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参川芎嗪酪酸梭菌活菌与美沙拉嗪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2014-02-27绳百龙吴凤燕姚爱云

西部医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炎症性沙拉溃疡性

绳百龙,吴凤燕,姚爱云

(冠县人民医院,山东 冠县252500)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1]。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的改善,本病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2]。据统计,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5年内的结肠切除率:远端结肠切除为9%,全结肠切除为35%[3]。本文采用丹参川芎嗪、酪酸梭菌及美沙拉嗪三种药物联合应用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有较为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0年1月~2013年7月收集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轻中度病例共46例。入组患者的诊断均符合《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2007年,济南)的诊断标准[5],排除标准: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有严重心、肝、肺、肾疾病。③严重凝血机制障碍。④有胃肠道外科手术治疗病史。⑤其他部位感染的患者、粒细胞减少的患者。⑥对水杨酸类药物过敏及药物不能耐受或存在用药禁忌。⑦存在严重并发症[6]。所选病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男10例,女8例,平均年龄42.6岁,病程平均为2.1年。实验组28例,男17例,女11例,平均年龄43.2岁,病程平均为1.8年。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阿泰宁1260mg 3次/日和美沙拉嗪(颇得斯安,美沙拉嗪缓释片)1.0g 4次/日;实验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10%GS250ml或NS250ml静滴1次/日。用药期间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排便次数与性状改变以及电解质情况,并给予积极的对症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

1.3 疗效观察 治疗前均行结肠镜、大便常规+潜血及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等情况判断病情程度与分级。用药治疗过程中注意过程两组患者腹痛程度、腹泻次数、大便性状改变等改善的时限,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开始后的第1、2、3和4周复查大小便常规、肝功、凝血功能、ESR、CRP等各项指标,待疗程结束后复查结肠镜,以评估治疗效果和所用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情况。疗效判断:依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2007,济南)的疗效标准[5]:①完全缓解: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复查发现黏膜大致正常。②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复查黏膜轻度炎症或假息肉形成。③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内镜及病理检查结果均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方案、临床疗效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时间炎症性指标变化监测情况 两组病例的血沉值在治疗前统计无明显差异(P=0.786);在治疗后第1周,实验组血沉值下降最明显,两组均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第2周,实验组血沉值下降趋于缓慢,但仍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第3、4周,两组病例血沉指标均趋于稳定,统计学无显著差异性。两组病例的CRP值在治疗前统计无明显差异(P=0.935)。在治疗后第1周,实验组CRP值下降最明显,两组均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第2至3周,实验组CRP值下降趋于缓慢,但仍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第4周,两组病例CRP指标均趋于稳定,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性(P=0.416),见表2、3。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Table 1 The therapeutic effect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时间血沉变化比较(±s,mm/h)Table 2 Blood sedimentation of the patients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时间血沉变化比较(±s,mm/h)Table 2 Blood sedimentation of the patients

分组 n 治疗前不同治疗时间1周 2周 3周 4周对照组 18 36.72±9.36 28.47±5.03 23.5±4.41 18.67±3.15 16.03±3.84实验组 28 36.32±7.23 21.52±5.05 18.2±2.87 16.83±2.56 15.62±2.52

表3 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时间CRP变化监测(±s,mg/L)Table 3 CRP of the patients

表3 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时间CRP变化监测(±s,mg/L)Table 3 CRP of the patients

分组 n 治疗前不同治疗时间1周 2周 3周 4周对照组 18 85.36±15.27 65.71±17.08 40.27±13.08 27.13±8.76 20.63±7.13实验组 28 85.43±14.78 36.13± 6.17 25.21± 3.21 21.63±2.93 18.25±3.19

2.3 药物不良反应 两组病例用药后均未出现粒细胞减少、肝肾功能损害、贫血或贫血加重及严重过敏反应。对照组出现腹胀3例,恶心、呕吐1例、皮疹1例;实验组出现腹胀1例,恶心、呕吐2例,轻微皮肤瘙痒与皮疹2例,均能耐受治疗,且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系炎症性肠病类型之一,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黏膜和黏膜下炎症,发病可能与感染、免疫和遗传有关导致[6]。由于其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导致其治疗上药物品种繁多但缺乏根治性治疗药物,故而其治疗周期较长、病情易于反反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全结肠切除、发生恶变。传统观点认为溃疡性结肠炎为一种肠道非特异性炎症疾病,减轻肠道炎症是治疗的关键,这就是柳氮磺胺吡啶及水杨酸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理[7]。虽然5-ASA制剂的出现不但避免了柳氮磺胺吡啶的剂量相关不良反应与过敏等不良反应,且取得了其前所未有的治疗效果。但尽管如此,仍有部分患者使用5-ASA后病情没有改善,部分患者使用5-ASA后仍需加用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甚至借助于手术治疗。随着人类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临床表现中脓血便不是由于患者凝血功能障碍,而是由于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常伴有血小板活化和高凝状态,而应用促凝止血药物又会进一步加重高凝状态,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加重肠黏膜缺血缺氧。其实,溃疡性结肠炎血便主要是由于肠黏膜炎症、糜烂、溃疡所致,而非凝血功能低下引起,只要炎症控制,便血症状就会缓解.因此,溃结患者出现便血症状时不要乱用止血药,相反,对于伴有高凝状态的患者,可以用肝素类抗凝药物治疗。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具有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降低血液粘度,加速红细胞的流速,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的高凝状态。益生菌制剂通过对肠道微生态生理菌的补充和调节有助于改善微生态的免疫异常[8],微生态制剂可诱导肠道异常免疫细胞凋亡[9],从而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免疫应激和炎症反应。但选择何种益生菌,以及益生菌治疗UC的最佳剂量、疗程及安全性等都是目前尚不清楚而又具有探讨价值的热点问题。其中,用产丁酸的酪酸梭菌微生态制剂治疗UC开始引起研究者的重视。酪酸是结肠能量代谢、再生修复和免疫平衡必需的重要物质[10]。分泌酪酸不足,一方面会引起结肠能量代谢和再生修复障碍,另一方面又会引起免疫功能紊乱,TNF-α、IL-8等致炎症因子异常表达,造成肠黏膜发炎、溃疡,因此,补充酪酸有望成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新选择。

联合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阿泰宁和美沙拉嗪(颇得斯安)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在总体有效率与阿泰宁和美沙拉嗪(颇得斯安)合用的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在症状缓解时间和炎症指标改善时间上相比,实验组较快且有统计学差异,这就提示实验组的三联用药可以更快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从而提高疗效、缩短诱导缓解时间及树立患者的治疗信心,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但尚缺乏大标本的研究与验证,同时我们的分组研究历时较短,缺少长时间的临床观察,尚需做长期的临床研究与观察。

4 结论

通过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活血化瘀作用、阿泰宁的调整肠道微生态的免疫作用与恢复正常肠菌与黏膜免疫宿主防御功能之间的平衡作用以及美沙拉嗪的抗炎作用,能缩短诱导缓解时间、提高疗效,促进其恢复,对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推广应用。

[1] 王吉耀.内科学[M].第2版(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60.

[2] 中国炎症性肠病协作组.3100例溃疡性结肠炎住院病例回顾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006,26:368-372.

[3] Hanauer SB.Medical therapy for ulcerative colitis[J].Gas troenterology,2004,126:1582-1592.

[4] 胡品津,刘新光.消化内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5-69.

[5]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545-550.

[6] 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诊疗指南[J].消化系统疾病分册,2011,45-47.

[7] 杜中红,杨嘉建,蒋 萍,等.源首胶囊、蒙脱石散和美沙拉嗪联合用药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3,18(4):239-240.

[8] Floch MH.Probiotic therapy for ulcerative colitis[J].J Clin Gastroenterol,2010,44:237-238.

[9] Angulo S,Morales A,Danese S,et al.Probiotic sonicates.selectively induce mucosal immune cells apoptosis through ceramide generation via neutrai sphingomyelinase[J].PLoSOne,2011,6(3):16953.

[10] 谭家兴.阿泰宁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22-23.

猜你喜欢

炎症性沙拉溃疡性
营养干预方法可改善炎症性肠病
高盐饮食或可诱发炎症性疾病
能力
炎症性肠病与肝胆胰病变
MDT在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水果沙拉
圣诞树沙拉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