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肾移植患者术后出现精神异常的护理体会

2014-03-04唐冬梅任春蓉

西南国防医药 2014年8期
关键词:精神状态心理药物

唐冬梅,郭 瑜,付 饶,任春蓉,陈 萍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肾移植手术逐渐成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的主要外科治疗手段。由于手术及术后药物治疗的特殊性,术后精神异常的并发症已成为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精神状态异常是临床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包括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我科于2008年8月~2012年10月成功进行了157例肾移植手术,术后患者中出现早期精神状态异常39例。为减少肾移植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异常并发症的发生,我科在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分析相关因素,总结并提出有效的护理方案,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病例资料

本组共39例,其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19~54岁,平均36岁,既往无精神异常病史;均为同种异体肾移植,亲属供肾12例,尸体供肾27例;全麻下手术患者29例,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患者10例;术前已做过透析的38例,未透析的1例。手术时间为4~6 h,术前口服骁悉2 g;术中使用甲泼尼龙500 mg,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 2 g,人血白蛋白20~30 g静滴,舒莱20 mg静推;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即FK506、强的松、骁悉联合应用,甲泼尼龙500 mg/d,连续2~3 d。术后1~5 d开始出现精神异常症状,主要表现为:抑郁型:特点是情绪低落、沉默寡言、多眠或失眠,共31例。躁狂型:特点为烦躁不安、兴奋性增强、大声吼叫、言语错乱、严重者拒绝配合治疗,共8例。

2 精神异常的原因分析

2.1手术因素 手术及麻醉是造成患者应激的最强烈的因素,手术过程中,因组织创伤、代谢异常、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产生大量的毒性物质,作用于脑组织诱发精神障碍,出现术后精神状态异常。此外,术前多次透析、补液导致血液稀释,术中血压波动较大、过度通气、失血过多影响脑血流及供氧,也是术后并发精神障碍诱因之一。有研究认为,麻醉方式与术后精神障碍无明显相关性。但本组病例中有29例为全麻下手术患者,占总数的74.4%,结合某些麻醉药物副作用,如:氯胺酮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特异的抑制和兴奋双重效应等[1],故推测全麻下手术患者发病率要远高于其他麻醉方式下手术患者。

2.2治疗因素 术后疼痛、体位不适应、休息差是导致术后精神状态异常最常见的诱因。术后各种类型的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均可引起精神及神经功能异常。(1)术前、术后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可导致水钠潴留使脑细胞肿胀,继而诱发神经、精神功能障碍。(2)电解质紊乱:低钠血症可引起无力、反应迟钝,高钠血症则可引起兴奋不安、肌张力增强、谵妄甚至昏迷;(3)酸碱失衡:酸碱失衡亦可引起精神异常症状,如头晕躁动、意识模糊、谵妄、抽搐、昏迷等。此外术后常规使用的抗感染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免疫抑制剂及糖皮质激素等,也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

2.3环境因素 据报道,术后精神状态异常发生率,重症监护病房是普通病房的2~6倍。本组患者术后皆住于保护性隔离病房,陌生的环境会引发患者心理不适,尤其是个体敏感、娇气、依赖性强的患者。监护仪器报警音、医护人员的检查操作,使患者的生活节律紊乱;同室病患病情变化也可造成恶性刺激;过少的沟通、交流易使患者沉浸于自造的幻想空间,也易导致精神错乱,从而引发精神状态异常[2]。

2.4心理因素 个性特征对患者的心理反应有很大的影响。同样的生活事件,在不同个性的人身上可以出现不同的心身反应结果[3]。高龄患者机体适应能力退化,应激反应加强,异常兴奋传导增多,容易发生精神状态异常。术前患者对手术成功率的疑虑、高额的医疗费用、疾病的折磨,使患者产生悲观失望,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担,潜意识里放弃治疗或担心被遗弃等不稳定情绪,恐惧焦躁,持久的精神紧张,甚至有些患者会怀疑异体肾的质量,害怕肾源对自己身体会产生不良影响,这些不良心理反应率约为1/3[4]。术后恢复效果也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本组3例术后3~4 d无尿,进入移植肾“休眠期”,需短时间内透析治疗,导致患者焦虑失眠,也是诱发精神状态异常的重要因素。

3 护理方法

3.1治疗护理 本组病例因手术切口选择的特殊性,术后需留置数根引流管、心电监护导线、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压监测导管等,常需患者保持特殊体位以便恢复,导致患者常常保持同一体位,床上活动、翻身等不便。对此,护理时要随时检查患者的体位,引流管通畅与否和监护连线是否脱落,协助患者翻身、按摩受压部位。护理人员应认真细致地观察患者的反应,准确地进行疼痛评估。只要疼痛影响睡眠,就应采取适当的处理,如转移患者注意力、进行心理疏导、应用止痛药物等,以减轻疼痛对患者的刺激。严密观察有无精神状态异常的前驱症状,如紧张、焦虑、烦躁、失眠等,一旦有上述异常症状出现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以防进一步恶化,致严重精神障碍发生。对症状较重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适当心理暗示;有躁狂表现的患者转入单人病房,由专人护理,给予一定的约束,同时针对患者的不同情绪反应,给予安慰、劝导等不同的有针对性的解释,使其减轻躁狂情绪,在防止意外发生的同时,减轻对其他患者的影响。

3.2改善病房环境 保持衣物及床单清洁舒适,病房温湿度维持舒适状态;加强床旁巡视,调低监护仪器报警音量以减少仪器噪音,医护人员态度和蔼,言语温柔;治疗前做好解释工作,以得到患者更好的配合;夜间保持安静,减少走动,熄灯(必要时可给予“眼罩”),以促进患者入睡。病情平稳时,可以适当让患者欣赏自己喜欢的书籍、音乐,通过多种途径使患者心情处于放松状态。同时病房内的注射器、刀、剪等锐器要妥善保管,以免发生意外。

3.3心理护理 术前即与患者及家属交流,了解患者一般情况,如家庭成员、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以及对自身所患疾病的认识、手术治疗预期效果等,并初步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介绍围手术期注意事项。尽量列举成功病例,增加患者信心,以使之保持良好的状态配合手术。术后在患者清醒时安慰患者,告知良好的病情,积极排除其心中顾虑。根据患者的个性特征和具体情况,利用语言、动作、药物等暗示患者疾病正在顺利恢复中,减少患者焦虑心理,消除其疑虑,进行适当保证,引发其对未来的希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充分利用每一次接触患者的机会给予鼓励和安慰,对患者种种疑问,耐心地解释或解决;同时做好家属工作,取得家属的信任和支持。要求家属在特护期间尽量多次出现在患者视野范围内,使患者随时体验到家庭的温暖,减轻孤独和焦虑情绪,摆脱不必要的担忧和恐惧,积极配合治疗。良好的家庭支持能减轻精神应激的程度,从而有效降低精神疾病的发生率[5]。

3 体会

本组39例患者经过药物控制和护理治疗,1~3 w后症状消失,均痊愈出院,随访6个月无复发。肾移植患者术后并发精神异常,对患者身心恢复有直接影响。护理工作需要在治疗、生活社会环境、患者心理等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该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促进躯体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孙大金,杭燕南.实用临床麻醉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66-67,71.

[2] 孙玉梅.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精神异常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8,22(8):697-698.

[3]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0-92.

[4] 李心天.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60-61.

[5] 沈雅芬,李水根.整体护理交接班手册[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0:22-26.

猜你喜欢

精神状态心理药物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还不都一样
体育教学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