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2014-02-27陈晓华欧荣群李代彪彭贤东

西部医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心室血浆心功能

陈晓华,欧荣群,李代彪,彭贤东

(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四川 南充637000)

心力衰竭是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病变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功能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其中以慢性心力衰竭最为常见。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和主要死亡原因[1]。目前临床上采用常规治疗如强心、利尿、扩血管等疗效不理想。研究显示参附注射液能增加心肌收缩力,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免受损害,降低心脏负荷功效[2]。本研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治疗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41~89岁,病程1~20年;对照组男21例,女29例,年龄38~77岁,病程2~17年。2组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符合心脏病协会标准,按NYHA功能分级均为II-Ⅳ级,基础心脏疾病包括冠心病,扩张性心肌病,高心病等。所有心力衰竭患者排除感染,肿瘤,全身免疫性疾病及严重的肝肾疾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的治疗均遵循《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对照组常规给予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B受体阻断剂、洋地黄类强心剂等药物治疗,同时给予限制体力活动、卧床休息、低盐饮食、吸氧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6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qd,疗程2周。

1.4 疗效评价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3]。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心功能提高2级以上,但心功能未达到I级。有效:心功能提高1级以上但未达到I级者。无效:心功能分级无变化或恶化。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42例(84.0%),有效 7 例 (14.0%),无 效 1 例 (2.0%),总 有 效 率98.0%;对 照 组:显 效 34 例 (68.0%),有 效 8 例(16.0%),无效8例(16.0%),总有效率84.0%,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BNP、TNF-α、IL-6水平比较 2组治疗后均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n,(×10-2)]Table 1 The clinical efficacy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BNP,血清IL-6和TNF-α的比较(±s)Table 2 BNP,serum IL-6and TNF-α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BNP,血清IL-6和TNF-α的比较(±s)Table 2 BNP,serum IL-6and TNF-α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别 n 时间 BNP(ng/L)IL-6(ng/L)TNF-α(ng/L)对照组 50 治疗前981±81 102±9 5.7±0.8治疗后 563±87① 84±7① 4.1±0.3①治疗组 50 治疗前 989±112 107±10 5.2±0.6治疗后 317±71①② 71±10①② 2.3±0.2①②

2.3 心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周后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比较(±s)Table 3 LVEF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比较(±s)Table 3 LVEF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别 n LVEF(×10-2)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0 40±4 47±4①治疗组 50 39±5 54±6①②

3 讨论

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塑。交感神经、RAS系统的长期慢性激活促进心室重塑,导致心功能恶化,形成恶性循环[4]。当心力衰竭时,血容量的增加导致心室壁张力增加,心室压力及室壁张力增加或心室扩张,心室腔增大,引起BNP分泌、释放增多。BNP通过与靶细胞特异性受体结合,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促进胞内环磷酸鸟苷合成增加,以第二信使发挥作用。已有较多研究表明,血浆BNP水平与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呈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在心力衰竭早期即可出现血浆BNP、NT-proBNP水平增高,而且增高的幅度与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BNP由心室肌细胞合成和分泌,具有扩展血管,促进尿钠排泄,减少水钠潴留的作用。BNP为反应左心室功能的重要指标。

研究显示,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炎性因子IL-6、TNF-α表达增加。并随心力衰竭程度加重而增加,且IL-6和TNF-α水平成正相关,国外文献报道:当病人出现心力衰竭时,机体首先发生代偿反应,包括交感神经活性升高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刺激单核巨噬细胞分泌IL-6和TNF-α。心脏是IL-6和TNF-α作用的靶器官,IL-6和TNF-α刺激心肌成纤细胞增生,促进心肌蛋白质分解加速,导致心肌细胞凋亡而进一步损害心功能。也提示抑制细胞因子的生成如IL-6和TNF-α,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本研究结果提示联合使用参附注射液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心功能。同时能有效减低心力衰竭患者炎性标志物IL-6和TNF-α水平,发挥抗炎作用。

中医认为参附注射液中的人参大补元气,,救气脱之危;附子辛温,挽亡阳之险,逐阴寒之水气;两药合用,具有温阳益气,温通心阳之功。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参附注射液主要含人参总皂苷和水溶性乌头碱,具有益气活血、回阳救逆固脱的功能[5,6]。人参总皂苷、乌头类生物碱两者有类似B受体激动药样作用,具有正性肌力调节作用,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每搏输血量,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血供,亦可延长心室舒张期充盈时间,提高射血分数,改善心脏舒张功能,抑制心肌细胞增殖、凋亡和抗心肌纤维化,从而纠正心功能不全的病理生理异常[7~10]。其中的有效成分人参皂甙具有强心、升压和稳压作用,同时增强心肌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从而改善微循环,减低心肌氧耗[11]。有研究表明人参皂甙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12],附子具有类似糖皮质激素作用,包括抗炎、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改善心肌组织微循环,临床研究报道[13]参附注射液能够改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及微循环,有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及功能再建,促进局部水肿、淤血、炎症的吸收,减少对神经根的刺激,从而起到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心功能的效果。利红霞[14]报道在扩血管、利尿等基础治疗上辅用参附注射液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4 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能显著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心功能,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1] 董 梅.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BNP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8):899-900.

[2] 谭朝阳.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源性休克临床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3,12(25):1833.

[3] 黄 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美托洛尔治疗对血浆脑钠肽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14).

[4] 王臣林.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10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32(11):1784.

[5] 赵立志,冯 莉,罗 钢,等.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分析[J].西部医学,2012,24(3):501-503.

[6] 刘晓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肾上腺髓质素变化及参附注射液干预作用的研究[J].西部医学,2009,21(10):1687-1689.

[7] 罗学科.参附注射液药理作用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9):157-159.

[8] 黄 琼,徐伟建.参附注射液对压力后负荷性急性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5,5(2):6-7.

[9] 顾 云,罗 毅,吴用涛,等.参附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期间心肌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药学杂志,2007,42(23):1779-1783.

[10] 赵 芳,徐 立,许 立.参附注射液对大鼠体外心脏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J].中药 新药与临床药理,2007,18(1):17-19.

[11] 邓秀英.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1,23(3):453-454.

[12] 詹 樾.人参皂甙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效应[J].中华医学杂志,1994,74:626-628.

[13] 王桂利.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10,23(9):18-20.

[14] 利红霞.参附注射液联合硝普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5例[J].光明中医.2008,23(7):950.

猜你喜欢

心室血浆心功能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起搏器融合波排除的心电图表现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血浆B型利钠肽在慢性心衰诊断中的应用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心室率控制研究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孙爷爷』谈心室为孩子上网撑起『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