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用种公牛的选种选育

2014-02-27陈玉芳高宏宝韩培培

兽医导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系谱肉用体型

陈玉芳高宏宝韩培培

(1.徐州市家畜良种站,江苏徐州 221151;2.徐州恒泰牧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苏徐州 221151)

肉用种公牛的选种选育

陈玉芳1,2高宏宝1,2韩培培1,2

(1.徐州市家畜良种站,江苏徐州 221151;2.徐州恒泰牧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苏徐州 221151)

1 前言

肉牛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肉用良种公牛是肉牛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和物质基础。因此,如何对后备公牛进行科学选种选育,然后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最终培育出优秀的种公牛满足我国肉牛品种改良的需要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简述目前我们肉用种公牛选种选育的基本办法,为提高肉用种公牛选育水平提供参考。

2 肉用种公牛选种选育的目的和现状

2.1 肉用种公牛选种选育的目的

肉用种公牛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遗传因素显得更为关键,种公牛遗传品质直接关系到牛群遗传改良的效果,在奶牛业中种公牛对奶牛群体遗传改良的贡献率高达75%。肉用种公牛选种选育的目的,就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选择出优秀的个体,再给以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最终培育出种用价值高的优秀个体。对肉用种公牛的选育目前主要采用系谱选择、生产性能测定以及后裔测定进行综合遗传评定,选择优秀种公牛,然后在牛群中应用人工授精技术大量推广优秀种公牛冷冻精液快速扩散优秀公牛遗传基因,使牛群在生产性能、体质健康、饲料报酬、利用年限等方面得到整体的遗传改良。

2.2 我国肉牛选种选育的现状

我国从上世纪60年起,先后建立了肉牛种公牛站30多个、肉牛原良种场136 个,目前全国采精种公牛存栏1300余头、种肉牛场存栏种牛1.4万多头,2010年销售冻精1500多万剂。目前,初步构建了以原良种场、种公牛站、技术推广站、人工授精站为主体的繁育体系,为开展我国肉牛遗传改良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虽然我国肉牛选种选育和杂交改良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一是肉牛主要品种的育种思路不清晰,良种肉牛品种登记、体型鉴定、生产性能测定、遗传评估、杂交配合力测定等基础工作尚未有效开展。二是我国种公牛总体性能不高,全国1300多头采精公牛还不能满足肉牛生产的良种需求。主要品种没有核心种子母牛场,自主培育种牛机制没有建立,大部分种公牛依赖国外引进。三是地方牛种资源保护和利用能力不强,“良种化”为“洋种化”的趋势明显,导致地方牛种选育提高进展滞后,地方牛种肉质好、耐粗饲、抗逆性强等优良特性没有得到重视和发挥,一些珍稀地方牛种濒临灭绝。因此肉用种公牛的选种选育工作最近几年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十二五”期间,国家明确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种业的战略目标和措施,制定了《全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计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培育5-8个肉牛新品种,品种登记覆盖到主要品种,实现全部肉牛种公牛的生产性能测定和遗传评估,青年公牛后裔测定率达到50%以上,引进品种采精公牛自给率达到80%以上,并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推动我国肉牛育种工作上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促进肉牛业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良种基础。

3 肉用种公牛的选种选育的基本方法

2013年国家畜牧良种补贴项目肉用种公牛入选条件:一是种公牛三代系谱清楚,精液品质检测合格。二是引进品种种公牛体型评定为特级,中国肉牛选择指数(CBI)大于100;培育品种种公牛体型评定为特级、一级,CBI大于100;地方品种种公牛体型评定为特级、一级。

CBI-中国肉牛选择指数是根据国内肉用种公牛育种数据的实际情况,选取体型评分、断奶至周岁日增重、周岁至18月龄日增重和18月龄至24月龄日增重4个性状进行遗传评估,各性状估计育种值经标准化后,按20:30:30:20的比例加权,得到中国肉牛选择指数-CBI。

根据国家畜牧良种补贴项目肉用种公牛入选条件和全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的要求,对肉用种公牛的选种选育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 系谱选择

要想获得理想的后备公牛,首先要经过系谱选择。通过系谱可以了解种公牛祖代的遗传可靠性,包括其生长发育、生产性能、体质外貌、繁殖性能以及有无近交等各方面的内容,按系谱选择种公牛要特别重视其父母亲的遗传信息,然后是祖父母代,因为亲缘接近对该牛的遗传性能影响越大,越远越小。具体要求为公牛要三代系谱清楚,在没有遗传缺陷、没有近交和杂交的情况下,重点放在上代的体型外貌和生产性能上。

3.2 根据生产性能进行选择

通过系谱选择的后备公牛在给予科学的饲养管理基础上,按照国家《肉用种公牛的生产性能测定实施方案》的要求还要进行生产性能测定,对肉用种公牛生长发育、繁殖以及产肉等性状进行测定,并对数据收集和处理,计算出CBI值。

测定的性状主要包括:公牛初生、断奶(一般为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体重和体尺(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腹围、管围等),12月龄、18月龄、24月龄睾丸围、背膘厚、眼肌面积、与配母牛产犊难易度、体型评分等。具体测定方法如下:

(1)初生重:犊牛生后吃初乳前的活重,以千克表示。

(2)断奶重:犊牛断奶(一般为6月龄)时的空腹活重,以kg表示。

(3)12月龄重、18月龄重和24月龄重:分别指青年牛12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的空腹活重,以kg表示。

(4)睾丸围:睾丸最大围度。用软尺或专用工具在公牛12月龄、18月龄、24月龄时分别测量,以cm表示。

(5)体高:鬐甲中部沿前肢后缘垂直到地面的高度。用直尺或杖尺测量,以cm表示。

(6)十字部高:十字部到地面的垂直高度。用直尺或杖尺测量,以cm表示。

(7)体斜长:肩端前缘到坐骨端外缘的直线长度。用直尺或杖尺测量,以cm表示。

(8)胸围:鬐甲后缘垂直围绕通过胸基的围度。用软尺测量,以cm表示。

(9)腹围:腹部至背部周长的最大围度。用软尺测量,以cm表示。

(10)管围:左前肢管部上1/3处的最小围度。用软尺测量,以cm表示。

(11)背膘厚:12~13肋骨间背膘厚,用超声波仪器测定,以厘米表示。

(12)眼肌面积:12~13肋骨间眼肌面积,用超声波仪器测定,以cm2表示。

(13)与配母牛产犊难易度:分为顺产、助产、引产、截胎或剖腹产四个等级。顺产是指母牛在没有任何人为助产的情况下自然分娩,助产是指人工辅助分娩,引产是指在机械等牵拉的情况下分娩,截胎或剖腹产是指采用手术截胎或剖腹助产。

(14)体型评分:18~24月龄和30~36月龄各进行一次体型评分,36月龄后进行一次成年公牛体型评分,评分标准详见下表。

由于选择种公牛是为种用,其繁殖性状即性欲和精液品质必须好。精液品质主要包括采精量、精液密度、活力和解冻后活力及受胎率等。

3.3 后裔测定

后裔测定,就是根种公牛后代的成绩来对其本身的种用价值进行评定。他是种公牛选择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对种公牛种用价值的遗传评定最可靠的办法。但后裔测定所需的时间较长,经济负担较大,一般是经过对其生长发育、体质外貌、精液质量等性状进行选择,选出最优秀的小公牛再进入后裔测定程序,肉用种公牛的后裔测定工作在有条件的种畜场已经开始进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也在进一步规范测定程序。

总之,在根据后备公牛的系谱情况以及本身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选择的基础上,结合后裔测定,准确地计算出其育种值是选择肉用种公牛的关键,是确保牛群整体生产水平得到逐步提高的前提。

种牛体型评分标准

徐州市科技项目基金(XF12C023)。

高宏宝(执笔):(1963-),现任徐州市家畜良种站站长,高级畜牧师,长期从事家畜品质改良和技术推广工作。徐州市科技咨询专家,曾获得部、省丰收奖三项。

猜你喜欢

系谱肉用体型
《论风格》文本系谱与论争
现代化养殖场肉用牛饲养管理要点解析
体型消瘦,如何科学变强壮
体型特别的勇士
体型最小的猫,竟然是个恐怖的大胃王
体型消瘦,如何科学变强壮
哈萨克族系谱数字化平台建设研究
中国荷斯坦公牛系谱完整性研究
教你如何治好“遗传病”
季节和体重对肉用绵羊超数排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