用于封闭式输水系统,闸阀安装在分支管道上,直接从输水管道取水。为了避免水锤现象,系统中应安装防止水锤发生的安全设施。

1.5 灌溉终端

管道输水灌溉仍属地面灌溉的范畴,其落脚点还要回到地面灌溉。对于开敞式输水系统,由管道把水送到各个分水井,通过分水闸取水至地面,然后进入地面农渠(毛渠)进行灌溉,灌溉终端为农渠(毛渠)。

对于封闭式输水系统,可通过管道和分水闸阀把水送至田间地头,再用给水栓分配给移动灌溉软管进行灌溉,灌溉终端为移动灌溉软管(与井灌区低压管道灌溉相仿);也可通过管道和分水闸阀把水送至地面农渠(毛渠)进行灌溉,灌溉终端为农渠(毛渠)。压力足够时,也可考虑采用喷灌形式的灌溉终端。

2 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渠灌区的应用实例

偃师市属于陆浑灌区东一干渠中段,设计灌溉面积1.76万hm2。干渠以下有支渠15条,干斗渠25条,干农渠16条。灌溉渠道大多采用地面混凝土硬化渠道或土渠输水,输水渠总长度约200km。灌区地形属于山前丘陵区,南高北低,地面坡度较大,呈扇形展开。

渠灌区不同于机井灌区,往往一条渠道辐射的灌溉面积成千上万亩,跨村跨乡渠道管理难度较大,跨村灌溉矛盾突出,严重影响下游村组灌溉,工程效益难于充分发挥,资源浪费巨大。为了解决跨村输水问题,结合灌区节水改造的需要,积极探索,形成以下3种管道输水灌溉模式:

2.1 封闭式压力管道输水灌溉模式—翟寨村管道输水灌溉系统

翟寨村位于偃师市大口乡,南有董村,北有双泉村,都属宋村支渠控制范围。翟寨村的耕地面积大都在火焰岗上,由于地势较高,无法进行自流灌溉,只能靠宋村支渠输水进行提水灌溉。

经勘查对比,火焰岗适宜灌溉的耕地地面高程260.00m,宋村支渠设计水位271.30m,相对高差11.30m,具备管道输水条件。鉴于到火焰岗须经过董村低洼地带,高程只有229.00m,开敞式管道输水已不适用。因此,工程布置成封闭式压力管道(倒虹吸形式)输水,设计为DN315PVC-U管,公称压力0.60MPa,总长1800m,并在中途设分水闸阀,向双泉村输水,在火焰岗设终端取水口,进入地面农渠(毛渠),满足翟寨村灌溉需要。

翟寨村管道输水灌溉系统,不仅解决了翟寨村、双泉村跨村灌溉问题,又解决了翟寨村不能自流灌溉的问题,起到了节水、节能、节地和降低灌溉成本的多重作用。

2.2 开敞式无压(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模式—王桥村管道输水灌溉系统

王桥村位于李村镇,所用灌溉渠道属于雷村支渠的一条斗渠分支,由于地面坡度大、地形复杂,上游1100m渠道冲毁严重,已无修复价值,长期冲刷形成的地面沟渠深达1.50~2.00m,宽达3.00~5.00m,灌溉取水极度困难,群众意见很大,由此影响下游村庄灌溉。

修复该段渠道有3种方案可选。一是对原有渠道进行回填,恢复到现有地面高程,重新修筑地面明渠,但填筑工程量较大;二是渠道改线重建,但占地问题不好解决;三是采用管道输水灌溉系统。

经过比较,选用了开敞式管道输水灌溉系统。对现有地面沟渠进行整理,利用地面坡度大的自然条件,铺设Φ500的预制混凝土管1100m,主要分水口分别设10座分水井及分水闸门,很好地解决了分水灌溉与向下游输水的问题。

王桥村管道输水灌溉系统,在正常情况下为无压流状态,合闸取水时分水闸以上少量管道稍有压力,压力水头1.50~2.00m左右。

2.3 纯粹的管道输水模式—李家村管道输水系统

李家村位于寇店镇,属于朱窑支渠控制范围的边缘地区,上游有贾庄坡村、韩寨村、杨裴屯村、寇店村等。李家村灌溉必须跨越上述4个村,特别是寇店村,灌溉面积大,灌水时间长,是影响李家村灌溉的主要障碍。

多村同时灌溉不仅计量困难,而且上游乱开口子乱扒水,下游很难见到水;一村单独灌溉,又受上游偷水影响,每次灌溉的看管费用巨大,灌溉成本激增,严重制约了下游灌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技术人员从杨裴屯村进行分水,铺设1900mΦ600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道,管道纵坡1/200左右,输水流量0.40m3/s,直接输水至李家村,进入地面斗农渠灌溉系统,彻底跨越寇店村全境和杨裴屯村大部分区域,成功解决了长期困扰李家村的灌溉问题。

3 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未来灌区节水改造中的应用前景

综合分析,笔者认为渠灌区管道输水灌溉有以下五方面的优势:减少渗漏和蒸发,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能达到节水的目的;管道埋入地下节约了耕地,可有效防止人为破坏,提高工程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管理成本;管道埋入地下解决了地面渠道工程与机械耕种相互制约的矛盾,方便耕种作业;利用水源水头,变提灌为自流灌溉,能达到节能减排、扩大灌溉面积的目的;解决跨乡、跨村输水问题,使工程效益充分发挥,扩大灌溉面积,缓解用水矛盾;解决地面明渠反复淤积,反复清淤问题,特别是夏秋两季秸秆入渠给灌溉带来的不利影响。大大减少了清渠费用,降低灌溉成本。

4 结论

通过上述3个典型工程的实践,可以看出,管道输水灌溉在丘陵渠灌区中可以发挥很好作用,对灌区未来节水改造提供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管道输水灌溉的优势决定了其在现代农业灌溉技术发展中的地位,在未来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建议有条件的灌区继续探索推广。

渠灌区管道输水灌溉与井灌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相比,具有管网形式多、布置范围大、地形相对复杂、附属工程设施多样等特点。因此,渠灌区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都有较高的要求,还需要相关技术部门深入研究,尽快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S275.4

B

1673-8853(2014)02-0021-02

2013-12-10

赵 鑫)

猜你喜欢

支渠灌溉系统灌溉
东支渠灌区存在问题调查及治理措施浅析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业智能灌溉系统应用
仿生高效节水灌溉系统
青州张庄灌区渠道设计流量计算分析
基于单片机的小型自动灌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渠道流量及流量分段的计算原则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