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荔枝控梢促花关键技术

2014-02-19陈光强

科学种养 2014年1期
关键词:荔枝树营养生长效唑

陈光强

荔枝控梢促花从每年的11月份开始,控制得好坏直接关系到翌年树体的开花挂果情况,因此可以说,科学控梢促花是荔枝获得高产优质的关键。

一、造成冬梢抽生的原因

一是末次秋梢过早老熟,树体积累养分过多,遇适宜条件就容易抽生冬梢。二是冬季高温高湿,根系活动增加,吸收和产生大量利于营养生长的养分,促进地上枝梢生长,便抽出冬梢。三是攻放秋梢时,施肥过量,尤其在攻末次秋梢时施氮肥过量,很容易诱发冬梢。四是秋梢老熟后仍在修剪,修剪会刺激树体内部利于营养生长的激素产生,从而促进营养生长,加剧了冬梢抽生。

二、控制冬梢促花的方法

1. 以钾控氮,促进花芽分化 荔枝树在进行花芽分化时需要大量钾素,而末次梢转绿后重施1次钾肥,满足了花芽分化所需的钾素;由于钾肥对氮肥有颉颃作用,能抑制根系吸收氮素能力,从而达到控制冬梢的效果。以每株挂果50千克计,施氯化钾0.5~0.75千克。施肥时间:早熟荔枝品种在10月上中旬,中熟品种在10月中下旬,迟熟品种在10月下旬。

2. 深锄断根,控制冬梢 荔枝末次秋梢老熟后,结合清园深锄断根。在树盘上离主干30厘米处往树冠外侧锄松表土,切断表面浮根。锄的深度由浅到深,在树冠滴水线处最深可达20厘米左右。但对老弱树要慎重,深耕不宜过深,以免伤根过重,反而造成树势更弱。或在树冠滴水线四周,挖1条深30厘米、宽20厘米的环状沟,切断部分水平侧根,过2~3周后回填土。同时撒施石灰粉,以每株挂果50千克计,撒施0.5~1千克/株,能起到控制根系吸收肥水、抑制冬梢生长的作用。

3. 环割控梢促花 秋梢老熟转入花芽分化期,叶色由浓绿渐渐褪至淡绿,这便是花芽分化的征兆。但一些树由于吸收氮肥过多,到花芽分化期叶片仍未褪绿,此时可以进行环割控梢促花。环割方法:用电工刀在树主干离地面50~100厘米的部位,作环状或螺旋状切割1圈,深达木质部,环割圈数视树势而定,一般只割1圈。第二次割时应与第一次割口相距10~15厘米,亦可在前一次环割口愈合后重割。长势弱的树、老年树不宜进行环割。环割时间通常在末次秋梢老熟、花芽分化前,即荔枝早熟品种在10月中旬前,中熟品种在11月下旬前,迟熟品种在12月下旬前。

4. 人工摘除冬梢 秋末冬初若气候偏暖、水分偏多,荔枝树易抽生冬梢,尤其是幼龄结果树和树势强旺树,抽生冬梢现象极为明显。当树体较小或抽发冬梢不多时,可采用人工摘除的办法。摘除冬梢应掌握在花芽分化前进行,以免影响花芽分化,早熟品种在10月上旬前,中熟品种在11月上旬前,迟熟品种在11月中旬前。冬梢5厘米左右长时,在第一对复叶处摘除,留下1厘米左右长的嫩梢即可。然后及时喷控梢促花素1~2次,效果更好。在冬梢萌动时进行环割也可以抑制冬梢抽生。

5. 应用化学调控技术

①控梢促花。一般常用的有“花果灵”、“荔枝龙眼控梢促花素”、“控梢利花”,这些都能抑制果树体内赤霉素的合成,抑制营养生长,对控制冬梢、促进花芽分化、提高花质和雌花比例有明显作用。以上几种只能抑制而不能杀梢,所以要抓住合适的时期喷洒。通常在荔枝末次秋梢老熟而未抽出冬梢前喷第一次(喷施浓度参照使用说明),20~25天后喷第二次。要将药液喷在芽、枝梢和叶片上,以喷至滴水为准。

果农也可自行配制控梢促花药。荔枝品种常采用乙烯利400毫升/千克加多效唑300毫升/千克的混合液,即40%乙烯利15毫升加15%多效唑30克,对水15千克喷洒。三月红、糯米糍、大造荔枝品种使用乙烯利时要把浓度适当降低,以免造成老叶大量脱落,乙烯利常用浓度为300毫升/千克(40%乙烯利11.2毫升对水15千克)。

②杀梢促花。冬季温暖、湿度大,往往采取多种措施也不能使荔枝树进入相对休眠状态,仍然抽出冬梢,此时可采用杀梢促花方法。常用“荔枝杀梢促花素”、“梢即枯”、“杀梢王”、“快杀素”、“帮你控”等,在冬梢抽出5~8厘米长时,喷洒于冬梢上,1~2天后冬梢便会干枯,有效地促进花芽分化。

果农也可自行配制杀梢促花药。荔枝品种常采用乙烯利550毫升/千克加多效唑500毫升/千克加复合型核苷酸3000倍的混合液,即40%乙烯利20.6毫升加15%多效唑50克加复合型核苷酸5克,对水15千克喷洒于冬梢上。但在三月红、糯米糍、大造荔枝品种上,乙烯利使用浓度宜为450毫升/千克(40%乙烯利16.8毫升对水15千克)。

(作者联系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浦北县张黄镇农业站 邮编:535300)endprint

猜你喜欢

荔枝树营养生长效唑
大规格荔枝树移植养护技术及工程实践
两棵树
大豆喷施多效唑 增产防倒效果好
切花菊优香不同生长阶段光合作用的变化
田元作品
多效唑在直播水稻上的使用效果浅析
屋前的老荔枝树
不同时期施用多效唑对小麦的化控效果研究
桃树施用多效唑应严格控制浓度
外源激素对金福菇菌丝营养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