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地制宜 科学规划 突出重点
——桐庐县“三措施”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2014-02-17桐庐县国土资源局孔令亚

浙江国土资源 2014年2期
关键词:桐庐县村庄美丽

桐庐县国土资源局 胡 群 孔令亚

因地制宜 科学规划 突出重点
——桐庐县“三措施”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桐庐县国土资源局 胡 群 孔令亚

美丽乡村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选择,也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桐庐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地处钱塘江中游,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近年来,桐庐县结合自身特点,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突破点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仅很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基本要求,同时凸显了自身农村田园自然风光秀美、绿色生态环境优势和农村宁静美丽的自然特质。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措施。

美丽桃源

一、因地制宜

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关键要因地制宜,在发掘村庄自身特色上做文章。桐庐县美丽乡村建设,注重深挖村庄特色,做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桐庐县地域辽阔,村落之间差异较大,既有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的新村,也有相关偏远、但风景优美、历史悠久的古村,针对各村落不同特点,桐庐县围绕山明水秀这个背景,因地制宜,依托村庄特色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对历史文化悠久的古旧村落,通过村庄环境整治提升、历史建筑修葺保护、文化内涵发掘展示,改变了村庄破旧的面貌,使得旧村换新颜。江南镇环溪村,是北宋大儒周敦颐后代的集聚地,村内古树、古建筑较多,该村因地制宜,围绕“古”字做文章,通过村庄环境整治,形成古木,清溪,老桥,民居相间的优美环境,同时依托周敦颐充分发掘展示传统“爱莲”文化,通过一系列措施,增强了村民爱村、护村的积极性,一跃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对生态特色村,在村庄发展上,紧紧抓住生态这个重点,围绕拳头产品,打造特色农业示范区,发展农家乐和“农业观光游”,实现兴村富民。瑶琳镇阳山畈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发挥生态特色,围绕“桃”字做文章。在做强做大蜜桃产业的同时,适时打造“桃源”观光游,该村依据独特的山形地势兴建了占地1200亩的休的闲桃花谷,春日依托满山的桃花举办山花节,秋日依托满山蜜桃开展桃林观光采摘游。蜜桃带来的丰裕收入使得村里有实力投资建设生活配套设施、进行村庄环境整治,富裕起来的村民文明意识提高,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生活品质的提升,使之成为名符其实的“桃花源”式的美丽村庄。

二、科学规划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重点在科学规划,在规划“加”和“减”上做文章。建设美丽乡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考虑,科学规范。其中土地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农村集体重要财富。桐庐县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科学规划,做好土地管理“加”、“减”法,有效的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一方面,三措并举,做好“加”法。一是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村镇规划衔接,根据村庄特点,对村庄建设进行有针对的规划引导,在适宜集中居住的新型村庄,通过规划引导其集中布局、集中建设,在适宜保护的具有历史文化或生态特色的村庄,通过规划对村庄建设进行限制,保护村庄原有特色;二是强化村庄配套设施用地保障,结合“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展“十百工程”和中心村建设,配套基础设施,促进居住条件和环境的改善;三是创新机制,变废为宝,桐庐县针对农村老房闲置率高的实际,秉着“走出去、请进来”的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对村中闲置的有特色房屋进行统一流转,实现空心村第二次创业,有效解决了空心村导致的资源浪费现象,增加农民受益。通过科学规划,桐庐县做好“加”法,有力的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另一方面,双管齐下,做好“减”法。一是针对当前农村土地利用中,农房管理相对薄弱,违章建房的存在,制约了村庄用地的合理布局和统筹规划的现状,桐庐县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结合“三改一拆”等专项行动,强势推进违章老旧建筑清理,清除了一批影响村庄环境和管理秩序的违章、老旧建筑,使村庄环境大为改善,改出了美丽乡村;二是对村庄环境进行集中整治,桐庐县结合清洁乡村、“四边三化”等专项行动,清除和治理了影响村庄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垃圾,污水,美化了乡村,有效地解决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的脏乱差问题。通过科学规划,桐庐县做好“减”法,有效地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

田间的环保卫士

宣扬孝义的农家乐

三、突出重点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关键要突出重点,突出中心村、精品村、风情小镇。桐庐县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突出重点着力发挥自身优势。一方面,从关键环节入手,推进工作突破。桐庐县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充分依托自身山水特色,政府重视,安排专项资金,改善村庄环境、配置基础设施,重点发挥村集体积极性、主动性,桐庐县环溪村,一直以来以脏乱差闻名,有句俗话说“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溪沟就是垃圾污水的家”,正是政府投入,从治污开始,充分发挥村集体和村民积极性,成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村,有力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另一方面,重点培育精品村,发挥标杆作用。桐庐县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有针对性打造精品村,县委、县政府专门出台文件,全面启动32个中心村建设基础上,大力实施画中芦茨、古风荻浦、富丽永安、碧水湾里、诗情胜峰等5个中心村和风情阳山畈、秀美金牛、清莲环溪等3个特色村建设,把精品农业园区、特色专业村的建设与村庄整治、农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建设特色农业专业村、农家乐专业村等,整体打造桃花源式的美丽村庄。涌现出环溪村、荻浦村、阳山畈村等各有特色的精品村,并以之作为标杆,带动全县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富春山居图诞生地之一的桐庐县,近年来在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重点上下功夫,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出秀美乡村,以各有特色的乡村田园美景展现出富春山居的崭新画卷。

猜你喜欢

桐庐县村庄美丽
操场上真热闹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新常态下美丽乡村建设策略研究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村庄在哪里
借力地方特色,打造分水“生态民生品牌”——访桐庐县分水镇党委书记施建华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