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2014-03-03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院系全员就业指导

薛 雷

(吉林大学 经济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接受毕业市场的检验,在就业上没有退路。所以,我们必须从学校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认识,把握和做好这项工作。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就业指导,开拓就业市场,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健全和完善激励机制,精心策划,认真组织,下决心,花气力,切实做好就业工作。

一、转变思想观念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前提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十分严峻,切实抓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首先必须从改变观念入手。改变以往关于就业的基本观念,迎接现实严峻就业形势的挑战,走出困境,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生机。

转变思想观念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前提。这里主要是转变九大思想观念:一是实现就业工作由一般工作到学校重点工作的转变;二是实现就业工作由阶段性工作向全年乃至大学四年全程工作的转变;三是实现就业工作由就业办一个部门向全校各部门共同负责和全员参与的转变;四是教育和引导毕业生由社会“精英”定位向普通劳动者的转变;五是教育和引导毕业生由先择业后就业向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转变;六是教育和引导毕业生从被动的“等、靠、要”向积极主动寻求就业转变;七是系主任、院长由重视上专业、抓培养向招生、培养、就业全面负责转变;八是系主任、院长实现由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向以市场为导向、就业为导向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九是实现全校教职员工由对就业工作与己无关向人人有责和主动尽责转变。

二、加强就业指导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础

大学生自由就业的时代已经过去,要搞好就业工作,就必须加强就业指导,这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础。

调整工作体制,提高指导实效。成立就业指导教研室,挂靠学校就业办,就业办主任兼就业指导教研室主任,负责全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宏观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授课。这样设置和调整有利于使就业指导工作贴近就业工作实际,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突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

就业指导前移,实行全程指导。将就业指导前移到学生刚入校,大一、大二以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为核心,旨在对学生进行以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为目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引导。对大三、大四学生要以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为核心,就当前的就业形势、政策、毕业生就业心理辅导、求职能力提高等方面进行教育与引导。

创新指导模式,贴近学生实际。创新指导模式,采取全新指导工作程序:职业生涯规划课﹢求职案例讲座﹢网络资讯答疑﹢就业个体资讯与辅导﹢就业应聘模拟训练﹢就业指导手册﹢就业指导报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立体套餐式的就业指导模式。一要贴近学生思想实际,二要围绕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坚持根据学生思想实际进行指导;根据用人单位实际进行指导;根据形势政策进行指导;根据人才成长规律进行指导。

工作重心下移,院系各负其责。院系结合,重心在系,学校负责全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授课组织以及针对毕业生共性问题开展教育活动。院系则结合各自的专业特点、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实际开展各种灵活多样的教育和指导工作,包括聘请有关部门领导、职业咨询专家、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经理、往届优秀毕业生来校作报告等。力求就业指导工作做到系统性与开放性结合、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坚持专兼结合,实行全员参与。专职就业指导人员,就业指导课教师,就业办、学生处、团委工作人员、专职辅导员,学校要切实加强对专职就业指导人员的培训,致力造就一批职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同时,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参与就业指导工作,开创全程指导、全员指导、全方位指导的就业工作的新局面,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心态,合理定位,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始终是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教育和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就业工作的主旋律。

三、开拓就业市场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

新形势下的学校就业市场,都尚处于初级探索开发阶段,市场品牌尚未形成。面对市场检验,运用市场营销战略,充分开拓就业市场,将成为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迫在眉睫的任务。

开拓就业市场,若以吉林省高校作为个案,就业市场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坚持立足吉林,辐射周边,面向全国,建设以吉林及东北、京、津、塘、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和珠三角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重点建设地区。紧密结合专业实际、用人单位实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循序开发。

开拓就业市场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一是坚持人才市场开发路线与企事业单位开发路线相结合。通过人才市场开发广泛联系接收单位,由人才服务机构组织本地区用人单位来学校招聘(或就地招聘),扩大市场规模,以企事业单位路线构筑基层市场,增强市场知名度;二是把建设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在重点开拓有形市场的同时,要着力加快学校无形市场的建设和培养,充分发挥网上招聘服务功能;三是把组织毕业生参加校外大型招聘会相结合,以抓好校内中小型招聘会为主;四是坚持学校开发建设与各院系开发建设相结合,以院系开发建设为主。学院就业办负责制定宏观的市场建设思路,并开展重点行业、重点地区的就业市场建设,各院系主要面向与本专业紧密结合的用人单位的市场建设与开发;五是坚持自主开发与校际联合开发相结合,以校方联合为依托,召开校园招聘会,既有利于促进信息资源共享,也有利于扩大招聘会对用人单位的吸引力;六是把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与就业基地建设相结合,探索加强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实习、实践进行毕业设计的机制。既有利于锻炼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也有利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考察,为毕业生在实习过程中寻找就业岗位创造条件,以利于促进实习—就业的一体化;七是要把利用校内资源与充分挖掘校外各种资源结合起来,以利于就业基地的有效开发和建设,充分调动广大干部、教师、校友等社会资源开辟毕业生就业市场;八是要把就业市场的开发建设与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意见反馈结合起来,以利于推动学校的教学改革和改进就业指导工作。

四、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根本

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是硬道理,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好学校办学与社会需求的“对接”问题、学生培养与岗位要求“对接”问题,进而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零缝隙”对接,实现毕业生“零距离”就业和“零等待”就业。

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根本。一是通过实习选聘毕业生并在毕业实习中完成企业岗前培训,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二是毕业生通过参与学校或企业项目的制作真刀真枪的实践,认知岗位,提高能力,实现毕业生零距离就业;三是由学校和公司共同制定培养计划,这是带有“订单式”的培养模式,实现学校的培养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无缝隙”对接。只有这样,围绕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这个核心,瞄准市场办学,强化能力培养,才能彰显自身特色,树立专业品牌。

五、“一把手工程”和激励机制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保证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当前高校的重要工作,按照国家要求,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实行“领导主抓,中心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工作体系。实施“一把手工程”和“全员工程”,要建立校级领导联系学院、系就业工作的制度,建立学院机关各部门协助院系抓就业的制度,建立调动广大教职员工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的机制。院、系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体和工作重心,要各负其责、守土有责。同时,密切与毕业生家长配合,充分挖掘和发挥家长的潜能,共同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在就业工作的艰难推进过程中,良性循环的激励机制是不可或缺的。没有目标,就没有压力。没有机制,就没有活力。要建立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实行目标管理,由校领导与各院、系签订责任状,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建立就业工作考核评估机制,由学校对各院、系的就业工作进行考核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评定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并给予表彰奖励。建立“全员参与”奖励机制,在参与就业工作中表现突出、业绩突出的学院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要建立毕业生就业经费与毕业生就业率挂钩的机制。建立院、系专业年度报告计划与毕业生就业率适度挂钩的机制,实行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票否决”。对于毕业生就业率年度考核末位的院系,或连续两年毕业生就业率低于学院的平均就业率的院系所在单位的主要领导和毕业班辅导员评优上予以一票否决。

总之,高校的就业工作形势严峻,千头万绪抓根本,当前的就业工作,就是要紧紧抓住第一责任人不放松,紧紧抓住就业工作机制保障不放松,紧紧抓住就业指导不放松,紧紧抓住就业市场的开发和建设不放松,紧紧抓住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这个根本不放松,紧紧抓住全员工程的落实不放松,不断开创学校就业工作新局面,以就业促招生,促培养,实现招生—培养—就业的良性循环,进而实现以品牌兴校,以品牌创名校的目标,逐步实现学校以招生求生存,以就业谋发展。

[1]杨忠林,陈荐纪,刘剑坤.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就业工作的新探索[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

[2]盛真.机遇与挑战——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N].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07-20.

[3]蔡立彬.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就业工作创新[N].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09-23.

[4]胡文淑.对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几点思考[J].高教与经济,2007,(6).

[5]王雪冰.大学生就业主要途径的探讨[J].合肥学院学报,2007,(7).

猜你喜欢

院系全员就业指导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全员核酸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河南油田开展全员劳动竞赛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高师音乐院系艺术实践周实效提升策略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