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患者截石位不同摆放时机的选择

2014-03-01王建英王园园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32期
关键词:石位舒适度体位

王建英王园园

1.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河南开封475000;2.河南大学护理学院,河南开封475000

手术患者截石位不同摆放时机的选择

王建英1王园园2

1.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河南开封475000;2.河南大学护理学院,河南开封475000

目的研究普外科及妇科手术患者于全麻前后不同时机进行截石位摆放所产生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9月—2013年9月普外科及妇科接受全身麻醉下截石位手术患者共18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94例,全身麻醉前摆截石位)和对照组(94例,全身麻醉后摆截石位),观察两组患者操作所消耗人力及时间、患者术后舒适度、手术医生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仅需要1名巡回护士为患者进行体位摆放,耗时2~3 min,省力,及时听取患者的感受,术后舒适度高,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高;对照组需要巡回护士、医师、麻醉师同时参与,耗时6~7 min,较费力,术后舒适度欠佳。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医生的满意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全身麻醉前进行截石位的摆放可以提高患者舒适度及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工作效率。

手术患者;截石位;摆放时机

石位是一种适用于会阴部、尿道和肛门部的手术体位,在妇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等科室中得到广泛应用[1],它具有能充分暴露会阴,便于术者操作等优点,但同时截石位也具有摆放要求高、难度大且易导致手术外神经损伤、腿脚麻木等不适反应的出现的特点[2];特别是在患者麻醉后,此时患者全身或局部肌肉松弛,没有了自身固有的保护本能。良好的截石位摆放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术野得到充分暴露并减少不必要的裸露;最大限度的保证病人的舒适和安全;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呼吸和循环功能;血管、神经不受压迫[1],因此合理安置手术体位,掌握操作的时机对手术室护士来说尤为重要。在摆放截石位时选择正确的时机和方式,对患者的情绪缓解、舒适度的提高,以及提高护士工作效率都有较大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行截石位的全身麻醉手术患者188例,其中男74例,女114例;年龄26~78岁;手术种类:直肠癌根治术63例,腹腔镜下输卵管及卵巢手术125例。所有患者均处于清醒状态,皮肤关节功能完好,具有较强合作意愿。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94例)和对照组(94例)。观察组直肠癌手术45例,输卵管及卵巢手术49例,年龄26~77岁;直肠癌手术平均(120±40)min,出血300~800 mL,输卵管及卵巢手术平均(40±23)min,出血20~100 mL。对照组直肠癌手术47例,输卵管及卵巢手术47例,年龄27~78岁,直肠癌手术平均(130±38)min,出血250~800 mL,输卵管及卵巢手术平均(45±20)min,出血30~100 mL。两组患者的各项情况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体位摆放

1.2.1 术前访视手术室巡回护士术前1 d下午了解病历,访视患者。除进行常规的访视外,运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着重介绍手术体位的相关知识,缓解患者对手术及体位摆放的心理压力,和患者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配合。同时注意查看了解患者皮肤情况、关节活动情况。

1.2.2 手术室内截石位的不同摆放时机(1)观察组。①一般准备:患者进入手术间时,巡回护士主动热情迎接病人,与患者进行沟通,按手术安排表仔细核实病人,确保手术部位准确无误,各项准备工作已完成,点收所带药品,认真做好三查七对和麻醉前的准备工作,并协助其仰卧于手术床上。②摆放体位前准备:首先和麻醉师交流,然后在患者上肢选择适宜的血管,建立静脉通道,再连接延长管,最后麻醉师给患者安装监护,监测生命体征,暂不麻醉。③患者的体位摆放:护士指导患者下移将臀部尽量靠近手术床尾部摇折处,必要时垫一软枕,在近髋关节平面放置腿架,两腿分别置于两侧支脚架上,高度以患者腘窝的自然弯曲下垂及医生操作习惯为准,两大腿外展角度根据手术的需要呈60~100°,在腘窝和肩关节处垫保护垫。在保证医师能顺利操作的情况下请仍处于清醒状态下的患者自己确定身体的各个部位有无不适,如有不适根据患者的反馈和配合进行前后、左右等调节。穿上腿套,用约束带固定双腿,取下手术床尾,调节手术床呈头低脚高约10~15°,双上肢用横单固定于身体两侧。摆放体位过程中和患者保持充分交流。待一切就绪,患者情绪稳定后,接受全身麻醉。

(2)对照组截石位摆放时机的选择在全身麻醉后。患者取平卧位一侧肢体建立静脉通道后接麻醉延长管和一侧肢体内收于身体一侧,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之后,由主刀医生或助手协助巡回护士将患者骶尾部拖起超出手术床缘5 cm左右,骶尾部及腰部垫海棉垫,调整支腿架角度与长度,具体摆放方法与观察组相同。

注意事项:对截石位摆放的操作程序进行培训,保证摆放熟练程度和程序一致,并相对固定巡回护士,每次操作时由科室总务护士记录操作时间和参与人数等。

1.2.3 术后随访科室专门负责术后随访的护士在术后两天内通过一对一的与患者沟通和交完成患者的随访工作,随访的方式主要为电话及电子邮件随诊以及上门随访相结合的方法。包括询问患者的舒适程度,询问并查看患者有无手术以外并发症出现;运用满意度测评表评价观察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手术结束后专门护士及时测评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全身麻醉前、后摆放截石位时所花费的时间和人力。②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依据患者有无不适及不适的严重程度将患者的舒适度分为三级:患者没有不适为零级;有轻微的酸痛,不过患者能够忍受,中度不适,此症状为一级;患者为严重不适,酸痛较重,难以忍受为二级[3],通过询问患者的感受进行评定并记录。③对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手术室时护士的服务态度、医师操作技术的满意程度、需求是否得到了满足、在截石位安置、麻醉和手术过程中觉得自己的参与度如何等方面,所有的条目均设计有满意、一般、不满意三项,依据各条目出现的频率进行总体评价,综合评价设计为满意、一般、不满意。④比较手术医生对不同的摆放截石位的满意度,听取手术医生的建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操作所需时间用平均数表示,用t检验进行对比;记录两组患者不同舒适度、对手术室护理不同满意度的人数,转化为百分率,用χ2检验比较有无差异;以百分率记录手术医生对不同时机摆放截石位的满意度,用χ2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摆放截石位时所需人力及时间

两组患者摆放截石位所需人力及时间见表1,观察组只需1名巡回护士即可完成,时间2~3 min;对照组需巡回护士、麻醉师、手术医生共同完成,平均耗时6~7 min,需要人力更多,耗时更长。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摆放截石位所需时间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舒适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舒适度0级的82例,占到了87.2%,而对照组0级的只有15例,占比16.0%。两组患者进行比较P<0.01,说明全麻前进行截石位的摆放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舒适度比较(例)表

2.3 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包括满意和一般)为97.9%,对照组满意度(包括满意和一半)为91.5%,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护士工作满意度程度的比较(例)

2.4 比较两组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

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无明显差异,观察组为97%,对照组为9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χ2=0.130)。

3 讨论

研究显示因体位引起压疮占手术安全隐患的第4位[4],Wilson M[5],Al-Aimi A[6]等曾介绍截石位手术后发生股神经病的案例,由此可见,不适当的截石位安置容易引起病人的损伤,国内外手术室护士已经广泛注意并重视手术体位对病人安全的影响。会阴部及尿道手术多采用截石位进行操作,良好的体位安置不仅可以保证医师术中操作的顺利进行,减少手术时间,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7]。全身麻醉下患者因体位引起的生理变化较平时更为明显,这是因为全身麻醉下患者丧失了知觉,肌肉松弛无力,正常的身体保护反射消失,失去了对自身的正常的调节功能[8]。规范、良好的手术摆放不但包括摆放流程的正确,也包括选择良好的体位摆放时机,减少体位摆放时所耗费的人力、时间。

3.1 全身麻醉前摆放截石位省时、省力、方便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在全身麻醉后摆放截石位,参与人数为3人,且截石位摆放时间为6~7 min,而观察组采取需要全麻前进行截石位的摆放,参与人数为1人,且截石位摆放时间为2~3 min,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麻醉前进行截石位的摆放在能够减少人数的同时也节约了麻醉师的时间,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减少了手术时间。

3.2 全身麻醉前摆放截石位患者的舒适度得到了明显提高

截石位手术时容易造成腓总神经和血管的损伤,表现为轻者出现的下肢疼痛和麻木,严重者出现运动障碍和血栓的形成[5-6]。这一方面是因为由于腓总神经绕过腓骨小头后穿出,缺少皮下组织的保护,截石位时支腿架容易压迫此处,术中有些术者把上肢放于患者膝关节处作为支撑,另一方面也因为手术体位具有时间长、不易更改的特点。在患者清醒合作时即全身麻醉前进行摆放截石位,患者能够充分参与,感觉不适可立即告诉巡回护士,巡回护士根据患者的感觉和反馈进行改进,患者的舒适度得到了明显提高,手术以外并发症的发生得到了避免和减少。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0级的有82例,1级的有12例,3级的0例,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15例、71例和8例,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张雪艳[9]等的研究中也得到与本次研究相一致的结果,患者在全麻前进行截石位的摆放明显优于全身麻醉后摆放截石位的舒适度。

3.3 全身麻醉前摆放体位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全身麻醉前进行截石位的摆放,患者处于清醒状态,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护患双方共同参与完成体位摆放,充分尊重了患者的感受,促进了护患的沟通,弥补了麻醉后进行截石位摆放的沟通少、不能听取患者感受的缺点。手术室护士在全过程的护理是舒适的、整体的、个性化的。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9%,明显高于对照组为91.5%,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患者在全麻前进行截石位的摆放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情况。

在中国医改和深入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的背景下,提高患者满意度需要提高基础护理服务的质量,改进并优化护理的服务流程。通过对手术患者截石位不同摆放时机的研究,麻醉前进行截石位的摆放,不仅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手术以外并发症的发生得到了有效避免和减少人力、时间等得到了节省,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1]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99.

[2]张信霞,殷艳.膀胱截石位并发症预防的护理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2):65-68

[3]勾健,吴慧颖.手术截石位两种安置时机的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2):165.

[4]魏彦姝,陈杰,路潜,等.术中压疮危险因素评估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管理,2013,13(11):64-66.

[5]Wilson M,Ramage L,Yoong W,et al.Femoral neuropathy after vaginal surgery:a complication of the lithotomy position[J].J Obstet Gynaecol, 2011,31(1):90-91.

[6]Al-Aimi A,Rousseff RT,Khuraibet AJ.Introgenic femoral neuropathy:two cases and literature update[J].J Clin Neuromuscul Dis,2010,12(2):66-75.

[7]覃丽珍.手术体位合理安置的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2012,5(2B):113.

[8]王化峰,丁克家.前列腺电切术后截石位体位改变性低血压的预防[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3,18(1):103-104.

[9]张雪艳,胡军.手术室截石位患者术后体位改变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7):9-11.

R473.71

A

1672-5654(2014)11(b)-00127-03

2014-08-17)

王建英(1968-),女,河南开封,本科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

猜你喜欢

石位舒适度体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及手术护理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下肢水平位与单腿截石位对老年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头低截石位与Trendelenburg位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心排血量影响的比较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探讨改良式截石位在妇科腔镜手术体位摆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