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通地区中医院开展中医护理工作现状和对策研究*

2014-02-20张玲玲陈桂兰陈建荣南通市中医院护理部江苏226001

交通医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中医院特色护理人员

李 虹,张玲玲,陈桂兰,陈建荣(南通市中医院护理部,江苏226001)

南通地区中医院开展中医护理工作现状和对策研究*

李 虹,张玲玲**,陈桂兰,陈建荣
(南通市中医院护理部,江苏226001)

目的:研究中医院开展中医护理工作的现状和对策。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南通地区7家中医医院进行中医护理工作现状调查。结果:(1)医院开展的主要中医护理工作为中医护理技术操作633例(99.7%)、中医护理健康教育618例(97.3%)、辩证施护573例(90.2%)、中医护理文件书写555例(87.4%)。(2)中医护理特色优势主要体现在治未病保健598例(94.2%)、辩证施护个性化强526例(82.8%)、以人为本整体观念435例(68.5%)、操作简单有效404例(63.6%)。(3)影响中医护理工作开展的主要因素是中医护理知识缺乏540例(85.0%)、护理人力资源不足498例(78.4%)和患者接受程度低358例(56.4%)。结论:南通地区中医院能够积极开展中医护理工作,特色优势明显。加强中医护理培训、科学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患者对中医护理的认同度,有助于进一步促进中医护理工作的开展。

中医护理;健康教育;辩证施护;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调查;对策研究

中医护理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整体观念对疾病进行辩证施护,结合预防、保健、康复和医疗而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其为运用独特的传统护理技术,对患者及其他人群施以护理的一门独立的应用性学科[1]。中医护理工作,是中医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体现中医特色优势的重要方面之一。为深入了解中医院中医护理工作现状,笔者自行设计现状调查问卷,对中医院中医护理工作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促进中医护理工作开展的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南通地区三级中医院2家,二级中医院5家。成功调查护理人员635例,其中护士长以上管理人员130例,临床护理人员505例;学历∶中专129例(20.3%),大专258例(40.6%),本科及以上学历248例(39.1%);职称∶护士270例(42.5%),护师191例(30.1%)主管护师148例(23.3%),副主任护师及以上职称26例(4.1%);工作年限∶1年≤工作年限<3年者212例(33.4%);3年≤工作年限<10年的173例(27.2%);10年≤工作年限<15年的72例(11.3%);工作年限≥15年178例(28.1%)。

1.2 方法

1.2.1 调查问卷设计∶通过文献检索,结合专家访谈和本次调查研究目的,我们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分为基本资料、中医护理工作现状、中医技术操作、中医健康教育、中医护理教育培训5个部分,共45个子项。其中中医护理工作现状调查包括∶(1)医院中医护理工作开展情况;(2)中医护理特色优势;(3)影响中医护理工作开展的因素。

1.2.2 调查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按照被调查医院护士总数的20%~40%比例抽取样本。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及相关注意事项。答题采用无记名方式,调查对象单独完成,规定时间内回收。由2人负责问卷回收,回收的问卷经课题组成员逐项核查。共发放问卷663份,回收663份。有效问卷635份(95.8%),无效问卷28份(4.2%)。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piData3.02数据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双人录入并逻辑纠错,建立数据库,采用百分率进行统计描述。

2 结 果

2.1 中医护理工作开展情况 7家医院开展的主要中医护理工作为中医护理技术操作(99.7%)、中医护理健康教育(97.3%)、辩证施护(90.2%)、中医病历书写(87.4%)。见表1。

**[通信作者]张玲玲,E-mail∶2584041776@qq.com

表1 中医护理工作开展情况

2.2 中医护理特色优势 中医护理特色优势主要体现在治未病保健(94.2%)、个性化的辩证施护(82.8%)、以人为本的整体观念(68.5%)、操作简单有效(63.6%)。见表2。

表2 中医护理特色优势

2.3 影响中医护理工作开展的因素 调查认为,影响中医护理工作开展的主要因素是中医护理知识缺乏(85.0%)、护理人力资源不足(78.4%)和患者接受程度低(56.4%)。见表3。

表3 影响中医护理工作开展的因素

3 讨 论

中医护理工作是中医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就是说明应当十分重视护理在治疗疾病和维护健康中的重要作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2]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中医护理,给中医护理工作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准确把握当前的中医护理工作现状,围绕突出中医特色,进一步推动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扎实稳步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3.1 中医护理工作现状

3.1.1 基本情况∶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医护理健康教育、辩证施护和中医护理文件书写是临床中医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3]。本调查显示,中医护理技术操作(99.7%)、中医护理健康教育(97.3%)和辩证施护(90.2%)已在各家医院普遍开展,中医护理文件书写开展率达到87.4%。作为中医护理核心内容的辩证施护和中医护理文件书写相对于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而言比率偏低。辨证施护需要护理人员在熟练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四诊(望、闻、问、切)收集评估患者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辨清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关系,从而

制定护理计划,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由于大部分护理人员都是西医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系统的中医基础知识培训不够,中医理论及临证能力薄弱[4],导致辨证施护流于形式,证候不清、护理措施单一。中医护理文件书写多为西医术语,不能很好地突出中医护理特色,再加上护理文件书写的简化[5],使得中医护理记录过于简单。

3.1.2 特色优势∶中医护理特色优势主要体现在治未病保健(94.2%)、辩证施护个性化强(82.8%)、以人为本整体观念(68.5%)、操作简单有效(63.6%)。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治未病”是中医的健康医学模式,注重养生、预防、保健。中医护理强调整体观念,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6]。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源于中医理论中的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思想。注重人、病、证三者之间的关系,采取同病异护、异病同护的护理方法。运用独特的“简、便、廉、验”的护理技术突出中医护理特色。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和辩证施护观以及在防病、养生、保健等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7]。

3.2 影响中医护理工作开展的因素

3.2.1 中医护理知识缺乏∶我国中医护理教育起步相对较晚,多数中医药院校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偏向西化[8],中医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脱节[9]。而从事中医护理临床工作的护理人员中,毕业于中医院校护理专业的比例较低,如中医院占25.1%[10]、大部分护理人员毕业于西医院校护理专业。在开展中医特色护理工作时,面临着中医基础理论的巨大盲区[11]。所以,中医护理知识缺乏已经成为制约中医护理工作开展的关键因素。

3.2.2 护理人力资源不足∶卫生部对全国400家医院进行调查,医疗机构病房床护比1∶0.331,最低仅为1∶0.261[12],尚未达到卫生部1978年1∶0.4的标准[13]。医护比例不合理,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是全国大部分医院存在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中医院中尤其明显。由于下列因素导致护理人力资源不足,如中医院的业务大多是中西医结合,既要完成现代护理工作,又要开展中医护理工作,护理工作负荷大,患者对护理服务要求高,加上非护理岗位的工作和离职转岗率增高等,使护理人员进一步短缺,造成深入开展中医特色护理工作的困难。

3.2.3 患者对中医护理接受程度低∶纵观中医护理的发展历程,有艰难的起步,有间断的低谷和起伏[14]。患者和部分医务人员存在对中医护理的认知不足,认为中医护理起效慢、习惯西医治疗[15]。同时中医医疗机构的设置不足、社会背景因素的影响也给人们认识中医、接受中医护理带来障碍[16]。患者的接受程度低,直接影响了中医护理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广度。

3.3 促进中医护理工作开展的对策和措施

3.3.1 加强中医护理培训∶根据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发布的《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3]要求,制定护理人员的培训目标,建立健全中医药规范化培训制度。构建以系统性和科学性为导向的培训模式,制定实用性、层次性强的培训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对各层次护理人员进行分层培训[17]。改革护理教学,中医护理教育从学校护理专业教学开始,确立护理专业教学计划中中医护理课程的地位,加强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和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有机结合。通过系统性、规范化的护理教学与在职培训,优化中医护理人才队伍,形成适合中医护理工作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3.3.2 科学配置护理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中医护理发展的根本。医院及各级主管部门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合理增加护理人员数量。护理管理层要积极探索护士岗位管理,依据岗位职责、工作量、业务技术要求等要素。推行护理人员能级分层管理,构建护士能级对应的等级制度和相应的竞争、评价、保障和激励机制[18],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完善后勤保障支持系统,优化护理工作流程,减少非护理工作,有效利用护理人力资源。

3.3.3 提高患者对中医护理的认知度∶大多数患者对中医护理不够了解,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16]。中医护理以人为本、注重整体、辨证施护、技术方法简便、灵活多样和护理效果确切等优势未能被广大患者接受。因此,加大中医护理宣传力度,深入开展健康教育、科普宣传,促进中医护理逐步向基层和家庭拓展,向老年病护理、慢性病护理、临终关怀等领域延伸,使患者感受到高效、优质、便捷的中医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客观分析目前中医护理工作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加强护理人员中医知识培训,科学配置护理人力资源,突出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患者对中医护理的认同感,是进一步促进中医护理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1]孙秋华.中医护理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医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EB/OL].http∶//wsb.moh.gov.cn/mohyzs/s3594/ 201201/53896.shtm l.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EB/OL]http∶//www.satcm.gov.cn,Hile2010/201007281545 150,2010-10-11.

[4]沈勤.影响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与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3)∶265-267.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moh.gov.cn/mohbgt/s10697/ 201001/45757.shtm l.

[6]张妤姝,黄霞,刘洁,等.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8)∶1603-1604.

[7]马辉,罗再琼,王承平,等.中医护理学教学体会[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S1)∶53-54.

[8]李野,唐玲.中医护理发展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17)∶1675-1676.

[9]于岳英.中医护理工作现状分析与思考[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0)∶41-42.

[10]沈勤,李玲,孙秋华.浙江省中医医院护理人员中医护理在职培训需求调查分析[J].中医教育,2013,32(1)∶61-63.

[11]李瑞红.开展中医特色护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中医,2008,28(3)∶88.

[12]罗丽芳.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9)∶118-121.

[13]余德爱.实施多元化管理提高聘用护士综合素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7)∶84-85.

[14]谢文晖,柏亚梅,周霞.中医护理进展概况及思考[J].山西中医,2011,27(3)∶51-53.

[15]柏亚妹,宋玉磊,王秋琴,等.住院病人对中医护理认知及需求调查[J].护理研究,2013,27(35)∶3996-3999.

[16]王明强.关于江苏省中医社会认同度的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0(3)∶189-191.

[17]沈勤,孙秋华.浙江省中医护理工作开展现状及发展前景的调查分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2)∶215-218.

[18]方芳,程云,周剑英,等.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对基础护理质量影响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2)∶114-117.

R473

B

南通市科协软科学研究课题资助项目(编号2013N06)。

2014-07-02

1006-2440(2014)05-0554-04

猜你喜欢

中医院特色护理人员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院
赵县中医院
特色种植促增收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中医的特色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完美的特色党建
崛起中的钟祥市中医院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中医院的契机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