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频电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

2014-03-03谢晓燕

西南军医 2014年6期
关键词:舌骨咽部神经内科

谢晓燕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发生率为30%~40%[1]。吞咽障碍易使患者发生进食困难、呛咳、导致其脱水、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者甚至发生吸入性肺炎,窒息甚至死亡。近年来,我院神经内科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取得显著疗效,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月~2014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69例,均符合全国第六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39例,女30例,年龄33~80岁,脑出血28例,脑梗死41例。

1.2 吞咽障碍的评价标准[3]评估方法采用洼田俊夫1982年提出的通过饮水测试患者有无吞咽障碍及程度,让患者饮2~3 调羹水,没有症状后饮30ml 水观察有无呛咳。按5 级进行评价记录:Ⅰ级没有呛咳,一次咽完;Ⅱ级分两口喝完,无呛咳;Ⅲ级能一次咽下,有呛咳;Ⅳ级分两次咽下有呛咳;Ⅴ级呛咳频繁,不能喝完。诊断标准:正常:5秒内喝完分级在Ⅰ级;可疑:饮水喝完,时间超过5 秒以上,分级在Ⅱ级,为轻度障碍;异常:分级在Ⅲ级,每次喝1调羹,有呛咳,为中度障碍;Ⅳ-Ⅴ级每次喝1调羹,连续两次均有呛咳,为重度障碍。69例患者中轻度吞咽障碍14例,中度45例,重度10例。

1.3 治疗方法 69例患者除给予抗动脉硬化、改善脑循环、降颅压、脑保护剂等神经内科常规诊疗及对症处理外,采用以下措施。

1.3.1 使用Vitalstim 低频电刺激治疗仪进行电刺激治疗 低频电刺激疗法是利用预设一定强度的刺激程序来刺激咽部肌肉,诱发肌肉运动或模拟正常的自主运动,以达到改善或恢复被刺激肌肉或肌群功能的目的[4]。放置位置:第一对正电极放置于舌骨上方,负极放置于甲状上切迹上方,第二对正电极放置甲状上切迹下方,负极置于环状软骨以上,沿颈前正中线垂直排列所有电极。刺激参数:输出波形先正后负,频率80Hz,脉冲比率固定值300u,强度0~25mA 可调。患者在接受电刺激过程中,当刺激强度较小时,患者咽部有“蠕动,麻刺感”,当刺激强度达到治疗量时,患者咽部有“抓握,挤压感”,并伴有轻度强迫吞咽动作;刺激强度过大时,患者会感觉咽部疼痛不适,刺激强度应逐渐增强[5]。电刺激治疗每日1小时,14天为1 疗程。对于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因电流可干扰起搏器信号,应禁止使用,对于有心脏支架,房颤等心脏病人因会诱发颈动脉窦的异常搏动,安全起见尽量避免使用。

1.3.2 加强基础吞咽功能的康复训练(1)颈部活动度训练:活动颈部,增强颈部肌力,利用颈部屈体活动,帮助患者引起咽下反射,防止误咽。(2)舌肌运动训练:嘱患者把舌伸出,做不同方向的主动运动。(3)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咽部冷刺激时用蘸少许凉开水的棉签,轻轻刺激软腭,舌根及咽后壁,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4)呼吸道的训练:深吸气,憋气,咳出,目的是提高咳出能力和防止误咽,同时努力咳嗽,建立排除气管异物的各种防御反射。(5)进食训练:选择正确的进食位置,坐位或半坐位,颈部前屈。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食物如米浆、米糊等糊状食物开始,情况好转,无呛咳,吞咽力量增加,可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

2 结果

69例患者经低频电刺激治疗及早期康复训练,吞咽障碍消失,饮水无呛咳的患者43例,吞咽障碍明显改善的23例,治疗后无明显改善的3例,总有效率为95.6%。

3 讨论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评定和治疗越来越受重视,早期正确的康复治疗可使80%以上患者的吞咽功能得到恢复或减轻,如不及时治疗,丧失了功能恢复的最佳时间,将有可能导致终生鼻饲进食,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低频电刺激可作用于舌骨上及舌骨下肌肉系统,并通过舌骨下的甲状舌骨肌和胸骨舌骨肌传递电流,增强吞咽相关肌肉的力量,改善吞咽功能,并直接或间接联系于咽喉与脑部,具有兴奋或抑制的双向调节作用,加速吞咽反射弧的修复和重建[6]。我科运用低频电刺激配合基础吞咽功能训练进行治疗,当病人在早期没有主动吞咽动作时,低频电刺激治疗仪能进行被动刺激,让患者在电流的刺激作用下进行空吞咽动作,配合水或食物效果更佳。同时加强口腔面部肌肉训练,增强进食能力,患者一般在治疗1 个疗程后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为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1]Pacjaroni M,Mazzotta G,Corea F,et al.Dyaphagia following stroke[J].Eur Neurol,2004,51:162-167.

[2]王薇薇,王新德.全国第六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4,37(4):346-347.

[3]窦祖林.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14,80-95.

[4]伍少玲,燕铁斌,马超,等.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功能训练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29(8):537-539.

[5]Free ML,Freedl,CHatburn RL,et al.Electrical stimulation for swallowing caused by stroke[J].Respir,2001,46:466-474.

[6]陈孝伟,张予斌,崔立海,等.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J].中国康复,2011,26(3):182-184.

猜你喜欢

舌骨咽部神经内科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常吃辣能防口咽部肿瘤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肩胛舌骨肌的超声解剖及临床应用价值
儿童甲状舌管囊肿分型及舌骨选择性保留的探讨*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舌骨形态学与显微结构的观测
咽部不适或是消化道疾病
颏下岛状瓣修复老年口咽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
QCC活动在神经内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